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工介入公立医院慈善救助模式探析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从国家《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纳入医院考核标准之一以来,公立医院便相继开始成立社会工作部门,设置医务社工岗位。本文便以江苏省某三甲医院为例,总结现阶段医务社工在提供慈善救助服务中的经验,探析医务社工介入公立医院慈善救助的服务模式。
  关键词:医务社工;慈善救助模式;公立医院
  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近年得以明显缓解。然而,由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救助能力不同等原因,“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有学者统计,三甲医院就诊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地区[1],而偏远地区的贫困患者更容易发生因治疗费用高昂放弃医治的状况。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大力发展医疗慈善事业”[2]。公立医院相较于其他性质的医院而言,具有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最终追求人民群众基本健康的特点,所以,公立医院积极开展慈善救助工作,将慈善资源与优质医疗资源结合,既能够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又能够促进慈善医疗事业的发展[3]。
  一、公立医院慈善救助现状
  早在2013年,民政部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医疗救助和慈善事业的综合效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4]。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公立医院开始逐步发展慈善医疗救助工作,重视贫困患者的就医需求。
  (一)开展方式
  1.第三方资助
  寻求第三方资助是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开展慈善医疗救助的主要方式。公立医院作为“供医方”,通过联合“供资方”的慈善基金会,依据医院特色、需求等因素签订救助协议,共同确定受助患者群体,明确病种救助金额,为指定的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慈善救助服务。
  2.直接减免费用
  医院通过组织院外慈善义诊活动等形式,为城乡居民直接减免费用,从而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江苏省很多公立医院的科室都会不定期地组织医护人员前往社区街道,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以及提供医疗咨询,让居民及时并且便捷地享受到公立医院的服务。
  3.第三方资助与减免费用相结合
  第三方资助与减免费用相结合的方式是指公立医院的医疗团队到街道社区或偏远地区开展免费的疾病筛查活动,同时链接第三方资助,对筛查出的有特定疾病的贫困患者提供免费的医学治疗。例如,江苏省人民医院小儿胸心外科医疗团队曾先后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与当地医院合作,筛查出贫困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提供免费的手术治疗。
  (二)管理模式
  当前,在已经开展医疗救助的公立医院内,慈善救助工作大多由医务处等职能部门统一管理,还有一些公立医院则通过设立慈善基金机构来使用慈善救助款项。例如:北京华信医院就配置了基金管理工作人员,以便在救助工作开展中与患者保持及时的沟通[5];江苏省南京市儿童医院通过成立医学发展医疗救助基金会,来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针对性医疗救助工作,以此促进儿童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6]。
  大多开展慈善救助工作的公立医院目前都会采用基金会的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够完成救助资本的筹集,另一方面可以统筹各方力量落实救助工作。
  二、医务社工介入慈善救助流程
  医务社工是指协同医务人员优化医疗过程,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帮助病人和家属,解决与健康恢复有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和行为等方面问题的专业人员[7]。某三甲医院社会工作办公室自2015年成立起,由医务社工承接院内的慈善救助工作,先后在心脏大血管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血液科等科室,共为240名贫困患者提供750万元的救助款项。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社工办逐渐探索出一套以医务社工为主体的人文社会服务模式,可以更人性化、高效地为贫困患者提供慈善医疗救助。
  医务社工介入慈善救助的流程主要分为资格初筛、需求评估、制定救助方案、服务介入、评估与结案几个标准化步骤。
  (一)资格初篩
