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海求索架课程 向海图强育栋梁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因海而生,因海而兴。作为海洋事业发展中的基础一环,海洋教育对于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储备未来海洋人才意义重大。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按照“学科渗透,校本深化,文化提升,实践助推”的思路,形成了“幸福教育”体系下的“大海洋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海洋素养、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用心打造海洋特色品牌。
  加强海洋特色课程架构。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载体。学校围绕育人目标实施“1+X”幸福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看世界,做自己”为核心理念,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来架构课程体系;以基础课程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以拓展课程助推学生个性化发展、以探究课程辅助学生多元化发展,注重学生课程体验,为学生塑造丰盈的心灵。
  学校创新实施“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地方课程,在幸福教育总课程体系下,开设“神奇的海洋”“港口航运”“蓝色药库”等海洋项目化课程,用生动的课堂引导学生踊跃参与,形成主动爱护蓝色家园的意识。
  增加海洋特色课程实施载体。课程实施是实现预期教育结果的手段,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存在。
  用好海洋文化教育资源。一是积极响应区政府开展的“一校一院士,牵手伴成长”活动,邀请院士到校授课,定期组织学生到海水稻项目实地学习,实现多元化、常态化海洋教育。二是邀请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团来校指导。专家团肯定了学校在海洋教育上做出的努力,为学校工作指明了方向。
  让每一面墙都“说话”。学校以“领略海上丝路精神”为主题,打造“丝路公园”绘本馆;将走廊打造成“阅青岛·历史\航运\港口”三大校本课程博物馆。学生可以详细了解青岛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由小渔村到港口城市的变迁历程,了解帆船的历史,了解民用船、军用船、自动化码头的发展。
  围绕海洋推进学科整合。学校丰富课程形式、优化课程内容,推进各学科与海洋教育的深度融合,语文课中落实海洋主题阅读、美术课上指导学生制作“海底世界”。学校还精心打造了航海模型精品社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历久弥新的航海精神,提升品位。
  积极开展海洋探究实践活动。学校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带领学生走进青山渔村,学生零距离接触大海、渔民,实地探究、了解海洋生活和海洋文化。走进海军博物馆,打卡青岛海边景点,让学生把感受生活、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亲身调查、访问、聆听中感悟爱校爱家的真情,形成校内、校外联合育人机制。
  以“小课题”形式推进海洋教学活动。围绕海洋教育教学,学校加大研究力度,重视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应用价值,探索海洋教育有效實施的策略。五名学生共同完成的“探秘海藻世界”获市区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奖。多名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优质课、公开课等比赛中均有突出表现。学校依托校本课程及实践活动,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课程硏发、课程评价等综合能力。
  创新海洋特色课程综合评价。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成效作出反馈的重要指标。学校借小小的邮票,健全课程评价机制,形成功能完善、富有特色的“潜邮”海洋教育资源。海洋课程结合“邮”彩评价课程的“长大集邮册”,引领学生“邮说”海洋。以邮票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探究奥秘的欲望;在研究邮票的过程中丰富海洋知识,提升思想道德及文化素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今后,学校将聚焦加快建设全国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的目标,着力打造内涵丰富、育人价值强的海洋教育校本课程;努力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水平高的海洋教育师资队伍;持续培育特色鲜明、发挥标杆作用的海洋教育校园文化,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妍妍
其他文献
在深圳市光明区玉律社区,有一所花园般的学校,校园内小径蜿蜒、流水潺潺,矗立着简约而不失格调的教学楼、别墅式的美术馆,步行其间恍如逛展——这就是被誉为“深圳最美学校”的玉律学校。谁能想到,7年前,这所生长在城中村的学校,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教育教学成绩,都居于区域内落后位次。是什么让玉律学校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蜕变、焕发生机?答案是“美育”。  当一个人能够“感知韵律、认知规律、领悟节律”的时候,他将
期刊
“教师一肩挑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另一肩挑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每一个孩子的前程。”这是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以下简称“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经常对教师们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时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20年的校长生涯中,他坚守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紧抓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勇于创新、敢于决断,在探索实践中成就了一所又一所独具吸引力的学校。  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  1978年,朱建民从首都师范大学毕
期刊
个头不高,声音不大,向后梳的发型很有气质,握手时特有力道,淡淡的微笑伴着诙谐的言语,让人感到同他交流是种享受——这是记者对韩相河的第一印象。上班时,韩相河穿的是正装,一下班他便换上休闲装、运动服,丝毫没有“名校长”的派头,反倒有种当年的“三八式”干部的风范。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从外观上感受不到想象中的那种震撼,记者脑海里不禁跳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字句。  韩相河,自大学毕
期刊
目前,家校合作共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家长、教师和學校对家校合作共育认识不到位,参与度不高;家庭和学校的功能定位存在偏差,教育责任边界不清;家校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单调、缺乏实效性,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家长会、家长志愿者等单项活动上,多以集体性活动主导,家庭和个体需求常被忽视,等等。面对复杂的教育环境,我们的教育要如何达到立德树人的最佳状态和最优效果?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如何产生最大的教育
期刊
在美丽的嘉陵江畔,坐落着一所园林式学校——重庆市朝阳中学。雨后清晨,记者走在清幽的校园中。举目四望,云雾弥漫山峦间,尽显奇幻之美。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兼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教书匠”,校长王小涛笑言:“外在美是形式,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内在美才更重要。”一路走来,王小涛始终遵循本心,他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诚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成就重庆市普通高中“低进高出”的办学典范。在他的引领下,朝阳
期刊
广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广州外校”)始办于1963年,是以储备、培养外交人才为目标的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曾因历史原因两度停办。2010年,广州外校重新打开校门拥抱四海之才,成为广州市唯一的市属公办外语特色完全中学,以多元、开放的国际化办学格局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精英人才。  李子越在广州外校度过了六年的中学时光,20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用他的话说,“广州外校放
期刊
融汇了梁祝文化、重阳文化、车舆文化、冶铁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驻马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坐落在这座千年古城的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驻马店高中”),即将迎来百年华诞。这里先后走出施一公、张泽民、季新生、王宇、张磊、宋新宇等著名科学家、企业家,把“行仰浩气,学驰天下”的校训散播在世界各地。学校近百年的历史,既是一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又是一部满怀激情、气势恢宏的发展史。  学校发
期刊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年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在信息化时代,学校将扮演更为基础性的角色,正成为教育改革发生和创新的策源地。增强学校自主发展的能力,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途径。  如何看待校长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如何使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如何构建民主参与、多元共建的学校治理体系?本期《教育
期刊
“爸爸,这个芭比娃娃好可爱,我想要。”男孩专注地摆弄着手里的玩具说道。  “男孩要有男子气概,怎么能玩女孩的玩具呢?让人笑话!”  被拒绝的男孩,只能跟着家长离开,恋恋不舍地回望。  这样的情景并不陌生。为人父母的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如果我的男孩拿起了芭比娃娃,自己能接受吗?  从脱口秀中关于男生“他明明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吐槽,到歌手乃万因“给心爱的男孩子一些宽容和理解”言论在微博上掀起了一个个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任职的帕夫雷什中学以其宁静朴素享誉世界,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几十年来的教育事业。七十多年过去,在北京城深处,也有这样一所学校,抱持环境育人、全面育人的理念,默默地守护着教育的本真。  隔断城西市语哗——园林般的学校  晨光熹微,幽静的万寿路西街上,两排行道树身形渐显,温柔俯瞰着匆匆前行的身影。身著校服的少年们奔向同一个目的地,一所园林般美丽、有着“京城最美校园”之称的北京市育英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