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故事密码 出奇制胜护航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8577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要并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初中班主任來说,在班级中开展德育教育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可以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其中,可以增加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初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字】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积极心理学 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 基于议题的群文阅读,一改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以《高中古典诗词中情景交融手法探究》为议题,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   【关键词】 古典诗词 群文阅读 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5-126-01  中国古典诗词
【摘要】 素质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的主要目标,但由于受到升学率、成绩、排名和教学政绩等功利性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相应的加重了学生的课业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数英三科课业的负担,严重的课业负担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块“绊脚石”,严重影响中小学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推行素质教育只能是一个空口号,因此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一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减负”的有关政策,所以积极响应国家和党中央的号召,对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
【摘要】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与疑。”,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数学课堂的灵魂。通过提问和回答,教师能及时吸收课堂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其主动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当前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如何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为了越来越多教师关心的事情。下面笔者则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语言文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
【摘要】 “三学三活”的“三学”是学生层面的预学、共学、延学,“三活”是教师层面的活引、活导、活用。开展“三学三活”活雅课堂的框架研究,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和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为我校的“雅健”特色教育增色。   【关键词】 课堂 学生 学习 教学 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学中的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减少学生“各自为战”的思想,弥补学生的学习缺点,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学习水平。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高中历史教学难点,使学生再合作学习中对历史知识点、难点进行深入理解,有效地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本文将探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摘要】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管理者,是学校与学生家庭联系的桥梁,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要懂得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学会与家长互相配合,和谐施教。班主任除了要很好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要能给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给予权威的家庭教育政策宣传,引导家长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履行家长义务。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班主任 选拔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
【摘要】 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为根本,利用建模思想引导学生建构一种解决化学问题的常用思维框架:选择原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提高高三复习课效率,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选择原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 前测 后测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069-030  
【摘要】 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体制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教育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育中起到了一定的客观作用,由于这种新型教育方式独特的开放性、灵活性以及综合性特征,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价值,占据着相当程度的地位。因此,我们对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思考我国高中政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