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世界的新色彩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kls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彩色摄影”之前,尽管彩色摄影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彩色只是感官的,黑白才是摄影表现应有的形式。虽有少数摄影家在探索,但并未形成规模。本文对摄影的彩色化以及新彩色摄影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新彩色摄影中“表现有色彩的世界”的观点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关键词】黑白;彩色摄影;新彩色摄影
  摄影、电影和电视的影像形态在其诞生初期都是单色调,作为一种对现实世界客观复制和忠实再现的视觉工艺,彩色化也是其后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1954年,美国研制的NTSC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运用于电视广播的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开启开了电视(大众传播媒介)的彩色时代。而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也早在1932年就以美国特艺色公司的三色染印法工艺拉开了彩色电影的序幕。虽然自摄影发明以来就有彩色摄影到各种尝试,但整个摄影领域的彩色化却是在20世纪70年代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约翰·萨考夫斯基“选中”威廉·艾格斯顿的彩色胶片摄影作品展出“新彩色摄影展”后,彩色摄影才在摄影史上完成彩色化。
  一、彩色摄影
  1942年,美国柯达公司推出了减色法多层彩色负片和相应的彩色相纸,现代彩色工艺也由此定型。彩色摄影开始在商业应用类摄影和大众摄影领域迅速得到应用,但在媒体报道类摄影、艺术创作类摄影等“严肃”摄影层面却一直反映平平。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现代美术馆先后为恩斯特·哈斯、玛丽·柯辛达斯和威廉·艾格斯顿的彩色摄影作品举办个人展,彩色摄影开始纳入艺术摄影层面。与此同时,欧美摄影界也开始了重新探索彩色摄影的新潮流,并因萨丽·奥克莱尔的《新彩色摄影》一书而后被称为“新彩色摄影”。
  二、新彩色摄影
  “新彩色摄影”之前,尽管彩色摄影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在商业摄影和摄影爱好者之中使用,但是在专业摄影层面是不被重视的。在商业摄影中,彩色摄影最先被用来拍摄花花绿绿的广告片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在艺术摄影中,摄影家们认为色彩只是感官刺激,并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在大众摄影的层面彩色摄影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也仅仅是在造型层面有色彩,和手工上色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当时的摄影专业领域认为,黑白摄影是摄影表现理所应该采用的形式,彩色摄影只是将黑白拍成彩色而已。黑白摄影是理性的、有语言的、有意识形态的等;彩色摄影只是感官的、感性的感受,会破坏掉摄影好不容易确立起来的艺术地位。新彩色摄影的观念扭转了这一认识,让人们发现色彩不仅仅是造型手段,也是有语言的是可以引发人们思考的。以摄影界奉为经典理论“决定性瞬间”为例:如果只是为了追求“瞬间”,与摄影的彩色还是黑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比如,拍摄田径运动会冠军的冲刺瞬间,黑白和彩色都可以完美地记录这一精彩瞬间,似乎没有了色彩的干扰,黑白的表现更为凝练。布列松本人也认为:“黑色和白色所带来的是最复杂、最完整的色调,相反,彩色所带来的只是一个间断的色谱。”
  值得注意的是,“新彩色摄影”的概念直到1981年才正式提出,但在这之前就有很多有识之士对彩色摄影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了探索。
  三、表现有色彩的世界
  一般摄影家希望我们熟悉的颜色(如肤色、蓝天、花草的颜色)符合“理想”中的顏色,其他颜色无明显偏色即可。另一些如广告摄影、文物与艺术品复制摄影和某些对色彩还原有极其苛刻要求的科技摄影,则要求尽可能准确地还原被摄物的固有色。新彩色摄影的出现扭转了以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人们很难同时既看到物体,又看到色彩。”当我们看天空,只会觉得它是天空而不是看到蓝色的天空。而新彩色摄影正是要表现“蓝色”的天空。
  如今,彩色摄影无疑是我们最熟悉的摄影表达方式,其应用让摄影家的创作有了新的诉求。以威廉·艾格斯顿为代表的摄影家“赋予色彩以生命”,通过色彩来表现摄影家心目中的色彩,表现“有色彩的世界”。以威廉·艾格斯顿的摄影作品《红屋顶》为例:红色的屋顶墙壁像是鲜红的血液,由中心散开向外延伸的电线像是经脉在汲取养分,作为视点的电灯明亮又突兀。摄影家威廉·艾格斯顿用鲜艳与冷峻的色彩表现了美国战后丰裕的现实社会的寂寞与空虚,通过色彩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
  在黑白摄影时期,大多数人不会关心色彩在画面里扮演什么角色,因为黑白抹杀了更多细节。现实世界是有色彩的,生活同样也是有色彩的,但是不被人们注意到,甚至不被人们意识到。新彩色摄影的摄影家们要表现的是“有色彩”的现实世界。对新彩色摄影而言,有色彩的照片并不只是一种结果。他们对色彩本身并不感兴趣,其目的在于以色彩表现生活,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当他表现某些事物、场景的时候,那些色彩正好突出了他对被摄事物的理解。《推车少年》中,威廉·艾格斯顿拍摄的在金色光线中摆弄超市手推车的少年,阳光照射在脸上,整个画面温暖又明亮。在普通人看来,只是一张彩色的照片,但在艾格斯顿的眼中:少年就是金色的青春,阳光向上的少年和金色的光线正好突出了其对青春理解。就像萨考夫斯基说的“艾格斯顿发明了彩色照片”,这也许是幽默的调侃,但也足以说明了艾格斯顿对彩色摄影的新的理解。