  能够准确定位服务对象是确保开展慈善救助工作的基本前提[8],因此,医务社工在救助工作中的第一步就是对贫困患者进行资格筛查。不同于境外医院,国内的公立医院无法做到在临床科室配备驻科社工,这就让医院内为数不多的医务社工很难掌握每个病区贫困患者的资料,所以,病区医护人员转介、医务社工主动发掘、患者主动求助成为医务社工接触贫困患者的三种主要方式。在资格初筛过程中,医务社工通过《医疗救助项目申请表》初步了解患者家庭的基本情况、治疗方案、预算以及患者的社会资源等信息,来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慈善救助的标准。如不符合救助条件,医务社工有责任告知患者原因,并将初步判断结果通知相应临床科室(见图1)。
  (二)需求评估
  通过资格初筛的患者,需要接受医务社工更深入和全面的需求评估。通常患者在刚接触医务社工时,更想解决医疗费用短缺的问题,而随着彼此深入沟通,对医务社工逐渐产生信任,便会不断表达出其他最初被忽略的需求,如改善家庭成员关系、缓解情绪困扰等。因此,医务社工只有从医护、家属等不同群体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够更真实、更详细地确定每一个患者的核心需求,制定更适合患者的救助方案。
  (三)制定救助方案
  医务社工对患者做好需求评估后,会针对每一个个案制定具体的救助方案。救助方案通常包括经济救助、疏导心理情绪、改善家庭社会功能等几个方面(见图2)。患者的家庭情况不同,呈现出的需求亦不同。在短期的住院过程中,救助方案是无法涵盖患者每一种需求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经济救助仍是主要诉求。对于这一类的患者,医务社工会依据病种、资金缺口、家庭经济情况等不同方面,选择相对应的慈善救助申请途径。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个案,社工需要叠加制定其他服务方案,如舒缓患者情绪、协调医患关系等。   (四)服务介入
  通常来说,医务社工与患者接触初期便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随着信任感逐渐增强,患者也愿意与医务社工一起实施服务方案。医务社工介入慈善救助的模式是指以医务社工作为中间链接者,直接联系院外资源和院内患者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除经济救助外,医务社工还能够关注到患者的社会和心理需要,运用个案、小组的双重方式来达到最终目标。以下列举两例由医务社工跟进的慈善救助个案。
  肾移植患者是医务社工在泌尿外科的主要留意对象。小武(化名)因肾移植术后两年出现腹泻症状住院,社工循例与小武和家属交流。其家庭为低保户,姐姐亦患有尿毒症,需日常定期透析,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医务社工希望向小武父亲了解更多的家庭情况,来寻找更多资源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在此过程中,随着医务社工与小武父亲的深入交流,发现家属对于此次小武的病情急速恶化一直抱有怀疑的心态。家属认为简单腹泻不会引起小武身体迅速变差,疑心是之前在监护病房时医护人员没有严格进行控尿导致。医务社工发现家属存在此心结后,便向病区管床护士了解详细情况,以“第三方”身份,就患者的情况再次向家属进行解释,从而打消了小武父亲对医护人员的质疑,缓解了潜在的医患矛盾。(资料来源:某三甲医院医务社工个案服务记录)
  新生儿病区护士长联系医务社工,表示病区有一位超早早产儿小思(化名),因病情较重导致医疗费用高昂,家庭已无力承担。医务社工在病区见到小思的母亲,发现她的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同时,她认为小思出现众多并发症是由于自己没有照顾好她而导致的,所以出现了极强的自责心理。医务社工在全面评估家属的情况后,将救助方案定为“提供经济救助+缓解焦虑情绪”。在链接到慈善救助资金后,医务社工用了更多的时间安慰家属,缓解其情绪,坚持“无条件接纳”和“倾听”的理念,通过正向心理协助小思的母亲进行自我鼓励,形成积极的态度。小思出院后,医务社工仍与其母亲保持联系。虽然在照顾过程中她仍会出现焦虑、担忧的情绪,但能够做到在需要帮助时及时向他人求助,并鼓励自己,相较于之前,小思母亲的情绪状况已得到很大的改善。(资料来源:某三甲医院医务社工个案服务记录)
  由上面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虽然提供慈善救助是最初医务社工接触患者的目的,但是医务社工在建立关系中不断运用“人文性”服务理念和“专业性”介入手法,更深入地发掘患者的需求,更全面地协助患者处理当前的困扰。
  (五)评估与结案
  在慈善救助工作结束后,医务社工需要对患者的救助情况进行资料整理,对文件进行归档。除了评估方案的实现状况,还需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对生活的期待等[9]。在必要时,医务社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服务对象保持联系,不定期地询问其出院后的状况,在表达关怀之余,也能够建立起一种长远的关系。
  三、医务社工主导慈善救助工作的优势
