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操作的企业文化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t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通常假定人性恶的方式管理比较容易落实,但却是次一等的方案;假定人性善当然是一种更好的管理方式,但执行起来困难多多。文化就是这样一种辩证法,能够统一落实到可操作层面,它就是一个很实际的东西,胜过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
  孟庆祥(财经作家)
  企业文化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虚无缥缈的。企业文化并不是条文规定的条条框框,而每个企业的员工知道思考和做事的基本准则和方式,这就是企业文化。
  大家都知道企业文化重要,终因缺乏可操作性,只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而且一个公司一旦形成了文化定式,想改变它非常困难。这也是公司难于跨界和转型的重要原因,一个公司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行业衰退,也无法转到相近的行业,多数情况下,并非不能获得核心技术,而是公司很难适应新行业的玩法。
  公司文化被认为是软性的,不能立竿见影的东西。所以,当公司遇到经营困难时,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砍产品、裁人,如果有人说要改变公司文化,一定会被认为是迂腐的,不切实际的。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罗杰·康纳斯和汤姆·史密斯的《引爆责任感文化》改变了这个看法。如果仅仅看看书名,读者会认为“又是一本谈论文化的软性书籍,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种看法很可能让读者错过翻阅这本书的机会,实际上,这是一本非常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商业思想书。
  它并不像学院派的教科书,翻来覆去的强调文化多么重要,反复论证这一复杂的概念,而是直接击中公司文化的主题——怎么操作?其情形就好比一位股民去听炒股讲座,第一位满腹经纶讲各种股票理论,不讲实战。第二位,直接讲如何操盘。作为股民,你喜欢哪一位?
  所以,我称这本书为可操作的企业文化。作为美国的财经作家,在行文上也采用了流行的写法,即提出一个框架,然后将各种思想、操盘方法装到框架之中。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绩效金字塔”的概念,这个金字塔共有四层,最上层就是你要实现的目标,它是定义、牵引文化的源头。
  接下来的一层是能产生目标的行为,即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才能完成这样的目标,比如开个饭馆,你希望增加回头客,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才能产生更多的回头客。因为不管什么样的公司,其最终绩效都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决定的。
  然后,作者认为指导行为只有目标牵引是不够的,而且是不系统的,一个公司的问题包括正确的行为理念,行为理念又会驱动公司设计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最底下的一层,作者叫做经历,或者叫样板,即所有的行为、理念都尽量通过示范、修正、学习的方式让员工掌握。
  虽说叫《引爆责任感文化》,但整本书的立足点是文化的操作或者干脆叫操盘,就是可执行性,文化的重要性之类的几乎是一带而过,书中甚至很少出现“企业文化”这样的字眼。像我这种阅书无数并且也写过好几本书的人来说,一看就知道作者的用心,他们试图给读者提供一点真材实料,而是虚无缥缈的噱头,这正是这本书的可取之处。
  我最近在给公司做内部培训时,提出一个原则就是公司内部培训光对员工说好是不够的,一定要对员工有用,一定要对公司有用。培训市场十个培训九个诈,但是,大部门培训用户都会热烈欢迎。我们不是商业培训,而是公司内部培训,一定要实在在在。就像虫草,价格炒到比黄金还贵,而且都是顾客自愿购买,但是,实际上这个东西没有用。培训也是类似的,学员参加培训只是因为他认为这门课程听起来好像有用。
  有了这样一个目标,如何行动,如何鉴别培训科目是否有用?这就是一个行为或者操作方面的问题。
  我又提出这样的一个原则:凡是有科学含量的科目,大多数都会列入大学科目,否则要么就是特别细的细分市场。比如,MBA会讲营销,但不会讲怎么营销,要么就是伪科学,例如各种各样的励志课程。接着,根据这些原则,集体讨论、筛选课程,再经过实践环节修正、反馈,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内部培训体系就建立起来,并且能形成良性循环。
  公司文化的作用并不是装门面的,文化的改变有时会导致公司的彻底失败。某公司换了大领导之后,极端忽视、蔑视基层员工,多年以以来形成的习惯和习俗一下子被打破,公司一年招400人,辞职600人,根本留不住人。一年之后,业绩开始下滑,公司应付这种局面的方法就是更严厉的考核,给基层更大的压力,然而领导无方。这样的公司如何在市场上竞争?这是文化失败的真实案例。
  所以,公司的文化绝对不是虚无缥缈的,可有可无的,甚至它也不是所谓软性的潜移默化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影响公司竞争力的存在。海底捞只是一个火锅店,但是他的文化是努力挖掘人性中善的一面,于是形成了热情、喜气,具有向心力的文化氛围。
  有一个公司老板问我在公司中到底是民主好还是集中好,严厉好还是和善更好?我说,通常假定人性恶的方式管理比较容易落实,但是这是次一等的方案。假定人性善当然是一种更好的管理方式,但是,在执行起来困难要多很多。文化就是这样一种辩证法,能够统一落实到可操作层面,它就是一个很实际的东西,胜过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
其他文献
