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才算读懂了一篇文呢?这是很多同学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要读懂一篇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第一,感知。就是先花一点时间粗略地浏览文本一至两遍,对文章作感性接触,了解大意。阅读时划出重点的词语、句子,以便对文章有个初步的、总体的印象,这样可以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感知的主要内容有:析标题,明中心,悟情感,抓线索,理层次。
文意把握与否,看是否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大意;是否读懂标题的内涵、明确标题的作用。检验读懂标题的标准是在顺读后,能用选文中的话解释标题,了解其表层含义;还能用逆推法读,即读完原文后回过头来细细研读标题,探究出其深层含义和作用。做到了这些,对文章的大致意思就知晓三分之一了。但这对阅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握文章的“魂”,弄清作者的立场、观点和作品的情感倾向。至于弄清文章的结构,主要是看文章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要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详略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找关键语句(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议论抒情句等)进行。比如,初读丰子恺《竹影》一文,我们结合人物和事件,不难发现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叙述几个少年在夏夜描画竹影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标题“竹影”实际是本文的叙述的缘由、源头;也是文章的线索,即:看竹——画竹——品竹,由此我们很容易把握文章写作的脉络和层次。这就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第二,体验。体验就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唤起联想,读出自己”,即调动生活积累,从文章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某一个时代或某一段历史……也就是说,读了文本,看哪些句子敲开了你的心扉?哪些细节拨动了你的心弦?哪些文字让你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哪些场景引起你对往日某段生活或某个场景的联想?哪些妙语让你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感悟?具体到《竹影》一文,我们可在整体感知文意之后,透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从文章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中,得到灵感,产生联想,于是沈复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躯虾蟆的情趣,自己小时候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的那些创造性的游戏以及自己学画画弄脏墙壁,遭受父母责骂的情景均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并产生一种审美愉悦。再如,读杨绛《老王》,我们能从外表丑陋心地善良的老王身上找到《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的影子,进而表现出对这些人物的同情。尽管作品中的這些人物和事件与我们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们从中还是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这种体验实际上就是“共鸣”,也就是欣赏。
第三,探究。所谓探究就是深入文本,读出问题。读了文本,如果连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这并不说明我们读懂了。相反,恰恰证明我们根本没看懂。但是,如果拿一本读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我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所以,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因为你已经在用探究的眼光在读文本。当然,探究还包括质疑。面对文本,面对作者,也包括面对专家、学者,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不理解,都可以提出来研究。和同学一起探究,借助资料进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都是解决疑难的途径。每解决一个疑难,就离读懂文本更近了一步。
还是落脚到丰子恺的《竹影》上,阅读时我们可以对文本多问几个为什么,对自己有疑问的地方,通过探究进行解决。如,文章有这么一个细节:当弟弟看到华明蹲在地上画自己的影子,描好后站起来,真像一只青蛙时,小伙伴和华明自己都感到好笑。与此同时小伙伴们也发现映在水门汀的竹叶影子像好看的“中国画”,于是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跑进屋里去拿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这里的“对起,对起”是什么意思呢?丰子恺在这里为什么要学弟弟的口头禅呢?借助相关资料可以得出结论。原来,《竹影》在选入教材的时候,被编者删去了前面的章节。原文的开头中有这么一段:早上我听见弟弟和华明打过“电报”:弟弟对他说“今——放——后,你——我——玩”,华明回答他说“放——后——行,吃——夜——后,我——你——玩”。他们常用这种的简略话当作暗号,称之为“打电报”。弟弟对他说的是“今天放学后,你到我家玩”,华明回答的是“放学后不行,吃过夜饭后,我到你家玩”。很显然,弟弟的口头禅是小孩子们自己创造的一种游戏——“打电报”,就是省略词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推测,它应该是“对不起,对不起”的省略。
既然“对起,对起”只是一个普通的口头禅,那为什么我要学弟弟的口头禅呢?除了我想通过客套和礼貌的方式让弟弟给我带来铅笔外,主要还是为了表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这与小伙伴们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在水门汀上画竹影、看头上冒一缕一缕的细烟等细节相映生辉,较好的突出文章的中心。可见,借助小孩子们自己发明、自娱自乐的一个口头禅游戏来表情达意,正是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
这种探究实际上是对文本的一种由表及里的深层解读,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种标志,它对良好阅读习惯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按照以上的步骤和方法,我们感知了文意,唤起了联想,解决了疑难,可以说是真正读懂了《竹影》。如果熟练掌握,学以致用,我们就能真正拥有读懂文章的金手指了。
