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试题开放度的调控角度与方式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高考是最广泛吸引中国社会注意力的第一“国考”,其中的作文题则是被赋予最大分值、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价值的关键题目。对高考作文命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升高考作文命题质量,于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今年的作文题有哪些亮点?呈现出怎样的趋势?还有什么需要改进之处?本期我们约请几位高考作文命题研究专家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叶丽新关注高考作文题的开放度,并对其开放度的调控角度和方式进行了观察与思考。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潘涌、楼琛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表现出一以贯之的“积极语用、表达本位”价值导向,但仍然存在可优化的空间。中国教科院丰台实验学校赵长河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分为三类详加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恰切把握作文命题抓热点、重思辨之度等建议。山东女子学院张曙光、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史洁总结了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新变化,并反思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这几篇文章帮助大家更准确地把握高考作文命题方向,进而更好地开展作文教学。
  潘新和指出:“就写作命题来说,开放性、‘可选择性’是首要的”,“如果题目只有单一内容、角度、意向,就属于封闭性题目,一般不是好题目”。
  美国写作教学和测评研究者怀特认为,不提供清晰的写作话题或提供几个题目让学生选择,都是崇尚自由者美好的理想,因为前一种自由会成为学生猜测教师意图和潜在标准的自由,后一种自由也不是真正的公平。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把握试题的开放度、选择性或自由度?可以将这个问题化为如下问题进行更加具体的观察和思考:写作试题中的开放度有哪些调控角度和不同程度的表现?如何从各个角度尽量保证试题“有益”的开放和自由?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体现了调控写作命题开放度的几个基本的思考角度,从显性到隐性包括:是不是选做、定不定题目、定不定文体、内容和立意空间是否开阔(其中二、四两个角度可融合起来)。以下分三个方面逐一探讨。
  一、任务选做:形式、指向及思考点
  2019年全国卷Ⅱ和北京卷均设置了选做题,且旗帜鲜明地打上了“任选”两字。“任选”表征一种相当高的开放度和自由度。
  1.“任选”形式差异
  两个选做题,命题思路还是有差别的。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提供了两个完全独立、不相关的题目,两个题目界限分明。
  全国卷Ⅱ虽然也是“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但五个供选的子任务前有一段引导材料,让这些任务处于一个整体架构中,有了共同的隐含话题和价值取向。“通过‘百年时空、三条线索、五个节点’的结构布局组织材料,展现出百余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让考生在‘青春与祖国’的话题中,感悟新时代青年应当具备的勇于奋斗、乐于担当的精神风貌,继续谱写青春之歌”。
  任选题形式差异背后应该有更本质的考查意图和评价焦点上的差异。
  2.任务差异背后考查点的差异
  在2019年试题基础上适当回顾,可以发现选做试题中的选择点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一是侧重内容选择。20世纪50年代的高考作文题,如1953年的“写一个你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主要是写人记事类作文题,选择点在写什么人,记哪件事。二是侧重文体选择。20世纪60年代的高考作文题主要以这类选做题为主,如1962年的“说不怕鬼/雨后”,1965年的“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谈学习和革命”。虽然选项间兼有内容差异和文体差异,不过更主要的命题意图应该还是让学生在文体之间作选择。三是内容与文体综合选择。以2019年北京卷为例,两个题目的题干中先分别有一段引导语,然后给出任务:请以“文明的韌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虽然文体选择的意图很清晰,但材料和作文标题引导的写作内容是另一个重要的选择点,丰富了学生选择的依据。四是写作情境差异基础上的综合选择。2019年全国卷Ⅱ提供的五个供选任务也有文体差异,涉及演讲稿、信(家信、给同学的信、慰问信)、观后感。不过,因为这个题目整体设定作者是“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任务中又有时间、地点、对象的设定,如“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自己究竟能胜任哪个场合的哪个表达和交流任务。
