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殊传播机制浅析新冠疫情间民间恐慌心理的由来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m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疫情影响面与波及人口甚广,至今全球累积死亡病例已超4百万,面对突如其来来的病毒及其变异特性,医学界呈现出较为被动的局面,出现局部恐慌现象。对民众的恐惧心理,为探究其产生机制,笔者将基于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与媒介的社会功能对此进行分析。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分为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群体模仿、匿名性四部分,显而易见,在新冠疫情的特殊环境下,尤其在疫情爆发初期,民众这种恐慌心理的产生离不开这四方面的影响。大众媒介作为传递信息消除人们不安感的社会传播系统,在此过程中应当承担起疏导公众恐惧情绪的责任。
  关键词:恐慌心理;集合行为;特殊传播机制;大众媒介功能
  1研究背景
  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感染病例与死亡病例人数不断猛增,又因病毒传染快、医疗物资严重短缺,公众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恐惧心理一直属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Bohm和Pfister在风险感知理论中提到后果型评价的风险感知(对潜在结果或者现有结果危险性的评判)会导致个体产生恐惧情绪和非理性行为。但传播机制在此过程中,通常也会产生加剧或缓解恐惧心理的作用,而疫情期间公众出现的群体性、泛在性恐慌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集合行为。在集合行为的特殊传播机制中,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群体模仿、匿名性刺激了这种心理的产生,加剧了蔓延的程度。因此笔者认为从单一、微观的心理学视角分析公众恐慌心理产生的原因过于局限,脱离传播机制的方法过于割裂,而加入传播的视角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此有所修正。基于此,笔者将从集合行为的四大特殊传播机制对民众恐慌心理的产生进行分析,并从媒介组织的角度,提出应对建议。
  2民众恐慌心理的由来
  2.1群体暗示机制的影响
  群体暗示指大量人群聚集于共小的物理空间,人们保持着高密度的接触,参加者通常处于兴奋、激動的精神状态,这些情境状态容易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事件的重要性决定了关注该事件的必要性,新冠疫情与大众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并且使得民众密切关注有关疫情的信息。因此,在本次事件中民众虽没有直接保持物理空间的高密度接触,但由于互联网的连通性使得社会距离极大缩小,对信息的同质化需求导致了绝大多数民众处于一种异常的精神状态,对疫情相关信息的认知失去了理智的分析能力,易对虚假信息或未经证实的消息表现出盲信盲从,从而引发自身心理的恐慌。
  2.2群体感染机制的影响
  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即为群体感染。在群体暗示引发部分人群心理恐慌后,会对新冠疫情相关的负面信息进行快速、公开、大规模的传播,从而制造出一种放大危机的特殊信息环境,影响更多公众对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剧民众对潜在结果危险性的评判,导致更多的个体产生恐惧情绪和非理性行为,并反过来加入信息环境制造的队伍中去。如此反复,制造更大的危机信息声势影响更多民众的认知,产生恐惧心理。
  2.3群体模仿的影响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纷繁复杂的新冠肺炎信息中包含大量的专业性知识,而大众认知能力存在局限,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并且在疫情的特殊环境中,民众对相关信息的关注甚至达到了高强度的状态,一旦出现相关负面事件,民众情绪被即刻点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有关新冠疫情的信息的转发更多出于一种模仿,受到本能需求的支配,处于不理性的状态。而转发的众多信息中,负面信息、谣言、流言等鱼龙混杂,因此也影响了更多民众,使其陷入恐惧之中。
  2.4匿名性的影响
  集合行为把人们淹没在人群之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行为。在全中国深陷新冠疫情的特殊环境下,据马斯洛的五个心理需求层次,民众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以及自我需求,超过了处于低级的生理需求,占据了主流的位置[1]。因此民众在匿名的状态下无论为了满足获取相关信息的安全需求还是宣泄情感的自我需求都将促使多数民众对相关负面信息进行传播,并且添加其他成分,增加信息的煽情度甚至妖魔化相关信息,从而进一步影响其他民众对潜在结果危险性的评判,产生恐惧心理。
  3媒介应对对策
  3.1媒介及时、准确的传播信息与民众恐慌心理的产生呈负相关
  新冠病毒肺炎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其发病原因、救治方法以及传染途径等仍不完全明晰,再加上疫情迅速蔓延全国,这种不确定性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特殊时期,民众因生命受到威胁,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和恐慌,民众迫切需要通过及时获得更多透明的疫情消息来缓解恐慌。针对民众的这一迫切心理需求,媒体加大疫情相关信息的报道力度,将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信息把民众包围起来,民众才能感受到安全和秩序,减少恐惧心理。反之,如果媒介没能发挥瞭望塔的功能就会进一步加剧民众的恐慌心理。
  3.2迅速澄清谣言,减轻恐惧心理
  当公众陷入集体性恐慌时,理性判断能力也会下降。同时,在疫情期间,非常态化的传播机制活跃,流言、谣言遍布网络,真假难辨。及时澄清谣言是媒体的重要责任,也是满足受众安全需求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媒介整合权威资源,及时对一些谣言进行迅速澄清,才能引导公众产生正确的认知,才会增加更多的安全感,相应也会减少民众的恐惧心理。
  3.3制作温情节目,慰藉公众心灵
  居家隔离是此次疫情中的一大特殊现象,公众需求让渡国家要求,绝大多数公民坚持隔离在家。但人的社交需求、情绪压力的释放需求依旧是存在的,媒介需要承担起疏导公众情绪,满足公众社交需求的责任。比如一些app推出医护版和大众版,提供及时、专业的心理疏导。虽然在此过程中,公众不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媒体语言、文字、声音的温度,能让观众脱离孤独,帮助公众找到爱与归属感,这都可以有效降低民众的恐惧心理。
  4总结
  群体暗示使得大部分民众对疫情中多数未经证明的负面信息表现出一味的盲信盲从因而引发自身心理的恐惧,在此机制下又由于群体模仿、群体感染、匿名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制造了疫情危机的普遍信息声势。从而影响其他民众对潜在结果危险性的评判,使这种心理病毒式的蔓延于民众之中。而媒介在此特殊环境中,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避免出现“信息真空”的情况,通过持续不断的提供正面信息给予公众安慰,积极帮助公众疏导恐惧心理。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及时、详细、全面播报疫情信息,让谣言不攻自破,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甜.从马斯洛理论看疫情期间媒体对公众的心理疏导[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0,02:158.