当下的金融改革,以下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需要加以重视:首先,必须围绕人民币的国际化制定长期的金融战略。其次,中国需要培养真正具有国际综合匹配能力的金融战略家、金融外交家。中国的银行正在“走出去”,虽然中国银行的市值在世界排名靠前,但是就全球化的金融网络、创新、布局、掌控能力而言,中国的银行才刚刚起步,并未进入主流。再次,要在充分考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致力于金融模式的创新。  早在20世纪70
期刊
发展新兴产业,所起的作用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并不能完全涵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导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抓住了两次大机遇——乡镇企业崛起和开放型经济大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两次飞跃。当前,江苏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正在积极推进新一轮经济转型发展,这是更重要也更加艰难的转变。  警惕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上世纪
期刊
核心提示:楚商一方面要反思、要批判、要自省,另一方面也应该从自身的特点中找出独到之处,在下一轮的发展中“后发先制”。  《支点》记者 周呈思 罗乐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再生活力,商帮则是民营企业的集合。  作为中国本土特殊的经济形态,商帮的发展对于经济、文化的推动力量不容小觑,从茶古马道到丝绸之路,商帮为中国经济发展史篆刻了一座又一座里程碑。  细察楚地沿革,工商传统厚重。这里有巨贾鄂君启、
期刊
房产调控政策一边控制投机性的需求,一边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这种调控政策在2013年还会继续坚持。  房地产的黄金时代还有多久?进入到2013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会不会松动?中国房价是涨还是跌?下面是有关专家与本刊记者的对话,以期对中国房地产未来的趋势作出分析和预测。  步入稳步走阶段  问:2012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在市场和政策的预期与博弈的过程中波动,那么2013年房地产走势将是什么样的情况?
期刊
核心提示:到2017年,南南经济(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的规模可望超过北北经济,拉美和亚太将成为最具活力的地区,中国的地位无与伦比。这就是为什么拉美加勒比共同体、拉美太平洋联盟等一体化组织加速靠拢中国的原因。  《支点》记者 吴玲  2013年才刚刚开始,但一些狂热的球迷已经为明年的巴西之旅做准备了,因为2014年6月将在巴西举办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那是全世界足球迷最期待的盛宴。  为
期刊
核心提示:强化政府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的主导作用,最关键的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由“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所谓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茶洪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明崧磊(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期刊
核心提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八大给未来经济结构提供的明确指针。其中,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5到10年时间,将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替代现在的钢铁、水泥、房地产、有色等传统产业。  《支点》记者 丁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不过,普通民众更为关心的是,“双倍增”会给哪些行业带来投资和发展机遇?充满期盼
期刊
核心提示:在“双倍增”目标中,切勿过分追求收入倍增,而弱化经济增长动力。收入增加意味着劳动力成本提高,中国要保证收入倍增顺利实施,必须得先有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  《支点》记者 何辉  2013年的春天正在走来,但胡俊认为他的冬天还很漫长。  胡俊是一位小微企业老板,在武汉从事钢结构生意。  胡俊的运气不错。2007年,在外打拼几年的他决定回武汉做生意,正赶上中国经济难得的高速扩张期,钢铁需求旺盛
期刊
欧元区各国在2012年后推出了一些应对危机的新举措,这些举措比前两年的零碎政策更具系统性。例如新出台的直接货币交易机制,永久性欧洲稳定机制的建立,以及原则上同意建立统一银行监管以及银行联盟。但是,欧元区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银行与政府资产负债、财政紧缩与经济衰退、资本市场债券收益率与债务可持续、欧元区解体风险与债券收益率之间的恶性循环。  以银行与政府资产负债之间的恶性循环为例:一方面,欧元区商业银
期刊
核心提示:全国“赶海”打响发令枪,大海掀起“捞”金潮。如今,沿海各省市正积极加快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支点》记者 袁阳平  75岁的全国甲壳素协会会长杜予民与龙虾、螃蟹为伴半生。  由他带领的全国甲壳素团队,被全球同业知晓。这类从龙虾中提取的物质,成为生物医药的主要原料之一,并产生出可观的市场前景。  他说,早年游学日本,日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深深印在脑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