  通过简单的回顾可以看出,选做题的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写作的理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写作试题命制中考虑的要素在逐步丰富。
  3.选做题设计中的注意点
  怀特在20世纪80年代主张:“特别是重要的考试,应该让所有的同学对同一问题作出反应,这样所有的人站在相同的起点,需要走相同的距离。最有意义的自由就是公平,在测试中,就归结为效度和信度。”不过,选做题的出现不是偶然,并且其一直活跃至今。现在着重要考虑的是如何用好选做题。
  一方面,命题者要有自觉的选择意识。即能明确采用选做题的原因,知道选做题有哪几种形式,想让学生选择的点是什么。这与特定考试的测量目标有关,与特定时期、背景下对写作的理解有关。
  另一方面,命题者要能明了并尽量规避选做题的风险。章熊指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担忧:仓促之际,如果犹豫不定,甚至中途返工,对学生是十分不利的。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类问题,命题者需要尽量全面、深刻地了解参与考试的学生的特征。在实际命题时,尽量让选项差异显著,以此减少学生可能的犹豫时间;让差异点既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学生个性化表现的需要,符合测评的目的。同时,也要防止长期固化一种任选类型可能给教学和学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怀特从“选择”可能带来的实际负面效果的角度,作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三个问题中选一个,通常会导致测试无效。假如有A、B、C三个题目,A最难,C最简单,当然真实的题目从来没有这么明确的难度顺序,通常,最难的题目是最有趣和最有挑战性的,因此最容易吸引最好的学生,所以很多最好的学生就选择了A,但本来如果他们做c的话,会做得更好,也就是说他们最后的表现不是他们本来可以有的最佳表现。能力较弱的学生,选择了c,表现得比他们实际的水平要高。还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A、B难,选了它们,结果做得比他们本来应当有的表现要差。……假设的好处不是真实的好处,没有证据显示,学生会选择那个他们能做得最好的题目。”为了尽量减少这类情况,需要尽量保证不同选项的难度比较接近。这首先靠命题者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而自觉把握,另外最好能通过试测数据来检验和调整预设。   二、“文体”不同规定性的不同意味
  上文在分析选做题的指向时提及了“文体选择”。超越“任务选做”型作文题,对于文体的不同规定值得专门探讨。
  1.文体开放的多种理解
  兼顾命题者对文体的注意程度和学生对文体的选择自由,2019年八份高考作文题可以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以上四种类型,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丰富对于作文试题“开放性”的理解。
  其一,“文体不限”是文体开放的基本形式。这体现了对“开放”最基础的理解,即规定性越少越开放。文体不限是提高作文试题开放度的基本手段之一,学生有着广阔的文体选择空间。
  其二,有意识的选择和表达,让文体开放更有意义。如果我们聚焦类型2,可以感受到一些别样的意味。“明确文体”“文体特征明显”是在“不限文体”之外的一种强调,这可能是在与一些模式化的“高考体”作斗争,考验学生的文体敏感性。学生在选择文体开展写作时,必须努力符合特定文体写作的基本规范,实现特定文体应有的表达功能。加了限制条件的“文体不限”,引导的是更加自觉的选择,以及对文体特征和功能更加到位的理解。
  其三,“规定文体”也能成为一种具深远意义的“开放”。虽然全国卷Ⅱ是选做题,全国卷I是必做题,但从对文体的规定性角度看,二者有着一致性,在单个的题目里都规定了文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两份试卷都绕过了日常写作中训练更多的一般议论文、记叙文,而将目光投向了可能日常没有太多训练的演讲稿、信、观后感等实用类文体。这恰恰是写作测试层面的一个突破,带给写作教学的信息是:不能只反复训练一种考试文体,学生应该有丰富的写作体验,能写各种重要文体,以此适应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因此,虽然全国卷Ⅱ和全国卷I在文体上有着明确的规定性,看起来是最封闭的,但从长远来看,从更广阔的背景来看,却是“最开放”的。
  2.文体开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表达方式上,选做固然能使学生发挥其优势,但也会掩盖弱点,而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大纲》所规定的要求是不应有偏废的。”“如果我们只使用一种话语模式(笔者注:指解释说明、经验传递、劝说中的一种,这三种话语模式大致对应于我们的说明、记叙、议论三类表达方式和三种文体),就对某些更擅长其他写作的同学不利,而对更擅长于我们测的试题类型的学生有利。”也就是说,无论是选做还是规定一种文体写作,都可能有不利之处。
