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心扉 自由表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ncha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创新作文教学精品课展示活动”中,窦桂梅老师引领学生愉快地写作、个性化地表达、大胆探索的教学,出神入化,显示了高超的教学手法、精湛的教学艺术,令听课的老师大开眼界,赞叹不已。她执教的特点是:
  
  一、引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一吐为快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巧妙新颖的导人,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动机,挖掘学生的潜力,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情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巨大推动力。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写作是情感的产物,要写好作文,是需要感情激荡的,“情动而辞发”,有激情才能情不自禁、一吐为快,心如平镜、无动于衷是难以写出好作文的。窦桂梅老师执教《推销捶捶乐》作文课,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师:我的要好的邻居王叔叔开了一个保健品商店,他听说我要到庐山去,就对我说,他新近引进了一批保健品,物美价廉,非常简单,是用竹子做的,加上现代设备,麻烦您帮我推销推销,将来批量生产。我想,应该帮助别人是吗?
  生:是的。
  师:于是我就答应了他。我就把东西带来了。请看:
  (大屏幕出示捶捶乐的画面。)
  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向听课的教师现场推销捶捶乐之后,窦桂梅老师又以请学生协助王叔叔培训服务员为由,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由于窦老师不断地引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的动机,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状态,因此兴致盎然地投入到作文学习活动中去。
  
  二、提供直观的写作素材——有话可说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喜爱直观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提高色彩鲜艳的画面、实物等,直观、形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观察能力有限,往往是粗枝大叶的,学生在观察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仔细观察。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往往不注意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导致学生感到写作难度大。窦老师在课堂上出示捶捶乐,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写作素材。
  师:想亲眼见见它吗?想说就说。
  生:我发现了上面有弹簧。
  师:善于发现,发现了细节。
  生:它像一个话筒。
  师:你也会发现,它和话筒差不多。
  师:会比较和联想,多好的学习方法。谁还愿意说?
  生:它是塑料做的。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师:把你们的观察梳理一下,可以从上到下观察,也可以从颜色上观察。
  (学生仔细地观察起来。)
  认真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为下面开展口语交际、推销捶捶乐,以及为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打下了基础。
  
  三、打通阅读和作文的联系——读写结合 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一种倾向:即在阅读教学中不讲写作,在作文教学中不讲阅读,导致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互相割裂,没有联系,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畏惧作文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实,读和写巧妙结合,能使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和密度,语言形式和内容紧密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崔峦老师说:“作文教学的根在阅读教学。”要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窦老师出示了一篇捶捶乐的说明书,让学生阅读,说明书中有一些语言可以被学生有选择地吸收,可运用在推销之中:
  师:捶捶乐可以握,可以抓痒,这个学习机会很好。请同学们快速读说明书,用半分钟时间看看里面的内容。
  师:说明书里面写了什么内容?
  生:(齐答)写了作用、使用范围、使用方法。
  师:再仔细看,每部分内容都写了什么?
  学生具体说出了捶捶乐的作用、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等。教师引导学生说详细、说具体。然后窦老师又让学生现场采访,几组学生上台演示:头疼应敲打哪个地方,背疼应怎样敲打等。
  这篇说明书的出示非常巧妙,其中有许多捶捶乐的信息,学生可以吸收利用。捶捶乐的实物非常直观,属于学生的感性认识,那么,出示说明书就使学生上升为理性认识,为进一步推销这种保健品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也使课堂教学层次递进、逐渐深入。
  
