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潜艇与核潜艇作战思考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w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AlP和潜射巡航导弹等新技术大量运用到常规潜艇上,再加上其所具有的成本低、无核门槛、技术难度较小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的青睐。相比之下,核潜艇的锋芒似乎也被常规潜艇所掩盖。人们甚至产生疑问,核潜艇在与现代化常规潜艇对决中谁更有优势?这种优势又到底有多大呢?先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潜艇的作战能力。
  
  水下航速
  
  常规潜艇实际上是由柴油机和电动机进行驱动的,因此也可以称为柴电潜艇。当常规潜艇在水面或者通气管深度航行时使用柴油机推动,同时给蓄电池充电;而在更深的深度上航行时则依靠电动机推动,由蓄电池提供能量。所以,常规潜艇在水下的航速受到电动机功率和蓄电池储能能力的双重限制。目前,先进的常规潜艇最大航速一般不超过20节,并且只能持续1个小时左右。很多时候,常规潜艇的电动机会处于低速工作状态,此时仅能以2~4节的航速待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AIP技术在目前阶段对于提高常规潜艇的水下持续高速航行能力并没有很大作用。因为AIP所提供的功率还很有限,仅仅对增加潜艇水下巡航时间意义重大。
  核潜艇由核反应堆提供动力。目前核潜艇大多数采用压水堆,由反应堆提供热蒸汽推进涡轮机。涡轮机可以直接驱动螺旋桨,也可以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后再来驱动螺旋桨。核潜艇的水下航行时间几乎是无限的,主要限制条件是艇员的承受能力。核潜艇水下最大航速一般在30节以上,并且可以持续航行。
  从以上对比来看,常规潜艇与核潜艇相比是没有速度优势的,而缺乏高速性能会给作战带来一系列不便。在攻击作战中,常规潜艇不具备高速机动能力,对攻击前的占位非常不利。低速意味着常规潜艇大部分时间不是主动寻找战机,而是在等待机会。由于潜射武器射程比较有限,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射击阵位必然受到所用武器有效射程的限制。
  如果常规潜艇装备的是大射程重型线导鱼雷,则低速带来的劣势尚不明显。在目前现代潜艇噪声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潜艇声纳能够稳定跟踪一个低速目标(5节以下)的距离一般在20公里以内,而重型线导鱼雷的射程一般在50公里以上,因此目标距离肯定在重型线导鱼雷的射程之内。而目前常规潜艇装备的鱼雷射程通常较短,如TEST-71线导鱼雷射程为20公里,这个射程恰恰是潜艇声纳探测的边缘地区。这就使常规潜艇处于两难境地,我们可以从几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此时对目标发起攻击,如果目标稍作机动,鱼雷射程就不够了,考虑到常规潜艇配备鱼雷航速普遍较低(40节左右),若核潜艇作高速规避,则“追不上,打不着”的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其次,采用等待抵近射击,一方面己方潜艇被对方发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本来较为主动的攻击形式可能会逆转,另一方面如果对方改变航路,攻击机会就会丧失。再者,采用主动机动抵近攻击,为了保证稳定跟踪目标,常规潜艇不可能采取高速机动(10节以上航速会干扰自身声纳的工作),也不可能快速占位。考虑到在机动中还可能暴露自己进而处于被动,故此法也不可取。
  在防御作战中,常规潜艇一旦被核潜艇发现,面对的将是重型线导鱼雷的攻击。由于这种鱼雷射程大、航速快,常规潜艇不可能快速机动到鱼雷射程以外,而高速机动所带来的高噪声反而会使对方潜艇能够更准确的定位,故而依靠拼速度的方式,常规潜艇很难成功。如果能够采用中等静音航速(10节以下)沿鱼雷来袭方向的反方向机动,尽快摆脱鱼雷主动声纳的搜索扇面就很好了。但是既然敌方潜艇能在低速的时候稳定跟踪到你,那么采用中速摆脱跟踪成功率就很低,再加上线导鱼雷可以调整攻击角度,想逃生更是难上加难。可见,常规潜艇只有依靠诱饵和预设水雷等一些水声对抗方式来干扰对方潜艇和鱼雷的跟踪。在执行侦查任务时,如果面对的是敌方核潜艇,一旦进入被发现进入反跟踪,则更难依靠速度摆脱。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与核潜艇的交锋中,航速较低的常规潜艇将面临巨大挑战。但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常规潜艇都毫无机会。在近海作战中,由于海况复杂且水深较浅,核潜艇的航速优势恐怕难以发挥,此时常规潜艇的速度劣势就不明显了。
  
