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寒窗苦读12年,只为挤进“象牙塔”成为梦寐以求的“天之骄子”,可当即将走进“象牙塔”之时,却发现所谓的“象牙塔”原来并不是那么美好。
  关键词:大学;自由;迷茫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在高三那些艰苦却又充满希望的日子里,大学一直是一个灿烂而又美好的字眼,是我们的信念 ,大学这一美妙的词汇既是我们的压力,也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动力,它汇集了太多让我心醉的词汇——青春、追求、梦想……我清楚地记得高三的那些日子,那是我们想逃离的地狱,而大学则是我们想去追寻的天堂,这些字眼是如何激励并且引领着我。
  2013年我们踏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或许有些不理想,或许与我们的期待背道而驰,但终是我们踏入了我们梦寐以求的“天堂”现在回想起来,高三的岁月每天虽然很疲惫,但却过得很充实;每天虽然有做不完的习题,永远感觉睡不够的觉,但却笑的真哭的真;虽然每天被老师、家长管束,但却收获了一群最真的朋友。高三,爱过恨过后悔过,哭过笑过奋斗过。值得深味的高中生活,值得怀念的高三岁月。那个我们曾经以为的地狱,却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天堂。我怀念高中生活,喜欢高中,不仅仅是因为我很喜欢那种一直领跑的感觉,它让我看到了努力与付出换回来的结果,更是因为高中是充实的,简单的,每天只有一个目标,不用选择,也从不迷茫。
  步入大学,我们兴奋地去报各种社团,像只自由快乐的小鸟,我们为终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感到高兴;为终于摆脱父母、老师的束缚而兴奋;为我们即将开启的新旅程而充满期待。可是当我们的热情退却,我们变得茫然,变得不知所措,当我真正置身于那个曾经让我魂牵梦绕的大学校园时,那些词汇却变得有些陌生——生活突然变了,自己好像瞬间被抛上了一个舞台,却没有预先准备的台词,也没有提词人告诉我下一个表情、下一句对话——那个我追了12年的再熟悉不过的形象,如今却异常陌生。 我明白,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我不喜欢浑浑噩噩、一事无成,但我也不喜欢庸庸碌碌、漫无目的。一连串简单却从未被我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此刻强烈地占据着我的脑海: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大学的作用与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为什么要上大学?
  李开复在大学演讲中提到:“你必须摈弃过去一些错误的理解: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件事跟别人认为你是谁,或者别人想要你成为谁,丝毫没有关系。无论是同学、老师、家长,他们都不能决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他们想要你成为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想要你成为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他告诉我们,认清自己是大学四年你必须要做到的事情,或许你已经习惯了高中时父母与老师给你安排好了一切,你总是处于“被发展”的状态,父母带给你的枷锁,束缚了你的自由发展,你总是潜意识里选择那些父母和老师喜欢的选项。
  我们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被教育被规划的过程,不断接受外界赋予的标准。父母的期望、社会的习俗和同龄人的压力,将你牢牢框在了束缚的牢笼里。可是当你一旦踏入大学校门,没有了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你便开始迷茫。想要克服迷茫,要从了解自己开始:你要清楚、明确地知道你想要什么,适合什么,爱好什么,想做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目标是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你才能在迷茫的时候不至于迷失自我,才能更好地规划好四年的大学时光,脚踏实地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我终于意识到,大学不是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它是人生中真实而又重要的四年——一个从少年迈向成年的四年,一个在年轻的时候拥有自由时间最多的四年,一个大家起点相近、毕业时却千差万别的四年。
  结论:“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世。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我终于意识到,大学不是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它是人生中真实而又重要的四年——一个从少年迈向成年的四年,一个在年轻的时候拥有自由时间最多的四年,一个大家起点相近、毕业时却千差万别的四年。
  参考文献:
  [1]《大学启示录》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版 (2009年9月1日)出版图书。
  [2]《别让大学毁了你》是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于2012年1月1日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高杰。
  [3]《谁的青春不迷茫》作者:尹李雯,孙朔,李想 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其他文献
摘 要:《聊斋志异.爱奴》写的是教书先生如何受到鬼魂一家人的礼遇,小说体现了在封建教育制度下,蒲松龄作为塾师希望得到人格方面的尊重和理解,而结合蒲松龄真实的塾师经历,我们还能够感受到,无论私塾环境多么优越,蒲松龄依然迫切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改变寄人篱下的命运。  关键词:蒲松龄;塾師;尊师重教;科举考试  作者简介:许学宁(1979.12-),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 就职于沈
