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字改篆补说

来源 :三峡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dlf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段玉裁被公认为清代“说文学”的翘楚,他的代表作《说文解字注》对《说文》阐发精当,但又不墨守许说,匡正之处多有启发,改篆即是其一。
  《说文》十上马部 [1]199:“?,马行徐而疾也。从马,學省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470于“马行徐而疾也”前补“”二字,并改“學省声”为“與声”,改《说文》字目“?”为“”。为免检索之烦,我们先将段玉裁的说解抄录下来。
  此篆各本作“?”,解云“學省声,于角切”,今正。《玉篇》:“,弋鱼、弋庶二切,马行徐而疾。”次骙下、駸上,正与《说文》同。然则古本与《玉篇》同可知矣。《广韵》平声《九鱼》:“,以诸切,马行貌。”去声《九御》:“,羊洳切,马疾行貌。”《集韵·九鱼》“”下曰:“《说文》:马行徐而疾,引《诗》‘四牡’。”《类篇》:“,羊诸、羊茹二切,《说文》:马行徐而疾,引《诗》‘四牡’。”是可证宋初大徐本不误。《玉篇》、《广韵》皆有“?”字,训“马腹下鸣”,不言出《说文》。《集韵》、《类篇》皆于“?”下云:“乙角切”,引《说文》“马行徐而疾也,一曰马腹下声。”是当丁度,司马光编书时,《说文》已或讹舛,乃误以为一字两义。今本《说文》篆用“?”,解用“”,正与《鼎部》“鼏”篆“”解、《衣部》“袗”篆“袀”解同误。盖本有“?”篆,解“马腹下声”,当与骞篆爲伍耳。《论语》注曰:“與與,威仪中适之貌。”《心部》曰:“?,趣步??也。”苏林《汉书》注曰:“懙懙,行步安舒也。”是可以证“”之解矣。五部。《诗》曰:“四牡。”依《集韵》、《类篇》、王伯厚《诗考》所引《说文》补。今《诗》无此句,《小雅·车攻》《大雅·韩奕》皆云“四牡奕奕”,古音奕之平声读弋鱼切。盖即其异文也。
  据上述引文,我们可发现“”“?”二字形义关系在字书中似乎存在混杂的现象。
  首先,可以看到后世字书在训释“”时,都引用了《说文》对“?”的说解——“马行徐而疾也”,如《玉篇》、《广韵》、《集韵》、《类篇》。
  其次,字书中“?”字解释不一。《说文》:“?,马行徐而疾也。”而《玉篇》、《广韵》训“?”为“马腹下鸣”,且不言出自《说文》。从二书体例来看,这有违通例。又见《集韵》、《类篇》“?,马行徐而疾也。一曰马腹下声”,似乎《集韵》、《类篇》认为“?”兼通二义。
  可见“?”“”二字形义关系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段玉裁依据字书、《说文》中《鼎部》“鼏、”、《衣部》“袗、袀”相混例、传世文献及注本,并用“因声求义”的方法认为“?”“”在宋时已混,改《说文》字目“?”为“”。这个改动得到了《说文》研究者的普遍支持,如桂馥[3]832《说文解字义证》[4]、严可均[5]558《说文校义》[6]、王筠[7]]283《说文解字句读》][8]、蒋冀骋[9]96《<说文段注>改篆评议》[10]等均从段说。就笔者管见所及,段说堪称定论。下面我们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对“”“?”二字进行梳理,为段注此改补充新的材料。
  段玉裁将《说文》“?”下的“學省声”改为“與声”,是可信的。下面列出大徐本中从“與声”之字:
  表1反映了大徐本中从“與声”之字反切注音的大致情况:“余吕切”4例,“以诸切”4例,“羊茹切”3例。虽然这三种反切上下字不同,但反切音相同。“徐吕切”2例,“居许切”1例,这与段玉裁“,《玉篇》弋鱼、弋庶二切,《广韵》以诸、羊洳二切,《类篇》羊诸、羊茹二切”的说解相吻合。既然“?”与“从與得声”的“鱮、嶼、擧”字音相同,那么为何“?”却是“从學省声”呢?若将“?”改写作“从马與声”的“”,便刚好和上述“从與得声”之字一致。
  从《说文》的行文特点来看,段说的“《鼎部》‘鼏’篆‘’解、《衣部》‘袗’篆‘袀’解同误。盖本有‘?’篆,解‘马腹下声’,当与骞篆爲伍耳”也极为正确。“”误为“?”与此同例。故改“學省声”为“與声”是可信从的。
  我们在梳理“學”、“與”二字字形时,发现他们的异体字十分相似。集中表现为“學”字上半部分与“與”形相似。整理如下:
  关键是,《秦文字集证》中收录一方私印A(版图168·553),此印下案[18]273:“段说是也”。《集证》认为此印为段注改“?”为“”的古文字材料。《秦文字编》[19]1529中见B,下案:“集证·168.553;宋【注】宋,人名”,亦赞成段改。“秦印半通杨氏集萃——二”中收私印C[20]。整理者释为“杨□”,D未识。我们认为B与A写法一致,当隶定为“”,皆“从马與声”。可以说,这两方秦印充分证明“”字在许慎之前就已经存在,应该为《说文》所收,大徐本失收此篆,乃是传抄所致。段注根据《说文》之后的字书补上“”字是非常合理的。