  最理想的是“我们应该尝试通过不止一种的写作样例和不止一种的写作模式来测量我们称之为‘写作能力’的东西”。譬如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项目(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简称NAEP)的写作测试,就同时考查三种文体的写作。不过,绝大多数的高利害、综合性考试都无法做到这样全面考查写作能力。目前能做的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尽量规避各种可能的风险。
  先看文体可选的作文题。从命题角度来说,还是要尽量通过话题、内容等其他因素平衡不同选项之间的难度,而且不同文体都能较为充分地考查出高中毕业学生应有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评分角度来说,要呼应命题意图,有意识地评价学生的文体意识,关注特定文体的表达效果。譬如2018年温州中考作文题,根据情境材料,学生可以“链接生活,叙述故事;也可以根据这个情境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还可以针对情境中反映的现象展开论述……”。评分标准呼应了这一文体要求,从文体角度列出了一般和具体的若干条评价标准。如:
  一类(60-55分)
  写作目的明确,选择的文体恰当,文体特征明显。
  选材立意紧扣“读书”与“朋友圈”的关系,中心明确,思考深入。
  依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依据情景叙述故事,内容充实,描写生动,符合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感情真挚。
  文学创作想象合理,形象鲜明,构思精巧,寓意深刻。能运用个}生化语言表情达意。
  能针对情景所反映的问题展开论述,观点鲜明,能运用论据进行充分论证,恰当运用论证方法,逻辑清晰。
  再看规定文体的写作。从命题角度来说,在一次测试里面“我们一定要特别警惕在一个单一话语模式的写作测试中的效度问题”,即某次规定文体的写作,尽量能让所有学生都有表达的空间;此外,要警惕形成模式化的“考试文体”。从阅卷角度来说,要结合具体题目的内容、情境等,形成专门的评分标准,观察学生是否能发挥特定文体的表达功能,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
  三、内容与立意开放度的两重考量
  “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选择与在一个问题里提供选择的空间,这两者的差异十分重要”。其实,选做题也是由一个个单个的试题构成的。因此,单个作文题内部的选择空间,是各类型作文题都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写作命题中的基本问题、关键问题。单個作文题内部的选择空间,首先是内容与立意层面的开放度问题。
  1.内容与立意开放度的显性考量:显豁度
  内容与立意层面的开放度,首先表现为在“写什么”这个问题上是否显豁。从这个角度把2019年全国八个高考作文试题进行分类,大概可以得出三种情况:一是作文标题或提示语明确提示写作方向,如全国卷I提示语“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北京卷材料后又规定了标题“文明的韧性”“2019的色彩”;二是材料(或情境)加提示语半提示写作方向,如全国卷Ⅱ引导学生紧扣“青年学生当事人”身份完成特定情境中的任务,上海卷在一个材料的基础上也给出了基本的思考角度“如何认识事物”,浙江卷将作家与读者的关系迁移到生活,要求考生思考如何对待生活这部“作品”的“读者”;三是根据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如全国卷Ⅲ、天津卷、江苏卷,分别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展开写作。
  初看起来,这三种情况内容和立意的开放度逐渐增大。这样的差异是在选择题型后所自然产生的内容和立意开放度效果,还是命题者为了追求特定的内容与立意开放度而自觉选择了这样的题型?暂不知晓。同时,我们也不能简单判断,是不是“自选角度”的作文题一定因为更开放而优于给定题目、指明写作方向的作文题,关键要看具体题目的写作空间、测评的目的、学生的反应和实际的评分标准等。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也应该)对这几种试题类型可能的用意、陷阱或生长点分别作出一些推断。   “自选角度”类作文题,意味着命题者将审题视作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类题目也许更能让学生在观点的确立上彰显能力。不过这类看上去开放的题目,还是要尽量避免形成审题陷阱,自选的前提是丰富而不是似是而非。
  写作方向显豁的作文题,也许更关注的是特定类型文体文章具体的展开过程,特定情境中的表达能力等。譬如全国卷I,难点或者说学生的表现点主要在于如何实现演讲的目的,达到劝说的效果。