  作者简介
  吴治刚(1982-),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
  何盈盈(2002-),女(汉族),四川达州人,成都锦城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读。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迈耶刮棒制备纳米银线导电薄膜的方法。以纳米银线溶液涂布在柔性透明基底为基础,通过改变银线溶液浓度,涂布速度,后处理温度探究薄膜的导电性能和透光度。  关键词: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迈耶刮棒方法;均匀性  1.引言  纳米材料表现出许多新颖的物理和化学性质[1],已经成为物理材料和化学材料等众多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金属纳米材料成为其金屬材料性能优良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属纳
期刊
摘要:网络直播带货持续快速发展,既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案例与数据发现了消费者电商投诉的主要问题类型,如退款问题、发货问题、商品质量等问题。深究其因会发现,其中就包括政府部门监管制度与执行能力的不完善性等原因,对此亟待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准入规则,提升监管力度等。  关键词:直播带货、发展现状、问题原因、监管规则  一、发展现状与问题  网络直播带货是
期刊
摘要:媒介化社会是指媒介已经变成一种动态的逻辑,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甚至重塑社会结构。我们当下正处于一个视频爆发的媒介时代,不可否认,短视频已经充斥并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视频逻辑是对于媒介逻辑新的发展和阐释,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个体已经变成了一种传播力量,视频逻辑打破了空间的限制,重塑了空间属性,并且出现了虚拟关系,增强了人的联结性。基于这种改变,视频逻辑对日常生活的媒介表达也进行了重塑,主要体现
期刊
摘要:提升技术含量是铅冶炼发展重点,同时还需促进资源使用率的提升,增强环境保护并做到节能减排。在一定时间内依旧是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并存,可是在未来现代铅冶炼技术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及使用空间。对此,本文将简述常见铅冶炼技术,并对其进步展望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展望;进步;冶炼技术;铅  引言:中国近些年已经成为铅产销中心,而且铅工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均占据十分关键的地位。基于现阶段国内铅生产
期刊
摘要:加强乡村文化的建设,主体就是乡镇和农民,要想真正实现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振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激活和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但当前在很多农民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比如对农村经济发展漠不关心,对于村庄的不热爱等。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充分授权,加强对农民传统文化认同的培育,提升其自身参与到乡村传统文化事业建设的社会主体意识,从而实现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振兴。  关键词:乡村文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作为互联网普及的载体受到了广大人民的青睐。图标是用户使用手机功能的通道,然而用户对图标的认知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运用实验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影响图标认知效果的两个设计因素色彩和形状进行分析,得出当色彩不统一时,用户对于图标的认知效果更好,图标的形状对用户的认知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图标;用户认知;色彩;形状  1.引言  
期刊
摘要:智能终端已应用于当今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智能终端软件更成为广大用户日常获取资讯与建立沟通的重要窗口。本文从智能终端软件的发展现状入手,综合分析智能终端软件质量现状及问题,提出改进智能终端软件质量改进的建议和方法,为相关机构或企业加强智能终端软件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终端软件;软件质量  随着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终端已广泛投入市场、社会及家庭生活中使用,软件作为智能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伴随着“三农”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国家财政资金对于现代农业项目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并针对项目的实施效率与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绩效评价;本文以河北省现代农业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发现当前河北省现代农业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区农业发展得到了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在完善相关理论研究的
期刊
摘要:在我国社区治理研究的多种视角中,“融合型社区”观点提出实现“政府一社区一居民”合作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实现国家主导与社区自治的统一,是我国社区治理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实现“融合型社区”的构建,本文以西安市碑林区经九路社区为例,提出通过社区绿地微更新的方式,更好发挥社区居民的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提高社区凝聚力和居民的社区感,实现社区善治。  关键词:社区治理;“融合型社区”;社区绿地微更
期刊
摘要:医疗卫生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着力点,而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本文将对京津冀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运用AHP法对京津冀代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京津冀代表城市的相关部门的卫生决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京津冀;医疗卫生服务;AHP分析法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