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芥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pab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头芥是一种专门腌渍而食的蔬菜,如果直接入锅炒食的话,味苦且带有辛辣味儿,很难人口,可是腌渍后再食就变得清香鲜美,成了一种食过便此生难忘的味道。
  儿时,父母把收割回来的九头芥先整齊地堆放在一边,经过闷黄、晾干、清洗等多道工序,才可以腌渍。腌菜的时候,母亲先切掉菜茚头,但是菜薷头也舍不得扔掉,腌渍时也一起腌在菜里面,然后把一丛丛九头芥切细,再拿出一口小水缸,往里放一层菜,撒一层粗盐。而父亲则把它一层层压实,最后再压一块重重的大石头封缸。过段时间后,腌渍好的九头芥呈淡黄色,色香味俱全。
  腌渍后的九头芥为了能长期保存,母亲把大部分九头芥拿到阳光下晒,最后制成一坛坛梅干菜,把小部分腌渍后的九头芥挤去水分装入空雪碧瓶中,由于雪碧瓶口较小,因此装一点就用一只筷子塞一下,一边装一边塞,塞得越紧越可以保鲜,这种腌渍保鲜的方法达到特有的原质风味,鲜香脆嫩不变质。
  九头芥上市时刚好是毛笋上市季,九头芥炒毛笋、九头芥炒细竹笋是一种绝配,成了农村的一道时令美食。
  炎炎夏日,餐桌上一碗九头芥茚头汤,更独具鲜香,让人回味无穷。
  我离家读书时,肩挑着米菜去学校,在我的菜罐里,装的就是满满的梅干菜,差不多管够一星期食用,有时母亲在梅干菜里加炒了点豆腐,算是上等待遇了。
  当年为了我读书,父亲种了许多九头芥,到我工作后,父亲还是一直喜欢种九头芥,家中几个瓶瓶罐罐里的九头芥,他们从年头吃到年尾。
  我每次回家,车的后备箱里总是塞进几个装满九头芥的雪碧瓶。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被分配到青海某偏远学校当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谁知,近万人的单位,却没一家像样的照相馆,每年学生照畢业照都得乘坐汽车到几百里外的一个小镇去拍。  1986年回南方探亲,我终于实现了萦绕心头许久的梦。用同事托我代买衣服剩余的钱先买了一台海鸥4A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买了一台简易放大机和几本学摄影的书。为了能让“海鸥”跟随我飞越万水千山平安地回到亘古大漠,途中我着实费尽心机。
期刊
2000年,我和弟弟正在镇中读书,我念初三,弟弟念初二。  一天晚上,我在昏灯下赶时间学习。父亲不知何时走进了我身边,轻轻对我说,明天你抽点时间和我去一趟集市吧,是墟日,听邻居说最近番薯可以卖个好价格,卖番薯的钱足够你用到中考了。我“嗯”了一声。  第二天我还没起床,父亲就起来煮好了饭,还煲了十几条鲜嫩绵滑的番薯。我美美地品尝着这人间佳肴,然后准备跟着父亲的车赶在晨曦前到达集市。家里的那头老牛,前
期刊
赵姐是做卫生家政的,人是我在中介亲自挑的。那天,中介临时约她赶过来,她和中介寒暄时,我在一旁观察她:五十开外的年纪,着装朴素,面色黑红,人长得精神,颇有年代感,很像《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  我问了她的基本情况,她都认真回答,对我的要求直说好、好,并没有过多的语言推销自己。中介说她家务做得好,她羞怯的表情与我遇过的能说会道的家政人员不太一样。看到她那双粗粝的手,随即说:“你明天体检合格后就来上班吧
期刊
