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段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984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零零……”第一节是语文课,教室里照例掌声四起,惊艳四楼。偷偷告诉你们吧,我上课,都是有热烈掌声迎候的哦!
  满面春风,意气风发,我摆了摆手,教室里刹那间寂然无声。
  “规定动作,先检查作业!”
  “晚上不努力,白天做苦力!”王同学偷偷叨念着。
  “先趴下,作业没有完成的,请举手!”
  大家一一趴下,两三秒的功夫,两个学生的右手已悄悄举了起来。
  “不错,有进步!还是老规矩!”
  “回家不努力,到校做苦力!”
  “晚上不努力,白天做苦力!”
  “好,明白就好!先回忆回忆,冯老师说的‘三不教’还记得吗?”话音刚落,十几个学生就已经高举起了右手。
  “程子雅,你说!”
  “书上写明白的,不教!自己能看明白的,不教!同學讨论能明白的,不教!”
  “好,现在正式上课!”
  ……
  不知不觉,课堂已经进入了火候,气氛已进入了绝佳,可还是有个别学生任性地开启了“自由散漫模式”。
  “上课不认真!”我故意提高了声音,随机插播了一句。
  “下课认真补!”学生们旋即补了一句。开小差的学生自然也就回到了状态。
  当我们回忆到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父亲对“我”的严格要求时,我随即抛出了这样的段子:“同学们,文中父亲的严格其实是一种大爱,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松松垮垮害三代啊……”简单,明了,又有意思,学生们个个心领神会,豁然开朗。
  (作者单位:浙江平湖市当湖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其他文献
在推进课改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广泛深入学校,走进课堂,积极参与课改实验的调研与指导,通过对课改实验教师教学行为的诊断与分析,发现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与课改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现撷取两个具有普遍性的教学案例,略作分析,并由此引发出对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案例一】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英子原来是什么样子?  生:英子原来很忧郁、自卑。  师:谁能用忧郁、自卑的语气来读第1
立德,立功,立言,此谓“三不朽论”。“三不朽论”最早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人叔孙豹之口,他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立德”原指树立圣人之德性。“立功”旧指为民除难,救济众生。“立言”其义有二:一指著书立说——“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 二指写文章——“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刘勰《文
【学情分析】  这是一堂给听力有障碍的学生的绘本课。课堂上共有学生9人(聋校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水平大约相当于普通一年级学生,听力障碍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其中4名学生残余听力和口语都比较好;2名学生有残余听力,但口语不是很好,且胆子较小,平时不愿主动表达;3名学生听力损失严重,口语表达困难。绘本阅读是从一年级下学期才开始的,因学生识字量不足,还不足以流畅读完绘本文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绘本原文的文
学习支架又叫学习脚手架,它是“由教师或父母(辅导者)对学习者所提供的即时支持,这种支持能促进学习者(被辅导者)有意义地参与问题解决并获得技能”(何克抗《教学支架的含义、类型、设计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习作教学支架就是习作教学中的一种支持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搜集材料、构思、写作、自评、修改等支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习作任务。现结合习作实践谈谈个人的教学思考。  一、设计支架,为能力培养提供
当清晨第一节课预备铃打响时,教室里的朗朗童音会伴随着那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响起,迎接语文老师的到来,日复一日。  从《弟子规》到《声律启蒙》,从《木瓜》到《橘颂》,从《诗经》到《少年中国说》……我的孩子用他们的稚语童言为我展现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画卷。  请原谅我自私地把他们据为己有,称他们为“我的孩子”,就年龄而言我成不了他们的父母,然而作为我的学生,他们在我心中真的像自己的骨血一样。尤其是看到他
教学目标:  1.能认真阅读或倾听需要转述的内容,弄清要点。  2.掌握转述的方法,注意人称的转换。  3.根据交际场景和对象的情况,综合运用交际技巧,耐心倾听,仔细思考,礼貌交流,自信表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游戏激趣,引入课题  1.提出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现在来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叫作“传话”。什么叫“传话”呢?你们猜猜。(把别人
一、 语言渲染,创设“交际情境”  借助教师的语言创设具有交互性的“交际情境”,可以使学生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交际中去,习得方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案例1:四年级下册“转述”  回放:上课伊始,老师急匆匆走进教室,焦急地说:“刚接到一个电话,校长室通知我10分钟后去会议室开紧急会议,可上课铃刚响,我来不及跟数学老师换课,电话又没有打通,谁能帮我去办公室跟数学老师说一下换课的事情?……  思考
一本语文教材的诞生,事关国家事权的落实,更是一场“国家认知”的重新凝聚。重在擦亮“中国底色”的语文教材,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无疑是重中之重。其中的节气文化,作为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所谓节气,是指我国古代人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概括总结出来的一套气象历法。它长期以来一直是指导人们生活的重要参照,特别在农事上,更是人们从事种植活动的
我一直都觉得幸运,因为在求学路上,遇到过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教给我的远远不止是知识。  在焦作师专读书时,印象最深的是黄卉老师,她教的是读写课。无论是谁见着她,都会在心中默默感叹:她真的宛如一枝黄花,清瘦、高挑、气质高贵……  最初,是因为她温和的笑容,让我渐渐愿意亲近她。  新生入学之初,校园里总有些类似“兵荒马乱”的浮躁,所以,最初的课堂上,即便黄卉老师用最动听的声音,娓娓阐释着文学作品的内涵
恐怕是受做厨师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对鱼虾蟹肉、瓜果菜豆感兴趣,乃至后来常对别人吹嘘,“我是厨子里最会上课的,是教师中最会烧菜的”,甚至自诩“做菜比上课更专业”。  吹牛要讲证据,有两个例证。上师范的时候,我订了几份杂志,有《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咬文嚼字》等,除这些与教学相关的杂志之外,还有一份我的最爱——《中国烹饪》。至今,酷爱买书的我更是搜罗遍了蔡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