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乒乓球运动员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先决条件。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心理学角度,探讨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认为:应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系统性的开展训练活动,在满足运动员实际需求的同时增强运动员的信念感,才能帮助运动员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乒乓球运动原本就具有较强的对抗性、紧张性以及适应性等特点,在实际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下,因此相比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乒乓球运动员的情绪体验更为强烈和深刻,在日常训练中必须有意识地调节自身心理状态,才能在正式比赛中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乒乓球运动水平。
1 目标设定訓练法
通过合理制定不同阶段的训练目标引导运动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训练任务上,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自身训练项目的针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自信心,有效缓解运动员的紧张焦虑心理,因此目标设定训练法可以直接影响训练动机的强度与深度。对于训练目标的设定可分为长期与短期、模糊与清晰、现实与不现实几种,其中短期目标、清晰目标、现实目标以及可量化目标的激励效果最显著。例如,在训练期间可以要求运动员达到每周训练10次、每次5组、每组200个正手拉弧圈球动作的训练目标,促使其在一个月内提高10%左右的命中率,并在训练过程中鼓励运动员努力实现相应的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目标的设定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低而影响训练效果。
2 比赛模拟训练法
比赛模拟训练法指通过还原竞技比赛的现实场景,为运动员提供真实的实战演习平台,以此帮助运动员快速适应比赛现场氛围的心理训练方法。比赛模拟训练法有助于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使其在相对紧张的竞赛环境下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反应能力。比赛模拟训练法可分为实景模拟与语言模拟两种,而乒乓球模拟训练通常以实景模拟为主,并根据实际竞赛情况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实时调整模拟训练场景和方法。实景模拟的侧重点可分为对手特点与不同比赛起点的模拟。针对对手特点进行实景模拟时,通常以对手的战术特点、技术要点、参赛风格以及基本素质等要素的模拟为主;而针对不同比赛起点进行实景模拟时,需要教练员结合实际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多元化比赛场景,将一项普通的训练活动打造成氛围热烈的国际比赛现场,要求主力选手与非主力选手全力抗争,通过获胜者守擂的方式实施车轮竞赛模式,由规定时间内比分最高的队伍取得胜利。
3 表象演习训练法
表象演习训练法是体育竞技领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在整个心理素质训练活动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种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暗示的方式引导运动员在脑海中反复想象某个特定动作或运动情境,帮助运动员达成感知比赛状态、强化肌肉认知能力、提高竞技现场适应性以及灵活把控情绪等目的。表象演习训练法还可以称之为可视化训练法、意象演习或想象训练法等。有效运用这种训练方式有助于运动员灵活掌握各项基本技能,进一步加深运动员对所学技术与战术的理解和认知,促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感知状态,在吸引运动员注意力的同时唤醒其必胜的自信心与决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练员可以在休息时间引导运动员想象其与对手比赛的场景,通过构思整个比赛现场的战况与不同战术的实施情况,促使运动员在真正的比赛中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以及战胜对手的信念感。
4 肌体放松训练法
在实际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常会处于较为紧张的心理状态,其骨骼肌也会不自觉收缩,具体表现为肌肉僵硬、全身发冷等性状。但在心理放松的情境下,运动员的骨骼肌会呈自然放松状态,这同样也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先决条件。肌体放松训练法是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方法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通过特定的语言暗示帮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调整呼吸频率,以达到放松运动员肌体状态、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克服紧张心理、提高大脑对机体控制能力的训练目的。放松训练法可以有效降低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避免其肌肉过于紧绷而影响比赛状态,促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真正为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能量存储保障,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恢复机体状态。实际上大部分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都会面临肌肉紧绷、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实力的困境,而放松训练法不但能帮助运动员快速改善这一现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通过控制运动员的意念、呼吸、肌肉紧张度,使其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肌肉记忆与感知能力,真正意义上为运动员提供了各种实质性保障。
5 结语
乒乓球竞技比赛不但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基本技巧掌握能力,在心理素质方面也较为考验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与战术风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已成为新时代体育运动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乒乓球训练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可从目标设定训练法、比赛模拟训练法、表象演习训练法、肌体放松训练法等角度着手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正式比赛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
