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之我见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2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授课中讲解建模知识,不仅能深化理解,抓住数学知识本质,而且能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应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将建模知识有效的渗透至教学之中,不断提高建模意识与建模能力,为更好的学习与应用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就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建模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模;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8-0153-01
  建模对学生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授课中应做好基础知识讲解,使其准确记忆的同时,不能死记硬背,应知道知识的来源。同时,积极创设相关问题情境,进行针对性训练,不断积累与掌握建模技巧,实现高效、快速解题。
  1.结合教材,灌输建模知识
  授课中应改变以往只重视数学知识讲解的做法,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数学模型,以及建模知识,使其积累一定的建模专业知识,为更好的应用做好铺垫。一方面,制定明确的建模教学目标,从整体上研究数学教材,总结教材中涉及的数学模型,并在课堂上加以介绍,使其对数学模型有个基本的认识。另一方面,结合具体例题讲解,使其感受数学模型的具体应用,认识到数学模型的重要性,更加认真、自觉的投入到建模知识学习中。
  在讲解“分数除法”知识时,可为其讲解相关的计算模型。教材中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总结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为加深其理解,可引导其构建相关模型,即,设分数为 ,对应的计算过程为: ÷c= × = 。为使其更好的应用该模型,可讲解以下例题: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已行驶41 千米,还有全程的 未行驶,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学生对该例题设置的情境较为熟悉,但对于刚学习分数除法的学习而言,往往不会应用所学导致解题出错。通过数学模型讲解,使其更好的认识分数除法计算的具体过程,降低其理解难度。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占总路程的1- = ,因此,A、B两地相距=41 ÷ 。根据所学的数学模型可知,41 ÷ = ×3=124千米。多数学生在计算分数时的出错率较高,授课中通过该模型的讲解,可明显提高分数计算正确率,更高的解决分数类型的试题。
  2.创设情境,提高建模意识
  建模教学中,仅仅掌握相关知识是不行的,还应给其提供表现机会,提高建模意识,如此才能在学习中更好的借助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趣味性强的问题情境,激发其思考热情,能够从创设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知识,构建正确模型。另一方面,为提高学习体验,树立建模的自信,授课中应结合其表现,及时给予针对性点拨,使其认识到建模应注意的问题,能够从情境中找到建模突破口。
  在讲解“运算律”知识时,除认真讲解对应的运算律外,还应使学生深入理解本质,尤其结合所学,积极创设相关情境,使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的运算律模型求解相关数学问题。如乘法分配律模型为:a×(b+c)=a×b+a×c。为使其能够灵活运用该模型,提高建模意识,给出试题:83+83×99,要求其进行计算。乍一看该试题和分配律模型没有关系,但事实上,进行适当变形,便可得出其是分配律的逆向應用,可很好的考查运用数学模型解答问题的能力。授课中,给学生留下充足思考时间,并给予针对性点拨,使其结合模型寻找解题突破口。该题目的解题过程为:83+83×99 = 83×1+83×99 =83×(1+99)=83×100 =8300 通过该题目的求解可知,分配律模型在提高计算效率上效果显著。授课中应积极创设相关问题情境,鼓励其进行分析、解答,既要牢记模型表达式,更要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灵活应用。
  3.加强训练,增强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综合性强,难度大,为增强建模能力,加强训练不可缺少。为保证训练效率,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做好训练试题分析,筛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同时,还应保证试题具有代表性,使其通过一道题的解答,能够掌握一种题型的解答。另一方面,鼓励其多进行反思,总结不同模型适用情境,保证数学模型的正确应用。另外,还应鼓励其多总结建模中的不足,定期进行错题重做,避免建模时类似错误的再次出现,实现建模能力的提升。
  在讲解“路程”问题时,为增强建模能力,可给出以下题目进行训练:一列货车与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648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该题目具有代表性,解决该类问题可通过统一模型进行解决,即,设距离为s,两个物体从两地相对运动时间为t,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为a,求另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b。对应的数学模型为b=(s÷t)-b。显然上述情境符合该模型,可直接套用,即,货车每小时行进速度=(648÷4.5)-80=64千米。当学生得出正确结果后,应鼓励其反思应用该模型应注意的问题,即,需认真审题,判断是否符合模型情境,同时,还应注意单位的统一,只有符合模型情境,两个物体行进速度单位一致,才能应用。
  总之,建模是从数学角度解决实际的重要环节,提升建模能力,对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因此,授课中应将建模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平时做好建模知识学习,并注重探寻与应用相关教学策略,使其掌握扎实建模知识,提升建模意识,实现建模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昆.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构建途径探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129
  [2]何建童.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114
  [3]张彦郎.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9(12):127-128
其他文献
从6个方面介绍了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的成长和成功经验,为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了榜样。
今年6月份,两年一度的2013波尔多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Vinexpo成功举办。组织者指出,波尔多酒展在全球的影响力正不断扩大,今年共有来自44个国家的2400家参展商参展。
舞蹈,是小学音乐课中一项重要的音乐活动,也是课堂中贯穿各项音乐活动、表现音乐歌曲、提高学生音乐技能有效的一项教学手段。目前,我们的音乐课堂中缺乏舞蹈表现的张力,甚至
介绍了主焦煤矿“5.4”火灾事故的经过,分析了原因和探讨了对策。搞好瓦斯抽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推广应用新材料时,必须经过安全论证,并制定安全措施。
以5年生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材,在花前10d和花后15d,通过不同的激素组合、浓度配比对其果穗喷施处理,研究了不同激素对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施GA3、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全国小学语文大纲的修订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考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这个时代对学生的迫切要求,也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必备要求。核心素养是在学生接受相应阶段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能力。依据小学语文考试要求的变化,教师应该在学生们全面掌握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高效的语文
运用核磁共振光谱法来分析德国Palatinate地区的雷司令(Riesling)和米勒(Mueller-Thurgau)白葡萄酒的代谢特性。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来鉴别包括酚类物质在内的代谢物。实验表
摘 要: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以来,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教学“权威”的思想与观念,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语言层面、文化层面以及思维模式层面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英语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批判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表达、沟通、应用能力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有关键意义。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也是新课程改革后的基本要求。文化品格属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之一,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品格;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 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
2012年4月9日,由广州科通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八届广州国际名酒展览会”喜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文,成为华南地区唯一国家级专业国际酒展,并正式更名为“2012中国(广州)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