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课堂教学呈现出以学生为本,在交往中生成,在整合中提升,在人本、科学的教学理念下确定教学目标,在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中落实教学目标,在即时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三板”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等特点。但是,当前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不断推进地理课程改革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一、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特点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目标的实现情况,既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又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
(二)在交往中生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上演“教案剧”,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真诚互动、演绎生成的精彩华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课堂上,师生间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见解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创,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
(三)在整合中提升
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树立“课本是范例”“、世界才是教科书”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将个人的知识、学生的存量知识和体验、文本知识以及师生互动生成的知识等有机地融合,使课程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整合。让学生在操作、讨论、对话和思考中,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二、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行为还有较大的差距
当前地理教师虽然接受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但还不能将其很好地融入到教学之中,导致教学行为不当。从课堂教学来看,有的教师怕学生听不懂,总是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改变不了教师把持课堂的局面,摆脱不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有的教师刻意追求学生的活动形式,忽视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认为只要课堂活动多,就体现了课改精神,这样的课看似热闹,而学生收效不大。
(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单调
地理新教材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地理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理念去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必须努力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以充实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先将教材内容搬到教案上,再搬到讲台上”的做法,不能在地图上提取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除教材外,不会开发和整合来自教师、学生的教学资源及来自社会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单调、狭窄,停留在浅表层次。
(三)课堂上学生发言的交锋性不足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认知冲突、心灵碰撞,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不敢设置引发学生争论的认知冲突,设置的问题缺乏思辨性,学生发言的交锋程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
三、教学策略
(一)理论学习策略
经过几年的理论培训和课改实验,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但距新课程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为了适应课程改革要求,广大地理教师应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精神,彻底转变旧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加强地理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真正理解和把握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融入教学中,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
(二)课程资源多元化教学策略
地理课程资源多种多样,除地理教材和参考书外,还有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及体验、学生的存量知识以及来自社会、网络和报刊杂志的课程资源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突破课程的规定性,不要只教教材,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要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如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经验、家庭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要学会找到教学的生长点,学会设计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要特别重视自身的经验和体验,特别是用教学经验、社会经验去影响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课才具有活力,才是成功的课。
(三)开放性教学策略
地理开放性教学策略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状态。在新课程背景下,以现代理论为指导的地理开放性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二是唤起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三是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应该教、学并重;教育的本质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四)建构式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个体的认识都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地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自我形成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构建教学情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要积极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因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是自然而然地进行建构的,迫切需要教师的积极指导和帮助;要指导学生处理经验、储存知识、优化认知结构。教学要考虑教学资源的亲和性,因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进行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方式,而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又是一节课的起点,我们的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想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重视起点,重视课前导入技巧的运用。一个好的课前导入不但要起到引入新课教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激发学生对接下来所要学习的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作为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样,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自然会效果倍增。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一、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特点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目标的实现情况,既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又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
(二)在交往中生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上演“教案剧”,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真诚互动、演绎生成的精彩华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课堂上,师生间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见解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创,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
(三)在整合中提升
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树立“课本是范例”“、世界才是教科书”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将个人的知识、学生的存量知识和体验、文本知识以及师生互动生成的知识等有机地融合,使课程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整合。让学生在操作、讨论、对话和思考中,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二、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行为还有较大的差距
当前地理教师虽然接受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但还不能将其很好地融入到教学之中,导致教学行为不当。从课堂教学来看,有的教师怕学生听不懂,总是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改变不了教师把持课堂的局面,摆脱不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有的教师刻意追求学生的活动形式,忽视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认为只要课堂活动多,就体现了课改精神,这样的课看似热闹,而学生收效不大。
(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单调
地理新教材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地理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理念去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必须努力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以充实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先将教材内容搬到教案上,再搬到讲台上”的做法,不能在地图上提取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除教材外,不会开发和整合来自教师、学生的教学资源及来自社会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单调、狭窄,停留在浅表层次。
(三)课堂上学生发言的交锋性不足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认知冲突、心灵碰撞,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不敢设置引发学生争论的认知冲突,设置的问题缺乏思辨性,学生发言的交锋程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
三、教学策略
(一)理论学习策略
经过几年的理论培训和课改实验,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但距新课程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为了适应课程改革要求,广大地理教师应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精神,彻底转变旧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加强地理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真正理解和把握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融入教学中,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
(二)课程资源多元化教学策略
地理课程资源多种多样,除地理教材和参考书外,还有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及体验、学生的存量知识以及来自社会、网络和报刊杂志的课程资源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突破课程的规定性,不要只教教材,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要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如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经验、家庭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要学会找到教学的生长点,学会设计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要特别重视自身的经验和体验,特别是用教学经验、社会经验去影响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课才具有活力,才是成功的课。
(三)开放性教学策略
地理开放性教学策略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状态。在新课程背景下,以现代理论为指导的地理开放性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二是唤起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三是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应该教、学并重;教育的本质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四)建构式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个体的认识都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地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自我形成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构建教学情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要积极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因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是自然而然地进行建构的,迫切需要教师的积极指导和帮助;要指导学生处理经验、储存知识、优化认知结构。教学要考虑教学资源的亲和性,因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进行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方式,而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又是一节课的起点,我们的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想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重视起点,重视课前导入技巧的运用。一个好的课前导入不但要起到引入新课教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激发学生对接下来所要学习的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作为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样,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自然会效果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