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统编本教材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中每个单元安排1篇“和大人一起读”,上下册合计16篇。从目前的教学实施现状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有的教师不放心,一味包办代替;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测试内容,则放手不管;有的教师则索性推给家长,听之任之。那么,“和大人一起读”中这些文本的学习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如何落实呢?
一、“和大人一起读”的价值定位
16篇“和大人一起读”被安排在每个单元后的《语文园地》中。从文本的内容与篇幅方面看,与本单元的课文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以儿歌、童谣、故事等为主,而且阅读的难易程度也与课文相当。那么,“和大人一起读”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它与课文学习和学校阅读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和大人一起读”的学习形式与课文学习不同。课文学习,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的教学行为;“和大人一起读”,“大人”主要是指家长,是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的家庭阅读。课文学习中的教师,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家长,身份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且很少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课文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学习阅读策略,养成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便于统一检测;而“和大人一起读”的学习,更加注重“共读”的过程,对于读的效果一般不需要统一评价。
其次,“和大人一起读”活动与校内阅读不同。学校阅读活动是由学校策划组织,在以教师指导下的集体阅读活动;“和大人一起读”在家里进行,其性质是完成学校老师安排的“作业”。学校阅读的内容多是课外读物,一般以年级、班级或者小组为单位同读一本书,然后教师组织大家交流。“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内容以课本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为主,学习交流的主体是孩子和家人,人数不多,形式更加自由灵活。
因此,“和大人一起读”不同于课文学习,不同于学校阅读,教材编者将其安排在一年级,主要目的就是要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激发孩子从小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孩子独立阅读的习惯。因此,教师包办代替、放手不管、推给家长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行为。
二、“和大人一起读”的指导策略
“和大人一起读”是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家里阅读。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家长落实“和大人一起读”这项学习任务呢?
1.鼓励家长营造家庭阅读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家长对书和读书的态度往往会影响着孩子对书和读书的态度。家长对阅读的重视如何体现呢?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家长为孩子提供物质方面的保证,尽可能地为孩子留出相对独立的空间,至少是安静的空间。这个空间里应该放置一些适宜孩子阅读的各类图书,比如这个年龄段的绘本、童话、故事书等,还需要有一些工具书、桥梁书,比如字典等,方便孩子随手拿来阅读和使用。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家长注意人文环境的营造,鼓励家长自己做个阅读者,尽可能地让孩子沉浸在浓郁的家庭阅读氛围中。比如平时家人之间的交流可以与某一本书有关,比如家人的生日,特别是孩子的生日,可以送书、奖书,比如节假日里可以一起买书、读书等。 “生活即教育”,环境会育人。教师要鼓励家长有这样的意识,并想方设法尽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2.指导家长创设阅读的仪式感
落实“和大人一起读”,教师需要指导家长在一起读时创设一点阅读的仪式感。
一方面,创设阅读的仪式感,可以让孩子更安心地阅读。学校里上课伊始,学生要起立问候,这不仅是礼貌,更有一种强烈的暗示:现在进入学习状态,这与下课时的休息、松散不同,接下来要全神贯注倾听、思考、交流。这就是仪式感的作用。“和大人一起读”时也要有仪式感,可以让孩子明白:现在要和大人一起读书了,与刚才的游戏、聊天不同,读书要安静下来,沉下心来。