清悠的风从江边吹来,令人爽朗。  沿着中山路,往南拐进一条小巷,远远地可望见堤坡的绿草,再行走不远,眼前出现一排破败的老房子,低矮的建筑,断壁残垣,围墙上的粉刷早已剥落,一些孤零的树木迎风摇曳着。这是过去的沙市巡司巷,一条古老的小巷,但这里很有名,稍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大华浴池就在这儿。  沙市的浴池业始于民国初期。据《沙市市志》记载,民国18年(1929年)前后,张寿山先生将其巡司巷内的一栋大楼
期刊
父亲是个农民,也是个医生。  父亲行医治病,从来都秉持着高尚医德。他看病不因人而异,也不分贫富贵贱,老弱病残。他既不自吹自擂,玩江湖把戏;也不唯利是图,贪图钱财。他为百姓效劳,也为长官看病,远到千里开外,近至隔壁邻居,他都来者不拒,亲自坐诊。对于穷苦乡邻,有付不出药费的,他采取记账方式,有时甚至分文不取。干了二十多年后,因为医疗站解散,父亲便去江城公社所在地租了间不足十平方米的民房,开起了个体诊所
期刊
我为什么看不到母亲的睡相呢?因为我睡着了,她才睡;我醒了,她早就醒了。  大概是五六岁,我在医院住院,那时,母亲在家里走不开,请二奶奶去医院照顾我。一個下午,输液之后我就睡着了。醒来,发现母亲趴在我的床边睡着了,她睡得很香,额头上的皱纹像小蚯蚓清晰可见,鼻息很重,但很均匀,为了节省打理时间,母亲剪了短发,白发不知何时已经冒出来不少。再看看她的眼角,还湿湿的。  我轻轻翻了一下身,母亲却立刻抬起头,
期刊
“扇子有清风,时时在手中;若是想借扇,等到八月半。”很小的时候,外婆就教给我这首童谣。  外婆家住小集镇,离我家隔着十里山路,可外婆时常往来于山路,为我们带来紧俏物品。在物资空前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末,我家油盐酱醋是经常“断档”的,所以我们很盼望外婆的到来。一天下午,太阳还有两丈高,我瞥见很远的秧坑口有个老人踽踽独行。她左手拎个竹篮,右手举着蒲扇,我一眼就认出那是外婆,便飞奔过去迎接。外婆的竹篮里
期刊
父亲走后,母亲一人独守着老家的屋院,拒绝了我要她来城里一起住的建议。我说,你守着这院落,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母亲指着趴在她脚边的黄猫道:“有它Ⅱ阿!”这只猫是父亲走的那年冬天流落到我家院子的,十余年来它享受着跟母亲相同的食宿待遇。  田地征用后,不能种麦种稻的母亲,喜欢上种黄豆、白菜、空心菜、萝卜等,松土、锄草、施肥,实在没事儿,她便在那块土地上晃悠,她那时大概觉得自己像个女王,她想这样就这样,想
期刊
我的水量小,一旦忙着事就忘记喝茶。我多数喝白开水,很少喝茶,但喝起茶来又停不下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喝茶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家里来了客人,第一件事就是泡茶,泡茶是一种礼节。即使邻居来串门,主人也会热情地说:“我泡杯茶给你喝。”邻居推辞着说:“刚刚喝了,不用客气。”这茶注定是喝不成的,串门并不是讨口茶喝,唠唠家常打发一下时光。喝茶就是一句客气话,邻居告辞,主人说:“让你空坐了半天,茶都没喝上一口。”
期刊
农历五月初五,艾蒿已在岭头地畔蓬勃成攒动的一丛一片。用镰刀把带着露珠的艾蒿贴地皮割下来,选出一大把,用红绳扎起来,插到门楣上,据说可辟邪、驱瘴、防蚊虫。  盛夏的夜晚,拖一块破草席到胡同口,张家爷爷的隋唐演义正紧锣密鼓,李家奶奶的嫦娥偷吃了后羿的灵药正带领着自家的鸡啊狗啊升天,碾台上赵家嫂子的皮胡子精正把笤帚疙瘩的手指“嘎吱、嘎吱”当胡萝卜吃……萤火虫提着小小的灯笼四处巡逻,却被胡同里突然蹿出的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