摘 要: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一颗巨星,他的《人间喜剧》更是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对巴尔扎克本人和他作品的研究已是数不胜数,但其中涉及巴尔扎克宗教情怀的相关研究却是很少见的,在他的《乡村医生》这部小说中,我们透过贝纳西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宗教在巴尔扎克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可以发现巴尔扎克肯定宗教的某些进步作用。  关键词:宗教;巴尔扎克;原罪;救赎;忏悔  作者简介:崔丹丹(1991.12-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正逐步与认知诊断理论结合,形成计算机化自适应认知诊断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 for Cognitive Diagnosis, CD-CAT)的评测方式。用CD-CAT进行教育测量评估有着诸多优势,但是目前国内尚缺乏计算机化自适应认知诊断测验的实验研究与大规模的实践应用。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以“计算机自适应测试”和“计
由张亚斌研究员担任著作主编,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编,旨在梳理和展现我国远程教育发展渊源、历史、成果的《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一书,是谢新观教授主编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丛书”的收官之作,这部著作由专业研究团队精心打造,为读者打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远程教育发展历史画卷,使我国远程教育的探索、发展、传承、革新、繁荣、腾飞等历史进程跃然纸上。此书是第一部努力系
摘 要:在《庭院中的女人》中赛珍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西方的视角来呈现旧家庭中女性的信仰和争取自由的意识,这种信仰和自由意识的启蒙主要来自作为精神导师的男性,更具体地说,是来自小时候父亲的新观念,出嫁后吴老太爷的书和牧师安德烈的爱。  关键词:赛珍珠;自由;信仰;女性  作者简介:冯紫娇(1991-),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要:觉悟,乃醒悟之义。若一个人对于真理的觉悟只停留在幻想之中,不去勇敢地行动,那么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觉悟,是一个伪觉悟者。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五四运动冲击了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思想。涓生和子君的同居行为看似实践了当时“民主自由”、“爱情解放”的思潮,结局确是子君走进了坟墓,没有墓碑。以“觉悟”者自居的涓生陷入了更加虚空的境地,寻不到新的生路。本文主要就涓生所谓的“觉悟”进行心理分析,谈谈为何涓生
摘 要:韩国作家李箱的小说《翅膀》创作于1930年代的朝鲜。小说中贯穿全文的两大焦点,同时也是主人公“我”与“妻子”等其他人形成完全对比的部分:“金钱交易”行为与“性交易”行为。本文针对“金钱交易”与“性交易”这两个方面通过小说主人公“我”与其他人物的对比分析说明其各自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各人所呈现出的不同反应和变化。  关键词:“金钱交易”;“性交易”;金钱物质至上主义;公娼制度;
摘 要:檄文在《文心雕龙》中有具体的描述,根据其内容特点,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左传》可觅檄文之踪迹。具体结合而看,认为檄文的作用是为了师出有名,震慑敌方。  关键词:檄文;内容;《左传》  作者简介:张天叶(1992-),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文学院2014级古代文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1  《文心雕
摘 要: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深受不同领域与不同国度文艺之启迪,本文以德彪西的钢琴作品《雨中花园》为例,将德彪西印象派的音乐特征、创作风格、基本表现手段以及演奏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德彪西;触键;印象主义音乐  作者简介:吕敏(1992-),女,汉族,甘肃武威人,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艺术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英语的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很多原则,在翻译目的论中对于译者的创造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是非常重视的,通过不同的翻译目的以及要求规则的情况之下,我们必须根据翻译目的论的相关理论,来完成相关的翻译过程,译者要能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有的放矢,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分析翻译目的三原则在文学作品上的应用表达。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文学翻译;运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