  (一)更好地践行全人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已由过去的生理需求延伸至心理及社会需求。由于人民群众对健康定义的扩展,医疗模式也逐渐由生物医学的治愈模式向“全人照顾医疗模式”转变。公立医院开展救助工作不仅能够满足贫困患者的就医需要,也能够展现其公益性,而医务社工介入慈善救助的过程,更能够体现出“身体-心理-社会-心灵”这种全人视角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在长期的服务过程中,医务社工发现让很多患者及家庭陷入经济困局的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10]。在单一的经济支持已无法帮助患者走出困局时,医务社工通过提供慈善救助、心理舒缓、社会网络重构等多方面的服务,运用个案、小组的方式,与医疗团队一起,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医务社工在为救助患者链接社会资金与物质性帮助这类“硬慈善”的同时,能够提供文化慈善、心灵慈善等形式的“软慈善”[11],这是公立医院医务社工服务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全人照顾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醫务社工的社会认可度
  中国内地的医务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又曾出现过断层,导致医务社工现阶段在医院内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即使是医务社工发展走在前列的上海,也存在公立医院医务社工配备不足、行业认可度较低的情况。很多患者、家属、医院内的临床医护人员,都会将医务社工定位成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而非专业的技术人员,还有些甚至从未听说过医务社工。
  医务社工介入慈善救助工作一方面需要与医护人员一同进行日常查房,另一方面还要求社工必须向管床医生和护士了解患者的病情、费用和术后恢复等情况[12],进而增加医务社工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随着医务社工慈善救助个案的增加,临床人员就更能够了解医务社工的职能,当社工通过慈善医疗救助为患者筹集到一定的医疗费用,缓解患者占床的情况时,病区便开始对医务社工的工作内容产生认同。医务社工在整个慈善救助的介入过程中,有效地将医院、医生、患者、家庭成员等各方紧密地联系和凝聚在一起,不仅加深了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也让各方更直接地了解医务社工的职能,增强对医务社工的认可。
  (三)契合医务社工角色定位
  成熟的医疗救助制度,往往在关注患者经济情况的同时还会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和社会支持,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因疾病引起的心理和社会问题。我国香港社会福利署要求全港公立医院的医务社工向患者提供经济/实物援助,如减免医疗收费,申请基金资助,转介病人及家人申请社会保障福利金;提供因患病、创伤或残疾而引起的有关情绪、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服务[13]。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的医务社工和个案管理者为患者提供服务,包括财务评估和咨询服务,解答联邦医疗保险、加州医疗补助计划和社会保险等相关问题,链接社会资源,提供心理评估和制订治疗计划,等等[14]。由此可见,开展救助工作原本就是医务社工的职责之一,契合对医务社工的角色定位。   医务社工在为患者提供经济援助时,能够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链接更多的社会资源,通过与政府、基金会、社会爱心人士对接,进行资源整合,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及家属寻求更多的帮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解决病区压床问题,更好地发挥了资源筹措者、支持者、协调者的作用。
  (四)提高慈善救助的效率
  当前绝大多数开展慈善救助工作的公立医院都是通过成立慈善基金机构、设置专人管理救助款项的形式来链接院外慈善组织的。例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门成立了慈善工作委员会来直接负责院内的慈善管理工作[15];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贫困患者向由医院成立的湖南省湘雅医学与健康基金会提出救助申请,医务社工主要负责核实证明材料和向专家审核小组提出救助意见,再经基金会财务进行拨款[11]。公立医院基金会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筹集到大量院外社会救助款项的基础上的。但是,随着国内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参与医疗救助的社会慈善组织与基金会数量逐渐增多,救助形式不断趋于多元化,出现了除定向资助以外的如网络筹款等方式。医务社工一方面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有能力链接院外的基金会或慈善组织,因此,由医务社工直接介入慈善救助的形式能够减少中间其他方的参与,做到在统一管理慈善救助工作的基础上,实现院外资源与院内患者直接沟通,不论是定向资助,还是开展线上筹款的形式,都能够提高慈善救助工作开展的效率。
  四、推进医务社工介入公立医院慈善救助模式的思考
  笔者所在的医院探索医务社工介入慈善救助工作模式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发现这种模式不仅能够缓解临床在医治贫困患者时遇到的费用难题,也可以满足患者在“软慈善”方面的需求,最终实现全人照顾的目标。对于已经设立医务社工部门或专职岗位的公立医院而言,医务社工介入慈善救助的模式是有依据、有需要的,也是值得推广和复制的。这样的救助模式在流程化、常态化的救助模式上增加了更多的人文色彩,有效地链接社会资源,达到价值最大化。但在推广该模式时仍需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避免医务社工在现实中出现定位偏差
