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风情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束发裹巾,衣衫紧瘦且长不及脐,裤腿肥大似裙;斗笠、头饰、胸前簇满着鲜花。不知她们源自何方,不知她们穿戴的“奇装异服”传承了多么久远,这就是我们很想见到的“惠安女”。
  2010年6月中旬,正值农历庚寅年的端午节,应“中国美协惠安创作基地”张川河先生之邀,我们来到了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的“惠安女”聚居地崇武镇。节日的惠安,“惠安女”们盛装集市。她们大都施以淡妆,年轻的女儿家还用“摩丝”打理过“留海”。节日的气氛萦绕着惠东半岛,祭祀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崇武的寺庙不多见,而在村落、巷道里却到处可见氏族的祠堂。祭祖的古风显得比宗教活动还要浓郁,或许正是这种宗族香火的代代相传才是“惠安女装”得以传承的链索。
  聚居在惠东半岛的“惠安女”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这里的交通并不闭塞,历史上还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开阔的海疆,固守的传统,这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装束奇异的汉族族群,引起了国内、外,各路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的种种猜测和研究。
  男人们常年出海劳作,大海风云变幻祸福叵测。男人的安危是惠安女人苦涩的心结,她们唯一的祈盼就是出海的男人们能“鱼满仓”地平安归来。勤劳善良的惠安女,不但能精心操持着家务,耕作着农田,就连扛石头、拉板车、织渔网等等细活、粗活、重活也都统统落在她们身上。她们是柔刚并蓄的女人啊,她们是为大海而生的女人。这些为生死瞬息万变的出海人而精心打扮自己的女儿家,她们是男人温暖的港湾;是大海骄傲的女儿。
  戴凤冠的阿妹
  惠安女爱戴花,头上、斗笠上以及胸前。遥想旧时,或许戴的都是真的鲜花、翠叶。而今,只能用绢花、塑料花代之了。这位阿妹戴的头饰,就像凤冠。加之她略带“猫步”的行走,这份自信绝不亚于身佩“凤冠霞帔”娘娘、公主。
  红头巾
  “水上人家”,常有忌讳妇女上船的旧俗。这种把女人当作“祸水”的不良意识,不知惠安有没有。甭管怎么说,反正“小女子坐大船”,这样的场景挺浪漫的。就这么画了。
  惠安靓妹
  “惠安女”的旧有风俗,未出嫁的女儿家是头上梳着“留海”的。留海(刘海)不知原意何在,翻查《辞海》也无从找到掌故原委。凭空想象理由:未出阁的“毛头”女子,以此来遮羞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惠安阿婆的头饰
  在汉民族的大家庭中,有这样一支着“异装”的汉族族群。这恐怕在全世界的人类中,也是罕见的。“惠安女”大都聚居在闽府泉州市惠安县乌镇的大咋和小岞两个小渔村。崇武还是一座古城,而泉州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可见,惠安并不闭塞。在这个并不闭塞,而又独特民俗、民风的家园。这群有着“独特装束”的汉人,何以能够延续数百年,自然会有他的人文渊源。许多民俗学者,七猜八想难以了断。我想,尽管有诸多缘由,而最根本的还是“生活”本身。人类和所有的动物一样,生生不息地繁衍是生命的本质。像孔雀、锦鸡一样,性的呼唤是“惠安女”如此装扮自己的唯一理由。她们是海的女儿,丈夫出海,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哪个女人不想多点燃这堆干柴。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也还保持着“女为悦己者容”的少女情怀。
  端阳祭
  端午节,有祭祖、除秽祛毒之古俗。各地过节方式不同,惠安有多少风俗,不祥。但“祭祖”却随处可见,惠安女至祖祠祭祀先人,有烧香、焚纸之古俗。黄表纸上画有经符,而香炉却极像藏地之焚经塔,不知有何渊源。庚寅端午时,平波、卫民、古良等画友至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惠安女”之聚居地。这支穿着“异装”的汉人,族群很小。大都居住在该镇的大岞和小岞两个小渔村,两村的惠安女着装也略有差异。大人,裹蓝、绿灯冷色花巾,穿黑色裤;小孩,则以红、黄等暖色花巾为主,下着蓝色裤。头顶及斗笠均饰以花朵,有些斗笠的内侧还藏有“心上人”的照片。惠安女的柔情,可见一斑。
  和谐
  传统与时尚结合的如此完美,即便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很难于此。一代人与一代人的价值观及审美取向,都有极大的合乎情理的差异。十多年前,我去西藏的拉萨和新疆的喀什,都能看到在“着装”上的“代沟”。目测“惠安”,大都还能常年着“惠安女装”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惠安女子。70年代出生的,已较为少见。而80后,是绝不会以“惠安女装”为日常着装的。但她们对“着”与“不着”,却都能以“无可无不可”地态度和谐地相处着。这支“着异装”的汉族族群,能如此顽强地传承数百年,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学问。
其他文献
