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与变奏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年,北岛与舒婷第一次通信,随寄诗作五首,其中一首叫《一切》。舒婷回信,随寄即兴创作的《这也是一切》。在当代诗史上,这是有案可稽的一次通信。随信唱和的两首诗,也成了名作,时时被相提并论。多年以后,我们以旁观者视角回顾这些历史细节,依然颇有所获——在新诗潮尚未公开之前,年轻诗人如何通过书信交流,让唱和隔空发生,让抒情南北呼应,最后全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事实。
  参照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的说法,一个完整的文学事实,需有作家、书籍和读者,也就是说,要有创作者、作品和大众三个方面,由此形成一个交流圈,把身份明确的一些人和匿名的集体联结在一起。照此观察,只有在《今天》创刊之后,北岛等人将油印刊物贴在西单民主墙上,同时将其邮寄给全国各地读者,一个交流圈才算真正形成了。但这也只是可见的文学事实。看不见的文学事实,如埋在土里的萌芽,早已悄悄发生了。
  最初的交流圈是地域性诗群。北方有白洋淀诗群,南方则是永安诗群。这些诗群最常见的交流形式是举办文学沙龙,当然也创办刊物,供内部交流。但无论如何,它们的影响都是极其有限的。倘若没有一种如风一般具有强大流动功能的精神传输器,星星之火,终究不能燎原。在1970年代,这个精神传输器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一律停刊了,每个人被禁锢在指定的土地上,所有的交流都仅限于对远方的渴望。
  茫然四顾时,书信的传输功能被放大了。这是诗人们突破地域限制、呼吸外部空气的唯一通道。在这个时期,蔡其矫写信尤勤。当他意识到自由已不再时,书信恰如暗室里的窗户,愈发显得重要了。1970年他被下放到永安偏僻乡下,仿佛进入人生死谷,但他通过书信联系,重新采撷了外来的光,恢复了精神上的生机。在与他频繁书信往来的朋友中,有一个晚辈至交,笔名陶然,原名涂乃贤,与蔡其矫一样,也是从印尼归来的华侨子弟。他比蔡其矫小整整25岁,1969年两人初识,从此书信不断,持续几十年。蔡其矫辞世之后,陶然从朋友处收集了部分书信,编成一本《蔡其矫书信集》,自然是挂一漏万,但他熟知蔡其矫的生活,在后记中称其写信甚勤,一天两三封是常态。这种生活方式让人想到物流发达时代的网购,每日收发几单快递,实乃家常便饭。蔡其矫专注地写信,不舍昼夜,其实是对时代屏障的突破,也是对诗情涌动的安抚。在蔡其矫这里,写信最终形成了一种生活惯性;即便后来重获自由了,他亦寄情尺笺,每日不辍,而且更勤快了,平均每日复信五六封,不在话下。朋友写信不勤,或者复信慢了,他就会急,甚至有责备。艾青知他脾性,回信慢了,先自我檢讨一番。
  蔡其矫是一个极端案例,但不是特例。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诗人和作家,多数过着一种充满了仪式感的书信生活。但是回到当代诗歌史,我们会看到在特定历史时期诗人通信的特殊意义。在新诗潮涌出地面之前,诗人写信,是在向外界探测微光,试图获得心灵的回声。这个时候,信是一种诗,诗也就是一种信,它们在精神天平上具有同等意义。信和诗也常常装在同一个信封里,从一个诗人流向另一个诗人,从一个创作者走向一个特定的读者。一个跨越地域限制的交流圈就这样形成了。在这个交流圈里,信是唯一合法的作品。一个牛皮纸信封,经邮局盖上邮戳,就像一本书印上了书号。
  诗人拆开信封一刹那,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期待,也许还有不安和踌躇。诸如此类复杂情绪,绝非是物流发达时代每天以淡定心情打开包裹的人们能够感同身受的。它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心灵纠结,在封闭中渴望打开,在打开中充满了疑虑。每一封信都是一种隔空试探,以一种有时差的回声来寻找渺茫的精神共鸣。这是一种原始而朴素的方法,但在人心戒备的时代,却有特殊效用。1975年3月,蔡其矫来到厦门,与舒婷初次见面,一行人同游万石岩。但是舒婷没有表现出足够热情,甚至还一脸不以为然。回永安之后,蔡其矫与舒婷开始通信,互寄诗作,舒婷内心的排斥感渐渐撤离,就如一只放松警惕的刺猬,慢慢收起一身硬刺。