  武器携载量
  
  由于动力所限,常规潜艇排水量普遍偏小,水下排水量一般不高于3000吨,这就为携带武器的数量和种类带来了限制,直接影响常规潜艇的首次齐射火力和持续作战火力。以基洛级潜艇为例,武器总装载量只有18枚,虽然具有6个鱼雷发射管,但能够发射线导鱼雷TEST-71的鱼雷管只有两个。相比之下,美国洛杉矶级(688型)核潜艇的武器装载量为26枚,海狼级核潜艇的武器装载量更是高达50枚,8个通用鱼雷管可发射所携带的所有种类武器。
  在实战中,由于声纳设备在探测目标时有很大的时间延迟,并且在目标精确定位上还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潜艇对攻时必然是采用大量鱼雷齐射实施扇面攻击的方式。在目前鱼雷武器再装填速度较慢的情况下,攻击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因此在总装载量上不去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首次可用鱼雷管数量上。如果鱼雷管数量足够多,也就是在首次可发射武器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常规潜艇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齐射数量、武器种类和发射时机。在潜对潜作战中,首先开火的一方必然会暴露自身的位置,至少也会暴露自身的方位。因此,如果不能在第一次攻击中把对方核潜艇干掉,常规潜艇的处境将极度危险。可见常规潜艇在防御方面的劣势是明显的,突然性的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攻擊是其面对核潜艇的最佳选择。
  从另外角度看,常规潜艇在反舰作战中也面临同样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齐射火力,那么星星点点的反舰导弹对驱逐舰以上级别军舰都是无效的。这种行为只会弄巧成拙,暴露自己,引来舰载反潜直升机的报复性打击。目前看来,常规潜艇最好具有8具以上通用鱼雷发射管,才能在攻击强度上与核潜艇抗衡。
  
  探测能力
  
  潜艇的探测手段主要是声纳,声纳又分为艇首声纳、侧舷声纳和拖曳阵列声纳。它们各有特点,有着不同的用途。
  常规潜艇一般只装有艇首声纳和侧舷声纳。艇首声纳具有主被动工作方式,能够敏锐地接受中高频噪声信号。由于高频信号主要是由尺寸小转速高的推进器产生,因此艇首声纳是发现来袭鱼雷的最主要设备,可以测定出鱼雷的方位,并通过监听鱼雷导引头的声波发射时间间隔来判断鱼雷是否锁定,为规避鱼雷提供依据,但对潜艇一类低频目标探测效果则不好。侧舷声纳又称作侧舷宽 孔径阵列,主要接受中低频噪声信号,也就是可以探测潜艇和舰船之类的目标,是常规潜艇主要的探测手段。但由于侧舷声纳安装在艇身上,因此容易受潜艇本身的噪声影响。
  实际上,对于发现和跟踪中低频潜艇一类目标,最有效的是甚低频拖曳声纳阵列。甚低频拖曳声纳是安装在高强度缆线上,在使用时施放至距离目标较远距离上。由于拖曳声纳远离艇体,所以有较为完美的探测效果。在核潜艇的声纳系统中,拖曳声纳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探测设备。但由于目前常规潜艇体积限制和一系列技术原因,装备拖曳声纳的常规潜艇寥寥无几,这使其面对核潜艇时往往趋于被动地位。核潜艇凭借先进的拖曳声纳,在中等航速下仍能对周围目标进行有效的捕捉和跟踪,敢于进行战术机动;而常规潜艇迫于侧舷声纳受自身航速的影响,只能等待目标上钩,丧失了作战主动权。现在以日本亲潮级和法国阿戈斯塔级为代表的常规潜艇都已装备拖曳声纳,这恐怕是今后的大势所趋。
  除声纳外,潜艇还可以通过ESM(电子信号警告)、潜望镜、雷达和数据链等设备进行目标定位。对于跟踪敌方潜艇而言,只有数据链较为有效,但需要大量外部信息的支援。
  
