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添虎翼:读懂90后“使用说明书”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ov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0后的首度“职场秀”正式亮相。
  作为职场“菜鸟”,90后并不胆怯,而企业管理者却貌似更紧张一些,因为他们面对的将是不同于70后、80后的一代人,如何应对90后的“逆袭”,成为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在人们眼中,90后是指尖上的一代、“微”生活的一代,惯于“裸辞”、善于“闪跳”……但无论如何,5年后、10年后,他们终究会如70后、80后一样,成为职场主力。以“未来生力军”的眼光去解读90后的职场行为、定位90后初入职场时的社会坐标,不仅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更要成为一个富有远见的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读心术”。
  《变形金刚》中,山姆只是个外表普通的大男孩,其身上却潜藏着魔方碎片的超能量,最终,正是他协助擎天柱打败霸天虎,拯救了整个世界——正视初入职场的90后员工,用心读懂其“使用说明书”,用不了多久,你的企业,将如虎添翼……
  读懂“新新人类”
  社会上曾对90后进行过各种各样的解读,其中还有不少负面的评价。现在,这些年轻人已经真真切切地走入了职场,成为我们身边的帮手、同事、伙伴,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批人?我们以前是不是对他们存有误读?以往,我们过多地强调了90后和前几代人的差异。现在,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学会和他们正面沟通。
  不愿“订盒饭”的一代
  对90后负面印象的标志性事件,当属“订盒饭”事件,这也给90后贴上了一副很难摘掉的标签。一位在电视台实习的90后,在面对部门主管提出的让其去“订盒饭”的要求时,当面予以回绝。可以想象,部门主管当时何等尴尬。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向我请教如何管理90后员工,他们公司最近新招的90后员工离职了。离职面谈时,这个90后直言不讳地说离职的唯一原因是老板每天进进出出,但从来没有主动和他打过招呼,他认为老板对他很不关注、很不重视——这个理由让这位老板有点儿哭笑不得。
  这两个事例虽是个案,却是90后进入职场过程中给企业和管理者带来冲击的一个缩影。从今年开始,90后开始大规模进入职场。同时,80后也成为比90后更资深的工作人员或者是部门主管,企业开始进入“独生子女管理独生子女”的时代,而且很多企业更是进入“五代同堂”(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的局面,这是企业内的所有人,无论是企业主、高管、人力资源管理者、中层管理者,还是普通一线员工,都要努力去适应和应对的。
  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类人
  作为职场新人,90后跟80后不一样,和60后、70后更不一样。他们是很特别的一个群体,将是影响未来十年的社会主流力量。提到90后,时常会提到一个词——“非主流”。这不仅是指他们向主流情感和主流价值观发出挑战,“非主流”还隐隐折射出所谓的社会主流人群对90后道德否定的成分,但事实远非如此,90后群体的崛起,绝不是简单的又一代人的成长,而是真正互联网一代的全面接管。这群有别于以往的年轻人,有以下四个特征:
  ●没有统一“型号”
  想用统一的标签定义90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对于鲜活生动的90后显得乏味苍白。在CMI校园营销研究院2011年度“90后的数字化生活”研究报告中我们能看到,“拒绝标签化”是90后最大的共性,他们拒绝被代表,他们每个人鲜活的个性都是无法复制的。
  90后的个性要从两个层面去解读,与其他几代人相比,90后的个性是突出的、鲜活的;而从每个个体去看,90后的个性是多元化、差异化的。在群体内部处处彰显着不同的个性张力,这就是90后最大的个性。所谓“有个性”,不仅是指90后群体由内而外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同时也意味着找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标签来概括这个群体,难度系数极高。更为复杂的是,90后对“个性”的认识也存在差异。
  ●指尖上的一代
  90后是互联网一代,他们从出生就开始接触互联网。在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上,90后群体普遍对互联网有心理依赖。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90后将网络作为工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娴熟。90后群体正过着一种“链接”生活,即随时随地上网,生活高度依赖网络。他们中有四分之三的人网龄超过3年,平均每天花费18%的时间上网,而一般的中国城市居民平均只花费13%的时间在网上。对于他们来说,互联网已经远远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90后群体将会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中坚力量。据“90后的数字生活”研究报告显示,受访者中86%的90后都是通过手机上网,其次才是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电脑,分别是79%和40%。在中国网民中,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只有66%。90后更容易接受移动互联网这样的新事物。
  ●只要“我喜欢”