第一,感知。就是先花一点时间粗略地浏览文本一至两遍,对文章作感性接触,了解大意。阅读时划出重点的词语、句子,以便对文章有个初步的、总体的印象,这样可以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感知的主要内容有:析标题,明中心,悟情感,抓线索,理层次。
文意把握与否,看是否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大意;是否读懂标题的内涵、明确标题的作用。检验读懂标题的标准是在顺读后,能用选文中的话解释标题,了解其表层含义;还能用逆推法读,即读完原文后回过头来细细研读标题,探究出其深层含义和作用。做到了这些,对文章的大致意思就知晓三分之一了。但这对阅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握文章的“魂”,弄清作者的立场、观点和作品的情感倾向。至于弄清文章的结构,主要是看文章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要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详略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找关键语句(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议论抒情句等)进行。比如,初读丰子恺《竹影》一文,我们结合人物和事件,不难发现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叙述几个少年在夏夜描画竹影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标题“竹影”实际是本文的叙述的缘由、源头;也是文章的线索,即:看竹——画竹——品竹,由此我们很容易把握文章写作的脉络和层次。这就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第二,体验。体验就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唤起联想,读出自己”,即调动生活积累,从文章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某一个时代或某一段历史……也就是说,读了文本,看哪些句子敲开了你的心扉?哪些细节拨动了你的心弦?哪些文字让你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哪些场景引起你对往日某段生活或某个场景的联想?哪些妙语让你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感悟?具体到《竹影》一文,我们可在整体感知文意之后,透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从文章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中,得到灵感,产生联想,于是沈复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躯虾蟆的情趣,自己小时候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的那些创造性的游戏以及自己学画画弄脏墙壁,遭受父母责骂的情景均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并产生一种审美愉悦。再如,读杨绛《老王》,我们能从外表丑陋心地善良的老王身上找到《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的影子,进而表现出对这些人物的同情。尽管作品中的這些人物和事件与我们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们从中还是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这种体验实际上就是“共鸣”,也就是欣赏。
第三,探究。所谓探究就是深入文本,读出问题。读了文本,如果连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这并不说明我们读懂了。相反,恰恰证明我们根本没看懂。但是,如果拿一本读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我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所以,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因为你已经在用探究的眼光在读文本。当然,探究还包括质疑。面对文本,面对作者,也包括面对专家、学者,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不理解,都可以提出来研究。和同学一起探究,借助资料进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都是解决疑难的途径。每解决一个疑难,就离读懂文本更近了一步。
还是落脚到丰子恺的《竹影》上,阅读时我们可以对文本多问几个为什么,对自己有疑问的地方,通过探究进行解决。如,文章有这么一个细节:当弟弟看到华明蹲在地上画自己的影子,描好后站起来,真像一只青蛙时,小伙伴和华明自己都感到好笑。与此同时小伙伴们也发现映在水门汀的竹叶影子像好看的“中国画”,于是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跑进屋里去拿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这里的“对起,对起”是什么意思呢?丰子恺在这里为什么要学弟弟的口头禅呢?借助相关资料可以得出结论。原来,《竹影》在选入教材的时候,被编者删去了前面的章节。原文的开头中有这么一段:早上我听见弟弟和华明打过“电报”:弟弟对他说“今——放——后,你——我——玩”,华明回答他说“放——后——行,吃——夜——后,我——你——玩”。他们常用这种的简略话当作暗号,称之为“打电报”。弟弟对他说的是“今天放学后,你到我家玩”,华明回答的是“放学后不行,吃过夜饭后,我到你家玩”。很显然,弟弟的口头禅是小孩子们自己创造的一种游戏——“打电报”,就是省略词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推测,它应该是“对不起,对不起”的省略。
既然“对起,对起”只是一个普通的口头禅,那为什么我要学弟弟的口头禅呢?除了我想通过客套和礼貌的方式让弟弟给我带来铅笔外,主要还是为了表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这与小伙伴们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在水门汀上画竹影、看头上冒一缕一缕的细烟等细节相映生辉,较好的突出文章的中心。可见,借助小孩子们自己发明、自娱自乐的一个口头禅游戏来表情达意,正是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
这种探究实际上是对文本的一种由表及里的深层解读,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种标志,它对良好阅读习惯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按照以上的步骤和方法,我们感知了文意,唤起了联想,解决了疑难,可以说是真正读懂了《竹影》。如果熟练掌握,学以致用,我们就能真正拥有读懂文章的金手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