另一方面,创设阅读的仪式感,可以让孩子的角色感鲜明起来。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只听老师的安排,在家里不听话。比如,安排孩子读书,他不干;让孩子回答问题,他说“我不会”,你说“刚刚讲过的呀”,他回复“我忘了”。家长焦急万分,孩子却“郑重”不起来。为何会如此?因为在孩子看来,在学校,自己是学生,老师是教育者,彼此的角色鲜明,学生就应该尊重老师,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而在家里,家长一会儿是给予他百般呵护、一切围着他转的妈妈,一会儿却是要求他做这做那的妈妈。妈妈的两种角色不同了,孩子却没有将角色变换过来。因此,你让他学习、思考,他自然就有了如上的表现。所以,创设阅读的仪式感,可以让家长的角色在孩子的心里重新定位: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我是学习者,家长是监督者、指导者、合作者。这样,有利于学生静心阅读,也便于后面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深入交流。
古人读书是讲究仪式感的,“焚香沐浴,品茗闲吟,知己相伴,相互切磋”。今天,自然不需要复古,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借鉴。那么,教师指导家长如何创设阅读的仪式感呢?(1)静:进入“和大人一起讀”时,大人要丢下手机,关上电视和电脑,不要喧哗,减少走动,尽快消除对孩子的干扰,使家里保持相对的安静。 (2)净:督促孩子去卫生间方便,解决好个人问题。然后孩子回到自己的学习空间后,收好零食,远离玩具,桌面收拾干净,准备好文具,使周围保持干净清爽。(3)竞:尤其是刚开始的阶段,家长和孩子要约法三章,明确彼此的角色:读书是孩子的事情,家长会根据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合作。然后比一比:孩子有没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认真阅读,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家长有没有用心做好该做的事情,有没有积极参与到指导孩子的学习之中。最后,家长和孩子互评。在家庭共读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态。
3.传授家长一定的阅读指导方法
很多家长都是较为成熟的阅读者,对于“和大人一起读”的文本内容很容易理解。然而,缺少指导的经验。因此,何时指导,指导什么,如何指导,分寸把握不住。那么,教师应该传授给家长哪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呢? (1)读为主线。
“和大人一起读”,“读”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学生。“读”是第一要务,“读”应贯穿始终。因为读书的方法、读书的能力,只有在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和提高。
首先是读的形式。①学生自读。低年级学生的读,一般分为朗读和默读两种形式。朗读,需要张开嘴巴,这样有利于语感的形成。默读,有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便于带着问题进行思考。②家长范读。家长的范读也包括两种,一种是正确的示范引领,重点解决文本中比较难读的地方,比如如何把人物的对话读得有变化,有情趣。一种是在关键处故意“示弱”的朗读,这样能够激发孩子当小老师的欲望,孩子给家长示范读,就能起到强调重点的作用。③家人合读。合读更有乐趣,孩子更加喜欢。比如读儿歌时,可以你一句我一句接读,读故事时可以分角色朗读,有时甚至可以合作演一演。
其次是读的时间。一般而言,适宜孩子先读,孩子读得好,家长给予鼓励,读得有问题,家长便要有针对性地引导。然后是大人和孩子之间边聊边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让朗读与默读结合,大人引导孩子带着问题默读,然后再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理解。最后,还需要让孩子整体朗读,由于这一次的读是建立在初读的基础上,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这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让孩子读得正确,读得熟练,读得有感情,同时让孩子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强,还可以让孩子进行复述或者背诵。
(2)交流有方。
有效的阅读,必然伴随着思维的参与。“和大人一起读”中“大人”的价值也重点体现在这里。在共读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交流。这种交流应该是亲和的、宽松的,更确切地说这种交流应该用一种“聊”的方式。那么,要想在一定的时间里“聊”得有价值、有质量,家长最好自己先“备备课”。下面笔者以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中的《猴子捞月亮》为例,谈一谈如何设计有价值的话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交流的过程。
话题设计建议从这几个方面着手:①主题类的话题: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者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猴子捞月亮》是一篇童话故事,题目本身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家长可以和孩子重点聊一聊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这时要让孩子先说,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见解,不可过早地告知大人的理解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交流的过程就是引导孩子思考的过程。很多孩子会说猴子真笨。然而,笨是个模糊的概念,这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发现猴子们“笨”在哪里。