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为人,行道利世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头等大事,向来为人所看重,因此劝学类文章也不在少数。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所概括的传统知识分子学习的目的性十分明确:进可以入朝为仕,退可以开馆授业。这体现出的是他对待子孙前途进退裕如的宽松心态和现实主义的入世态度。与传统劝学注重晓之以事理(如荀子《劝学》)、晓之以名利(如汪洙《神童诗》)不同,《颜氏家训》从人的社会化生存需要出发缘世而循理,因世而见利,因而更具人性化、人情味、生活化、经验化。具体而言,《颜氏家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读书明经,自资之艺
  颜之推认为学习首先是是社会化生存的需要。出于自己离乱的人生经历,他感慨发生在自己身边诸多贵族子弟盛世“望若神仙”,乱世“泊若穷流”的人生变幻。他沉痛指出这是因为他们“不学无术”所造成的。一旦失势,自然“求诸身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为此,他谆谆告诫说:“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能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对于求诸自身的途径,他首推的是读书明经:“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娱情乐心,休闲之艺
  在颜之推的“大学习观”中,艺术类被他归入“杂艺”,但也具有养生作用,亦不可偏废。但对其价值与功用他却有督导的见解。对于书法,他认为“微须留意”,因其可以传达一人之精神面貌,谚语有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对于绘画,他认为“玩赏古今,特为宝爱”;对于琴瑟,他感叹“雅致,有深味哉”“足以畅神情也”;对于博弈,他认为“有时疲倦,则倘为之,犹胜饱食昏睡,兀然端坐耳”;他评价围棋“颇为雅戏”,评价弹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时可为之”。看得出来,颜之推从优化生活品质(养生)的角度出发,看到了艺术的娱情乐心、消遣休闲的价值作用。也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他不主张学艺过精,涉入太深。这是因为学艺过精,技艺超群,难免身不由己,为贵族官僚所驱使,“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如果这样,就违背了学艺以提高生活品质的原则,反受其累。但是,他却主张具备高超的艺术鉴赏力,比如在书法方面他自诩“幼承门业,加性爱重,习玩功夫颇至”。
  开心明目,利行之艺
  颜之推认为,学习是提升自我素质,增长社会实践能力的需要。在他眼中,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开心明目”是提升个人素质,“利于行”是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他批评了当时读书人浮华不实,学不致用,忽略真才实学的不良学习风气:
  “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楣横而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咏讽辞赋,事既悠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嗤诋。”
  他提倡读书学习应针对社会实际,提高个人素养,解决实际问题:“不知养亲者”,通过学习古人的行孝之道,“惕然惭,起而行之也”;“素骄奢者”,通过学习古人的恭俭节用,“卑以自牧”“敛容抑志也”;“素怯懦者”通过学习古人的达生委命,“勃然奋起,不可恐懦也”。在颜之推看来,学习有务虚与务实两大好处,“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今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前者的“为己”,是学习的务虚之功,目标是弥补自身在素养上、认知上的不足。后者的“为人”,是学习的务实之用,求的是利国利民之行。因此,他形象地比喻说:“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不问贵贱,广学博取
  颜之推提倡广义的学习观。他嘲笑那些迂腐庸俗的读书人“不涉群书,经纬之外,义疏而已”的孤陋乏味;批评士大夫耻涉农商;慨叹差务工伎不懂书本知识,以至于“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遗憾“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者,不学无术,或遇大事“蒙然张口,如坐云雾”的无能和在高雅的社交场合“默然低头,欠伸而已”的羞耻。他进一步提出了不问贵贱,广学博取的观点:“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这一观点,可视为后来韩愈《师说》一文中“师之所存,道之所存”的先声。
  从《颜氏家训》中的劝学内容可以看出,颜之推的学习观与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学习观,无论是出发点,还是目标上既是一种承续,又是一种延伸、推广与细化,他把一种传统的理论植入社会生活的土壤,以自己对子孙后代的关爱之情与人生的阅历之智倾心培育,使之具有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一则古老的谚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适当地“捂”着点;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冻”着点,这样,就不容易得病,对于身体健康有好处。应该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也符合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观点;但并非人人皆宜。哪些人该用,哪些人不能用,尚需仔细斟酌。抛开“春捂”不说,单说“秋冻”,就不适用于心脑血管病、支气管及肺病、胃病、糖尿病、关节炎等五种内科慢性