  蔡其矫与舒婷的早期通信,表面上看,舒婷是受益者。蔡其矫是一个成熟诗人,在通信中向舒婷介绍聂鲁达、波德莱尔及其他外国诗人的作品,还时常附上自己写的或抄来的大段评论,自然是让舒婷大开眼界。舒婷也承认,她在这个时期深受蔡其矫影响。不过若论精神回报,二者却是对等的。蔡其矫身陷山区,一身诗情无处可去,需要一个对外开放的精神窗口。他在通信中不厌其烦给舒婷抄诗,实则是在排放过剩的诗情。在舒婷这一边,同样面临着不知何处去的成长烦恼。她写下《船》这首诗,寄给蔡其矫,表达了这种苦闷情绪。蔡其矫回信,似乎是以导师的口吻告诉她——痛苦,上升为同情别人的眼泪。当舒婷将这封信压在桌面玻璃板下,蔡其矫的这些话开始生成了箴言一般的品格。箴言的诞生,是复述的人产生内心共鸣的产物。
  1977年,蔡其矫将舒婷的新作《致橡树》带到北京,给艾青、北岛传看,又促成了北岛与舒婷之间的通信。如果没有这种南北联结,朦胧诗作为一种文学事实,即便浮出了地表,在版图上也是会留下重大缺憾的。这里面似乎有个偶然因素——蔡其矫回北京探亲,从而将南北两个未名诗人连接起来。倘若没有这个偶然因素,北岛与舒婷的通信似乎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必须承认,这个偶然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不过内在的核心逻辑并不在这里,而在于年轻诗人之间的心灵共鸣,以及他们对通信的渴望。倘若没有这个内核逻辑做支撑,偶然因素永远只能停留在偶然层面。
  北岛在艾青家里读到舒婷的《致橡树》,一定是意识到了在遥远的南方,有一个内心敏感的年轻诗人,似乎在向他招手。舒婷在《致橡树》中表达了一种否定性情感——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她写下这首诗,意在否定男权世界。这种情感立场在当时颇显勇猛,蕴含在其中的宣言色彩和思想气质,也正是北岛喜欢的。他在同时期创作的《回答》,以决绝口吻向世界宣布——我不相信。这同样是一种否定,一种对强权世界的怀疑式否定,与《致橡树》异曲同工。我们不妨设想,在北岛眼中,似乎除了蔡其矫的《波浪》,就只有舒婷的《致橡树》,能与他的否定性抒情相呼应了。他给舒婷寄出第一封信,附了五首诗,这份热情和肯定,足以表达他对远方同人的感性判断。
  北岛寄出五首诗,包含了后来广为人知的《回答》和《一切》。两相比较,
  《一切》依然保留着北岛特有的怀疑气质和否定性立场,却比《回答》内敛和深沉。《回答》是面向世界的革命宣言;《一切》则是转向自我的生命凝视,富有悲剧意识,隐约可见无可奈何的幻灭感,恰如开头两句——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云烟。这是一种向内转的怀疑和否定,离革命腔调远了一点,却向诗性抒情近了一点。北岛或许当局者迷,并未省察其中微妙变化。从《回答》到《一切》,否定性抒情一脉相承,举目望去,在同辈诗人中,舒婷最有可能与他同频共振。
  恰在此间,一个转折点出现了。舒婷回赠《这也是一切》,唱了一个反调。她在最后一段写道——一切的现在都是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北岛说一切都只是幻灭,舒婷却说,一切都是希望。这或许也是北岛未曾预料得到的。回到当时情景,我们可以断定,舒婷不是故意和北岛抬杠。她只是在宽慰北岛,用温暖而明丽的声调告诉他,一切并不是你说的那么糟糕。但仅仅是宽慰那么简单吗?当他们的精神共鸣还在继续时,变奏也已发生了。时过境迁,回过头来看,这种变奏已让他们沿着各自的节拍,走过了漫长的精神旅途——一个将否定性抒情转向内心深处,和自己的命运死磕;一个将否定性抒情瞬间翻转成肯定性抒情,在现实和命运之间达成和解。
其他文献
阅读一个小说家的诗歌,总是不免好奇。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动念诗歌,越来越投入这样一种迥异于长篇中篇,在体量上处于两极的微诗写作?它们是小说溢出的部分,还是他内心里捂不住的火苗开始冒烟?多像个谜,一个作家的内心在幽深小径上的秘密延伸,总是带有某种探险的性质。现在,樊健军这个有实力的“70后”,对世间的表达既有连绵的小说为证,又将诗歌注入了他的写作征程。  《诗人和椰子》这一组微诗,就像一幅幅黑白照片。《
期刊
本期文艺家:汤真,1927年生,本名汤匡时,浙江萧山人。文学翻译家。历任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江西人民出版社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编审;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江西外国文学学会会长。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家庭纪事》([俄]阿克萨柯夫著,长篇小说三部曲),《喀尔巴阡山狂想曲》([匈]伊雷什·贝拉著,长篇小说三部
