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例手足口病并急性迟缓性瘫痪临床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瘫痪(AFP)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7例HFMD并发AFP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并对患儿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3月的随访。结果 本组患儿多发于5岁以下,1~2岁为主,瘫痪于发病的4~11天出现,其中10例瘫痪时体温已降至正常,肢体瘫痪呈非对称性,可累及单个或多个肢体。24例为EV71感染。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升高,CSF白细胞及蛋白升高。MRI示病变可累及脑桥、中脑延髓以及胸、腰段脊髓,随访3个月显示,24例患儿痊愈,2例患儿在康复中,1例患儿死亡。 结论 脊髓受累的节段越长,瘫痪程度越重,恢复越慢;EV71是HFMD合并AFP的主要病原。早期给予综合治疗措施,有助于康复。
  关键词:手足口病;急性迟缓性瘫痪;EV71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急性迟缓性瘫痪(AFP)是手足口病导致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之一,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健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7例HFMD并AFP探讨其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患儿,其中男15例,女12例。发病年龄7个月~5岁。其中小于1岁2例,1~2岁12例,2~3岁8例,3~4岁4例,年龄最大5岁1例。均符合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2]重症病例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相关检查
  (1)病原学检查:对27例患儿于入院当天或次日给予采集粪便送检及咽拭子,检测EV71-DNA、CoxA16-DNA,除外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2)血常规、生化常规以及脑脊液分别在入院,出现瘫痪和出院前检查。(3)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并根据病情复查。
  1.2.2治疗方法
  入院后27例患儿均给予甘露醇降颅压,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神经节苷脂,以及维生素C及B1、B2。
  1.2.3康复训练
  于发病2周后给予康复训练,采用推拿、按摩、针灸治疗,上肢瘫痪取穴以手阳明经穴为主,兼用局部经穴,下肢瘫痪取胃经,胆经和局部穴相结合;理疗,采用中频脉冲电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出院后随访3个月,评估瘫痪肢体功能。
  2 结果
  2.1AFP的临床特征
  2.1.1前驱期症状
  27例患儿均有发热、呈单峰热,峰值(39.32±0.46),热程(6.13±1.25)d均合并有手足口皮疹,精神、饮食差。其中烦躁7例,嗜睡6例,头疼呕吐5例,抽搐4例,尿潴留3例,昏迷2例。
  2.1.2 瘫痪特点
  瘫痪于发病(4.38±2.56)d出现,2-3d达高峰,其中17例瘫痪时仍发热,10例瘫痪时体温已降到正常。瘫痪情况。
  2.1.3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本组27例患儿有3例死亡,余24例患儿在病程的4-9d,体温下降后瘫痪四肢自远端开始,肌力、肌张力逐渐恢复。其中20 例单侧肢体瘫痪患儿,在病程6-14d,肌力从O已恢复到IV级。4例双侧肢体瘫痪患儿在病程15d已恢复至III级。2例24d时恢复到IV。1例四肢瘫痪患儿在20-30d肌力逐渐恢复到IV.
  2.2实验室检查
  2.2.1病原学检查
  本组27例患儿取EV71型-DNA检测咽拭子标本15例,粪便标本12例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24例呈阳性(88.9%)。咽拭子CoxA16-DNA检测标本21例,皆阴性。
  2.2.1血常规、血生化
  27例患儿中,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均大于10.0X109/L(最高为27.68X109/L),中性粒细胞升高22例。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17例,白细胞及分类皆正常的7例。
  2.2.3脑脊液(CSF)检查
  本组27例患儿均检查CSF。其中糖,氯化物皆正常。有24例白细胞升高(15-382)X106/L,7例蛋白轻度升高(0.51-0.86)g/L。仅单项蛋白轻度增高为4例(平均0.72g/L),3例正常。
  2.2.4神经电生理检查
  18例检查脑电图,病初期基本节律慢化,出院前均恢复正常。6例检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其中4例患侧肢体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健侧正常。3例面部神经重频刺激试验,2例左侧面神经呈神经性病损改变。1例右侧面神经呈神经性病损伤。
  2.2.5核磁(MRI)检查
  本组有24例在病程的2-8d查头颅MRI,其中7例未见异常,17例脑桥、中脑延髓背侧异常信号(且有7例合并小脑齿状核异常信号)。10例患儿在肢体瘫痪后第2-15d检查脊髓MRI,其中4例有胸、腰段脊髓内异常信号影,以脊髓前角明显。3例有马尾神经根强化,2例有软脊膜强化,1例未见异常。有9例同时出现脑干和脊髓异常,2例在瘫痪第6天查颈髓MRI未见异常,瘫痪第15天查颈髓C2-C6异常信号。
  2.3转归
  本组27例患儿经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后,死亡1例,其他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精神、饮食佳,19例痊愈出院。3例病情明显好转出院,肌力较前提高3级,肢体功能活动度达到正常范围的50-90%。4例好转出院,肌力较前提高1-2级,肢体功能活动度达到正常生理范围的50%以下,仍需定期到医院做康复治疗,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24例患儿痊愈,2例患儿仍在康复中。
  3.讨论
  AFP是HFMD导致神经系统受损的主要表现之一,常见以脊髓灰质炎样麻痹及古兰-巴雷综合征形式出现[1]。而引起HFMD的最常见病原为EV71,EV71同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对脊髓前角细胞具有一定嗜组织性,是最常见的引起AFP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3-4]。自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启动消灭脊髓灰质炎携带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阻断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即“无脊灰状态”的目标。这是一般AFP的主要原因,其中常见为AFP的临床特点是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1-2岁为主,早期均有发热,呈单峰热,手、足、肛周及口腔有典型皮疹;出现瘫痪症状前有精神差、烦躁、嗜睡、呕吐、抽搐、尿潴留等。瘫痪在病程的第4-11d出现,2-3d达高峰。瘫痪后4-15d逐渐恢复,1-3个月内大部分痊愈,个别恢复慢。肢体瘫痪非对称性,可累及单个或多个肢体,累及肢体的瘫痪程度多不同。无明显感觉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结果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SF出现白细胞计数及蛋白升高。本组27例患儿大便或肛拭子送检,有24例EV71呈阳性(88.9%)。MRI检查在瘫痪初期亦可正常,瘫痪后期出现异常。AFP缺乏特效治疗,本组病例采取了综合治疗措施,保证了大多数患儿的尽早恢复。因此,重症HFMD合并AFP患儿的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临床除观察患儿手、足、口部皮疹症状外,还应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时行病原学分析,力争早诊断、早隔离、早抢救及早治疗,防治AFP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伯平,李成荣.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0-71,2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
