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创新才有进步,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实力,有创新才有腾飞。那么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呢?本文就此内容谈一些初浅的见解。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无情感的认知,也没有无认知的情感。
  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要注意两点。⑴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到“三个自由”。即“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信息”。⑵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让学生具有成功感。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是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心理学认为,激励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被奖赏者向着谋求奖励的方向努力。例如:学生不爱做课后的思考题,都等下节课教师说了答案然后抄上,教师便改变了教学方法,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谁讲得好,就让全班鼓掌祝贺,并奖励小红花,结果全班都提高了做思考题的兴趣。还有的题百花齐放,一题多解,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表彰学生勤于思考。“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
  二、保护好奇,萌发创新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创造都是从好奇开始的,它能培养追根究底、乐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品质,从而发现其中的奇异。因此,爱护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创造情景引发学生生疑,促使学生弄清未知的心理需求,为创新作好心理准备。
  三、充分放手,引导创新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身,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就必须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亲自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充分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今天我们又总结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经验。若想让学生真正调动起学习的兴趣,应注意两点。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验证,最后得出结论;⑵在学生自己做的过程中不要怕学生出错,应鼓励百花奇放。例如,在“教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做例题206÷2,结果发现2种答案,一种在列竖式时把0直接拉到商上面,另一种把0拉下来,然后用0除以2等于0,在商上写0。教师让学生说说哪种方法正确,为什么?哪种方法更好,经过全班激烈地讨论,得出2种方式都对,但第二种更简便一些。
  四、运用变式,激发创新
  人们由于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往往会产生定式心理。思维定式会严重防碍人们创造思维的发展。只有运用变式一一改变某一数学的非本质属性,而不改变其本质属性,才能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直觉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是自由联想在某一问题意识边缘的持续活动,当脑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时,与记忆联结突然沟通,形成突然清晰的表现。
  总之,培养创新能力刻不容缓,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使素质教育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678704云南省陇川县陇把镇弄贤小学)
其他文献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小学语文人教实验版二年级的课文,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作者运用诗歌的形式,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不同的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了解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从而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串讲  第一
期刊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呢?  一、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的气氛  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平等的民主和谐气氛。教育家魏书生就向自己提出了“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我曾对我教过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你喜欢怎样的教师”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更偏爱于能够沟通师生感情的“交流型”教师,而不是那种刻板的“工作型”教师。教师喜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学生对
期刊
改革开放让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城市缺少体力劳动者。这样就出现了民工潮。农民工却难以负担城市高昂的学习、生活费用,大量的留守学生出现就是必然的了。由于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的影响,我们理应给予积极地关注。特别是留守学生家庭“美育”的欠缺,令人担犹。  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类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
期刊
试卷讲评,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怎样才能上出一节成功的讲评课呢?我认为应该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做到“五讲一面批”。  “五讲”的内容如下:  第一,讲明试卷的整体结构、题型、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已经达到的目标。  第二,讲透出错率最高的题目。一道题有一半学生做错,就应引起老师的警觉,要分析原因,教给方法。  第三,讲清试卷中迷惑性最大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往往是陷阱题
期刊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对人才的渴求推动了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因而在全社会获得了空前的共识。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重大举措。因此,在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尽快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教学理论的学习制度,并将教育理论素质高低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组织教师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实践使我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合作学习,促进互动    合作学习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合作学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思想认识    1、从年龄方面来说,当今社会,教师不该有倚老卖老的思想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学已不单单是黑板和粉笔的关系了。职称评定已经把计算机作为一个硬件指标,来评审教师是否合格。但是,对好多老优秀教师来说,接受远程教育的思想还没有形成。有些人认为,人已经老了,马上就要退休了,学习计算机基本上算是多余。他们忘了,教师的本职就是要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学校教育是我们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11、12岁的儿童,工作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
期刊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那么,怎样正确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呢?  首先是课前激活兴趣,提高探究欲望。兴趣决定阅读效果。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其次是课中
期刊
一、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课标》明确了“识字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杜蕴珍说过:“学生入学前已掌握了大量的口语词汇,并初步理解了它们的意思,能够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他们会说会用的词语与代表这些词语的文字符号之间的牢固联系。教学中不但要注意音形义的结合,还要突出字形教学的难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实践和研究表明,对于学龄初期的儿童来说,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