(作者单位:河南乒网中心)
乒乓球运动原本就具有较强的对抗性、紧张性以及适应性等特点,在实际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下,因此相比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乒乓球运动员的情绪体验更为强烈和深刻,在日常训练中必须有意识地调节自身心理状态,才能在正式比赛中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乒乓球运动水平。
1 目标设定訓练法
通过合理制定不同阶段的训练目标引导运动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训练任务上,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自身训练项目的针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自信心,有效缓解运动员的紧张焦虑心理,因此目标设定训练法可以直接影响训练动机的强度与深度。对于训练目标的设定可分为长期与短期、模糊与清晰、现实与不现实几种,其中短期目标、清晰目标、现实目标以及可量化目标的激励效果最显著。例如,在训练期间可以要求运动员达到每周训练10次、每次5组、每组200个正手拉弧圈球动作的训练目标,促使其在一个月内提高10%左右的命中率,并在训练过程中鼓励运动员努力实现相应的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目标的设定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低而影响训练效果。
2 比赛模拟训练法
比赛模拟训练法指通过还原竞技比赛的现实场景,为运动员提供真实的实战演习平台,以此帮助运动员快速适应比赛现场氛围的心理训练方法。比赛模拟训练法有助于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使其在相对紧张的竞赛环境下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反应能力。比赛模拟训练法可分为实景模拟与语言模拟两种,而乒乓球模拟训练通常以实景模拟为主,并根据实际竞赛情况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实时调整模拟训练场景和方法。实景模拟的侧重点可分为对手特点与不同比赛起点的模拟。针对对手特点进行实景模拟时,通常以对手的战术特点、技术要点、参赛风格以及基本素质等要素的模拟为主;而针对不同比赛起点进行实景模拟时,需要教练员结合实际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多元化比赛场景,将一项普通的训练活动打造成氛围热烈的国际比赛现场,要求主力选手与非主力选手全力抗争,通过获胜者守擂的方式实施车轮竞赛模式,由规定时间内比分最高的队伍取得胜利。
3 表象演习训练法
表象演习训练法是体育竞技领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在整个心理素质训练活动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种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暗示的方式引导运动员在脑海中反复想象某个特定动作或运动情境,帮助运动员达成感知比赛状态、强化肌肉认知能力、提高竞技现场适应性以及灵活把控情绪等目的。表象演习训练法还可以称之为可视化训练法、意象演习或想象训练法等。有效运用这种训练方式有助于运动员灵活掌握各项基本技能,进一步加深运动员对所学技术与战术的理解和认知,促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感知状态,在吸引运动员注意力的同时唤醒其必胜的自信心与决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练员可以在休息时间引导运动员想象其与对手比赛的场景,通过构思整个比赛现场的战况与不同战术的实施情况,促使运动员在真正的比赛中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以及战胜对手的信念感。
4 肌体放松训练法
在实际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常会处于较为紧张的心理状态,其骨骼肌也会不自觉收缩,具体表现为肌肉僵硬、全身发冷等性状。但在心理放松的情境下,运动员的骨骼肌会呈自然放松状态,这同样也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先决条件。肌体放松训练法是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方法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通过特定的语言暗示帮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调整呼吸频率,以达到放松运动员肌体状态、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克服紧张心理、提高大脑对机体控制能力的训练目的。放松训练法可以有效降低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避免其肌肉过于紧绷而影响比赛状态,促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真正为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能量存储保障,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恢复机体状态。实际上大部分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都会面临肌肉紧绷、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实力的困境,而放松训练法不但能帮助运动员快速改善这一现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通过控制运动员的意念、呼吸、肌肉紧张度,使其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肌肉记忆与感知能力,真正意义上为运动员提供了各种实质性保障。
5 结语
乒乓球竞技比赛不但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基本技巧掌握能力,在心理素质方面也较为考验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与战术风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已成为新时代体育运动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乒乓球训练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可从目标设定训练法、比赛模拟训练法、表象演习训练法、肌体放松训练法等角度着手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正式比赛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
(作者单位:河南乒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