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审美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u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美?在中国文化中,美在儒家倡导的道德情操、礼仪教化中;美在道家空灵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中;美在中国化佛教—禅宗万法唯心、时时反观自照的智慧中。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家、道家和佛教在冲突和融合中不断发展起来的。由于佛教是在东汉时期才传入我国,因此在早期中国,影响中国人审美倾向的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思想。佛教中国化后最杰出的代表—禅宗在初唐出现之后,逐渐与儒、道合流,共同塑造了中国式审美。
  儒家美学:重礼教  轻审美
  按《论语》的说法,孔子是十分喜欢音乐的,如《述而》篇中说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个说法十分生活化,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孔子对饮食非常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能让这样的美食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艺术对人的吸引力。
  不过,这样的比喻并不表明儒家承认感官享受的合理性。在笔者看来,这恰好体现了儒家对过度沉溺于艺术和审美活动的警惕。儒家十分看重音乐和艺术的“教化”功能,认为一切审美活动都肩负着提升道德情操的使命,因此,儒家在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时候,感官享受经常会被抑制。如孔子在回答颜渊关于如何建立良风美俗的问题时说,应该听《韶乐》,不应该听“郑声”,因为郑国的音乐轻浮,容易让人萎靡。
  在儒家看来,艺术并不导向解放天性的自由放达,而是要从中体会人类的各种情感并有所扬弃。在早期儒家重要文献《礼记·乐记》中,人的情感是与世间万物发生感应而形成的一种好恶,在此过程中,人不能被外物牵引,而是要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控制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儒家始终反对纵欲主义,试图通过审美活动去引导、塑造人的情操,而使人的自然欲望与社会秩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儒家文明也被称为礼乐文明,礼所代表的各种仪式以及与之相配合的音乐,通常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祭祀等重大活动相联系。如《周礼》中“大司乐”的职能就是“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祇”。参与者以“敬”的态度在礼仪活动中演出这些曲高和寡的高雅乐舞,其目的是激发参与者对天地自然和祖先的崇高认知及对宇宙的体察,并非现代意义上以追求身心愉悦为目标的审美体验。
  道家美学:师法自然  天人合一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儒家的“阳”遭到了道家“阴”的解构。道家反对儒家过于人为的礼仪设计,认为这会导致对人类天性的背离。《道德经》提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庄子》则认为人们对于美丑、善恶的区分是基于各自不同立场的“偏见”,如果“以道观之”,那么西施、毛嫱之美丑只是人的一种“暂时”感受而已。
  因此,道家认为儒家的仁义和礼乐教化是对人性的束缚甚至扭曲,道家推崇“道法自然”,主张以自然随顺的审美心态,自然而然地呈现天地万物之美。
  儒家和道家的审美观在魏晋时期得到了一次融合。比如,入世的事功和出世的隐逸在政治家谢安、哲学家王弼等人身上得到一种妥协性的表述:身处庙堂和心在山林并不矛盾。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年少时以清谈知名,“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他在时局危难时出任宰相,治国以儒、道互补。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面对数倍于己的前秦军队和惶惶不安的东晋朝野,谢安不动如山,稳定人心;以静制动,大败前秦,“晋室赖以转危为安”。可以说,这些人物肯定了儒家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也张扬了放飞自我的心灵。
  这一时期,审美理论获得重大突破,并从此奠定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至今,无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园林建筑、茶、花、香等,只要与艺术有关的领域,皆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如书画作品在运笔上讲究循自然之势,注重精神气韵。“写意”技法便源自道家“意在言外”的审美旨趣,讲究意在笔先,以形写神,强调神似重于形似。山水画中往往通过“留白”的方式营造出空灵幽远的意境和“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审美意象。古典乐曲的“留白”则意在弦外之音,于无声处通乎杳渺,重在体察弦音之外潜隐的“大音希声”。可以说,艺术领域最能凸显道家“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审美旨趣。
  禅宗美学:万法唯心  心外无物
  东汉年间传入的佛教很快就被知识阶层接受,并与本土的道家、《周易》等发生化学反应。道家的超脱和恬淡,《周易》易象思维的得意而忘言,迅速融合到佛教的“空”“悟”之中,给中国人的审美带来了新的气象,其标志便是初唐时期禅宗的出现。禅宗让佛教中国化的程度如此彻底,以至于人们并不认为其为外来文化。
