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加强的途径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agr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及道德修养等。所谓道德理想,就是指人们依据并结合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激励人们向往、追求并力求实现的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所谓道德品质,是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教师自身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对于教师来说,是指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锻炼、改造和提高,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及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领域,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学识、能力、宝贵时间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基本道德大相径庭。
  首先,缺乏学术诚信,剽窃别人科研成果,学术腐败。一些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缺少求真务实的学风,为了评职称,出成果,窃取别人的科研成果,滥造学术论文,这些剽窃别人劳动成果的行为,是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之一。如原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抄袭他人实验数据。
  其次,以教谋私,搞“有偿家教”。有些教师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开办各样的辅导班,此举本应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本是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却变成了教师课外辅导获取经济收入的手段,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最后,乱收费,接受贿赂。有些教师自编讲义、自拟习题、试卷,高价向学生出售,增加额外收入。还有甚者,利用工作之便向学生索要贿赂,如在奖学金的评定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等。
  诸如此类教师的行为,极大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给教师光荣的职业蒙上了阴影,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
  教育是根本,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1.自我学习,提高师德认识
  提高教师自己的师德认识,是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所以,进行自我修养的第一要旨是学习。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各种知识和经验,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战线涌现出来的大批优秀教师,是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的模范代表,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是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优秀教师的优良品质、高尚情操作为自己的榜样,立足现实,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不懈追求,积极进取,就会使自己有所作为,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在加强师德修养过程中,学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师德认识,激发师德情感。为了使这种认识和情感进一步深化,转化为教师的师德意志、师德信念和师德行为,形成自己的良好品质,更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不是现成的,也不可能在一个早上或者一年半载中形成,而是在长年的道德实践中逐渐磨练养成的。
  2.自我激励,发掘修养动力
  缺乏师德修养的动力,师德修养过程就无法启动。师德修养的动力来自于师德修养的需要,而师德修养的需要是否产生,又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师德意识”。也就是说,强化教师意识,才能不断产生师德修养的需要,继而产生师德修养的内驱力,最后激发和维持师德修养的行为。
  3.自我设计,确立修养目标
  有了师德修养的动力,还需要明确修养的目标,才能保证修养活动的有效。进过分析总结,为自己设计一系列的短期、中期、长期的师德修养目标,当我们一步步接近或实现目标时,成功的喜悦感受定会油然而生。
  4.自我陶冶,积累情感体验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说明感情不会凭空而降,感情需要培养,感情也可以培养。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从不情愿地走进师范生的行列,无可奈何地扮演“孩子王”的角色,到发现培育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这一工程的精彩,再到着迷于执教讲坛,走过一条培养、积累、发展对教育的热爱的路子。的确,既然我们已身为一名教师,应当是不甘平庸地度过一生,而“干教育则爱教育”是我们事业有成的首要条件。有了对教育之爱,我们可能因工作上的负荷而身体疲惫,心里却会是轻松愉快的;我们可能会因一些调皮的学生而付出大量心血,却会从他们的转变中获得巨大的乐趣和成功感;我们可能物质上并不富有,但精神世界丰富充实,以一身雅兴、两袖清风为荣。
  5.磨炼践行,培养意志品质
  古人云:“积善成德。”说的是优秀品德的形成要经历知微见著、积小善为大德的过程。师德的形成也不例外,只有长期坚持、刻苦磨砺,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人格长城”。
  新世纪开放环境下,教师主体内部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增多,教师外部的各种诱惑也大量存在,要做到排除干扰和诱惑,严格进行自我要求、自我监督,意志这一心理因素也就显得尤为关键。我们更应该守住精神的家园,甘于淡泊,严于律己,自觉抵御“诱惑”,以实际行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事实上,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几年来,教师的工资和各方面的物质待遇在不断的提高,而且,可以预见到,今后还将继续提高。可以这样说,教师作为一项职业,固然不可能发财,但是,也绝对不是贫穷的选择,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不安于位,“这山望着那山高”。面对新时代,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崇高的道德境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来3D打印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快速成形的新型技术。3D打印颠覆了传统的制造方式,其优势被运用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3D打印技术在全球持续升温并且不断完善,这一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向智能化不断演进的历程。这个历程必将掀起一场工业革命。  关键词:3D打印;工业革命;工业4.0  1想象被打印成现实  1.1揭开3D打印神秘面纱  3D打印又称
期刊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由于我国大类招生下的专业分流处于探索阶段,大类招生改革也带来了些学生管理工作及教学资源配置的问题。基于上述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拟作大学生专业分流选择考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以探究专业分流选择不尽科学的原因,寻求改善其现状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分流选择;影响因素;建议;自我认知  一、专业选择意愿分析-基于问
期刊
摘 要: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族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音乐旋律和歌唱技巧,有着独特的民族特征,富有浓郁的地域民族风情,深受蒙古民族及其它兄弟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长调是伴随着草原游牧文明的诞生而传承至今的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长调艺术,对繁荣民族文化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世界非遗;长调民歌;保护  长调是伴随着草原游牧文明的诞生而传承至今的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
期刊
摘 要:巴金在其处女作《灭亡》塑造了杜大心这一经典人物形象,但在创作生涯中,他屡次提到笔下的杜大心与他是不同的。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及材料辅证,从青年巴金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体验,病痛经历,思想感悟四方面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同点,探究《灭亡》背后巴金若即若离的主体言说。  关键词:巴金;灭亡;形象比较;肺病  二十世纪20年代末,巴金在法国巴黎写下了他的处女作《灭亡》。这一本“排遣他心底寂寞与孤独的练习
期刊
摘 要:苗年是苗族人民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习俗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翻仰村苗年的年前准备,年中活动以及过苗年的禁忌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苗年;习俗;风情  黔东南丹寨县兴仁镇翻仰村是一个苗族人口众多且聚居的地方,苗族风情浓厚。苗年习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丹寨翻仰村苗年习俗研究可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年前准备  笔者全程考察翻仰
期刊
摘 要: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为促进民族团结,营造文化氛围,不断探索和实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推动学院民族团结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内涵建设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有着近30年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学院位于江西省共青城市,占地面积104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它将成为中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本文通过探讨信息技术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无限的创造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它将逐步成为中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
期刊
摘 要:《推拿》问世引起了人们对盲人推拿师群体的极大关注。本文以都红为切入点,试图从美学角度挖掘人物意蕴,探析都红之美的概念诱惑,以及其所具备的人格面具。  以小说中的几位女性为切入点,探讨作家在小说中所要传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  关键词:《推拿》;都红;美学;人格面具  在毕飞宇的《推拿》中,都红是一个貌美如花,气若幽兰,同时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有着不顾一切的孤勇的形象。如果去问推拿中
期刊
摘 要:自1992年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问世以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得到了相当的载誉,获奖无数。学术界亦一篇褒奖之辞,即使如此,作品仍难掩其局限性。其中,关于生与死的探究更是如此,作者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有深刻体会,对命运有着独特的体察,却未将其完全展现出来。  关键词:余华;生死;苦难;命运;民族性  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我国,为改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差的教育现状,国家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将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已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当务之急。  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