  值得重视的是,90后大都有鲜明的自我意识。他们坚持自我,认定的事不会轻易妥协。在日常生活中,“我”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我想要、我喜欢、适合我。他们在消费上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消费来满足自我。但是,他们当中又很少有人会进行冲动消费,在大多数消费情境中,他们都表现得颇为理智。而且他们喜欢新鲜事物,会做一些低成本的尝鲜消费。
  品质是90后最为看重的商品价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群体对品质的认知是通过品牌和价格来完成的。品质可以从品牌中体现,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有品牌比没品牌更有品质保证;其次,名牌比普通品牌更有品质保证。品质可以从价格中体现,“一分钱一分货”的传统消费观仍得到不少90后的认可。
  ●自我意识的觉醒
  90后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他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责任意识和国家前途,而是更多地从自我出发,以个人价值权衡。另外,90后一代表现自我的意愿更为强烈。一方面,他们借助互联网工具上传照片、视频、日志来展示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90后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更具表现力。   虽然90后比较关注自我,但是他们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对不同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同时,90后极富创新精神,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也有能力去创新。而90后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程度及开阔的视野,也使他们有能力提出正确的见解,参与团队以及家庭消费决策。
  打动90后须有所创新
  90后作为我们的同事和下属,确实在一个时期内都让我们很不适应,这主要是来自我们的不习惯和看不惯,因为他们看上去和我们“不一样”。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来拥抱这种袭入的新势力和新变化,毕竟今后的世界是90后的,不管你是否愿意,在未来十年,90后群体都将成为公司的骨干和核心团队。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从2006年起就开始研究90后,对这个群体有更多深入的洞察,也经常受邀与企业的管理层进行90后员工的问题研究,以及给新入职的90后员工做初入职场的疏导培训。在与企业交流的过程中,一般先听到的都是各种抱怨,例如:90后难管了、90后工作不靠谱了、90后“闪辞”了……我通常的回应就是询问企业,他们是如何与90后进行工作沟通和日常交流的,接着问90后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继而再问90后们有什么优点,基本上结论就得出来了:积极方面是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对90后的正面评价都是“很聪明,视野开阔,创造力强,善于使用
  工具,一点就通,工作上手快”;负面评价基本上都集中在90后群体上班时间喜欢用手机上网聊天,只主动干喜欢的事,对领导不够尊重等等。
  在过去,我们习惯了用传递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动作,但从90后开始,我们需要学会如何用互动的方式来进行管理——不管你职位多高,我们要平等对话,如果你能说服我,或者是我们能讲得通,我才愿意和你一起工作。
  在面对90后员工时,笔者有四个方面的心得:
  ●在管理90后时,尤其是安排工作时要赋予意义,不能只讲做什么而不去讲为什么这么做,90后可以订盒饭,但要告诉他订盒饭的意义是什么,而且要能把管理变成游戏,在这方面很多成功的企业有非常好的经验。
  ●在管理90后的时候,尤其是在安排工作时要帮助他们提高能力。他们不是不愿意做而是不会做,但如果能指导他们,那他们会很兴奋也会很认真,并且能做得很好。
  ●在管理90后时,还需要适度授权,要放手给他们一些小空间,让他们在名正言顺的基础上获得成就感,这样他们发挥的创造力就非常惊人。
  ●要包容90后的“一心多用”。开会时如果你看到90后员工在本子上记的不是你的妙语,而是画着漫画,无需动怒,他们不是不专心,而是由于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够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刺激,他们已经习惯了千手观音一心多用,却绝对不会像你所想的那样事事敷衍。
  上文提到的那位朋友,在评价离职的90后员工时,也提到这个年轻人到公司后确实带来了一些变化,比如很快地就帮公司开通了微博和微信,并且通过这些社会化媒体让公司在行业内获得了很多关注和好评,这个年轻员工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建议,有些虽然并不靠谱,但也促使企业开始尝试着用新视角去处理老问题。
  上海某企业,一直以来都习惯于传统的销售渠道。公司在2012年招聘了一批90后员工后,企业内部的情况就变得大不一样了,这些新新人类确实改变了这个企业的一些原有方式,比如:建议设计部门能不能给血压计的外形换上一些彩壳(这个是借鉴于他们自己经常换手机壳),让产品不那么沉闷而显得更有卖点;建议市场部门开设微博、微信来做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建议销售部门在传统医院与药店的渠道之外,在1号店、金象网、京东、淘宝开设网店进行销售。这家企业的总经理一提到这批90后员工就赞不绝口:“没想到这群孩子把我们这群老家伙教育了一番,不用和客户喝酒,在网店不断地说‘亲’也能卖出产品,而且成本更低。”