有的孩子可能会说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有的孩子会说它们不懂常识,要多掌握知识。有的孩子会说不要盲目跟从别人等。家长可以启发孩子从多个角度思考,引出更加丰富的答案,之后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理解。②探究类的话题:让孩子说一说故事的情节,说一说故事中人物的特点。比如,在这个故事中,可以让孩子先找出1~4自然段中“传消息”时猴子的出场顺序: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 一群猴子。再找出5~7自然段中“捞月亮”时猴子的顺序:老猴子—大猴子— 一群猴子—小猴子。然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孩子就会发现顺序是相反的。“那么,这个顺序可以调换过来吗?”经过讨论,发现不可以。“那为什么呢?”小猴子小,不知道水里是月亮的倒影,因此着急地喊,大猴子跟着,惊动了老猴子,然后是一群猴子。小猴子小,不知道这个现象,有这样的举动,情有可原。如果是老猴子看见水中的月亮倒影,就喊起来,这就不符合情理,有趣的故事就变成笑话了。那么,在捞月亮的过程中,老猴子在最上面,最下面是小猴子,这说明猴子的组织能力是很强的。如果反过来,小猴子在最上面,下面这么多猴子,拉得动吗?这个话题的交流,就揭开了这个故事的表达密码,孩子在讲故事的时候,就很容易把握故事的情节了。③语言类的话题:引导孩子关注文章中的某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和表达的作用。比如,在本文中,要让学生看一看文中猴子都是“一看”就喊起来了。“一看”与“仔细看”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孩子就会若有所悟:猴子们的“捞”而无功,恰恰是它们没有仔细观察,缺少思考,盲目跟从的结果。“想一想,如果这个故事重新来一次的话,在哪一个环节就可以避免它们这样白费力呢?”这个话题就很有意思,孩子会惊喜地发现,在大猴子、老猴子、一群猴子中每一个都可以,但是它们都没有自己看清楚,就盲目地传话了。所以,家长问一问孩子故事为什么这样编才有趣,也能够带给孩子启发。
围绕以上三类问题设计,话题不要多,以1~3个为宜,家长可因文而异。在具体使用时,先交流哪一个,后交流哪一个,要依据情况而定,做到由小到大,由易到难,体现循序渐进。在《猴子捞月亮》这堂课的交流中,笔者以为可以先交流第二个和第三个,最后交流第一个话题。这样更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最后的理解也水到渠成。否则,在此文的学习中直接交流第一个话题,反而把孩子问懵了。
(3)拓展适度。
“和大人一起读”每次的学习内容只是一篇文本,而其意义在于引领孩子走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因此,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度拓展。一种情形是进行阅读内容方面的拓展,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内容有关的、主题相似的、情节相近的、难易程度相当的文章或书来读,以打开孩子阅读的视野。比如,和孩子一起读了《猴子捞月亮》后,可以让孩子读一读童话故事《咕咚来了》,读一读绘本《月亮的味道》等。另一种情形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水平,进行阅读能力方面的拓展。比如,孩子本次的阅读效果很好,家长可以适度地提高阅读的难度,让孩子尝试着改编结尾,或者续编故事。
(4)进步留痕。
16篇“和大人一起读”,既独立呈现,又逐步提高,自成系统。其共读的过程是一段重要的家庭阅读时光,也是孩子阅读进步的历程。因此,家长应该让每一次的阅读留下痕迹。家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设计简易可行的记录单(最好能够依据阅读内容的不同进行设计),和孩子一起记录下每一次一起读的经历与收获。比如,可以设计成这样的形式:
“和大人一起读”记录单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一起读书的时间到了,请记录下我们共读的幸福时光吧! 表单的记录,可以在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的基础上前期由家长填写,待到后期的时候,也可以由孩子填写。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每一次的阅读过程,总结学到了哪些方法,拥有了哪些进步,这样可以更好地增添孩子阅读的自信与动力。
三、做好“和大人一起读”的家校沟通
“和大人一起读”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任务,实施的主体不是教师自己,而是和家长合作,那么效果能否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家校明确分工
针对“和大人一起读”的学习,有些教师以为此项内容与自己无关,且不作为考查内容,便放任自流,这是不可取的。也有一些教师为了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担心测试失分,便自己承担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内容,这属于越俎代庖,同样是不可取的。“和大人一起读”,就是要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职责。因此,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确此项活动的性质,熟知此项活动的目的,重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要让家长能够分清学校学习是以课文为蓝本,给予学生阅读的策略,而“和大人一起读”是孩子阅读能力的复习与巩固,需要家长参与陪伴共同完成。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还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孩子的閱读水平,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