  开放度介于中间的类型,若处理恰当,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测评效果,如今年的上海卷作文题。题目中的“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是一个引子、例子;“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是任务;在材料和任务之间的“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是一个提示和支架,这个提示看上去让题目的开放度缩小了,但其实可以让许多学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审题失误,而试题的写作空间依然存在。学生可以从材料、例子中提取一定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关联日常生活经验或阅读中获得的问接经验,综合提炼后有选择地表达自己的认识,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一位一线语文教师“由浅而深、由表及里”地罗列了十个写作方向:(1)认识事物有一个过程;(2)认识事物有一种“由特殊到普遍”的方法;(3)认识自我文化的味道,用比较、反观的方法更有效;(4)发现“中国味”,用比较、反观、内视的方法更有效;(5)在反观中发现自我是不容易的;(6)在反观中发现自我进而确认是极不容易的;(7)自我觉醒有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位老师的罗列是一种思考结果,但从中可以管窥这个题目提供了有层次的思考空间。仔细看这个题目中的提示语,其更加准确的功能是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是有层次的。让学生从同一个起点出发,走出不同的路线,到达不同的高度,这是一种适度、“有益”的开放空间。
  2.内容与立意开放度的隐性考量:发展性
  以上所说的“显豁度”问题,是权衡让学生花多大的力气明确自己“写什么”;与此相伴,更基础的一个问题是:选什么样的材料、话题,让学生表达哪些思想、怎样的思想。“先有思想,后有文章”。引导学生写什么,是写作命题设计中最核心的问题。
  在这个维度上,上海的高考作文题也值得一说。温儒敏老师评价今年高考作文题时说道:“上海卷这几年的作文题都很好……好在不追风,别出机杼,格外注重考思维能力和品质。”重视思维的考查,的确是上海高考作文命题有意识的追求。宽泛地说,所有的作文题都是可以评估学生思维的,主要是在评分环节重视观察学生表达的严密性、内容展开过程的逻辑性等。不过这可能还不够。要在写作中充分考查学生的思维,还要在命题阶段有意识地重视思维,在内容和立意空间上下功夫。上海近几年的努力方向之一是着力保障话题的思辨空间。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又往前迈了一步:“将思维放宽,拓展到‘启发人们如何认识事物’的哲学层面……”,“‘如何认识事物’体现认识的开放性。考生可以从认识的对象、视角、方法、价值等多方面去进行自主性思考”。
  学生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省和领悟的过程。即使是在考场这样特殊的情境里,如果学生探讨的是带有一定普遍意义、有助于认识世界、需要调动自己的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的问题,那么对学生来说这就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答题经历,思考过程和思考结果对于学生当下及未来的生活、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均是着眼学生的发展,指向学生的未来。作文试题内容、立意层面追求面向未来的“发展性”,应该是作文试题更加深层的“开放”内涵。
  四、结语
  以上结合2019年试题的一些特征,探讨了作文命题开放度的不同调控角度与可能的意义、问题等。最后必须强调如下几点:
  调控作文试题开放度的实现方式和调控角度是多元的。这些角度可能在一个试题中同时发挥作用,作文试题的开放度要综合考量各个角度合力作用下的最终效果。选做题未必一定比一个必做题开放;反之,单个话题的必做题未必就是强封闭性的。
  试题选做、文体规定性、写作内容和立意空间这几个角度内部,又分别可以在开放和限制的两极连续体上作出不同程度、角度的设计。每一个角度、不同層次的开放度,都没有绝对的好或坏,各有长处和可能的风险。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的理念需要渗透于任何一个角度、层面的具体设计,譬如让学生写什么文体的文章,探讨什么样的话题等。
  如何把握作文命题的开放方式、分寸,需要在试题命制前有意识地思考,在试题命制中谨慎地权衡,其实还需要考试后的研究,即从学生实际的写作反应中获取信息来反观试题设计的效果。这既有利于未来的试题开发、写作命题规范的发展,也有利于引导社会各个层面较为科学地看待写作试题。
其他文献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师: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吉林雾凇、桂林山水,被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吉林的松花江畔,欣赏那奇特的自然景观——雾凇。(板书课题:雾凇)    二、交流展示,反馈自学情况    1.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查询了有关资料,课始即让学生交流吉林雾凇的有关情况,共享劳动成果。  2.检查朗读情况。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知同学们在预习
2012年高考作文,我们批评了“供料作文”题型的“命意”(材料寓命题者之“意”)特点,认为它造成了学生“被立意”。今年,我们则聚焦在作文题所供之料对学生议论写作材料观的误导上:“被立意”是“被供料”使然。如果说“被立意”窒息了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那么,“被供料”则是掏空了“精神思想”之根基。这使学生误以为命题者所供的零散、失真甚至杜撰、谬误的材料,便是论点——思想得以产生之资料。从而使
