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名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现状调查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dongsh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3
  摘 要 目的 探索河南省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现状,为进一步改善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提出更好的建议及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900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结果 目前河南省女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相对不足,锻炼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为明显的集中趋势。结论 河南省大部分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低、持续时间短、女大学生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脱节现象。
  关键词 女大学生 体育锻炼 态度 行为 现状调查
  2014年7月18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修订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文件要求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并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1]。女大学生作为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关注她们的健康是高校体育工作者义无反顾的责任。研究表明,课外体育锻炼可以通过科学的身体活动形式给予人体各器官、系统一种良好的刺激,促使身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技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和变化,从而增强个体体质,增进健康[2]。然而,有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有逐渐下滑的趋势。她们越来越厌烦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惰性越来越大,不想参加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兴趣低、关注低、投入低,并已成为恶性循环[3]。这些问题的出现不禁要让我们把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问题上。为全面了解河南省高校女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本课题组对省内7所高校的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5年9月-10月,课题组选取了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7所高校进行调查,分别是: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教育学院。研究者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操场、宿舍、图书馆、自习室等地方,抽取在校女大学生900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河南省在校女大学生;自愿参与本研究;能以书面方式独立完成问卷。排除标准:语言交流有障碍者;体育专业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研究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遵循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初步确定调查问卷内容。通过征询有关护理教育专家、体育教师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形成了《在校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现状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年级、生源地、每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对体育锻炼态度等信息。研究者向研究对象解释了调查目的及意义,取得调查对象的配合后,现场发放放问卷900份,回收849份,其中有效问卷808份,有效率95%。
  2.统计学分析
  调查表完全回收后,采用Excel2010录入数据,双人核查后导入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主要描述调查内容的频数、百分比等。
  二、结果
  (一)女大学生的一般资料
  共调查808位女大学生,专科生49名(6.1%),本科生732名(90.6%),研究生24名(3.0%),博士生3名(0.4%);一年级346名(42.8%),二年级281名(34.8%),三年级138名(17.1%),四年级43名(5.3%);生源地:农村487名(60.2%),城市214名(26.5%),城乡结合部97名(12%),其他10名(1.2%)。
  (二)女大学生对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
  由表1可以看出,抱有积极态度(非常喜欢和喜欢)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占54.4%,说明河南省高校女大学生中有半数左右的女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态度不积极。另有41.1%的女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态度一般,说明这些女大学生是课余体育锻炼群体之中的潜在群体。仅有4.5%的女大学生不喜欢课余体育锻炼 ,说明河南省高校绝大部分女大学生还是比较能够接受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1.5%女大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43.6%的女大学生知道一些科学锻炼的方法,有34.8%的女大学生对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并不了解。这说明,河南省大部分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方法的认识不够科学、全面,女大学生的科学体育锻炼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女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行为状况
  1.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差异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一、 二年级的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明显高于三、四年级。目前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说明开设体育课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远远高于体育课结束后的锻炼人数。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天天进行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占9.8%,每周进行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占21.7%,每周只锻炼1-2次的女生 ,占总调查人数的35.4% ,每月锻炼1-2次者占4.2%,还有2.5%的女大学生从不参加锻炼。显然这与培养高校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标要求差距甚远。
  由表2可以看出,66.8%的女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并不是自已积极主动去锻炼的,而是通过体育课或院系组织的体育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这种高度集中的选择趋势,也恰恰说明了开设体育课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远远高于体育课结束后的锻炼人数。从持续时间上看,43.1%的女大学生锻炼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只有10.8%的女大学生锻炼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很明显,大部分女大学生的锻炼时间是不足以达到锻炼效果的。
  2.影响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身因素
  影响和制约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身因素多种多样,本次问卷按照影响因素的不同程度划分,设置多选题一道,将影响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身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条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后,结果如表3所示。   三、讨论