2.落实方法指导
“和大人一起读”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家长,而很多家长是需要方法指导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家长做好培训和帮扶工作。要让家长明确,“和大人一起读”目的是以激发兴趣为主,以培养习惯为主,而不是以知识的掌握为主,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反而会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负担。因此,要把上面讲到的营造阅读氛围、创设阅读仪式、阅读方法指导三项策略内化为家长的认知和行动能力,这样才能最终作用于孩子,有效地提高和大人一起读的效果。而对家长的指导与培训,可以是家长会统一讲座,可以将每一次的阅读建议编拟成材料发送给家长,也可以组织部分家长和孩子进行视频或者音频录制,把和大人一起读的活动过程最直观地呈现出来,教师再辅以策略的点拨。这样可以让家长更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提高一起读的效果。
3.适时展示交流
“和大人一起读”的效果如何,教师需要及时地关注了解,并及时调控。教师在布置此项阅读活动时,应考虑到家长的具体情况,可以将一起读的内容在本单元学习开始时就告知家长,然后在本单元学习结束时交流一起读的情况。这样,家长可以有机动的时间来和孩子一起读。如果今天布置,明天检查,阅读活动往往会因为部分家长的特殊情况而流于形式。关于“和大人一起读”效果的反馈,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可以让学生展示朗读,可以设计核心的问题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在群里提供交流平台,展示学生的朗读,并交流阅读心得。这样,给优秀的家庭以鼓励,同时也让其他的家长从中受到启发。这样,教师就能够及时把握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和大人一起读”是统编本教材中的一种新形式,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阅读任务,意义深远。一线教师应该充分地明确其价值定位,组织家长与自己一起,为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杨 伟
一、“和大人一起读”的价值定位
16篇“和大人一起读”被安排在每个单元后的《语文园地》中。从文本的内容与篇幅方面看,与本单元的课文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以儿歌、童谣、故事等为主,而且阅读的难易程度也与课文相当。那么,“和大人一起读”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它与课文学习和学校阅读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和大人一起读”的学习形式与课文学习不同。课文学习,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的教学行为;“和大人一起读”,“大人”主要是指家长,是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的家庭阅读。课文学习中的教师,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家长,身份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且很少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课文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学习阅读策略,养成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便于统一检测;而“和大人一起读”的学习,更加注重“共读”的过程,对于读的效果一般不需要统一评价。
其次,“和大人一起读”活动与校内阅读不同。学校阅读活动是由学校策划组织,在以教师指导下的集体阅读活动;“和大人一起读”在家里进行,其性质是完成学校老师安排的“作业”。学校阅读的内容多是课外读物,一般以年级、班级或者小组为单位同读一本书,然后教师组织大家交流。“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内容以课本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为主,学习交流的主体是孩子和家人,人数不多,形式更加自由灵活。
因此,“和大人一起读”不同于课文学习,不同于学校阅读,教材编者将其安排在一年级,主要目的就是要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激发孩子从小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孩子独立阅读的习惯。因此,教师包办代替、放手不管、推给家长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行为。
二、“和大人一起读”的指导策略
“和大人一起读”是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家里阅读。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家长落实“和大人一起读”这项学习任务呢?