  宗白华认为,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将其灿烂地发挥到了哲学与艺术境界。如果说佛教的造像和壁画艺术是为了让人们体悟佛理,从而超越世俗烦恼的话,那么禅宗则改变了佛教艺术。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提出,禅宗兴起之后,佛教艺术不再是以传教为目标的“宣传画”,而是着力于呈现自然界的生命在于它们无意识、无思虑的存在状态。
  禅宗不仅改变了佛教艺术,而且渗透到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根部。如果说儒家美学关注道德人格,追求“仁”,道家美学关注自然主义,追求人与自然的相融合一,那么,禪宗美学关注的是“心”。《六祖坛经》记载,六祖在法性寺见两和尚争论风动还是幡动时,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笔者认为,其意并非否定外界的“风”“幡”,而是内心解脱一切动静、内外等分别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无所窒碍的本来面目。
  禅宗审美是佛祖灵山上的拈花微笑,不着痕迹但又心领神会,王国维称之为“无我之境”;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越物我但又是物我俱在的生命世界。可以说,禅宗审美是对一切矫揉造作的否定,这个花开水流、鸟飞叶落的世界不是我们加诸一切“人为”和“目的”的世界,而是它自在本然的样子。
  人物画:取骨相神态  表人格心灵   探讨儒家、道家和禅宗对于中国人审美趣味的影响或许过于抽象。笔者认为,中国古代人物画以笔墨外取骨相神态、内表人格心靈,结合绘画中的人物来讨论,或会更为形象。
  如众所知,中国画家不像欧美画家一样对着人体写生,因为他们表现的不是人物的肌肉、体魄等生理特征和服饰外表,而是人的心相。画的是人,表达的却是画家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
  在山东、安徽等地出土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汉砖画中,老子和孔子长须飘飘,威严而老成持重,尤其是孔子,其形象非常谦恭有礼。后世的孔子画像中,最著名的当属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图》,画中的孔子头戴《礼记·儒行》中“章甫之冠”,即类似用头巾包住头发;身体略微前倾,双手作揖,彬彬有礼;衣服十分繁复,线条飘逸;身上斜挎长剑—体现了儒家所推崇的“智仁勇”三达德的圣人形象。
  到了南宋马远的笔下,孔子则以自然恬淡气息被还原到“人”的状态,只是其隆起的额头似乎依然在强调着其作为智者的特征。有学者认为,宋代人物画体现了人和自然的融通,笔者认为这在马远的画作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在《寒江独钓图》等作品中,画面上大片留白,人物被置于自然之中,观者只见其形却不见其容,表现出画家融于自然而不自彰显的人生态度。
  宋代艺术创作中有着十分明显的佛、道思想,此时的佛教人物画逐渐与中国山水画相结合。如梁楷的《释迦出山图》中,释迦牟尼不再是寺庙中高大威严的形象,他须发浓密、袒胸露臂,置身于老树枯藤、绝壁巨石之中,描绘出释迦牟尼苦苦求道的过程。这种结合并非孤例,笔者在唐代王维的《伏生授经图》中发现,虽然画面上的伏生戴着中国式的头巾,伏在中国式的案几上,但其袒露上身、瘦骨嶙峋的模样更像是一位带有印度色彩的苦行僧,而不像是在秦汉之际传授《尚书》的中国学者。这显然是有意为之,因为王维生活的唐代以胖为美,男子多健硕雍容,这从韩幹的《牧马图》和韩滉的《文苑图》中均可看出。
  宋代人物画中,最能体现儒、道影响的作品当数李唐的《采薇图》,画作以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为原型,描写二人因为反对武王伐纣而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为食,最后饿死的故事。这两人符合儒家的“忠义”“节操”观,故儒家虽然盛赞殷周革命,但并不否定不与周合作的伯夷、叔齐,孔子就称赞他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庄子》中虽然对于伯夷有多种评价,但肯定其“让王而隐居”(伯夷、叔齐都是孤竹君的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父亲死后叔齐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在《采薇图》中,伯夷和叔齐赤足坐在孤松危岩之中,中间地上的小篮子里似乎装着地衣之类的野菜,二位贵公子在如此饥寒交迫中神态放松、怡然自若地交谈。儒家的气节和道家的旷达,在这幅画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在儒家、道家和禅宗互相融合的审美取向中,中国艺术重视气韵生动、意境悠远,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尤其在宋元之后的文人画中,人物往往被融入山水之间,“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宗白华语)。如果说在世俗生活中,儒家价值观是中国社会绝对主流的话,那么在审美趣味上,道家和禅宗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从武夷山到张家口,万里茶道串联起无数古老的城镇,这些城镇因茶而兴,是中外茶贸易和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万里茶道南起福建武夷山,纵贯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8个省区,贸易过程分为生产、集散、外销三个环节。生产环节主要集中于武夷山区;汉口和张家口是万里茶道的主要节点,汉口是南方产茶区向北的水路转运中心,张家口则是茶叶外销的集散地,这两座城市连同沿线的
期刊