  医务社工介入慈善救助模式的前提是医务社工在医院内能够真正履行社工的职责,社工部门也不会陷入仅处理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虽然目前很多公立医院没有设置专職的医务社工岗位,但是随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的制定,国内公立医院会越来越重视医务社工在医院内发挥的专业作用。在公立医院配置一定比例的医务社工后,可以依据医院对慈善救助工作的期望,让医务社工承担相应的职责,甚至可以直接在临床派驻科室医务社工,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更好结合患者住院与申请救助周期
  目前公立医院开展慈善救助工作都是在患者住院后才进入申请程序的,但是,由于公立医院病床周转率高,申请救助资金又需要一定的周期,患者往往会因住院周期短而放弃申请慈善救助。因此,如果患者能够在来医院门诊就医时甚至是来医院之前,了解有关基金会及慈善组织的线上宣传材料,通过网络申请渠道提前进入申请救助流程,将慈善救助的工作内容前置,便可以更高效地在公立医院开展救助工作。
  (三)发掘更多社会资源以补充救助病种空缺
  对于院外慈善基金会和社会组织而言,治愈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往往是选择救助病种时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唇腭裂、白血病等治愈率高或宣传效果好的病种,一直受到“供资方”的青睐。而对一些愈后较差或者治疗困难的慢性病、重症病,如尿毒症、器官移植、癌症等需要更多资金的病种,就鲜有基金会或慈善组织愿意纳入救助范围内。医务社工在链接院外资源时应本着“应帮尽帮”的理念,扩大救助病种范围,与不同的慈善组织、基金会合作,避免扎堆救助的现象,才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慈善救助需求。
  参考文献
  [1]汤冰焱,范文雄,钱昆.以慈善助医服务为导向的医务社工职业融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0(3):282-2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2009-03-17)[2020-12-12].http://www. gov.cn/gongbao/content/2009/content_1284372.htm.
  [3]徐哲芳.慈善文化在公立医院医疗救助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7(9):20-21,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民政部关于加强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的指导意见[EB/OL].(2013-08-12)[2020-12-12].http:// 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3/content_2528118.htm.
  [5]王小璇,刘晨曦.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医疗慈善救助实践探析[J].管理观察,2015(27):148-149,152.
  [6]南京儿童医院.南京儿童医院医学发展医疗救助基金会简介[EB/OL].(2017-10-09)[2020-12-12].http://www.njch.com.cn/shcs/shcs1.asp.
  [7]三级综合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指南:T/JSSG 001—2020[S].南京:江苏省社会工作协会,2020.
  [8]朱照南.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模式研究:以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医务社工模式”为例[J].社会建设,2018(5):17-31.
  [9]王媛,吴文湄.增权理论下的医务社会工作与医疗救助实践:以深圳市儿童医院为例[J].社会与公益,2018(9):44-46.
  [10]秦海龙,李秋萍,李斐,等.医务社会工作机构主导的服务型医疗救助实践与反思:以陕西秦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医疗救助服务为例[J].社会与公益,2018(9):14-17.
  [11]文颖慧,费汝倩,孙宇宁,等.医务社会工作与慈善医疗救助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9):35-38.
  [12]杜瑞祥.医务社工介入贫困患儿救助的资源分析:以深圳市C医院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7):176-177.
  [13]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福利署.医疗社会服务 服务内容[EB/OL].(2020-04-07)[2020-12-12].https://www.swd.gov.hk/tc/index/ site_pubsvc/page_medical/sub_servicespr/.
