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有效对话让欣赏更有价值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czs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大班教材中,有一节美术欣赏活动《莫奈睡莲》,也许正是基于对欣赏活动的探究,我走进了课堂,看到教师已经事先收集了莫奈的睡莲作品,并布置在展板上。教师首先请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孩子们说看到莫奈的睡莲,很美。)然后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简单描述画面的色彩、线条、形象和笔触:莫奈的睡莲和小朋友画的睡莲有什么不一样?他是怎么画的?请你说一说,用手学一学。(孩子们说莫奈的睡莲色彩很鲜艳,看着很模糊等并用手在空中尝试比划着睡莲的轮廓)接下来,教师又展示莫奈的另外几幅《睡莲》,让幼儿自由欣赏和讨论:这些画画的怎么样?你最喜欢那一幅?然后引导创作水粉画“睡莲”并进行展示幼儿作品。
  这节活动显然是一节比较规范的美术欣赏活动的模式,从作品的收集和孩子对睡莲的信息交流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前的“前理解”阶段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从欣赏多幅莫奈作品到尝试绘画等环节安排也试图为孩子们提供“对话”空间,孩子们遵循着教师的意图顺利地执行着活动的进程,“对话”显得如此的意料之中,孩子们没有惊奇,没有意外,没有超乎思维之外的疑点和亮点。孩子们过于循规蹈矩,让我不免觉得缺少了什么?这时莫奈那深邃而专注的眼神、个性而灵动的思维、一生追求光与色,捕捉瞬间美好的独特视角都仿佛倒出了活动的疑团,幼儿如果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真切地感受到一些东西,这就足以证明他们有独特的视界。其实我们希望的交流不必拘泥于教师的解释,甚至不必拘泥于创作者原有的创作意图,而是通过对话,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两种视界的融合,生发出对话双方意想不到的新东西,也许这样显露出的孩子最本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理解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欣赏。
  在课后的教学研讨中,教师们针对”如何使这堂美术欣赏活动更加有效”展开积极的研讨,大家认为教师作为另一个欣赏主体,也必须和作品展开充分的对话。这样才能对作品的特征和要素作出明确的识别,才能对作品中的形式语言及构图特征进行分析和理解。课堂中出示的几幅作品应再富有个性色彩,能够突出其绘画风格,便于幼儿观察理解,及时捕捉其绘画表现的闪光点,为幼儿的欣赏对话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教师们还提出上好一节欣赏活动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和整合交流过程,单纯性进行一节美术欣赏活动也会显得内容过于繁琐,重难点突出,孩子分享交流的时间、空间和环境不够宽容,是否能进行教学内容的层次分流或者尝试在活动区进行教学等等。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尝试在其他大班进行《莫奈睡莲》的教研与教学同步研讨活动,并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注重师幼同步的“前理解“过程
  首先,教师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莫奈的作品及个人信息资料,并将其作品及信息资料放置在美术活动区角进行交流分享,教师精心地挑选出不同风格的睡莲布置在区角版面上,有各种形状各种色彩:有浓荫背景下花叶的姿态,有蓝色雾中朦胧的花影,有色彩绚丽的线条细描,也有只见色块不见轮廓的狂放写意……所有的睡莲都空灵美丽。孩子们对丰富的睡莲作品惊叹不已,连连发出“好美呀”的感叹语!这时我们体会到当美术作品与儿童相遇,它即通过色彩、造型等美术语言向儿童传达信息,儿童则凭借已有的审美经验、兴趣不断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和理解上的回应。这时,儿童即与文本开始了对话。其实教师也在区角独具匠心的布置中与文本产生着对话,特别是听到孩子好奇地问老师莫奈怎么画了这么多睡莲时,我们欣喜地感到孩子的兴趣是最好的欣赏大门,教师就在此时和孩子们交流画家莫奈的故事,从中流露出画家对绘画的执着和热爱,使孩子们从画家身上来体会做事的人生态度。从而为进一步理解绘画作品做好铺垫。
  二、顺应幼儿的理解方式
  虽然前期幼儿对莫奈的睡莲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接下来的观察阶段,我们发现由于孩子们对丰富的睡莲作品的欣赏只停留在色彩的表面,而对莫奈作品突出的光与影瞬间的绘画呈现状态还不能准确表达。于是我们在研讨中考虑到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中的日出,恰恰抓住的就是日出的瞬间,对大班孩子有过观看日出经验的孩子可能对日出瞬间时刻的呈现会有观察印象,于是,我们有意将这幅作品加入到活动区展板上,供幼儿进行欣赏。果然,当孩子们看到莫奈的《日出印象》时,就有孩子说出了这幅画画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刚刚蹦出来的样子,太阳红红的,湖水闪着光芒。也正是孩子的经验交流把莫奈作品的印象派极致特征描绘的淋漓尽致,由此,教师顺应着孩子的思维,引导孩子们再去观察莫奈的睡莲作品,看看每一幅作品画的是睡莲的什么样子呢?会是什么时候画的呢?正是一个一个渐进式的问题使孩子们不断地探究,嵌入式的教学活动悄然进入,孩子们的思维受到萌发,对丰富的睡莲作品有了崭新的诠释,孩子们会说看到的睡莲在水中像是一个睡美人在做着甜美的梦,有的看到小桥下面的睡莲似乎像一只小船飘向远方,还有的孩子把轮廓狂放的睡莲说成是被雷声惊醒的狮子等等,孩子们童趣天真的描述是那么准确表达着作品呈现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为莫奈原本出色的作品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创造多通道感知的条件
  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不仅要感知作品的内容、线条、形状、颜色等形式要素,也要感知这些要素所表现的情感和意义。在欣赏活动中,运用视觉、听觉、身体动作等多种通道,能够使幼儿进行“拟人”和“移情”,并容易受到作品表现出的情感的感染,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审美体验的形成,也能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向更丰富、更符合现实逻辑的方向发展。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常常习惯于幼儿模仿艺术作品,从而贴上一句体验活动快乐的标签,那么对于《莫奈睡莲》这种印象派的绘画形式,上次活动孩子单一的模仿似乎显得有些枯燥,为此,我们在研讨中考虑到孩子表现的需要,我們利用活动区角为孩子提供多种的感知表现的材料,在美工区设置画笔颜料,在音乐区提供了二胡演奏曲《睡莲》,当孩子们在忧伤哀咽,又不失清扬婉转的二胡音色伴随下,有的孩子沉着冷静仿佛大师般埋头作画,有的孩子在绿衣荷莲道具的衬托下翩翩起舞,有的孩子却用特殊的符号记录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如梦如幻的场景使我们仿佛置身于莫奈自家的睡莲池塘。可见,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造视觉、听觉、动作表现等多通道感知的条件,可以引发他们把静物想象成动态的,把无声的想象成有声的,对物体进行移情等,并成为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幼儿的欣赏活动拓展了空间,此时我们感受到的已是浓浓的莫奈情话了。