在太行山南端的沁河河谷中,隐匿着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堡群。这些修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城堡虽不似欧洲城堡那样壮观,却默默延续着晋东南数百年的文化传承。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在《城堡》中讲了一个故事:主人公K应聘到某城堡做土地测量员,他抵达城堡外的村子后四处打听、想办法联络,却终其一生都未能踏入城堡半步。城堡威严而冷漠,它依附于村落,却又和村落隔绝,城堡里的人对外界毫不关心,外人也难以进入其中。村子里的民众在
期刊
神话是早期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现象的理解,人类常常采用原始想象的方式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和参与世界。从人类文明史来看,神话体现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形成之初对宇宙运行、社会秩序和自身生活的认知,是一个民族原初而本真的文化基因。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想象  神话之“神”,是早期人类相信自然界存在异己的力量,决定着天地万物的运行法则;社会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可以通过协作解决现实中
期刊
夏圭以简淡的笔触、淋漓的墨韵勾勒『半邊』山水,于空阔旷远、烟水微茫之中表达深邃的意境。临流抚琴,对雪邀风,他在如诗的画境中聆听山水清音,感受自然的艺术之美。  “马一角”与“夏半边”  关于南宋绘画大师夏圭的生平,史料记载非常简略,我们只知道他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另一位大师马远同时代,南宋宁宗(1195—1224年)时为画院待诏,并获得金腰带奖励。夏圭与马远既是同事又是师兄弟,都师从于李唐,
期刊
茫茫宇宙,浩瀚而神秘。它是怎样诞生的?又是谁创造了世界万物?创世神话体现了远古先民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创造精神也成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创世神话承载了来自远古时代的集体记忆,综合了原始先民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探索世界和生命起源之原初形态的文化体现。与西方宗教色彩浓厚的神创论有极大的不同,中国创世神话倾向于现实化和人性化,更多地体现远古先民与自然界斗争的进取精神和生存智慧
期刊
书以诗显,诗以人显,人以德显。范成大的书法、诗歌、品德足可成其大,在中国书法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范成大的书法与诗有着怎样的关系,他的『诗味』书法性格是如何养成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年)晚年归隐田园时在苏州石湖写下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诗中的一首,描绘了
期刊
胸中有丘壑,刀下有乾坤,玉人杨曦沉浸于他的琢玉世界,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极具时代感的创作,引领着苏州玉雕行业坚定前行。  杨曦,号南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作为当今苏作玉雕代表人物,其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法的同时,结合传统绘画技巧和现代设计理念,开创了“虚实结合”的玉雕新技法,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现
期刊
《锁麟囊》是前辈大师留给后世宝贵的艺术财富,是程砚秋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其最喜欢、最看重的剧目之一。它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在唱腔上以传统技法为基础,创造性发挥旦角的演唱技艺,广收博取,向世人展示了别具一格的『程腔』。  2020年,是程(砚秋)派名剧《锁麟囊》诞生八十周年。“四大名旦”之一、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这部代表作,自1940年首演于上海黄金戏院以来,受到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推崇与喜
期刊
秋月明辉,塔影孤悬。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塔以孤高的气势、涌动的姿态跃向天际,或矗立于幽山之上,于青山云雾间静穆独立;或静居于城市之间,于繁华喧闹中敦然自处;或荟萃着精湛的木作技艺,古朴精巧;或垒砌着厚重的砖石体量,敦重巍峨。其缤纷的身姿遍布大江南北,共同装点了中国的建筑世界。  塔随佛教传入中国。恰如佛教的本土化一样,塔在中国也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自汉魏至明清,印度圆润的窣堵波在中国逐渐向隽瘦转变,
期刊
这首唐诗曾风靡一时,盛况无前,堪与白居易之《长恨歌》相比肩,其披露现实的深刻性也丝毫不亚于杜甫的『三吏三别』,却为何失传千年?它又是如何重现人间的?  国学大师发现失传唐诗  20世纪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在翻阅某期刊杂志时,无意中看到一张照片。照片内容是一份密密麻麻、布满汉字的文献,其中一行写着:“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王国维读之甚觉熟悉。  王国维所看到的照片出自日本学者狩野直喜之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