  [3]Growdon J H,Fink J S,Lsselbacher K J,et al.Paralysis and movement disorder[M]. New York:Me Graw-Hill Book Company,1994:115-125.
  [4]张成,李彬,冯小三,等.肠道病毒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281.
  作者简介:吕雪萍(1969-),女,副主任医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儿科呼吸系统及新生儿疾病。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10例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加用奥美拉唑,对照组加用雷尼替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有效时间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时间以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1.82%;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4.55%,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患者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传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下对20例胃肠穿孔修补及腹腔引流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愈合佳。结论: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较常规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符合微创手术原则,直观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肠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手术配合  胃肠穿孔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而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取监护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综合护理。结果:100例患者中9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病情急、重,常伴有各种并发症,及时、有预见性、综合全面的护理方法,是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常见的糖尿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产后按摩方式对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子宫收缩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接收的120例剖宫产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产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模式,而观察组60例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乳房按摩,开始时间为产后4至6小时,连续按摩三天。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子宫收缩等。结果:观察
期刊
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自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共应用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17例,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2~67岁,平均32 岁,病程3天~6年。其中6例为松果体区或第四脑室内肿瘤压迫所致,3例为颅内炎症所致,5例为脑出血术后,3例原因不明。头痛、呕吐12例,智力下降3例,头颅增大2例。  1.2 手术方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大面积脑梗死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标准大骨辨减压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36个月,依据GOS标准评价治疗结果。 结果 良好12例(42.9%),中残8例(28.6%),重残2例(7.1%),植物生存2例(7.1%),死亡4例(14.3%)。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骨窗减压范围大,术中暴露好,止血彻底,术后减压充分,明显增加颅内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大,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病人个人情况而出现的个性化护理成为护理界一种全新的护理形式,在个性化护理进行时,患者可以从护理方面了解更多关于肺结核知识。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肺结核;知晓率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在肺结核的治疗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患者一定要坚持、不间断地用药,药量要足够,联合用药,不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激光前囊壁打孔置入改良硅胶管引流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资料:所有病例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9~62岁,平均38岁。双耳发病3例,右耳发病15例,左耳14例,囊肿位于耳甲腔5例,三角窝12例,舟状窝16例,病程3天~2个月,囊肿最小0.5 cm,最大3 cm,最多为1.5~3 cm。其中6例经多次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治疗复发。方法:在囊肿的最上点与最下点拟行激光打孔处皮下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析腹腔镜无缝合粘补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7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38例予以腹腔镜无缝合粘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作为研究组,38例予以开腹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