吴冠中先生去了,我猜他去得一定心事苍茫。我这么说,来自我对他的感受。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就深爱吴冠中先生的画,那时他画风正健,致力于将一股全新的艺术精神同时推入油画和水墨画两个领域。他属于那种在封闭的房间忽然打开一扇窗子的艺术家。然而,我已经弃画从文,从文坛侧目画坛,先生一直是我的关注点。  初识先生是在一年一度的政协会上。政协各小组的成员每届都有调换。90年代初我被调整到书画家较多的一组。那组
期刊
有业内人士这样形容艺术品投资基金在中国的发展:2010年之前还只是“星星之火”,2010年之后却已形成“燎原之势”。面对汹涌而来的艺术品投资基金,有人说它是艺术品市场商业规范的催化剂,也有人将其视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的突破口,但更多人对这种新生的投资方式知之甚少。艺术品投资基金如何产生,运作模式有哪些,将为国内艺术品市场带来哪些发展……围绕这些基本问题,《焦点杂志社》对天海集团它山文化的负责人
期刊
百年海河,融栋着华夏近代历史的沧桑,依然河水滔滔,顺势东去,奔流到海不复返。千年前的古人,未必料到有这一天,站在海河岸边——百舸争流画面已不见,其鼎沸人声再难闻。唯有海河干瘪身躯一具,难闻污水一滩。  其情其景不再,徒添来往观者万般惆怅。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流入渤海诸河的总称,它包括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于牙河、大运河五大河流及支流。海河水系是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全国七大水系之一。海河流域东临
期刊
映日荷花别样红  保俶塔,亭亭玉立在宝石山顶上,与西湖南岸的雷峰塔遥遥相望,自古有“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钠”之说。  夏至时节,西湖的荷是最美的。昨晚回杭,便径直来到湖边,湖面盛放的荷花,摇曳着腰枝,携着阵阵清香扑面而未。远远的,保俶塔的倩影倒映在溢满荷花的湖水里,重重地跃入眼帘。  重返故地的温情接踵涌未。保俶塔顶的那袭暮色与出污泥而不染的荷,组合成一幅原始天地之图,呈展在眼前——保傲塔孤寂地伫
期刊
人类的生息繁衍,与河流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  人类文明的四大重要发源地,无一不是以河流作为摇篮的——若中华文明之于黄河、埃及文明之于尼罗河、印度文明之于恒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之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人们常把河流比作“母亲”,把河水比作“乳汁”。假若世上没有河流,生命便失去了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万物也就失去了得以繁衍和延续的温床。  河流与城市的形成、发展,同样是关系巨大,密不可分。纵观世
期刊
海河五大支流之一的滏阳河,昔日水流急湍,浪花翻滚。今天伴随着海河的水量缩减,滏阳河里不再是水清凌凌,而是白沙茫茫,望不见往年两岸栈店比邻、风光明媚……  三、六、九在汉语里是多数的意思,九十九则极言其多。“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漳河水,九十九道湾,层层树,层层山。”“浏阳河,九十九道湾,九十里路到湘江。”江曲、河湾是江河的特色,江河的妙处、风景都集中在河湾里。  家乡的滏阳河,发源于太行磁山黑龙
期刊
许多年前到北方出差,过天津时,列车员报站名:  “杨柳青到了……”,我有些惊讶,北国竟还有这么好听的地名?出生在南国的我仿佛在茫茫沙漠见到绿洲,有一种久违的亲切。  “南桃北柳”的诱惑  坐我旁边的是一天津人,他见我对杨柳青产生兴趣,并向我娓娓道来:我国年画最为著名的产地有4处,即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江苏苏州的桃花坞、四川的绵竹,其中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期刊
一条海河两岸景,半部华夏千秋史。百年海河孕育了天津近代的城市文化,天津著名的戏曲在这傍海而生的城市中发源并成长。春秋人的大义,古风中的忠肝胆义。当年深深地印在程婴的泪眼里,在勾践的苦胆中。今天也仍然传承在华夏儿女的心中吗?  也许,你喜欢唐朝的繁华,你喜欢李世民的贞观、李隆基的开元;也许,你喜欢宋朝的多情,你喜欢柳永的杨柳岸,李清照的月满西楼;也许,你还会喜欢一代天骄的元朝,那是中国的版图最大的时
期刊
这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这里有一群服饰别致、习俗奇特的女性群体,她们风姿绰约,神秘迷人:她们就是惠安女——海的女儿。  一直以来,她们独具魅力的身影,总是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感动她们的吃苦精神,我赞赏她们的勤俭持家,我歌颂她们将一生的爱奉献给大海,将美丽的身影凝固在碧海蓝天之中。  身边有许多去过惠安的画家和摄影家朋友,每每谈到福建惠安、谈到惠安女,对在那里感受到的美,总是赞不绝口,心生向往。也
期刊
作者简介  1963年生于香港,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博士,曾任理杂志记者、广告创意设计、报社副总编辑,并担任电视及电台节目主持,文章散见于港台及内地报刊,结集作品有《李敖研究》、《女儿情》、《都市新人类》、《爱恋无声》、《在废墟里看见罗马》、《死在这里也不错》、《温柔的路途》、《暧昧的瞬间》、《回不去了》等。  在长沙晃荡的下午是不能不走定王台的,那是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