  武器的选择
  
  武器方面,笔者更偏重于装备重型线导鱼雷。这类鱼雷有诸多优点:1、速度快,一般为50~60节,这个速度即使是核潜艇也很难摆脱。2、射程远,一般达到40~50公里,潜对潜作战(依靠潜艇自身探测目标,不依靠数据链)通常都在这个距离以内,攻击一方无需进行特别的占位,这对于机动能力较弱的常规潜艇来说较为有利。3、作战深度大,如MK48--5达到了1200米,能够有效对付大潜深潜艇。4、制导方式多样,采用线导加主被动声制导方式,可自动作战和人工干预作战,抗击敌方潜艇的水声对抗。5、威力大,在命中一发的情况下,敌方潜艇存活概率很低。
  澳大利亚的科林斯级潜艇已装备MK48重型鱼雷,从某种意义上弥补了常规潜艇的劣势,使其在与核潜艇对抗中趋于均势。目前只有美国的MK48和俄罗斯的65型可以真正称得上重型鱼雷。相比而言,MK48由于在同等性能下直径更小(533毫米),能够装载在常规潜艇上;俄制65型(660毫米)只能装载在核潜艇上。
  潜射反潜导弹凭借高速度投放和巨大的射程优势,可以在潜艇处于被动的情况下扭转战局。这种导弹的战斗部为一枚轻型反潜鱼雷,发射后按一定角度飞出水面,然后在空中飞行,到达目标附近时通过降落伞把轻型鱼雷投入水中,鱼雷制导装置开始工作,捕捉目标后自动实施攻击。在潜射反潜导弹方面,俄罗斯更有经验,他们发展了多型潜射反潜导弹并大量装备。改进型基洛级就具备发射潜射反潜导弹55-N-15“星光”的能力。裝备反潜导弹后,常规潜艇与装备反潜导弹的核潜艇有了均等对抗机会。而面对未装备反潜导弹的核潜艇,常规潜艇则真正有了杀手锏。在处于被动时,敌方首先发起鱼雷攻击,常规潜艇可以通过对来袭鱼雷的粗略定位来估算敌方潜艇位置,然后进行多枚反潜导弹齐射的面覆盖,而敌方潜艇势必加速规避我方反潜鱼雷,进而丧失对常规潜艇的稳定精确跟踪(这里不考虑潜艇使用UUV“无人水下机器人”用于探测跟踪水中目标)。常规潜艇则可以趁乱,溜之大吉。如果反潜导弹布设方位准确,则很可能击中核潜艇。
  