  也许我们已无须用过多的语言评论本次研讨的收获,孩子们灼热的求知目光,真情自然的情感流露都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研讨中的成长与收益。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在教学对话中,要给儿童充分自由讨论的机会,鼓励儿童间相互交流,如允许儿童“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好朋友谈谈”等等。儿童间对话空间的建立便于教师观察儿童、了解儿童,为教师与儿童的对话提供信息。相信,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只要我们真正做到走近作品和孩子,让理解升华,用多渠道的对话方式来交流和表达,就能实现美术欣赏活动的“视界融合”。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我国刑法中有关对未成年前科记录进行封存的规定,在帮助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保障其基本权利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体现了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但仍存在与现行政审制度和公开审判原则相冲突、缺乏程序性的配套规定等缺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有效的与其对接的相关制度与保障未成年人隐私权为突破口,最终实现保障未成年犯罪人健康发展的立法原意。  关键词:未成年人 前
期刊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在幼儿教育方面已经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该与多方面合作,例如家庭,社会,将多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一起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平台,不能只是幼儿园自己发挥作用。但幼儿园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应该首当其冲,为学生在多方面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与生活条件。例如,学生活动时和学习时的环境与场地,午饭的营养搭配,良好的而又健康的作息时间安排等等。让学生在幼儿阶段不仅能够开心愉快的学习
期刊
摘要:小学是学生初步踏入校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进入学校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吸取知识,认识世界,塑造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小学生需要学习的学科比较复杂,各位任课教师不会太多的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状况,所以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就成为了整个班级的中心。小学班主任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管理好班级的各个方面的工作,照顾好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期刊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普通的问题是缺乏学科素养的养成和培训,如果教师本人缺乏学科素养培养与训练的意识,即便是初中高中几年学习英语下来,学生在思维意识和英语表达上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要想学好英语,学地道
期刊
一、民间儿童游戏的重要作用   1、促进儿童团结、友爱、和谐等社会性发展  民间儿童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拍手"(2人),"人、枪、老虎"(3人),"丢手绢""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则需多人参加,满足儿童合群的需要。有研究表明: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强化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间儿童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
期刊
一个学校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一个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局面,最终成为具有激励作用具有熔炉作用学校文化。一直以来是各个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校提出的口号是“让优秀看得见,让优秀被模仿”。  镜头特写:立榜样,树典型,激发师生积极性  每学期开学初,我校隆重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表彰会借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的模式,用感人的语言逐一介绍表彰对象,校领导隆重颁奖,少先
期刊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对生物学科的认识  兴趣、情感是影响人的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行动有巨大的推动力。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兴趣的培养、情感的交流、情感的共鸣,能使学生体验到愉快、积极、振奋的情感,更主动积极地去领会知识、从事学习活动和探索生物自然的奥秘。  二、注重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的设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
期刊
在新课标的语文教学环境中,课外阅读已不是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学习”,它已成为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拓展课外阅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应该勇于尝试与探索的课题。我们应该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语文素养,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生活在农村在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常年在外,一般都不给孩子购买留守儿童比较多目前,农村学生主
期刊
摘要:初中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对学生三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这也就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了严重影响,难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策略研究;  引言  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学科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探究很多具体的要求,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要让低年级的儿童采用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逐渐让探究学习贯穿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全过程。  一、以兴趣为前提,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1、在游戏中学习  在低年级科学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相关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