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e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从表面上看,一般教师愿意教文言文,学生也似乎愿意学,因为只要多花些工夫在背诵上就可以使成绩有所提高;而实际上却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真是“厌声载道”。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出路,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遗憾的是对目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及根治的办法似乎缺乏热烈的讨论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导,破之有余,立之不足。
  
   一.文言文教学难以突破的原因
  
  从本人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中学文言文教学似乎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名篇,没有互动,没有激情。而这种文言文教学模式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学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之乎者也”,学这些东西好象没有多少用处,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似乎不学也可以。第二,教师本身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力度还不够,不太重视文言文的教学,这样自然就无法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教学方案。所以,要把文言文教学从怪圈中引出来,必须要从我们教师自己做起,去解决学生思想方面的误区,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文言文教学实践的新尝试
  
  针对我们现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情况,我们应该进行一些行而有效的对策,以提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众所周知,新教材中文言文阅读课文以文学史的脉络编排,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必要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因此,每次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之始,我就要求学生首先通过课外阅读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经过一学期的教学之后,学生不仅从微观上,而且也从宏观上把握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概况,心中有了一条清晰的中国文学的发展线索,整体阅读能力也提高了。
  一是注重诵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地接触,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诵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诵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剌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象课文的理解。可见,诵读是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首要条件,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把金钥匙。但在诵读时应注意句读,注意去理解它的意思,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来读去,通过口、眼、耳三条渠道,字、词、句自然而然地进入大脑,课文的内容和意旨,随之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是继续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二是重视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重视整体感知与局部细研相结合。整体感知应在学生预习环节就做出要求。每篇课文都有一定量的注释,要求学生预习时结合注释及有关提示等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教师要切实督促、检查。课堂学习第一步,可先请学生概述课文大意。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主动参与到对文章的理解过程中来。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更便于学生把握,从这样的文章入手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强和补充,语文教学历来重视课外阅读。但是,目前教师们指导课外阅读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现代文,尤其放在时文的阅读上,而忽视了文言文的课外阅读。文言文的课外阅读训练,如果仅仅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不去阅读文言作品,是很难提高能力的。即便在课堂上把文言文学懂了,培养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也容易退步,所以常常是劳而无功。因此,课堂教学之余,我就选择一些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同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且在关键的地方还给以指导。
  三是重视鼓励,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多鼓励,要让那些愿意花工夫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尝到甜头,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花了工夫,你就应该给他回报。所以,除了在平时测验考试中可以设一些附加题鼓励学生超额完成任务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古诗文的朗诵、默写比赛等。
  总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欲望。当然,教师还是应该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可强求一律。如果我们真正地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那么文言文閱读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晓东,教师,现居湖北随州。
其他文献
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动”是活动课最大的特点,应该将“动”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一.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以获取直接经验。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审美底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的重要功能是现代文教学所不能代替的。但我们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串讲,课堂上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重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积累文言文知识,并且没有从中感觉学习的乐趣和它真正作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非常普遍。  学生是以一个个体存在于以班级为单
“披文入情”出自刘勰《文心雕龙》,其中强调“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事实上,早在春秋时代,儒家就已经强调“诗言志”,而读诗就是为了“了解诗中之志”。“披文入情”研究法就是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意”一种研究方法。“披文入情”的“披”,是“用文字示意或评判”的意思;“入情”是进入“情境”之中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披文入情”呢?  “披文入情”的“情
在高考考场上,作文是衡量学生高中三年语文水平与能力的最重要的尺度。作文的得分高低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我在看了许多考场作文后发现,现在不少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总是在写一些考生常谈的话与事情,创新意识明显不强,致使作文千篇一律,影响了得分。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只有打破定向思维,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观点,借新的方法认识周围的世界构思文章,作文才可能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平时
美学上有一个很经典的概念叫做“距离效应”,意思是说要准确地观察和认知某一事物,必须保持一个最佳的距离。譬如看油画,距离太近了,你所看到的画面,感觉就是模糊一片,如果与画面保持一定的适当距离,就会体验到很清新的视觉效果,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距离产生美”。由此我想到,师生之间的交往实际上也是这样,距离太近,有时会产生感情上的审美误解;距离太远,往往又会导致心灵隔阂;忽远忽近,则游离了人与人之间美的和谐
老师们都知道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根基。叶圣陶老先生更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之为“美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更可以培养语感、体味情感。很多时候,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他们的朗读让我们这些听课老师叹为观止,读得声情并茂、激情四溢,我们心中不止一次为他们叫好。可以说,课堂出彩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学生的精彩朗读。我想,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是幸福的。然而,看看现在大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随着高中课程的增多,升学压力的加大,语文课堂气氛很难做到活跃,甚至有教育家把高中课堂比喻成“人类智慧的屠宰场”,这种现状的根源在哪里?一线的语文教师又该寻求怎样的途径?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寓教于乐。    一、创建轻松的氛围    语文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交流课。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令人愉快和谐的情境更便于情感的表达与交流
语感就是人们把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朗读正确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巧妙评价,语感指导的润滑剂  学生读完后,教师往往会给予相应的评价,“读得不错!”、“你已经把感情读出来了!”、“读得太棒了!”这一类的评价,在阅读课中老师们是耳熟能详的。这种简单的没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同“雾里看花”,至于“为什么不错”、
初中的作文教学没有相应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如果在作文教学方面,老师没有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方案,学生作文水平就很难得到提高。每次听到要写作文,学生便如大祸临头。但是,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却是一个“大头”,如何在作文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舒心,我们应该好好摸索。    一.写作材料信手拈来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曾指出:“作家身边应常备笔和纸,必须把他自己感到惊奇的事物记下来。从这样的素描中
语文作为人文气息最为浓烈的一门学科,其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的情感教育是三维教学目标中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过于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往往索然无味。笔者认为如能将语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之中,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就将会水到渠成。那么何以融情呢?笔者认为抓住以下三点:  一.引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