期刊
每到岁末年终,各种文学榜单雪片般出炉,就像一场浩大的分类与集结。它的组织者多为作协、报社、书店、杂志社、出版社等文学机构,如中国小说学会的年度排行榜,《收获》《扬子江评论》《北京文学》等文学期刊的年度榜单;也有行政机构、商业团体、网络媒体或个人,如全民阅读活动中各地评选的年度好书,新浪、腾讯的年度评选,一些作家评论家开出的个人书单等等,不一而足。它的评选者基本上由资深或知名的作家、评论家、编辑等专
期刊
诗人和椰子  他拍下许多椰子的照片:泛着光的椰子  插着吸管的椰子,乳房一样的椰子……  每只椰子都是一个岛屿  他捧起椰子时“山竹”正登陆海南  而此刻,摁下快门的刹那,他的内心风平浪静  树 皮 甲 虫  一只树皮甲虫  在孤寂的天空下缓缓爬行  它穿着黑色的铠甲  又像天使那样隐藏翅膀  这种普遍的昆虫  足以指向每一个人……  十 字 路 口  他们在十字路口相聚,谈论乞讨的收获  感恩施
期刊
一、无奈的转向:顺应时势的创作调整  先锋文学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势而动,如雷贯耳般狂飙起一股文学形式革新的旋风。然而,好景不长,短短几年间便遁入沉寂,“终结”“湮灭”之声不绝如缕。如今,透过30多年的历史烟云,回望先锋文学发生、发展乃至衰落、渐隐的过程,我们清晰地看到它在极力张扬文本实验的“纯粹性”、躲进“技术迷宫成一统”的同时,遗弃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所指向的意义空间—现实,从反叛一个极端走
期刊
近几年来,文学排行榜与文学评奖联袂登场、来势汹汹,它们在各类杂志及网络平台遍地生花,并动不动冠之以“中国”“当代”等巨大的时间修饰词,以示隆重、以示宏大,仿佛天下英雄尽入彀中。让人眼花缭乱又严重雷同的各类排行榜,制造了文学界你追我赶、欣欣向荣的盛世。有的杂志甚至将读者的网络打赏作为文学排行的依据,俨然在举办一场与商品消费共舞的嘉年华。文学界这番繁华盛景,恍然让人重回文学的黄金时代。然而有意味的是,
期刊
2019年10月31日,台湾电视剧《罪梦者》在网络平台Netflix(奈飞)面向全球的观众同步播出,这标志着台剧生产在新型媒介环境中已进入到“全球化”行列之中;再往前推,8月份,由金马影后谢盈萱主演的电视剧《俗女养成记》播出后好评如潮,豆瓣分数达到9.1;而2019年上半年播出的《我们与恶的距离》更是在两岸掀起收视热潮,豆瓣评分高达9.5,并在今年的台湾电视金钟奖上斩获6项大奖。种种迹象都表明,在
期刊
对于一个年产近千部故事片,城市院线观影人数超过17亿,票房总量达到600多亿的国家来说,对这个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的电影主体进行分析,取任何一个特殊角度都可能失之偏颇,做出任何一元结论都有妄断的风险。如果我们摒弃为历史做传的奢望,将中国电影放置于全球电影格局和中国当代社会进程这两个坐标轴内,也许可以于繁花看尽后窥见其中的幻影流形,尝试为当下正在经历的变动描出一个粗略的轮廓。  对刚刚过去的2019年
期刊
“主题诗会”的缘起要追溯到2018年的秋天。按照青年作家玄河的说法,某个黄昏,他和年幼的儿子到天台收被子,“时值暮秋,夕阳西沉,晾绳垂腰,凉风微拂”,他突然看到楼顶天台的护墙边有几垄蔬菜青翠异常,勃勃生长。这让一位敏感的青年感慨万千。玄河在乡下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备尝生活的艰辛。他少年时代的理想,就是好好读书,努力考上大学,进入城市,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现代生活”。他在乡下住的是平房,看得最多的乡
期刊
阿袁的小说创作,笔墨多触及高校知识分子两性情感关系,最勾人心魄的可能还是作为主线的爱情书寫,以及由此透射的女性情感世界的幽微。在她笔下,无论哪种形式的感情,内里无一不是千疮百孔。她的爱情书写剥离了爱情浪漫诗意的外衣,完成了对爱情神话的祛魅,并呈现出现实悲剧性的特点。  一、情欲牵引与“爱之沉沦”  长篇小说《上邪》由三个中篇构成,分别是:《朱茱与孟渔》《姬元和汤弥生》《孟渔和姬元》。汉乐府民歌《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