  新彩色摄影将色彩作为摄影表现的主要部分,和光线、构图、形态一起构成照片的整体感。在艾格斯顿的作品中,色彩对照片的整体视觉效果发挥了主要的作用。看似刻意地展现色彩,但是在他自己眼里只不过是在忠实地记录现实。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们崇尚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以黑白为经典。威廉·艾格斯顿为首的新彩色摄影家们思考尝试的摄影方式对整体摄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画面中的光线、空间和色彩都可以是主体,摄影也不仅仅是捕捉瞬间和完美的形态。
  新彩色摄影概念的提出顺应了技术进步的同时,让摄影家们意识到彩色摄影对摄影表现的新的可能性。乔尔·迈耶罗维茨探索光线对色彩的影响,他的《莱特角》用彩色拍摄清晨日暮时分的海边,思考光线与彩色的关系,早期对街头摄影和城市景观的彩色尝试创造了彩色的类似视觉片段,构成了新的思考空间。甚至是他讲彩色摄影的严肃创作介绍给了威廉·艾格斯顿。斯蒂芬·肖尔的《美国表面》没有明信片般的美丽风光,没有理想化的商业空间,他表现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国,将美国包裹在一种色彩浅淡的同质化的氛围中,看似日常的照片中包含了那个年代美国的社会状况,这是彩色的表达。他们拍摄的不仅仅是“有色彩的照片”,更是“有色彩的世界”。
  结语
  新彩色摄影不仅使彩色摄影本身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也为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诸如客观现实和主观世界、再现和表现等一系列有关影像色彩的实务奠定了系统而规范的基础。在数字摄影、跨屏传播的今天,“数字色、颜色的真实性、色彩管理”等一系列纠结人们的新困惑,其实都可以在新彩色摄影中理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新彩色摄影意味着摄影的一种新色彩。
  参考文献:
  [1]缪晓春.再看“新彩色摄影”——彩色还是黑白,这曾是个问题[J].中国摄影,2008(1).
  [2]顾铮.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3][英]帕梅拉·罗伯茨.百年彩色摄影(从彩屏干版到数码时代)[M].胡齐放,等.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4][美]安娜·H·霍伊.摄影圣典[M].陈立群,等.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德拉克洛瓦的画作,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整个欧洲动荡不安、浪漫主义思潮风生水起下的产物。画家用丰富的想象力,唤活神话故事,井附丽于画面之中;将残忍恐怖的战争第一现场记录在画布之上。兽性赋子灵魂,虚幻赋予感性;把深刻的哲思和奔腾的梦想集于一身;在理性庄严的普遍笑上,用力豁开一道口子,丰富美的內涵。德拉克洛瓦画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关学价值。  [关键词]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色彩;战争;运动张
期刊
【摘要】在彝族服饰大的背景条件下,对彝族立体纹饰符号虎头帽的制作工艺和造型形态展开分析,探究彝族虎头帽的艺术特征和语义。  【关键词】彝族;立体纹饰符号;虎头帽;制作工艺;造型形态;审美寓意  彝族虎头帽属于彝族儿童服饰中一种帽式,从符号语义的角度来说,它属于彝族虎崇拜的立体代表纹饰,是虎崇拜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物化表现符号,寄托着长辈对于下一代的美好愿望,折射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内涵,将其置身于彝族服
期刊
[摘要]新时代环境下具有鲜活生命气息的中国油画家,寻求的艺术风格和道路会是怎样一种风格和道路?气息、气血区别于每个鲜活生命不同的根本特征,气息、气血造就每个人不同的体格、面貌、气质、性格,这是神奇物种的根源,是人与人不同的根源。中国油画艺术家用油画描绘事物时,他应有感而发,非机械而做,机械而做是具备机械程序的机器人所为,机械复制物象有悖生命本体特征和生命运行规律。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申讲到写实
期刊
期刊
[摘要]后现代主义绘画是复杂的多元的体现,其后现代主义主要的特征是艺术即生活,以大众的日常生活、大众的消费作为题材,用反传统的绘画形式表现,使艺术明显趋于大众化。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审美取向;大众化  一、后现代美术的成长环境  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内民众活动比较频繁,反战、反集权、反女权、反人权的主题活动不断发起,这种均来自文化上的革命精神很快地渗透到各个领域
期刊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如果必须要说“南山画社”的艺术理想,那么,陈子昂《感遇》中的这句即是。  登山,利于望远;怀古,便于风雅。稍微有点儿艺术情怀,无论登山,还是怀古,都是难度系数不大的艺术动作。但是,一旦“登山”和“怀古”,成为一种生存的功利而非生命的情怀时,世界就有了俗意。  如何在世俗的包裹中,身怀利刃,脱身而出?  从古至今,没有比“终南捷径”更“捷”的“径”。  因此,七位年轻的艺
期刊
丙申夏初,以“途中”命名的陳政古意山水画展顺利开幕,师友相聚,名家点评,展出获得了较好反响,精选的80余件仿古人笔意与精神的山水习作令人印象深刻。中原画界皆知陈政主攻工笔人物画,其现实主义风格的人物画创作在全国美展等重要展赛中屡有斩获,而此次展览却是一个追慕传统的山水画展,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反差”。“跨界”还是“玩票”?已过不惑之年的陈政深知术业有专攻的意义,艺术有相通,借鉴须明理,显然这批临
期刊
【摘要】高茜的画可以被定位成“工笔静物画”,她把极具现代感的意象与传统的工笔画相结合,她画中的一切“物”皆与女性的“闺阁”有关。她的《独角戏》系列由三幅画作构成,在方寸之间捕捉到极复杂的女性感受,并将压抑和宁静融合在一起,敏锐地把“现代与传统、静与动”放大。  【关键词】高茜;独角戏;当代工笔画;景物  一、当代工笔画的继承与发展  20世纪初期,在西方绘画思潮的冲击与影响之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之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