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清代宫廷里,红色分层次来说,最隆重的首先是皇帝。在祭祀的时候,有一个场合就是日坛,有一种衣服就是红色的朝服,也叫红色祭服。从女性——皇后的角度讲,最高规格的红色就是大婚时穿的龙凤同和袍。皇帝的红色朝服是礼服,皇后的龙凤同和袍是吉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龙袍。再看其余,红色在后妃便服中出现的居多,从典章制度来看,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可以随意一些,因为大红色在清代是没有禁忌的,不像明黄、杏黄那样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什么人可以穿,什么人不可以穿,红色没有那么严格的界定。当然红色在中国传统意义上,一直是热烈、奔放、吉祥的场合用的,现在也不例外。除了在大婚时穿龙凤同和袍之外,红色服饰也会出现在一些吉庆节日上。
清代的典章制度首先是从明代延续而来的。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所谓政治制度,其宗旨就是祭祀制度。任何封建统治都要通过各种祭祀活动来维持,达到汉代董仲舒所说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我通过我与上苍的联络,得到上苍的恩惠,又通过我的手传达给普通百姓”,可以说这就是封建社会帝王的统治宗旨。所以会有各种祭祀活动,包括祭天、祭地、祭日、祭月、祭山川、祭河流等等,这些祭祀又和阴阳五行有关系,阴阳五行就和颜色有关系。所以祭天用蓝色,祭地用黄色,祭月就会用月白色,祭日會用红色,都是根据要求来用。红色在古代也好,现代也好,人们对它的情结是无限的,但如果纯粹地从祭祀的角度来讲,红色与蓝色和明黄色相比,其实还要次之一些,它首先是吉庆用的多。
对于宫廷之红与民间之红的区别这一问题,涉及多方面。现在我们总说城市和农村的融合,文化的融合,生活的融合。而过去,尤其在清代,又常说满汉融合,同时还存在一个中外融合的问题,反过来看,还有宫廷和民间的融合。所以这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融合过程。对于上面这个问题,要把握一个原则:宫廷就是宫廷,一定和民间的东西不一样。具体比如说衣服,无论是从衣服的形式、颜色、纹样、工艺水准,肯定要比民间好得多的多,毕竟宫廷有专门的制作机构,比如我们常听说的“江南三织造”,主要是给帝后做御用衣服和其他用项,所以宫里的东西和民间的东西肯定是有区别的,但是区别的同时,它们之间也有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的地方,这是任何文化都不能逃避的,包括宫廷和民间文化、中西文化,都会存在这种互相借鉴的因素。
另外,可能民间的东西更加写实一些,世俗化一些。比如大红色、大喜字,可以说是特别“露骨”的。而宫廷的则更加含蓄一些,各种吉祥寓意要更加深刻一些。如果再往深了去挖掘,宫廷和民间,尤其是在红色的问题上,我认为更多的还是趋于同性。其实,红色的服饰在民间可能会更多一些,比如我们通常见得非常多的一些民间服饰就是红色的裙子。例如为马面裙,像今天我们在厨房里穿的围裙,过去的围裙都是这样的:有两根长长的袋子,往腰后一拦,再系到前面来。这种裙子捏的那种褶子,加上其左右两侧有两条刺绣的或织的纹样,像马的脸一样,所以称之为马面裙。马面裙也有石青色的,但在民间多数都是大红色,不过它也不是一般的庶民百姓能穿的,无论是清代还是民国,这还是官宦人家的女眷所穿的服饰。
到了宫廷,所谓便服类的服饰,大红色的,从总体感觉来看并不是那样多。梳理一下,凡是大红色的衣服,结合档案对照一看,通常是在皇帝大婚期间制作的一些衣服。通常配合这些衣服的纹样,基本都是双喜字、百蝶,它一定和当时的婚庆场合有关系。这种纹样并不能说是宫廷和民间谁学谁,因为是相互的。但有一点就是,这是汉族的传统文化,毕竟清代是满族。像清代民间十分有名的大红色百子衣在明代就有,定陵有出土过,其有着大宜子孙的深刻寓意。总之,清代在红色的使用上也沿袭了旧制。比如文武百官的顶戴花翎,看其红穗和顶子,也是一种制度,叫“红绒结顶”,这就像黄马褂,是一种非常高的定制,是一种象征。通常这种东西的制作还有很多讲究,像它的穗是双股拧起来的,拧到头以后又回去,名字叫“回头穗”。清代很多东西都很有寓意。
