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t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理解创新?教育家认为:创新就是要有独特的见解,愿意探索新事物,敢于采用新的方法,不要墨守成规地跟着老传统走,也不要跟着时风潮流走。当然,语文教师要创新必先有个前提,就是要在前人传统基础上创新,在继承中求变化,语文教师该如何走创新之路?
  一、转变观念,创新意识
  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具备新时期的平等观念和对话态度。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进行学习交流的地方,语文教师自觉地具有平等意识确立对话态度,才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分析文学作品,我就具有转变观念的意识,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来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品味,品出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教师只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删繁就简,简约有效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努力追求用最简约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进复杂丰富的语文殿堂,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进而幸福地徜徉在语文的途中。而这正需要语文教师使语文课从繁杂走向简约。
  魏书生老师曾和学生讨论怎样搞好语文教学,有学生戏言语文课有点像“豆腐”,水分很大,晾干了真东西不多。魏老师的学生说话幽默,但在戏言中,却说出了我们语文课长期存在的弊病——不够简约。确实如此,主要表现在:1.目标不够精简。很多老师,面对一篇课文,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要教什么东西,于是从头到尾,蜻蜓点水地将课文过一遍,教学目标多而杂。2.预设的问题不够精简。以问代讲的“新满堂灌”剥夺了学生静思默想感悟的时间。3.环节不够精简。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课文,本来这首诗的主要部分是写梦境,用幻想世界的美好来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翱翔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也就是说,李白运用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来表达他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因此,这堂课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学习李白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我们只需通过诵读就能达到目的,学生就能“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但在实施重点时间明显较紧的情况下,施教者还先行安排了“作者背景介绍”、“解决较难字词”、“解题及分析文体知识”等诸多环节,这种安排显得十分繁杂,课堂缺乏整体美感。
  不妨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作者、背景等内容要坚持价值性原则,如果对学生的领悟、探究没有作用,就坚决不呈现。对于本文作者李白,学生非常熟悉,可以不作介绍,但诗人的写作风格是本文的重点,就一定要体现。“解决疑难字词”这个环节完全可以放在课前预习,若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发现有疑难字词,那就随文指点,一带而过,这样就不会破坏课堂的整体性。
  这样,这一堂课可以设计为:一引,利用屈原的《湘夫人》一文,导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二读,把握感情基调。三读,梳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写作思路。四读,品味手法及意境,体会浪漫主义风格。这样,就可以达到:中心突出,结构清晰,节奏明快,简约有效。
  但是,课堂环节的“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是对教学本质内涵的深度把握和明晰表达,其基本特征是统摄性。具体表现为这样几个层次:教学目标是精确的,教学重点是凸显的,教学内容是核心的,教学流程是简洁的,教学语言是智慧的,教学方法是巧妙的,教学媒体是方便的。
  三、破旧立新,激发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教师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把握教材特点,灵活、科学的使用教材;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促进教育过程中的创造力,教师决不能安安稳稳、循规蹈矩严格遵守课程表,采取既定的实用的方法。”在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一课时,我大胆改革传统的套路,尝试“一石二鸟”的教学方法。我通过学生们学过的,同样是借物抒情的两篇课文——《醉翁亭记》、《陋室铭》,设计了两句话:
  欧阳假醉翁之亭绘秀丽风光抒放情山水之乐趣,
  禹锡托简陋之室写仙龙之说表静身修业之洁志。
  要求学生仿句,学生在明确的思路引导下,结合课前的预习,很快就领悟了我的设计目的,写出:“有光借项脊之轩记日常琐事怀追亲思故之深情。”等好句子。在此基础上,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他们的收获归纳为以下几个:(1)十分喜爱古文中借物记事抒情的写法。(2)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3)为探究文中的细节描写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样一堂课的结构浑然一体,简约有致。
  语文特级教师吴虹说过,一堂好课,一定要努力做到教学推进中强烈的不可预测性,吸引听课的教师和学生,使一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那么,语文老师就应在热爱文本,认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课堂内容才会丰富,教学手段才能日臻完善。