  类似的例子在其他企业比比皆是。90后员工新进入职场,虽然缺少经验,但他们的朝气与创造力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诚然他们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正因为这样,与他们建立沟通交流渠道、最大化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显得至关重要。给他们空间、信任、权力,对他们多些包容和理解,他们能给你的,将远比这些多很多。
其他文献
应该说,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现代管理教育的发祥地,而且一开始就打上了国际化的烙印。早在1979年初,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即开启了中美科学技术合作、管理教育合作的大门。1980年,中美两国在大连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同期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工程系(即管理学院前身)配套成立。当时的任务就是培养一些掌握高科技活跃在工业领域的管理人员,几年之内已有2000多-人接受了这种MINI-MBA
2014年8月11日,63岁的好莱坞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疑因抑郁症在家中自杀身亡,他曾给无数人送去了欢笑,惟独把抑郁留给了自己。  这一年,因患抑郁症自杀的新闻事件不断见诸报端。4月28日,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总编宋斌在办公室自缢身亡,遗书显示他可能患有抑郁症;5月8日凌晨,深圳报业发行物流公司总经理张敬武罹患严重抑郁症自杀;而在4天前的下午,年仅35岁的《都市快报》副总编徐行也因工作压力
管理仙境在于老板“弱治”,组织高效,而达成此境离不开组织结构的合理设计。当一个公司趋向成熟,组织架构就应变为一个同心圆形体,公司的核心业务就隐含在这个圆形体中。HR必须有这样的认知——    问题的提出   D公司已经成立8年了,在老板王总及亲朋好友的合力打拼下,企业顺利度过了创业期,开始步入成长期。在这个阶段,公司管理团队一致认为:目前公司最重要的就是销售渠道网络的建设,以支撑业务规模的扩张与
来路不明的新规定:让人欢喜让人忧  “艾经理,刚刚罗贝来找我们财务部结算工资和奖金,你看我们还要不要按照上次新发布的规定给她算呢?”听到“新规定”一词,艾经理的神经又紧绷了起来。对于物流行业的M公司的员工来说,最近公司出现的很多新规定都给人一种“来路不明”的感觉,仿佛是经理拍脑袋拍出来的,而这些规定又常常以牺牲员工的个人利益为代价,容易产生推行不顺畅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
11月14日,苏州市政府“创新苏州创业天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合作洽谈会在北京启幕。在启幕仪式上,苏州市人事局局长纪顺俊做了精彩的演讲,会议间隙,本刊记者现场采访了纪局长。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苏州市全力打造“人才首选城市”,同时实施了“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启动了“千名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工程”,苏州是基于什么出发点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苏州在人才引进上还制定了哪些具体激励政策?  纪
8月22日,中国顶尖人力资源学习与交流平台——美国培训杂志中国峰会在北京圆满落幕。来自Adidas(阿迪达斯)、BMW(宝马)、中国银行、Apple(苹果)、Cartier(卡地亚)、Cisco(思科)、Versace(范思哲)、Ferragamo(菲拉格慕)、Amazon(亚马逊)、辉瑞制药、凯宾斯基、IBM、LinkedIn、VMware等知名跨国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及民企的人力资源总监、经理
小男孩很喜欢音乐,父母为他请了音乐老师,他却不喜欢在老师的指导下拉琴,老师叹气地说他将来成不了作曲家;一个说话很晚、认字也很晚的男孩,被老师骂做大笨蛋,整日只会做白日梦;还有一个男孩,上小学时成绩很差,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一个喜欢雕塑的小男孩,被父亲骂做白痴,去考艺术学院三次都不中,全家人都对他很失望;还有一个年轻人,本是学医学的,后来却放弃医学,转去研究动植物,天天去追狗、捉兔子,父亲骂他
摄影术语中有个名词叫做灰度,即影像灰色的深浅程度,灰度层次越多,照片所展现出的色彩就越丰富,影像也越清晰。管理领域也是如此,只有掌握合适的“灰度”,懂得开放和宽容,才能真正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宽容的文化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带领一个团队更是如此,如何发现员工的优点并加以强化和鼓励,而非用放大镜去看待员工的缺点,是塑造一个成功团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高速发展的
当我成为经理人的时候,有幸在第一时间阅读到了《追求卓越》,之后是《追求卓越的激情》,再之后是《重新想象》……尽管书中有着“黄金法则”一般的原则、忠告、提醒、“迷思”等等,激动人心的总是字里行间那热情洋溢的激情。是的,也正是激情,让我憧憬有朝一日可以站在这座敬仰的高山面前,与其探讨“追求卓越”之道。也许,人生就是一次次不断攀登高山的过程,不知不觉中,我慢慢接近了它,当高山传来流水之声,发现自己与那声
“简单”并不仅是一门生活哲学,更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其中,最成功范例莫过于苹果公司,其代表产品无论是台式电脑还是手机、MP3播放器,均以“简单”二字胜出。丹麦视听音响制造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