1.鼓励家长营造家庭阅读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家长对书和读书的态度往往会影响着孩子对书和读书的态度。家长对阅读的重视如何体现呢?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家长为孩子提供物质方面的保证,尽可能地为孩子留出相对独立的空间,至少是安静的空间。这个空间里应该放置一些适宜孩子阅读的各类图书,比如这个年龄段的绘本、童话、故事书等,还需要有一些工具书、桥梁书,比如字典等,方便孩子随手拿来阅读和使用。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家长注意人文环境的营造,鼓励家长自己做个阅读者,尽可能地让孩子沉浸在浓郁的家庭阅读氛围中。比如平时家人之间的交流可以与某一本书有关,比如家人的生日,特别是孩子的生日,可以送书、奖书,比如节假日里可以一起买书、读书等。 “生活即教育”,环境会育人。教师要鼓励家长有这样的意识,并想方设法尽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2.指导家长创设阅读的仪式感
落实“和大人一起读”,教师需要指导家长在一起读时创设一点阅读的仪式感。
一方面,创设阅读的仪式感,可以让孩子更安心地阅读。学校里上课伊始,学生要起立问候,这不仅是礼貌,更有一种强烈的暗示:现在进入学习状态,这与下课时的休息、松散不同,接下来要全神贯注倾听、思考、交流。这就是仪式感的作用。“和大人一起读”时也要有仪式感,可以让孩子明白:现在要和大人一起读书了,与刚才的游戏、聊天不同,读书要安静下来,沉下心来。
另一方面,创设阅读的仪式感,可以让孩子的角色感鲜明起来。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只听老师的安排,在家里不听话。比如,安排孩子读书,他不干;让孩子回答问题,他说“我不会”,你说“刚刚讲过的呀”,他回复“我忘了”。家长焦急万分,孩子却“郑重”不起来。为何会如此?因为在孩子看来,在学校,自己是学生,老师是教育者,彼此的角色鲜明,学生就应该尊重老师,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而在家里,家长一会儿是给予他百般呵护、一切围着他转的妈妈,一会儿却是要求他做这做那的妈妈。妈妈的两种角色不同了,孩子却没有将角色变换过来。因此,你让他学习、思考,他自然就有了如上的表现。所以,创设阅读的仪式感,可以让家长的角色在孩子的心里重新定位: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我是学习者,家长是监督者、指导者、合作者。这样,有利于学生静心阅读,也便于后面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深入交流。
古人读书是讲究仪式感的,“焚香沐浴,品茗闲吟,知己相伴,相互切磋”。今天,自然不需要复古,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借鉴。那么,教师指导家长如何创设阅读的仪式感呢?(1)静:进入“和大人一起讀”时,大人要丢下手机,关上电视和电脑,不要喧哗,减少走动,尽快消除对孩子的干扰,使家里保持相对的安静。 (2)净:督促孩子去卫生间方便,解决好个人问题。然后孩子回到自己的学习空间后,收好零食,远离玩具,桌面收拾干净,准备好文具,使周围保持干净清爽。(3)竞:尤其是刚开始的阶段,家长和孩子要约法三章,明确彼此的角色:读书是孩子的事情,家长会根据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合作。然后比一比:孩子有没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认真阅读,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家长有没有用心做好该做的事情,有没有积极参与到指导孩子的学习之中。最后,家长和孩子互评。在家庭共读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态。
3.传授家长一定的阅读指导方法
很多家长都是较为成熟的阅读者,对于“和大人一起读”的文本内容很容易理解。然而,缺少指导的经验。因此,何时指导,指导什么,如何指导,分寸把握不住。那么,教师应该传授给家长哪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呢? (1)读为主线。
“和大人一起读”,“读”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学生。“读”是第一要务,“读”应贯穿始终。因为读书的方法、读书的能力,只有在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和提高。
首先是读的形式。①学生自读。低年级学生的读,一般分为朗读和默读两种形式。朗读,需要张开嘴巴,这样有利于语感的形成。默读,有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便于带着问题进行思考。②家长范读。家长的范读也包括两种,一种是正确的示范引领,重点解决文本中比较难读的地方,比如如何把人物的对话读得有变化,有情趣。一种是在关键处故意“示弱”的朗读,这样能够激发孩子当小老师的欲望,孩子给家长示范读,就能起到强调重点的作用。③家人合读。合读更有乐趣,孩子更加喜欢。比如读儿歌时,可以你一句我一句接读,读故事时可以分角色朗读,有时甚至可以合作演一演。