其他文献
记叙文作为三大文体之一,作为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文体,在学生写作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四种典型的毛病:六要素不全,情节简单,详略不当,表达单调。  六要素不全。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开端、发展和高潮。记叙文之所以是记叙文,是因为它有自己的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是对记叙文的画像,是记叙文的标志,是记叙文的DAN。六要素的缺失就是记叙文的破碎和失败。在学生习作中常常被忽视的要素是时间和故事的发展。特别
期刊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多种方式方法,有经验的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不同的方式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情景,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营造读书气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根据教学
期刊
汤姆·菲利普斯先生在中国“科学与和平周大型报告会”中,就人格教育问题发表演讲。他说:“本世纪初时,许多人以为凭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可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然而,今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若不能培养出有爱心有良知的个人及稳定的家庭,就无法期待美好社会。”他还指出:“这种精神污染的道德混乱环境,将使人的良知变迟钝,最终导致人生失败,并进一步带来社会混乱。”而高中生作为大学的预备军,祖国的栋梁,对他们进行人
期刊
横向比较法。所谓横比是指文体相同的课文进行比较,或同篇课文中不同人物的比较。例如在戏剧《雷雨》中周朴园对待周萍、鲁大海不同的态度:两人虽都是周朴园的亲生儿子,可他对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分析原因:这是由周朴园冷酷、傲慢、凶恶、无情无义的性格决定的。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周朴园对待亲生儿子不同的态度,完全暴露了他反动的阶级本性,他以剥削欺压人为目的,是一个人格卑下没有任何仁义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他的所作
期刊
一、母系氏族女性受尊重:女子一把手  姚《说文解字》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姬《说文解字》黄帝居姬水以为姓。姜《说文解字》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嬴《说文解字》少昊氏之性。  这些姓氏彰显个性,见出中国女性地位的“原始”状态。最初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女性高于男性。今天看来它也是不平等的,缺乏人格独立,其实也是一种畸形关系。因此随着社会变更,社会关系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慢慢地这种畸形的关系也在变更,
期刊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强调方法的重要性。干什么事都讲究方法,语文学习自然也不例外。语文的学习方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读、思、结、练。  人们通常称学习为“读”,可见“读”之重要,它朴实、简单、实在,但道出学习中一个原生态的要求“读”。对语文来说,“读”更是第一要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读”的活动,语文学习止步难行。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变化,信息的多元,使得语
期刊
一、尊重:心灵对话的桥梁  真正的教育者如果是出于良好的动机而做事急躁,考虑欠周,儿童是会谅解的。可是儿童不会原谅那些态度冷淡、缺乏感情、好作长篇说教、总想置身于孩子的忧虑与激动之外的教师。  ——霍姆林斯基  案例:一篇诚实的周记  刚刚开学,黄老师因一次不经意的课堂失误差点酿成了重大的“教育事故”。刘路是高一的学生,语文成绩中等。有一次,他交了一篇令黄老师思之深切的周记,这篇周记是这样的: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面对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从教材出发,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树立高尚的审美观。  然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并非易事,因为欣赏是一种发现,更是一种创造。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看到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我们不仅惊叹其新颖别致的构思和优美流畅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走进去,品味作品的意境,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挖掘其深
期刊
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其实,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链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起来,明知
期刊
“语言表达连贯”是高考明确要求的一个考点,历年各地高考卷与平时试卷中几乎都有文句衔接连贯题的身影,并经常以所谓定句选位题形式出现,即要求给一段话中的几个句子排出正确的顺序。  所谓“连贯”,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自然顺畅。具体来说也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话题统一,句序合理,前后衔接和呼应自然。但仅根据这些连贯概念中及其阐述中的要点,来解答衔接连贯题,就想达到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