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echa_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如何引入更有效
  小学里,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那么,到了初一再次学习此性质时,该如何引入呢?是重复小学的折叠的方式去验证,还是采用其他方式?没有实验,学生能找到证明的思路吗?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的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三角形内角和在小学已学习了,小学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但在初中再次见到它时,必须与小学有所区别,在初中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应是如何利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去证明。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证明的思路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设计中的复习引入显得更为重要。
  二、良好的开端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经过多次的讨论与修改,我决定在教学中通过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学生顺利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证明做好准备。具体设计如下:
  首先复习平行线的性质:
  如图1,已知:直线上有一点A,过点A作射线AM、AN。
  1、若∠DAM=30°,∠EAN=70°,则∠1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2、若在AM上任取一点B,过点B作BC∥DE交AN于点C(如图2),则:
  ⑴∠2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⑵∠3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⑶∠1+∠2+∠3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通过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学生顺利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证明做好了准备。
  从实施的情况来看,这样做的效果相当好,由于学生刚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对这部分内容较熟悉,很顺利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求∠3的度数时,可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方法一: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方法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时板书: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这样不仅是对知识点的复习,而且为后面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做好了铺垫。学生会很容易想到,平角是180度或“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而会想到作平行线来解决问题。
  当学生完成第⑶小题时提出问题:∠1、∠2、∠3是三角形的什么角?这三个角有什么关系?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借此机会教育学生研究问题要有一个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课本的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学习时,我们已知一个命题是否成立,不能只靠拼一拼、量一量,必须经过推理证明,很自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三、定理证明方法的教学反思
  前面已提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才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那么如何证明、从何入手呢?
  由于在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特别板书“⑴平角——180度;⑵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80度)”,所以当问题提出后,学生很快从前面的复习中想到平角180度,想办法将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考虑能否搬动两个角与第三个角放在一起拼成180度?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里的教学比较顺利,学生很快想到将∠B搬到∠1位置上(如图3),即过A作AD平行BC,然后反向延长AD(如图4)。
  ∵DE平行BC
  ∴∠3=∠C
  ∵∠1+∠2+∠3=180°
  ∴∠B+∠2+∠C=180°,定理得到证明
  这样,学生学习比较顺利。同时,为了让学生对定理的证明格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位学生的答案。此时想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并不难理解,就提出能否用其他方法证明。然而,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1和∠3搬到∠2的同侧时,学生好像没有思路。我不断地引导学生,但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不知如何入手。我当时在想: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呢?为什么学生会思维中断?为什么第一种方法学得很顺利?课后经刘永东老师的提示,我得到了启发:问题出现在完成第一种证法后应让学生明白,既然可以将反向延长AD,为什么不能延长BA或CA呢(如图5、图6)?这样一来问题就解决了。
  教学中对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虽然花去了不少的时间,但教学中让我体会到这里所花的时间是值得的,通过多种方法去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面例题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例题学习中提出好几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这次的教学让我思考一个问题:虽然有许多的内容我们都教过多次,但如何教学效果会更好呢?这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发现问题。所以,我觉得对复习引入应进行如下修改(如图7):
  已知:直线上有一点A,过点A作射线AM、AN(如图7)。
  1、若∠DAM=30°,∠EAN=70°,则∠1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2、若在AM上任取一点B,过点B作BC∥DE交AN于点C,则:
  ⑴∠2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⑵∠3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求∠3的方法:方法一: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方法二: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方法三: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为定理的证明做好铺垫。这样,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更大,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同时,这也给了学生一个展示个性、享受成功的机会。
其他文献
“教育改革,观念先行。”在教育实践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人们从各自的理想出发,赋予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以不同的内涵,从柏拉图的“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界”到卢梭的“理想人”,从我国古代的“士”到今天的“三维目标”,无不如此。新理念这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对语文课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再创造的心理过程。下文是我对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的几点论述:  一、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期刊
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不仅体现学生对字词句的巩固情况,而且对小学生的习作有积极的辅导作用。在平时小学生做作业或者试卷反映看,大部分学生最怕的是阅读分析题目,并且分数不高,学生畏惧。哪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努力: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成自然,只有让学生自然地去阅读大量的文字篇章,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力得到提高。因此,阅读
期刊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掌握阅读技巧,这就需要采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感情,并逐步达到积累语言、最终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激发孩子阅读兴趣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美好的意境,这需要教师如何运用这种载体,在这
期刊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知不觉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好多题目不仅是讲了,而且讲了好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不见进步。也常听见学生这样说:“这些题目做了好多遍,可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诚然,上述情况的出现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例题教学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一方面原因。数学的例题是巩固知识点、培养能力的关键一步。例题教学中如果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基本的技能有所体验,再加
期刊
任何一篇好文章,都能在思想内容方面给我们以启发,都是作者内心充沛感情的释放。而读文章是读者同作者交流的过程。  在教学改革的理念下,教学不再是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的知识点大部分都或明或隐地含于语文教材所编排的课文内容中。因此,要学会语文学科的知识点,就要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了解内容、体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数学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我在数学教学中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是一种游戏,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运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而良好的开
期刊
众所周知,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是各学科的基础。随着课改教改在全国全面的展开,教师要迎难而上,更新观念,紧密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学要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  小学生的特点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持久性也不强,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开展教学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困难重重,教
期刊
【摘要】写作素养的提高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本文从“科学引导阅读,激发写作兴趣”、“教其体验生活,寻找写作源泉”、“教会自改互评,提高写作能力”、“启迪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参赛,让其尝试成功”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提高 学生 写作素养  写作是人们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语文教师都有同感:大部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数学是一门与人类思想中的精确部分相一致的学科。”不言而喻,数学的逻辑思维、推理的严谨性、结论的精准性一直被世人所公认。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我们人类带来新的挑战,生活的简洁美尽情地淡化了对繁琐的笔、墨、纸的依赖。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一个恰当计算方法的选择和计算结果的大致估计的理性时代。快捷的生活节奏,让我们产生了培养估算能力的意识。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工作效率及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