其次是读的时间。一般而言,适宜孩子先读,孩子读得好,家长给予鼓励,读得有问题,家长便要有针对性地引导。然后是大人和孩子之间边聊边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让朗读与默读结合,大人引导孩子带着问题默读,然后再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理解。最后,还需要让孩子整体朗读,由于这一次的读是建立在初读的基础上,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这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让孩子读得正确,读得熟练,读得有感情,同时让孩子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强,还可以让孩子进行复述或者背诵。
(2)交流有方。
有效的阅读,必然伴随着思维的参与。“和大人一起读”中“大人”的价值也重点体现在这里。在共读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交流。这种交流应该是亲和的、宽松的,更确切地说这种交流应该用一种“聊”的方式。那么,要想在一定的时间里“聊”得有价值、有质量,家长最好自己先“备备课”。下面笔者以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中的《猴子捞月亮》为例,谈一谈如何设计有价值的话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交流的过程。
话题设计建议从这几个方面着手:①主题类的话题: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者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猴子捞月亮》是一篇童话故事,题目本身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家长可以和孩子重点聊一聊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这时要让孩子先说,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见解,不可过早地告知大人的理解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交流的过程就是引导孩子思考的过程。很多孩子会说猴子真笨。然而,笨是个模糊的概念,这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发现猴子们“笨”在哪里。有的孩子可能会说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有的孩子会说它们不懂常识,要多掌握知识。有的孩子会说不要盲目跟从别人等。家长可以启发孩子从多个角度思考,引出更加丰富的答案,之后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理解。②探究类的话题:让孩子说一说故事的情节,说一说故事中人物的特点。比如,在这个故事中,可以让孩子先找出1~4自然段中“传消息”时猴子的出场顺序: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 一群猴子。再找出5~7自然段中“捞月亮”时猴子的顺序:老猴子—大猴子— 一群猴子—小猴子。然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孩子就会发现顺序是相反的。“那么,这个顺序可以调换过来吗?”经过讨论,发现不可以。“那为什么呢?”小猴子小,不知道水里是月亮的倒影,因此着急地喊,大猴子跟着,惊动了老猴子,然后是一群猴子。小猴子小,不知道这个现象,有这样的举动,情有可原。如果是老猴子看见水中的月亮倒影,就喊起来,这就不符合情理,有趣的故事就变成笑话了。那么,在捞月亮的过程中,老猴子在最上面,最下面是小猴子,这说明猴子的组织能力是很强的。如果反过来,小猴子在最上面,下面这么多猴子,拉得动吗?这个话题的交流,就揭开了这个故事的表达密码,孩子在讲故事的时候,就很容易把握故事的情节了。③语言类的话题:引导孩子关注文章中的某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和表达的作用。比如,在本文中,要让学生看一看文中猴子都是“一看”就喊起来了。“一看”与“仔细看”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孩子就会若有所悟:猴子们的“捞”而无功,恰恰是它们没有仔细观察,缺少思考,盲目跟从的结果。“想一想,如果这个故事重新来一次的话,在哪一个环节就可以避免它们这样白费力呢?”这个话题就很有意思,孩子会惊喜地发现,在大猴子、老猴子、一群猴子中每一个都可以,但是它们都没有自己看清楚,就盲目地传话了。所以,家长问一问孩子故事为什么这样编才有趣,也能够带给孩子启发。
围绕以上三类问题设计,话题不要多,以1~3个为宜,家长可因文而异。在具体使用时,先交流哪一个,后交流哪一个,要依据情况而定,做到由小到大,由易到难,体现循序渐进。在《猴子捞月亮》这堂课的交流中,笔者以为可以先交流第二个和第三个,最后交流第一个话题。这样更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最后的理解也水到渠成。否则,在此文的学习中直接交流第一个话题,反而把孩子问懵了。
(3)拓展适度。
“和大人一起读”每次的学习内容只是一篇文本,而其意义在于引领孩子走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因此,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度拓展。一种情形是进行阅读内容方面的拓展,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内容有关的、主题相似的、情节相近的、难易程度相当的文章或书来读,以打开孩子阅读的视野。比如,和孩子一起读了《猴子捞月亮》后,可以让孩子读一读童话故事《咕咚来了》,读一读绘本《月亮的味道》等。另一种情形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水平,进行阅读能力方面的拓展。比如,孩子本次的阅读效果很好,家长可以适度地提高阅读的难度,让孩子尝试着改编结尾,或者续编故事。
