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麻痹性偏头痛二例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605631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指周期性反复发作的伴有1个或多个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的偏头痛,是一种特殊类型偏头痛,当偏头痛发作开始时或发作后头痛逐渐消退之际,头痛侧出现眼肌瘫痪,动眼神经最长受累,多见于年轻人,老年少见。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中老年眼肌麻痹性偏头痛病例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54岁,因突发右侧头痛、复视2天收入眼科治疗。在眼科查眼底正常,请神经科会诊,以复视转入神经内科。既往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后查体:血压:120/80mmHg ,体温36℃,呼吸18次/分,脉搏80次/分,神智清,言语 不能,双额纹及双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颈软,克氏征阴性。心肺听诊正常。辅助检查:头部核磁及增强扫描未见异常。血糖正常,入院后诊断:眼肌麻痹性偏头痛,经扩血管、营养神经治疗2周,患者头痛明显缓解,复视症状有好转,但左眼外展仍不到位。
  例2:男,56岁,该患1年前头痛,右眼睑下垂。当时查体:神智清,右眼睑下垂,右眼内收、上下视不能,能外展,双瞳孔直径3毫米,对光反射存在,余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经扩血管、营养神经治疗2周痊愈出院。出院时无眼睑下垂,眼球运动自如。因突发头痛,左眼睑下垂1天再次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现查体:神志清,左眼睑下垂左瞳孔散大,直径5毫米,左眼内收上下视不能,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头部核磁未见异常,头颈CTA未见异常。临床诊断:眼肌麻痹性偏头痛。经扩血管治疗2周症状好转出院。
  临床分析:上述2例特点:均为老年、男性,急性起病,头痛同时伴眼肌麻痹,发病前无明显偏头痛病史,均经头部核磁检查除外颅内病变,头颈CTA除外动脉查瘤,第1例患者不同意查头颈CTA,故未查。例1为外展神经麻痹,例2为动眼神经麻痹,发病2次且不为同侧,均支持眼肌麻痹性偏头痛,注意与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相鉴别。例1无糖尿病史,例2有糖尿病,需与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相鉴别,但患者每次发病同时出现眼肌麻痹伴头痛,而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一般无头痛。以复视多见。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是一种原发于眼部,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综合征。临床上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加之易与其他眼外肌麻痹相混淆,因此文献中报道较少亦无群体发病率的报道。综合国内外文献,本病的发病年龄以青少年居多,大于40岁者极少.有作者曾报道本病发作最早年龄为8个月,大多数在10岁以前。性别无明显差异。发作次数为2~20次不等,以2~4次者居多;发作间隔时间不一,可为数天或数年,一般复发率越高其间隔时间也越短,症状可持续数小时至10周不止。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自1930年脑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以来,排除了海绵窦血管瘤压迫所致的假说,多数人认为与血管性紊乱、颈内血管收缩、脑血管畸形、脑肿瘤、海绵窦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鼻旁窦炎,蝶窦囊肿等有关系。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发病机制[1]从病理生理角度来讲,偏头痛的发作是颅内外血管收缩及扩张的结果。可分为4期:头痛前期:颅内血管痉挛性收缩使脑组织局部缺血;头痛期:颅内血管扩张水肿;头痛晚期:头痛达到高峰;头痛后期:头痛逐渐减轻后移行至睡眠。Sieuteri等报道偏头痛开始时局部组织释放儿茶酚胺使血浆中5-羟色胺减低导致脑对痛觉感受器敏感而引起疼痛Walsh及Doherty认为在海绵窦内脑动脉水肿压迫脑神经引起脑神经麻痹(第Ⅲ、Ⅳ或Ⅵ)但行脑血管造影、CT检查未见上述水肿压迫影像。因此无法证实上述学说。临床上应用血管扩张剂和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支持血管性紊乱学说。[2]眼肌麻痹性偏头痛一般都能治愈,常用的药物有3类:首选血管扩张剂如复方丹参、654-2,其次应用维生素B;皮质类固醇对减轻炎性水肿有利。对精神紧张的患者服用小剂量镇静剂。经上述治疗措施,头痛一般在1周内消失眼肌麻痹多在2周~2个月逐渐恢复,复发次数多者可连续治疗半年。因此,治疗观察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参考文献
  [1] 严传龙、金红眼肌麻痹性偏头痛17例诊治体会《河北医学》1997 、3 (5)
  [2] 王停、高志敏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研究近况《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2年第4期
  作者单位:132011 吉林市中心医院
其他文献
【关键词】社区;2型糖尿病;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R1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90-01    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慢性病广泛存在于社区人群。由于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各社区中呈现递增趋势,促使社区服务站在观察糖尿病患者过程中有了足够的重视[1]。针对社区中不同职业、文化层次的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主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年8月以来我院为24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Dixon手术9例,Miles手术15例。结果: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300min平均手术时间200min,术中平均出血180ml(100~270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28h。无输尿管损伤,无吻合口漏,全组无术中大出血、死亡。随访1~23月未见肿瘤复发、种植、转移。结论:腹
期刊
【摘要】目的 为了探讨地佐辛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新方法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选择88例剖宫产患者分为四组,A组:地佐辛2.5mg+0.224%的罗哌卡因200ml;B组:地佐辛5mg+0.224%的罗哌卡因200ml;C组:地佐辛7.5mg+0.224%的罗哌卡因200ml;D组:0.224%的罗哌卡因200ml。结果 B、C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D两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但不良反
期刊
自2008年以来,本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局部湿敷治疗慢性糜烂型唇炎49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49例慢性糜烂性唇炎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0~66岁,均发生于下唇,病程6个月至2年。临床表现:主要是在唇部先出现肿胀、瘙痒,随之起水泡,破溃后有粘液样或黄水样渗出并结痂,痂破后又有粘液或黄水渗出,反复不愈。  2 治疗方法  将3~4层无菌纱布剪成1×
期刊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因复杂,常易合并心律失常,尤其易发生室性早搏,死亡率高,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处理,包括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心律失常,预防栓塞[1]。倍他乐克是一种新型选择性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中取得较好疗效。我院于2010年1月~2010年9月采用倍他乐克对52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期刊
低血糖反应除发生心悸、晕厥、出汗、颤抖等植物神经症状外,往往合并意识障碍。如昏迷、躁动不安、恍惚及肢体活动障碍,甚至强直性惊厥,椎体束征阳性。老年糖尿病病人多伴有植物神经病变,使患者对低血糖的敏感性下降,故在低血糖发生时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的表现不典型,而以脑损害症状为首要表现,发病初期极易出现误诊。现将我院3例误诊病历报告如下:  1 病历资料  例1:女,62岁,于晨起锻炼时突然倒地,四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非妊娠妇女、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的血浆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含量。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妇女的PLT、PT、APTT测定值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晚期妇女和非妊娠妇女(P<0.05);正常妊娠妇女的PLT、PT、APTT测定值较非妊娠妇女的略低,差异有显著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ADR的发生规律,以减少ADR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7例ADR按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婴幼儿ADR的发生率较高。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为主,与我院频繁使用该类药品相关。ADR所致器官损害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位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为主;静
期刊
2009年9月12日,哈尔滨市某大学发生一起由甲型H1N1流感引起的暴发疫情。经过积极防控,9月30日该起疫情平息。现将调查处理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中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2 流行病学调查: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使用《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是宫内放置节育器。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长效、简便、可逆的避孕方①.影响宫内节育器续用率的主要原因是脱落、感染、妊娠、出血等副反应,本文就宫内节育器反复脱落184例进行临床分析。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反复脱落   【中图分类号】R6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95-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