  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由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是一个新的理念,是指学生自己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受,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要指导得过多、过细,作文指导要精要、适当、有用,但有的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的指导,甚至作文开头、结尾怎么写,中间写几段,使用什么词语都为学生规定好,学生写作文时不用动脑筋,学生写出的作文没有新意,缺乏个性,作文能力是不会得到提高的,而且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独特的视角、独有的语言特点,有创意地自由地表达,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窦老师注意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由地写作,她说:
  写法我可不讲。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挑战。为捶捶乐写一份广告,这是王叔叔托我的事,或重新再写一份说明书,还可以把推销的过程和感受写出来,写成一篇记事文。不管用什么形式写,写出来就会榜上有名。
  生活就是作文,就是生命历程的体会,作文就是生活,作文就是记录生活。
  窦老师引导学生自由写,不论文体,不论形式写出作文,让学生有创意地自由表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窦老师注意挖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把写作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心声,昭示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作文教学理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其他文献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以《中国石拱桥》为例,共同探讨一下初中阶段的说明文应怎么读。同学们请看老师在课前给大家布置的5 个任务。  1. 如果题目改成《石拱桥》或《赵州桥与卢沟桥》好不好?为什么?  80%的同学答得都非常好,因此这个问题我们不用解决了。  2. 结合积累拓展五,你能说说记叙文与说明文有什么不同吗?  80%的同学答得都不好。这个不怨大家,因为你们没有这样的经历。这个
一、情境识字(激趣)    (一大早,有个小姑娘就来到了海边领略美好的自然风光,让我们也去看看吧!)  1.请学生来到大海边,说说看到了什么。  2.大屏幕出示背景图大海边及词语(沙滩、海鸥、军舰、帆船),请学生自由说,字音要读准。  3.交流:在海边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说些什么?  4.猜猜海边的小女孩在说什么?她的心情是怎样的?那就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代替这个小女孩美美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聚焦两个特定的场景,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讲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对于这样的一篇课文,我们需要教什么?基于散文这种文体,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作者个性化的言语形式走进“我”的心灵世界,体会作者对这段童年生活的情感。此外,这类回忆性散文,作者在叙述的时候采用的是“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基于这一特点,我们必须让学生体会这种视角运用的妙处。 
关注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选择性问题………………詹丹1/4  立足课标,推进“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红楼梦》阅读为例………………………吴欣歆1/8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要点与难点…………杨伟1/12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及方法…………吴泓1/16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考试内容改革设计……………………………………………倪文尖 张开2/4  高考评价体系的实践路径与要点……
设计理念    “和谐教学”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在“和谐教学”观的指导下,本节课的设计力求创设语言环境和情感渲染,运用适度的媒体(音乐、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从对语言的感悟上升到对人间大爱的认识。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达到教学中多因素的和谐
如何在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生成性语文课堂过程中,引领学生虚心涵咏,体验语文学习的一路花香?毋庸置疑,优化课前预设是促进有效生成的襁褓。下面就课前预设的优化策略谈谈笔者在课题实验中的的几点思考。    —、预设须“精心”  “一盎司的预防可以达到一磅的效果。”未雨绸缪,超前对话是促成生成性课堂的有力保障。学生的学习始于课前自学,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思想。师生有备而来避免临渴掘井的尴尬。现代阅读教学认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师: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吉林雾凇、桂林山水,被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吉林的松花江畔,欣赏那奇特的自然景观——雾凇。(板书课题:雾凇)    二、交流展示,反馈自学情况    1.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查询了有关资料,课始即让学生交流吉林雾凇的有关情况,共享劳动成果。  2.检查朗读情况。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知同学们在预习
2012年高考作文,我们批评了“供料作文”题型的“命意”(材料寓命题者之“意”)特点,认为它造成了学生“被立意”。今年,我们则聚焦在作文题所供之料对学生议论写作材料观的误导上:“被立意”是“被供料”使然。如果说“被立意”窒息了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那么,“被供料”则是掏空了“精神思想”之根基。这使学生误以为命题者所供的零散、失真甚至杜撰、谬误的材料,便是论点——思想得以产生之资料。从而使
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执教的《南来北往》一课,陶醉于他声情并茂的朗诵情境中的同时,更欣赏他独特的课堂设计艺术。韩老师整节课是围绕“找错误 说理由”这条线展开第一课时的教学。在寻找美丽错误貌似简单的教学流程中,我们欣赏到韩老师扎实而不简单的语文教学艺术。    一、“错误”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注    教学时,韩老师在朗读之前,就激发学生敢于向老师挑战朗读水平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关注朗读的准确性。于是
教育是一项“立人”的事业。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冲突中寻找人性的灵明之光,给予学生内在的幸福与成长的愉悦。  因此,我们应当与学生一道营造一个雅致清丽、典洁健康、充满人文情趣的美好时空,构建一个充满爱的温馨而和谐的情感场,和学生一起,从现代生活的庸俗、浅薄和浮躁中超脱出来,走进灵魂净化的美好家园,实现人生的诗意栖居。  “园丁之歌”是苏教版国标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