(4)进步留痕。
16篇“和大人一起读”,既独立呈现,又逐步提高,自成系统。其共读的过程是一段重要的家庭阅读时光,也是孩子阅读进步的历程。因此,家长应该让每一次的阅读留下痕迹。家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设计简易可行的记录单(最好能够依据阅读内容的不同进行设计),和孩子一起记录下每一次一起读的经历与收获。比如,可以设计成这样的形式:
“和大人一起读”记录单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一起读书的时间到了,请记录下我们共读的幸福时光吧! 表单的记录,可以在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的基础上前期由家长填写,待到后期的时候,也可以由孩子填写。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每一次的阅读过程,总结学到了哪些方法,拥有了哪些进步,这样可以更好地增添孩子阅读的自信与动力。
三、做好“和大人一起读”的家校沟通
“和大人一起读”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任务,实施的主体不是教师自己,而是和家长合作,那么效果能否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家校明确分工
针对“和大人一起读”的学习,有些教师以为此项内容与自己无关,且不作为考查内容,便放任自流,这是不可取的。也有一些教师为了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担心测试失分,便自己承担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内容,这属于越俎代庖,同样是不可取的。“和大人一起读”,就是要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职责。因此,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确此项活动的性质,熟知此项活动的目的,重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要让家长能够分清学校学习是以课文为蓝本,给予学生阅读的策略,而“和大人一起读”是孩子阅读能力的复习与巩固,需要家长参与陪伴共同完成。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还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孩子的閱读水平,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
2.落实方法指导
“和大人一起读”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家长,而很多家长是需要方法指导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家长做好培训和帮扶工作。要让家长明确,“和大人一起读”目的是以激发兴趣为主,以培养习惯为主,而不是以知识的掌握为主,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反而会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负担。因此,要把上面讲到的营造阅读氛围、创设阅读仪式、阅读方法指导三项策略内化为家长的认知和行动能力,这样才能最终作用于孩子,有效地提高和大人一起读的效果。而对家长的指导与培训,可以是家长会统一讲座,可以将每一次的阅读建议编拟成材料发送给家长,也可以组织部分家长和孩子进行视频或者音频录制,把和大人一起读的活动过程最直观地呈现出来,教师再辅以策略的点拨。这样可以让家长更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提高一起读的效果。
3.适时展示交流
“和大人一起读”的效果如何,教师需要及时地关注了解,并及时调控。教师在布置此项阅读活动时,应考虑到家长的具体情况,可以将一起读的内容在本单元学习开始时就告知家长,然后在本单元学习结束时交流一起读的情况。这样,家长可以有机动的时间来和孩子一起读。如果今天布置,明天检查,阅读活动往往会因为部分家长的特殊情况而流于形式。关于“和大人一起读”效果的反馈,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可以让学生展示朗读,可以设计核心的问题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在群里提供交流平台,展示学生的朗读,并交流阅读心得。这样,给优秀的家庭以鼓励,同时也让其他的家长从中受到启发。这样,教师就能够及时把握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和大人一起读”是统编本教材中的一种新形式,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阅读任务,意义深远。一线教师应该充分地明确其价值定位,组织家长与自己一起,为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