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执教的《南来北往》一课,陶醉于他声情并茂的朗诵情境中的同时,更欣赏他独特的课堂设计艺术。韩老师整节课是围绕“找错误 说理由”这条线展开第一课时的教学。在寻找美丽错误貌似简单的教学流程中,我们欣赏到韩老师扎实而不简单的语文教学艺术。    一、“错误”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注    教学时,韩老师在朗读之前,就激发学生敢于向老师挑战朗读水平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关注朗读的准确性。于是
教育是一项“立人”的事业。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冲突中寻找人性的灵明之光,给予学生内在的幸福与成长的愉悦。  因此,我们应当与学生一道营造一个雅致清丽、典洁健康、充满人文情趣的美好时空,构建一个充满爱的温馨而和谐的情感场,和学生一起,从现代生活的庸俗、浅薄和浮躁中超脱出来,走进灵魂净化的美好家园,实现人生的诗意栖居。  “园丁之歌”是苏教版国标本语
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创新作文教学精品课展示活动”中,窦桂梅老师引领学生愉快地写作、个性化地表达、大胆探索的教学,出神入化,显示了高超的教学手法、精湛的教学艺术,令听课的老师大开眼界,赞叹不已。她执教的特点是:    一、引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一吐为快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巧妙新颖的导人,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动机,挖掘学生的潜力,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
书名:大师语文课写作七十二讲  作者:夏丐尊,叶圣陶  出版单位: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  ISBN:9787545550375  定價:25元  “非虚构”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容不是凭空想象、虚构的,它并不意味着对文学虚构的排斥。“非虚构”写作的兴起有着深刻的文学、文化的时代背景。“非虚构”指向一种写作方式、叙事策略,同时也蕴含着写作素养,而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具有十分重
文本解读  本文围绕“爱”组织材料、表达主题,是一篇语言清新、语意深刻的作品。课文通过前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在意大利喀普里岛上休养时,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两件生活小事,反应了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父爱之情。写法上由浅入深、寓理于事,值得细细品味。    目标预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创设情境,品读语言,感受父子之爱,受到感染启发。  3.理解高尔基
书名:文学跨界与跨文化研究  作者:杨晓敏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20153607  定价:98元  文化交流是各国人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跨文化的视域而论,不同地域间文化的比较、交融是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基于跨文化的研究视角,对中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这既是构建我国比较文学研
多种版本中学语文教材选有《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此诗是柳宗元刚到柳州刺史任时所作。诗中的连州刺史指刘禹锡。他们际遇相同,生死与共,休戚相关。中学语文的精读课文,教参、教辅及相关论文皆倾向于对该诗的赏析及“永贞革新”背景的交代,鲜有研究该诗写作前的情感酝酿。据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柳宗元与刘禹锡衡阳临路分歧唱和诗作的延续。柳、刘衡阳唱和共六首,每人三首,柳宗元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让我想起了应试教育。看来不仅中国大陆有严格的应试教育,新加坡也有。  那么,在孩子的自由成长与教育体制有矛盾的时候,父母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这个电影提出的,就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电影故事里有三个主人公,这三个小朋友各有各的特点,父母也有各自的特点。三个孩子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私企业主、中产阶级,以及普通劳动者。他们各自面临不同的问题,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