期刊
曹操曾写过一首诗,叫《短歌行》,里面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的是周公礼贤下士的故事。  当年,周公派儿子伯禽去鲁国任职的时候,对他说:“你老爸我虽然地位尊贵,德高望重,但我从来都是礼贤下士,比如我正在家里洗头,一听说有人来找我,就赶紧把头发握起来去见他,有时候洗一次头要洗三次才能洗完;还比如我正在吃饭,一听说有人来提意见,我就赶紧把嘴里的饭吐出来,去听听他想说什么,有时候吃一次饭也要被打断
期刊
晋商的成功,靠的自然不只是某个力挽狂澜的商业奇才更是它的制度创新。一代创业,代代承传,百年不衰,晋商在500年的发展历程中,创建了一套“可大而又可久”的组织管理制度,解决了家族商业持续发展的难题。  笔者欲解读晋商,窥视其间种种奥秘,上下求索,苦寻不得,精诚所至,夜来灯下掩卷投笔之时,有智者自书中起,口称吾为晋商君,与笔者挑灯夜谈,揭开晋商崛起中最重要的奥秘……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笔者:现代
期刊
西安,是印度总理莫迪访华的第一站。西安人为他举行盛大的仿古入城仪式——这是古城人对尊贵客人的最隆重礼遇。在外人眼中,西安太“古老”。其实,西安在近现代中国作为“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将抓住机遇,打造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口”和物流中心,这里的风景,亦古亦今。  震撼的美东方式的写实之美  上世纪70年代对兵马俑的发掘与展出,在中国文化界乃至世界的文化界都是一件大事,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期刊
中国的古代典籍,总给人一种感觉,用西汉司马迁的话说“微妙难识”,《道德经》亦如此。东汉时期,张陵创建道教,把老子奉为道祖,把《老子》尊为最高经典“道德真经”,而魏晋时期的士大夫们,则把《老子》与《周易》《庄子》尊为“三玄”。  今天的我们初读此书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但是这本书二十多年来对作者本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它开启了作者的心灵,让他感受平凡的生活带给来的幸福感,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中国人真正的“文化
期刊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团扇也称“纨扇”“宫扇”“绮扇”“合欢扇”,起源于中国汉代,自古便与美人有着形象上的紧密联系,它常执于佳人手中,除了可招凉祛暑,驱虫扑蝶,还可掩面遮羞,帮助构成传统闺秀的理想形象。其实团扇不仅是中国传统女性的角色道具,同时也被众多男士使用。  缂丝团扇,就是缂丝为扇面制作
期刊
5月24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举办首届汉式集体婚礼,24对新人身着汉式婚礼袍服,依次进行拜堂、沃盥、对席、同牢、合卺、结发、执手礼等,再现了中华传统婚典文化的古韵之美。  来源/新华网  广西三江:校园传承非遗文化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传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将侗戏、侗歌、侗画等民族文化引进课堂,形成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教育格局,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发展
期刊
古琴是件从骨子里透着安宁和婉的乐器,它多数的曲子亦是这样,调长音转,曲润声悠。仿若是回回落落、叠叠弄弄间,一支香才恰恰燃到尽头,半缕轻烟随着律声缭绕七弦,方寸间就静了心怀。  而风流从来出自魏晋,其中一位奇人就敢于把酒七弦拟疏狂一番,他将琴中那水之深、月之静、梅之幽的恬淡雅然都抛了去,唯留下一夜清风,浇上坛坛烈酒,于醉中弦动如风翻林舞,琴诉如且啸且吟,情仇浓郁泼洒曲间,今日听来犹能闻得那夜酒狂、魏
期刊
也许沉睡数百年的因缘,竟让我梦境中与茶圣陆羽相遇。这是一次意外的邂逅,让我深深进入茶的境界,茶是物,茶是灵,茶是人,人在茶中。陆羽先生羽扇纶巾,似乎正当年,意气风发,一边梦中传授茶经智慧,一时娴熟泡制茶汤。袅袅香气,茶汤醇厚,一席在高山之巅云雾重重的梦境中,我拜倒在茶圣陆羽的茶席前。一场扣人心弦的时空对话即将展开,一次对于我和当下众生的茶经洗礼,一方茶的盛宴,一遭人生的变局。也许梦幻,其实真实,也
期刊
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方式早已脱离了传统的农耕文化,生产力的极大提升,物质的极大丰富,互联网的无限便利,让我们随时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质需求。但是僻处深山的大丘脊,依然以一个村落独立单元的形式,传承着“靠山吃山,耕织采集,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只有走进这个村落,才会真正明白“天人合一”在中国人的生存中有着如何根深蒂固的烙印。  守天时,便是生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  大丘脊的村民会严格按照天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