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建设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自身的就业观念、工作素养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思政教育也同时展开。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两者的融合的意义,以及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思政教育;就业指导;融合
  近几年,我国更加关注教育问题,加快教育的改革,并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学生数量有明显的增加,导致我国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形成了就业企业数量减少与毕业生数量增加的矛盾。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对毕业生的就业提出了新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意义
  以往高职院校中,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完全分开,且缺少重视,没有实际的教育意义,这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对社会就业形势分析不明确,很多毕业生毕业选择工作时经常迷茫。而两种教育融合后,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即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要求既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又有很高的心理素养,符合社会要求。所以,高职院校会把这两种教育融合,提高其素养,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1]。
  同时,这两种教育本身有很紧密的联系,不可分割,只有把两者充分融合,才可以真正提高毕业生的能力。现阶段,高职毕业生选择工作时有很强的倾向性,过于看重薪酬,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而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融合后,可让毕业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正视自身,从众多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实现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途径
  对于这一点,可以分成两方面论述,一是在思政中融入就业,二是在就业中融入思政。
  (一)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就业
  思政教育进行时,是把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带有目的性的教学,使学生有正确的德育观念,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提出的要求,而這门课程的教学过于单调,会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它加入就业指导后,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主要采用的方式是:
  其一,结合国家政治方针解读社会就业情况。该部分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内容,就业政策是辅助,故对国家政策的讲解,特别是扶持政策,可以让毕业生感受到国家的关坏,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优化学习效果。
  第二,教师分析当下时事政治时,把社会就业形势作为分析的重点。即就业形势的变化会受政治、经济变化的影响,而它也会影响政治、经济,对其分析,能够把毕业生的关注点转移到职业选择上,了解当下社会的就业形势,有自己的考量,同时,又会主动关注政策的变化,分析时事[2]。
  其三,展开思想教育的的同时,帮助其制定职业计划。两者的同时进行,会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未来就业相结合,努力追求理想的同时,客观分析自身,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降低毕业后盲目选择工作的概率,指导毕业生就业。
  其四,利用思政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对择业观有正确的认知。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物,选择自己的生活与处事方式,同时,正确的择业观也会让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改变自身金钱至上的选择,为社会服务。
  (二)在就业指导中加入思想政治
  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就业问题突出,给毕业生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因此,需实现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的结合,让毕业生理性分析问题,有合理的规划。其融合途径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进行就业指导中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很多高职学生都在一些安逸的环境中成长,心理承受压力较差,很多学生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极端心理,出现不可预估的后果。同时,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等原因,希望通过就业改变这一情况,若工作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其心理会有很大的落差,出现心理扭曲。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就业时,要与学生及时沟通,用语言引导,让其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家庭背景特殊的学生,需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保持身心健康[3]。
  其次,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主创业。很多高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奉行的原则是金钱至上、就业至上,导致其可能出现选择错误,用薪酬的高低决定是否选择这个工作岗位,忽略了这项工作本身的价值,限制自身发展,而有些学生是为了就业而就业,一旦选择一项工作后立即签订合同,但如果发现不适合自己,会立即毁约,导致双方出现纠纷。这两种情况都是学生受错误的就业观影响,对此,教师需要让其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职业,发挥自身的优势。
  最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职毕业生多为20岁的青年,随着我国社会背景的改变,他们不得不努力工作,承担父母养老的压力,而多以独生子女为主,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们选择工作时,只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工作,社会责任感较弱。对此,学校做学生的就业指导时,会用思政教育的内容,明确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考虑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的融合,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对两种教育方式融合建设途径的分析,能够得出两者紧密相关,且互为影响,帮助学生制定就业计划,保持身心健康,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燕.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融合分析[J].亚太教育,2015,08:88.
  [2]江东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相融合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6,21:131+133.
  [3]毛政.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0:182-18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需要进一步突出德育功能,这需要小学教师充分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多样化的情感教育手段,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思品课情感教育弱化原因的基础上,重点就情感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品德课;小学教育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含义与重要性分析  (一)情感教学
期刊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是新时期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育目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英语课程,可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也有重要意义。主要提出了非遗与高职英语教学结合的方法和路径,旨在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摘 要】我国的干部培训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干部的培养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所以对党政干部进行培训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政党干部的基本素质与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党政机关的行政水平,机关的行政水平又直接反映在人民对政党的肯定程度上来。因此,对党政干部培训工作是提高党政机关人员素质以及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的政党发展非常的重要,本文对新形势下的政党干部培训工作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干部培训增强我国干部队伍的思
期刊
【摘 要】致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良好、文化素质较高、能力素质较强的共青团干部队伍一直是各高校党组织追求的目标。党如何领导共青团的工作,在培养教育共青团干部的过程中,如何在政治上、思想上引导,实际工作中指导、学习生活中关心等方方面面有较高的要求。  【关键词】干部队伍;素质;培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
期刊
【摘 要】通过选择高职院校思政课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高职院校思政课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就业观念、思想价值观、学习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角度出发,证明高职院校思政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学生就业能力;实际影响  随着近些年来高校扩招规模不断加大,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如此激励的就业竞争当中,只有具有较
期刊
【摘 要】高校政工人员是单位中联系职工情感、营造工作氛围的中流砥柱,在武装保卫系统尤其如此。本文旨在详细分析和阐述政工人员在新形势下做好基层武装保卫系统政治工作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大量篇幅针对当前政工人员在思想政治领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改进措施,如要加强政工人员的自身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做好谈心工作。  【关键词】政工人员;武装
期刊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亟需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升效力。采用参与化、对象化的方式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将从经典著作中获取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价值观念,使其融入学生的知识框架、德行修养和能力系统之内,可以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原理提升为能力,从而丰盈大学生的精神生命。内化为精神生命的经典研读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想境界,精神血脉的传承能将思想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力量,达到深度长效的教育效果。
【摘 要】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活动的日常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责任。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学生们参加大课间活动,散兵游勇般做些广播体操,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难以达到新课程改革设定的目标。如何保证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使学生愿意参与,积极参与,不断参与,成为本文的讨论重点。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以及百姓对于健康的日益重视,体育锻炼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武术作为体育健身的一部分,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但由于种种原因,出发点极好的武术教学却在现实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使其达不到预期目的。本文将按照学生所处年级的不同划分为三个阶段,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浅析武术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并针对此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武术教学;逆反心理;学生  一、前言  往往
期刊
在《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木丰中学“控辍保学”的个案研究》一书中,作者以“控辍保学”为焦点,采用田野调查与档案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南芒市傣族地区的木丰中学展开个案研究,从历史发展、社会运作、教育困境的角度审视教育下乡的矛盾、冲突、磨合过程,并围绕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教育与治理的关系进行讨论,回答并揭示了辍学的表现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辍学、乡镇政府的教育治理何以可能等问题,充分展现了“控辍保学”事件的复杂性。该著作以“辍学逃学→运动式治理→返校→反抗文化→辍学逃学”循环往复的运作逻辑,生动显示了教育治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