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啊,你别进城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98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每年入夏,北京市区的一些二级、三级马路上,就会出现一辆辆拉着西瓜、水果,沿街叫卖的马车。这些人不光无照经营,车走了以后,还会遗留下大量的果皮、马粪和马尿等垃圾,严重影响了市容和环境卫生。
  马车与机动车不一样,马有思维,有情绪,不是人能够完全掌控的,受到外因的干扰、遭到惊吓,马就会有危险动作,后果是不可预料的,对人身安全有很大的威胁。马车也不能被红绿灯控制,想逆行,一勒紧缰绳,就地转弯,比机动车灵活得多。因此,进城的马车是我们(北京市丰台区城市管理执法监察局)查处的重点之一。
  有一天中午,我们的巡逻车刚从大路上拐过来,就看见路西停着一辆马车,车上满是西瓜、白金瓜,还坐着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和一位妇女,马车夫正在叫卖。队长拿起电台,呼叫分队的朱组长,让他开着三轮摩托车前来支援。
  我们刚要下车制止,就被马车商贩看到了,他慌忙赶着马车,就地来了个180度的大掉头,不顾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流,扬鞭朝南狂奔起来。为了不让马匹受惊,伤害行人,我们并没有急着追赶,而是离得远远的,进行跟踪。
  三轮摩托车到了,很灵便地就到了马车跟前。朱组长也和马车并排骑着,劝着,让马车夫别激动,停下来说话。我们的执法车和三轮摩托车把马车圈进了一片拆迁工地。工地刚刚清场没有人,我们趁此机会赶上了马车。马车商贩很生气,他大声嚷着:“你们还真死追着我不放啊,都追到这儿来了。我没钱,要罚钱没有,要命就一条!”


  我们依据法规耐心劝导,他听不进去。根据多年的执法经验,要想让车主心服口服,只能带回队里说服教育。
  人回分队,马车也不能扔在这里不管啊。车主为难城管,死活不肯赶马车。可是,我们都不会赶马车,怎么办?大家面面相觑。队长曾经当过兵,他们部队挨着骑兵团,他喜欢到騎兵团去观看驯马,有时候还骑着马比划两下。他自告奋勇:“我来试试吧。”他爬上马车,“得儿、驾、喔、吁”地赶着,马车咕咕噜噜地上了马路。车夫的老婆孩子在马车上摇晃著,目光呆滞地看着我们的执法车慢吞吞地跟随其后。
  盛夏的中午,骄阳似火。赶马车的队长,就那点驾驭马匹的经验,我们都替他悬着心。不到四公里的路,整整折腾了半个钟头,紧张得他前胸和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街上的行人看着城管人赶着马车都觉得新鲜,还一个劲儿地吆喝,笑着、叫着起哄。
  等回到队里,已经下午1点多了。马车刚停,马就地撒了一大泡尿,冒着泡的黄汤浸了一地,那骚气就着地上的热气直往上冲。
  车上的两个孩子嚷饿,队长就自己掏钱买了矿泉水和烧饼给他们娘儿仨吃。这时候我们才发现,马车夫竟然不见了,娘儿仨拿着吃的也走了。
  看着马车我们犯了难。这马车谁给看着啊,吃草喝水上哪找去啊?大伙商量着,先端来一盆水,给马喝了,马喝完水,甩着尾巴又拉了一堆马粪,满院子又骚又臭。看着马疲惫的样子,我们更犯愁了,拿什么给它吃啊,马在我们队里要是出了毛病怎么办啊?万一要是马死了,我们要担责任的!这匹马得赔多少钱啊!
  中午吃完饭,队长就派人开着车赶紧找那个马车商贩。眼看着天晚了,上夜班的队员都来了,马车商贩还没找着。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天这么热,马该怎么过夜!
  我们心里正蹿火着急时,马车夫和老婆孩子站在了分队门口。队长心里暗喜:“活祖宗啊,你可回来啦!”赶紧把他们拉进办公室,请他们观看分队橱窗里展示的有关处罚条例和规定。并且告知他,念他是第一次接受处罚,按低限处理,以后再干就要从重处理,并让他写下保证书,签上名字,按上了手印。马车夫本以为要遭到训斥和重罚,没想到城管人是这么宽厚,一直强硬的态度也缓和了下来,诚恳地对我们说:“我不对,我以后再也不赶大车进城来了。”
  二
  还有一天,在东铁营地区,拆除违法建设工作刚刚结束,城管杨队长开着皮卡车,送主管城管工作的主任回办事处,车刚开到办事处门前,就看见一辆马车在公路上卖西瓜,两位领导停下执法车,示意车夫下来接受检查。马车夫怕挨罚,不配合,故意操纵马车冲向执法车,当场将执法车的侧前脸刮得面目全非。冲撞以后,迅速逃跑,眼见执法车辆受损,不能让肇事马车一逃了之,两位领导随即徒步追赶。
  马车在公路上逆行逃跑,是小商贩们的杀手锏。两位领导飞奔着追赶,车夫见状,抄起车上的西瓜,猛地砸向追赶中的两个人,他们左躲右闪地避着砸过来的西瓜继续追赶。眼看着他们即将跃上马车,一个西瓜砸向了办事处主任,在他躲闪之际,错过了翻身上马车的机会。杨队长只身抵近,翻身跃上了马车。
  飞奔的马车载着城管队长,在公路上继续逆行,马车上的西瓜颠得轱辘辘地滚落在地。公路上的汽车司机惊得靠边躲避,辅路上的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都停车驻足观看,以为是在拍电影。
  赶马车卖瓜的是兄弟俩,哥哥驾车,弟弟卖货。弟弟见甩不掉杨队长,急红了眼,抄起台式秤要砸跨在车帮上的颠簸着的杨队长,杨队长也急了,厉声呵斥:“你要是敢砸我,你就犯罪了!”这一声吼,管用了,他还真的收了手。弟弟扭头问车夫:“大哥,你说咱们怎么办啊?!”