  静音特性与作战地域的选择
  
  如果说蓝色的深海是核潜艇的天下,那么绿色的近海就是常规潜艇的天下。在近海地带,水很浅、海底地形复杂,海底植物和动物种类繁多,水声环境极为复杂。在这一区域,核潜艇速度高、潜深大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常规潜艇由于采用电动驱动,在动力关闭后,不会发出任何声音,即使敏锐的拖曳声纳也无能为力。而核潜艇即使关闭动力仍存在反应堆噪声,所以静音效果反而不如常规潜艇。唯一的招数就是通过主动声纳发现常规潜艇,但这也并不十分有效。在浅水中,主动声纳能否成功搜索依赖大量环境因素,水平和垂直温度梯度、水深以及水底的各种物理特性对此都有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水深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声波射入水底时通过的距离、入射角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传播路径的类型。在近海,常规潜艇可以通过设伏,等待敌人慢慢上钩。
  分析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受到动力的限制,在采用单艇对抗下,常规潜艇即使采用了现在最为先进的技术,也很难与核潜艇抗衡。在海战中,常规潜艇无论在攻击还是在防御中往往都处于被动,它们的胜算只能寄托于核潜艇是否会露出破绽。一个简单的“核”字,决定了攻击型核潜艇的水中霸主地位,这就是它称雄的资本。当然,现代海战不是简单的潜对潜,更不是单艇对单艇,而是系统的对抗、思维的对抗。一个好的战略指导思想、一个好的战术欺骗,往往决定了海战的胜负。但我们切不能把胜利全部寄托在战略与战役指挥上,因为这存在大量的偶然因素。所以,我们还应把精力投入到提高单艇的作战能力上,也就是核潜艇的研发和建造上。这就像下象棋,虽然“兵”偶尔会干掉“车”,但你不得不承认“车”永远是棋盘上的王者。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05年10月19日,继瑞典哥特兰(A-19)级潜艇之后,德国212A型潜艇U-31和U-32号正式加入海军行列。作为世界最先进的两级常规动力潜舰,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它们所装备的新型AIP系统,那么,AlP系统为什么这么吸引人们的眼球呢?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潜探测装备和技术迅猛发展,各型声纳、磁探仪、天基雷达、激光探测器、红外探测仪等新型反潜设备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常规潜艇的
期刊
中、印两国毗连相邻,有很长的国境线,也有双方记忆深刻的历史恩怨。近年来,两国发展迅速,成为了世界瞩目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不过,两个国家发展的重点不同,中国主要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印度则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与武器装备,海军又是印度军事发展的最优先项目。印度有一支被称为“印度洋上的海豹”的海军特种部队,几乎无人不知,但他们的真实情况与突出的战斗力几乎很少向外界透露。  无独有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大
期刊
1961年6月,苏联第一架装载反坦克导弹(4枚3M11“方阵”导弹)的米-1MU直升机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试验证明,直升机载导弹的操控并非易事,因此苏联的武装力量对该项目并不感兴趣。而且批评家们指出,防御作战任务不需要由军级建制部队来完成,所以他们的反坦克武器数量不需要超过现有的反坦克团,反坦克团配属于防御师比配属于直升机师更容易,没有必要研制机载反坦克导弹。五年之后,苏联又开始了另外一次列装直升
期刊
俗话说得好,有矛必有盾。从1943年初开始,曾经几乎使英国的商船航运濒临崩溃的德国潜艇部队在大西洋水域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在技术上,盟军各种新型护航舰艇的出笼、雷达、声纳(ASDIC)、高频测向仪(HF/DF)等探测设备的改良以及刺猬弹等先进反潜武备的广泛应用,使从发现德国潜艇到将其击毁的整个过程变得迅速而有效;在战略战术上,由于以歼灭德国潜艇为首要目标的支援舰队的概念付诸实施,使护航舰艇从传统的防
期刊
俄罗斯第三代常规动力潜艇——基洛级877EKM及636型因其独特的安静性能备受东西方各国海军的关注,并在国际常规潜艇市场上一路走俏。然而,基洛级余音未了,俄罗斯又迅速推出了其第四代常规动力潜艇——677号工程阿穆尔级潜艇,其安静性能和攻击能力较基洛级都更胜一筹,是常规潜艇领域内名副其实的顶尖级高手。一直以来,对于阿穆尔级潜艇,我们只能“闻其声,却不见其人”,但这种状况很快得以改变。2004年4月,
期刊
航空炸弹、鱼雷、水雷以及其他武器载荷通常都是通过炸弹挂架携带在飞机的外部和内部。炸弹挂架的功能看似简单,实际非常复杂,它要能够携带、激活并释放武器。作战飞机翼下或是机腹下方的挂点整流罩内,实际上都有一套十分精巧的武器投放装置。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武器挂架首要的功能是携带和投放机载武器,携带武器的要求似乎并不高,航空炸弹等武器上通常都有配套的悬挂环和悬挂滑块,挂架上则有专用的悬挂钩
期刊
多年以来,世界各国总是优先发展军用技术,再逐步扩展到民用领域,但冷战结束后这一趋势正悄然转变。一些民用高新技术首先是在市场推动下迅速崛起,然后再应征入伍,披挂上阵。民用市场培育起来的高新技术具有突出的经济性、使用效率和广泛用途。这些优势对讲究效费比的军方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高速船(HSV)技术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出现约有10年,在民用市场方兴未艾,军事应用也崭露头角。在民船领域,高速船的水平已达
期刊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击,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在这危难之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的其他国家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就向中国提供了大批飞机,并且直接派来了一支志愿飞行部队。在4年多的时间里,这支部队在中国大地的上空与中国飞行员并肩战斗,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我们不应忘记,历史也不容忘记,让我们向这些默默
期刊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面战舰、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武器平台、各种尖端工程技术最复杂的综合集成体,航空母舰的建造已成为当今造船工业最艰难的系统工程。对于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无论是自行研制航母,还是改装“二手”航母,都将面临一系列极为棘手的工程技术难题。    难题一:舰体与舰载机系统的整合    航空母舰同任何一艘现代化军舰一样,首先诞生于设计师的脑海里。分析国外一些国家建造航母的历程可以发现,在预研
期刊
2006年,台湾陈水扁当局加快了走向“台独”的步伐,尤其是在军事战略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台当局不惜耗费巨资,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发展武器装备。此外,台军在人员编制体制上也做出了相应变化,一批“亲扁派”被委以重任。随着人员调整的完成和一批先进武器陆续装备台军。2006年,台军举行的“汉光22号”演习,其规模更比以往大的多。通过这一系列的整军计划,都显示出陈水扁“武力拒统”的野心。    启动多项武器计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