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每一时代的文学、艺术和思想成就,都或多或少有传统经典作家或经典文本的影子。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在每一时代都有其发展特色,比如先秦之思想、唐宋之诗词、明清之小说,这些文艺形式都形成了其经典作家和经典文本,成为后来者向前推进的立足点。本期的“学人研究”,我们以“古代经典的继承与解读”为题,精选三篇稿件,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三位不同时代的文人与传统經典作家或文本的承继关系。在这几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知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时代的文学、艺术和思想成就,都或多或少有传统经典作家或经典文本的影子。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在每一时代都有其发展特色,比如先秦之思想、唐宋之诗词、明清之小说,这些文艺形式都形成了其经典作家和经典文本,成为后来者向前推进的立足点。本期的“学人研究”,我们以“古代经典的继承与解读”为题,精选三篇稿件,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三位不同时代的文人与传统經典作家或文本的承继关系。在这几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知识考古,更是几位文人在关怀现实的基础上与经典的对话过程。——编者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80后”新锐作家,手指在其小说《寻找建新》中既展现出他在叙事形式层面的探索,也展现出他对时代生活脉搏的准确把握。在《寻找建新》中,手指采用的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叙事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叙事形式,其不确定性和非自然性在这篇小说中有充分的体现;同时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叙事作为一种集体叙事,它不单单呈现出80后这一代人的生存焦虑,进一步讲,它凸显出“我们”这群乡下人进城后所彰显出的城市陌生人的
摘 要: 本文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视角对《82年生的金智英》这部著作进行深入解读,挖掘出作品中蕴含的存在主义意涵。女性身体和父权制社会的他者化策略是女性在进行自我超越时所面临的处境,这两种处境对女性成为自为的存在构成较大的威胁和限制。另一方面,女性的主体性意识的强弱亦会成为影响女性实现自我的重要因素,小说中四个女性的不同命运印证了这一点。整部小说的中心主题其实是想解答女性如何走向自为这个问题,对于
“学海无涯苦作舟。”元洛兄坦言,他“探寻诗美的秘密”是走上了一条“很难而没有终点的征途”,谦称自己的著作《诗美学》不过是为广柔幽深的诗美学天地增添了“一处景点,一座庭院”(这次修订只是“整旧翻新,力图尽己所能地完善”)。但我要说,他从壮年到老年,筚路蓝缕、辛勤开辟的这个景点,搭建和修缮的这座庭院,都是诗学界的一个“大观园”,一座引人入胜的美学“迷宫”。那么,什么是他深入堂奥、探寻和开启这座迷宫的钥
二十多年来,不止十次,被问到“荒田”这名字哪里来的?提问的有记者、报社编辑、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教授和学生。我的回答是:自己起的,灵感来自我村庄的土名。他们问:有没有特别的寓意?我漫应之:“没有,只是觉得好玩。”他们不满意,追问:总得有个来由吧?我只好故作高深,说,它就是我一生命运的写照。 是的,我的人生以“荒”为标记。我比新中国大一岁,属“老三届”中资格最老的一级。移民海外前,新中国历史每一页都
摘 要:18世纪,英国画家和美学家荷加斯发表了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关于形式分析的美学专著《美的分析》,他在书中提出了“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的魅力”的著名形式主义美学命题。荷加斯强调美的多样性与运动性为人带来的感官愉悦,有力地反驳了当时已僵化的新古典主义美学,为浪漫主义艺术登上历史舞台做了必要准备。作为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荷加斯有着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重视人的感性体验而摒弃理性思辨,因此其关
摘 要: 江西赣南女作家金朵儿,是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领域中的一名后起之秀,笔耕不辍的她,已经连续出版几十本作品,塑造了虹朵朵、小贝卡等率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受到大小读者的欢迎。她热心于童话艺术创作,将童话中的幻想与现实奇妙地结合起来,文学语言上纯净灵动且追求诗意化,从儿童立场进行思想心灵的健康引导,是其儿童文学的主要特色,为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平添了一道清丽而别致的风景。 关键词:金朵儿 儿童文学
最早读到元洛先生的《诗美学》,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我刚从山东念完研究生来到湖南社科院工作,平时也去省文联的《理论与创作》编辑部帮忙编稿。文联大院里有一个小篮球场,去文联时,常常看到元洛先生和省文联的一帮小年轻在打篮球。那种生龙活虎的神态,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时自己虽然也念完了研究生,但既能看到《诗美学》这样厚重的皇皇大著,又能经常亲近皇皇大著的作者本人,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所以怀着崇敬的心情
刘荒田,原名刘毓华,1948年出生于台山水步,早年当知青,之后当过教师和公务员,1980年移民美国。在美国,刘荒田在为生活打拼之余,始终没有放弃华文文学创作,先后出版散文随笔集二十一部,诗集四部。2009年荣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文学奖散文类首奖。 刘荒田从2011年开始,在生活了三十二年的美国旧金山和岭南名镇佛山两地轮流居住,实现了生命的洄流。2015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刘荒田的散文
摘 要:本文从完全相异的两位作家——村上春树和加西亚·马尔克斯身上尝试寻找一个含有着情感涌动的甚至有些可怖意味的相同点。两位作家在完成写作路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之后,对于自己日后写作路程的考量和当下的精神状态有着一定的共性,这一点在他们之前写作秩序相对游离的作品中有迹可循。我们能够看到两位作家将笔触平等地转向了爱情和死亡,而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至今不可脱却的主题。通过村上春树的《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和加
摘 要:知人论世的阐释模式屏蔽了元稹对于小说主旨的说明,导致张生乃元稹自寓的观点主导了对作品的解读倾向,使绝大多数读者沉迷于在其中发现唐代士人猎艳经历和对张生的“忍情说”进行道德批判的快感之中。《莺莺传》的接受史,实际上是读者的话语权不断膨胀而作者的话语权不断消解的历史。 关键词:元稹 《莺莺传》 阐释传统 反思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一旦宣告完成并广为传播之后,对作品的话语权也随即由作者一方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