  [14]CRAIG S L,MUSKAT B. Bouncers, Brokers, and Glue: The Self-described Roles of Social Workers in Urban Hospitals[J].Health Soc Work,2013(1):7-16.
  [15]郭美亮,厉芬芬,郑思思,等.浙江省公立医院慈善医疗救助现状与政策建议[J].医院管理论坛,2016(4):6-9.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工作时间已久,在以往的实践中大多以改变扶贫对象个人为焦点。本文以改变政策为焦点的社会工作政策实践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契合性为出发点,讨论政策实践视野下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实施思路、角色与技巧,旨在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社会工作实践路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执行与落实。  关键词:政策实践;精准扶贫;社会工作  2014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
期刊
摘 要:广东省广州市政府购买社会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已经进入第5个年头,作为第一批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城市,广州市政府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广州市政府通过“群体通”App或其公众号建立双边市场,消费者通过平台能获得惠民价格或免费的体育公共场地服务。本文根据政府招标的8批次体育场馆服务商的情况,对广州市政府购买社会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政府在購买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并提
期刊
摘 要:红池坝镇地处巫溪西陲,是重庆市巫溪县最偏远的乡镇,也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脱贫攻坚以来,通过聚焦深度贫困,集中火力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3年时间,红池坝镇贫困发生率由20.5%降至0.42%。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从基础设施、农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农村基层治理等维度,展现了红池坝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并深入剖析了红池坝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原因。同时,从农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愈发得到社会重视,而怀旧疗法正以其独特的程序指引成为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方法。本文从独居老人的精神状况与情感需求出发,追溯怀旧疗法的根源,设计实施服务的方案,并对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怀旧疗法的优势及其在专业性、适切性、持续性等方面的困境。  关键词:独居老人;老年社会工作;怀旧疗
期刊
摘 要:为更好地提升残疾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广东省珠海市J区7个社区的残疾人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J区残疾人的火灾和地震应对能力较弱,地震和食物中毒、犯罪应对知识相对缺乏,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处于一般水平,而传染病应对能力最强。鉴于调研数据及相关文献对伤残人士提出意见和建议,如关注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群体、关注学历低残疾人群体、关注“沟通障碍”残障群体、加强残障群体应
期刊
摘 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可喜的变化背后带来的也是农村垃圾种类的增加,过去以厨余垃圾为主的农村垃圾种类逐渐变得多元化。垃圾种类的增多,对农村环境的影响较大,如何处理农村垃圾变成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平度市Z社区垃圾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我国日后在农村地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
期刊
摘 要:基层社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抓手”与基础,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探索完善我国社区建设和治理,“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理念应运而生。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市G社区开展的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为例,以社会工作者的角度作为切入口,从微观层面探索“三社联动”机制下社会工作角色功能的发挥,并从观念融合、协同治理、能力提升等维度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者的行动策略,以推动社会工作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家庭依恋、认同、接纳三个维度分析不同年龄段监护缺失儿童对家庭归属感的理解和需求,并以监护缺失未成年人的介入案例为分析对象,探寻提升其家庭抗逆力和增强其家庭归属感的路径,从而总结得出通过提升家庭抗逆力,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增强监护缺失儿童家庭归属感的积极经验。  关键词:监护缺失儿童;归属感;家庭抗逆力  儿童是家庭的延续,也是国家的未来。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
期刊
一、枢纽型社会组织有必要存在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中国处于“总体性社会”时期,政府提供着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的单一供给主体,其他社会力量缺乏参与空间和参与能力,政府负担过重,限制了公共服务提供的效能,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20世纪90年代传统“单位制”福利体系迅速瓦解,旧的社会资源分配体系、控制机制、整合机制正趋于解体,而新的体系
期刊
摘 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最后战略决策,其战略地位十分关键,已取得的扶贫救助成效显著。基层政府面对不同于常规组建方式而成立的搬迁安置新社区,在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方面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方面的实践调查,梳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相关治理与服务经验,进而以发展性视角审视民族地区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新理念,以期为扶贫搬迁社区的治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