清代虽然是异族统治,但是回过头来梳理历史,这个少数民族把中国汉族的传统文化演绎得起码比它的前任——明代要透彻。乾隆皇帝有一句非常有名的“酸溜溜”的话,他在很多场合反反复复地说:“我朝旧制尽诚尽孝,与古符合”,言外之意就是,“你们不要看不起我,不要指责我,因为我所行使的典章制度,所做的各种事情,行的各种规矩,都是大汉的传统,不是我生搬硬造出来的,我是作为正统沿袭下来的”。所以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也可以说是正统的服饰文化中,他又把它继续发扬传承下去了,只是同时他也把自己个人的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东西糅了进去,比如披肩领、马蹄袖,都是很典型的。当然,古代任何一个朝代的改朝换代,都必须要把自己的特色表现出来,但是又不能离经叛道、独出心裁,否则会被人指责“你不是正统”。
清代的典章制度首先是从明代延续而来的。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所谓政治制度,其宗旨就是祭祀制度。任何封建统治都要通过各种祭祀活动来维持,达到汉代董仲舒所说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我通过我与上苍的联络,得到上苍的恩惠,又通过我的手传达给普通百姓”,可以说这就是封建社会帝王的统治宗旨。所以会有各种祭祀活动,包括祭天、祭地、祭日、祭月、祭山川、祭河流等等,这些祭祀又和阴阳五行有关系,阴阳五行就和颜色有关系。所以祭天用蓝色,祭地用黄色,祭月就会用月白色,祭日會用红色,都是根据要求来用。红色在古代也好,现代也好,人们对它的情结是无限的,但如果纯粹地从祭祀的角度来讲,红色与蓝色和明黄色相比,其实还要次之一些,它首先是吉庆用的多。
对于宫廷之红与民间之红的区别这一问题,涉及多方面。现在我们总说城市和农村的融合,文化的融合,生活的融合。而过去,尤其在清代,又常说满汉融合,同时还存在一个中外融合的问题,反过来看,还有宫廷和民间的融合。所以这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融合过程。对于上面这个问题,要把握一个原则:宫廷就是宫廷,一定和民间的东西不一样。具体比如说衣服,无论是从衣服的形式、颜色、纹样、工艺水准,肯定要比民间好得多的多,毕竟宫廷有专门的制作机构,比如我们常听说的“江南三织造”,主要是给帝后做御用衣服和其他用项,所以宫里的东西和民间的东西肯定是有区别的,但是区别的同时,它们之间也有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的地方,这是任何文化都不能逃避的,包括宫廷和民间文化、中西文化,都会存在这种互相借鉴的因素。
另外,可能民间的东西更加写实一些,世俗化一些。比如大红色、大喜字,可以说是特别“露骨”的。而宫廷的则更加含蓄一些,各种吉祥寓意要更加深刻一些。如果再往深了去挖掘,宫廷和民间,尤其是在红色的问题上,我认为更多的还是趋于同性。其实,红色的服饰在民间可能会更多一些,比如我们通常见得非常多的一些民间服饰就是红色的裙子。例如为马面裙,像今天我们在厨房里穿的围裙,过去的围裙都是这样的:有两根长长的袋子,往腰后一拦,再系到前面来。这种裙子捏的那种褶子,加上其左右两侧有两条刺绣的或织的纹样,像马的脸一样,所以称之为马面裙。马面裙也有石青色的,但在民间多数都是大红色,不过它也不是一般的庶民百姓能穿的,无论是清代还是民国,这还是官宦人家的女眷所穿的服饰。
到了宫廷,所谓便服类的服饰,大红色的,从总体感觉来看并不是那样多。梳理一下,凡是大红色的衣服,结合档案对照一看,通常是在皇帝大婚期间制作的一些衣服。通常配合这些衣服的纹样,基本都是双喜字、百蝶,它一定和当时的婚庆场合有关系。这种纹样并不能说是宫廷和民间谁学谁,因为是相互的。但有一点就是,这是汉族的传统文化,毕竟清代是满族。像清代民间十分有名的大红色百子衣在明代就有,定陵有出土过,其有着大宜子孙的深刻寓意。总之,清代在红色的使用上也沿袭了旧制。比如文武百官的顶戴花翎,看其红穗和顶子,也是一种制度,叫“红绒结顶”,这就像黄马褂,是一种非常高的定制,是一种象征。通常这种东西的制作还有很多讲究,像它的穗是双股拧起来的,拧到头以后又回去,名字叫“回头穗”。清代很多东西都很有寓意。
清代虽然是异族统治,但是回过头来梳理历史,这个少数民族把中国汉族的传统文化演绎得起码比它的前任——明代要透彻。乾隆皇帝有一句非常有名的“酸溜溜”的话,他在很多场合反反复复地说:“我朝旧制尽诚尽孝,与古符合”,言外之意就是,“你们不要看不起我,不要指责我,因为我所行使的典章制度,所做的各种事情,行的各种规矩,都是大汉的传统,不是我生搬硬造出来的,我是作为正统沿袭下来的”。所以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也可以说是正统的服饰文化中,他又把它继续发扬传承下去了,只是同时他也把自己个人的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东西糅了进去,比如披肩领、马蹄袖,都是很典型的。当然,古代任何一个朝代的改朝换代,都必须要把自己的特色表现出来,但是又不能离经叛道、独出心裁,否则会被人指责“你不是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