  (一)女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及科学体育锻炼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本次的调查结果看,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34.8%的女大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并不了解,与国外相关调查结果趋近 [4]。 另外,程喆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多数女大学生对参与课余健身活动积极率不高并且对科学的健身方法不了解[5]。提示女大学生对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及科学体育锻炼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对她的行为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面对目前女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建议高校加强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的宣传力度和教育力度,普及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营造更好的体育氛围,进而培养女大学生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多数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42.1%女大学生每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不超过3次、且持续时间短,多数女大学生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严重脱节。这一结果与周银等研究结果一致[6] 。体育锻炼的频率是反映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最为重要的指标,同时也是反映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最直接、最客观的指标。根据《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的要求,学生“早操”每周不得少于三次,“课外活动”每周不得少于二次,显然当前女大学生的锻炼现状与培养目标要求差距甚远。针对该调查结果,结合目前我省女大学生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严重脱节的现实,笔者建议各高校体育课教学应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注重方法与技能教学,课外注重实践与运用体验,全面推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7]。但是,仅靠每周两学时体育课 ,要想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不现实的,所以应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多开设一些相应的体育活动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譬如: 举办各种体育系列讲座、知识竞赛、举办健美操、体育舞蹈大赛等。也可多开设女大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选修课,使学生掌握一些富有时代感、实用性强、趣味性和娱乐性更为浓厚的体育锻炼方法 ,从而让她们从心底里爱上体育锻炼。这样,有利于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性与积极性的提高,促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影响女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自身因素分析及建议
  本次调查发现,影响我省女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自身因素主要是:自身的体育基础、自己的时间安排、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等。这与程喆在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课余健身活动参与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中的结果略有差异[5],同时,吴伟容等研究[8]结果表明,学业负担过重,体育设施缺乏,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等因素也限制了女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在当今社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重任,她们承担着孕育后代的艰巨任务,担负着相当繁重的社会工作,所以她们的健康也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地锻炼身体是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9],因此,她们在大学时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有着深远的意义。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到她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成就,所以,女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就应该重视体育锻炼,掌握体育锻炼的技巧和方法,找到影响自己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所在,平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基金项目: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xjxm249)。
  参考文献:
  [1] 仲启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对学生体育锻炼激励机制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5,(5):8-11.
  [2] 王宽,李西彩.陕西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8):82-85.
  [3] 李君华,马小丽,刘鹏.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以中华女子学院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4):113-117.
  [4] Lu Y,Kim Y ,Dou X,etal .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Using media richness and interactivity in web design [J] . Comput Hum Behav,2014,41:40-50.
  [5] 程喆.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课余健身活动参与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6] 周银.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长治市高校为例[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5,(4):22-25.
  [7] 向昌浩.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2):119-120.
  [8] 吴伟容,代啊明,李思萌,等.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1):244.
  [9] 乔洪辉.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教育时空.2015,20:173-17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作为我国相对来说较为薄弱的运动项目,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需要从科学的层面针对我国运动员的肌力特征做出更多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的改进运动训练的方向。作为主要依靠肩、肘、腰背、膝关节来完成的运动,本文将主要从分析以上几个关节的肌力特征入手,提出一些结论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男子 自由摔
中图分类号:G8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中国式摔跤运动是一项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相结合,以无氧代谢功能为主的运动。本次试验通过对不同水平中国摔跤男运动员进行15s、30s、45s功率自行车项目测试,探究不同水平摔跤运动员磷酸原代谢能力和糖酵解代谢能力之间的差异,希望通过本次试验对我国优秀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有更进一步发现,为
中图分类号:G8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力学原理的运用就是技术运用原理,不管是人体本身的力量运用还是舞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涉及到了力学的运用方式。而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体育舞蹈的科学训练方法,则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剖析过程。笔者从人体自身内在的力量运用和人体外界的力量运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力学 体育舞蹈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本论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清原县第二高级中学田径运动员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的结果表明:运动员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踝关节、大腿和膝关节,受伤的项目主要为短跑和800米;引起受伤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其
该文首先概要地阐述了军事革命的概念和新军事革命的本质特征;然后从理论上探讨了新军事革命对军队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的影响,认为新军事革命要求对军队卫生人员加强卫生防病、
中图分类号:G8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在体育竞技运动中,摔跤是一种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要求运动员的专业素质强,身体素质高。但是,在高强度的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对抗激烈,用力大,不可避免会出现运动员受伤的情况。因此,本文通过对摔跤运动员受伤部位及受伤类型研究,旨在帮助教练及运动员了解摔跤运动中易受伤的部位,具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易
Internet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普及与发展,使信息存储的物理界限荡然无存,使全球信息资源共享的观念日益变为现实,也给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带来了巨大冲击;特别是担负着为高等院
学位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从文学反映的对象"一定的社会生活"看,不同作品就必然会再现出不同时空的历史风云与社会风貌,人们通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