  最后,我们再看看“?”“”二字的释义问题。“”字在文献中常以“”形式出现,如“四牡”。此语今本作“四牡奕奕”。按《诗·小雅·车攻》:“四牡庞庞,驾言徂东”。《诗·小雅·四牡》:“四牡,周道倭遲。……四牡,啴啴骆马”。《诗·小雅·采薇》:“驾彼四牧,四牡骙骙。……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史记》、《汉书》等典籍对上引《诗经》诸句多有引用。从文例来讲,“四牡”当指战马,即二骖马和二服马。所以,“四牡xx”格式为主谓结构,谓语为修饰马的成分。《诗经》例句中“四牡”后面部分多修饰马的形貌伟岸,且多有从马之字。这似乎给我们一个启发,“奕奕”当读为“”。段注谓“古音奕之平声读弋鱼切”,则“奕、”二字属同音假借。又见段注中“《论语》注曰:與與,威仪中适之貌。《心部》曰:?,趣步??也。苏林《汉书》注曰:懙懙,行步安舒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此外,蒋冀骋先生[9]96提到“《说文》:‘余,语之舒也。’‘,安行也。’‘欤,安气也。’《论语》:‘與與如也。’皇侃疏:‘與與,犹徐徐也’,皆声同义近。”以声求之,马行徐而疾之字当从與声。“與與”、“??”、“懙懙”词形重言,词义都表行步之状。所以,与之类似的“”亦当释为“马行徐而疾也”。由于重言形式多与单称形式同义,所以《说文》中的“?”当改作“”,当训为“,马行徐而疾也。从马,與声”。   至于《玉篇》、《广韵》中训为“马腹下鸣”的“?”字,由于不出《说文》,可能是魏晋南北朝时“”的形误字“?”产生了新义,也可能是学者改动。真实原因有待继续探讨。而“《集韵》、《类篇》皆于?下云:乙角切,引《说文》,马行徐而疾也。一曰马腹下声”,这大概是学者据《玉篇》、《广韵》收字情况对《说文》做了改动。这种改动与“?”、“”的讹混似乎在北宋就已经分不清了。
  注 释: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年。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
  [3]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 桂馥在“?”字之下,引《集韵》、《类篇》、《玉篇》中“?”、“”二字释义,案:“本书有?两字,传写脱?字,今以之注阑入,?下而阙?字注也。”
  [5] 严可均、姚文田、顾廷龙:《说文校议》(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 严可均案:?,篆体当作“”,说解当做“从马與声”。
  [7] 王筠、顾廷龙:《说文解字句读》(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8] 王筠改?为,注曰:“段氏改篆为,说曰與声。桂氏、严氏并同。是也。”
  [9] 蒋冀骋:《说文段注改篆评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0] 将冀骋案:“以声求之,马行徐而疾之字当从與声而不从學省声。《说文》:余,语之舒也。,安行也。欤,安气也。《论语》:與與如也。皇侃疏:‘與與,犹徐徐也’。皆声同义近。故字当从與声,声中有义。段说是也。”
  [11] 秦公:《碑别字新编》,古籍出版社,1985年。
  [12] 罗振玉、罗福葆:《偏类碑别字》,雄山阁出版社株氏会社,1975年。
  [13] 邢澍:《金石文字辨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4]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
  [15] 罗振玉、罗福葆:《偏类碑别字》,雄山阁出版社株氏会社,1975年。
  [16] 张玉书、陈廷敬:《康熙字典》,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
  [17] 刘复、李家瑞:《宋元以来俗字谱》,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18] 王辉、程学华:《秦文字集证》,艺文印书馆,2011年。
  [19] 王辉主编,杨宗兵、彭文、蒋文孝编著:《秦文字编》,中华书局,2015年。
  [20] 材料来自微信公众号“盛世成馨”2019年12月2日发布。链接为: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A2MjA2Mw==&mid=2651426638&idx=1&sn=2642c639e13294b18a5f2e8eaa9f6f8e&chksm=80166e8eb761e79874b87edffc7dcc16178e412f285040737cc2518f916403b3e825681a781d&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78711837876&sharer_shareid=5e7508b50b242a41f71f2fc9eda30749#rd。
  責任编辑:杨军会
  文字校对:郭  婷
其他文献
摘 要:海峡两岸主流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者都把作家琦君的散文名篇《桂花雨》改编为课文。两者改编时裁剪情节、处理语言文字的做法不同,使两篇课文在表情达意、语言风格方面呈现较大差异。此项比较,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省思语文教材研制中的选文改编问题提供了空间。  关键词:海峡两岸;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改编;《桂花雨》  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4-0082
期刊
Abstract  Zakat as a source of development funding encourages well functioning of local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capital fbrmation.
期刊
摘 要: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出台之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中将“信息安全”调整为“网络安全”,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调整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在国家网络安全领域,该制度即是一项基本政策和方法,也成为是一项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法律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该制度的实施成效及不足,提出及时出台配套规定、加强法律宣传、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创新法律实施理念,构建信息系
期刊
〔摘要〕厕所环境状况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推进“厕所革命”是建设文明社区的一项重要任务。中部某市自开展“厕所革命”以来,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居民对“厕所革命”不太了解、公共厕所的管理不透明、公共厕所比较难找、公共厕所卫生环境差、公共厕所舒适感较低等问题。为此,要从加强“厕所革命”的宣传力度、完善公共厕所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扩增城市社区厕所的空间数量并优化配置、改善公共厕所的卫
期刊
CD曲目2     [HR of Internet Company calls Guo Xiangyu]  Young Lady: Hello, is that Guo Xiangyu?  Guo Xiangyu: Yes, it is.  Young Lady: This is the HR department of Internet   Company and we have already
期刊
〔摘要〕乡村文化形态可以分为聚合型、离散型和接续型三种。聚合型乡村面临的困境包括传统社会资源的公共性转型问题、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不足、开发模式千篇一律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应以接入乡村治理体系为目标发展乡村文化。离散型乡村文化存在三种困境:乡村文化趋于解体,重建基础薄弱;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缺乏重建条件;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重基础设施,忽视文化内核。这类乡村应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重构乡村文化。接
期刊
〔摘要〕当前,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问题。山西省陵川县贫困村精准脱贫后续保障工作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产业基础较为薄弱、集体经济普遍脆弱、职业教育收效较慢、帮扶力量较为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发展带动乏力,内生动力激发不够,资金保障力度不足,多方联动协同不力。对此,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健全内生动力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多
期刊
摘 要:洛桑·灵智多杰先生是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学者专门对他进行了访谈。洛桑先生讲述了自己致力于藏区生态环保研究的心路历程,介绍了他主持的《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发展》和《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2个研究课题的成果与进展情况。洛桑先生认为,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对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族人民形成了一整套顺
期刊
Abstract  In the case of agri-food productions,Argentinean enterprises-mainly medium-and small-sized,have a critical neck bottlethat limits their possibility to build endogenous capabilities for knowl
期刊
当下,学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进程中,将关注的重点聚焦于理论成果的内容方面,而对于其理论成果的传播研究显得较为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四篇论文从国际国内两个不同视角对此展开探讨。  在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切实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局,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