  杨队长缓着声调劝说:“你们千万别跑了,牲口跑急了,你是控制不了的!赶紧停车!你们会撞伤行人的,如果撞了人,你可就惹上大祸啦!”
  而他哥哥还是听不进去,继续狂奔。这时,马路上的人看出了问题,急忙拨打110报警。
  当警车鸣笛追赶上来,警察用喊话器呼叫马车停下,马车夫不仅不听,还赶着马车执意继续冲撞!警车车门瞬间被马车撞瘪了,马车也被别在了路边动弹不得。最终,车夫兄弟二人被警察从马车上拽了下来,押上了警车。后来据说年长的哥哥被判刑6个月。
  至此,马车载着杨队长从沙子口,到大红门服装城,已经逆行跑出了惊心动魄的五公里。   每次想起这件事,杨队长都感到后怕,如果马车在逆行颠簸中,无论摔伤谁,撞上谁,都将是悲剧。如果在此过程中,未采取震慑、呵斥,制止对方打砸过来的台秤,不但造成自身被伤害,还会加重他们违法犯罪的量刑情节。如果没有平时丰富的执法经验,就不可能冷静果断地终止马车夫兄弟二人的犯罪动机和犯罪过程。
  三
  马车进城危害大,为进一步加大城区环境秩序管控力度,有效治理马车非法上路、无照经营违法行为,推动街面环境整治扎实深入开展,根据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李润华局长指示精神,丰台城管大队决定近期对丰台区槐房西路某大院内马车聚集窝点实施联合执法清理整治。
  城管执法大队姜东升大队长提出,必须转换工作思路,不能在大街上规劝和驱赶,整治的环节要提前。马车进城早,出城晚,必然住在距离城区不太远的大车店,只要找到他们聚集的大车店,就可以集中整治。大队领导做出部署,由副大队长高银生担任现场总指挥,开始了寻踪马车的行动。
  老辈人都知道,什么叫大车店。今天城里的年轻人,可能很少有人懂得。大车店需要大的院子停马车,装车倒腾货,还要有马棚子供马吃草、喝水、休息,以及存放饲料的房子。除了马车夫睡觉休息的房屋,还要有吃饭、洗澡的地方,过去的店都有规矩。其实,今天这里就是容留马车帮驻扎和聚集的地方,城里的楼房区是不可以做大车店的。
  王国伟副队长和几个同事承担了侦查任务。通过跟踪调查,他们发现,在丰台区槐房西路有一个农居混杂待拆迁的居住区,已经悄悄开了五家马车驻扎点。租金应该不便宜,所以店主和住店的,都坚守着这个挣钱的堡垒。
  2012年5月25日凌晨2点,是人们熟睡的时间,跟踪的城管队员们换上了便衣,扒着院子的围墙,数着五家马车驻扎点各有多少马车。有多少马桩子,就有多少匹马。为了说清楚情况,他们还绘制了地图,把五家大车店的房屋结构、地形特点、车马和车夫房间的具体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为下一步集中清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白天城管队员先在马路上进行取证,因为取缔困难;只有等到清晨,当第一辆马车驶出院子,候在村口五十米以外的便衣城管打开摄像机,全程跟随,录制他们从出来到上马路,行驶到售货地点,卖出第一份货物的完整过程,作为证据材料。
  当取证的录像资料和夜间侦查绘制的地图上报后,城管大队领导召集相关部门,通报情况,部署清理整治行动,决定立即组织力量清理。经过大队领导班子会议决定,由大队长姜东升牵头,在副大队长的具体指导下开始行动。虽然只是对付马车帮,却像打一场重大战役,调兵遣将,周密部署。
  指挥中心协调10多个分队,抽调来了100多名城管队员,公安和交通警察60多人,保安协管50多人,开始了联合执法行动。全体人员徒步进村,到达指定地点。
  又是凌晨2点,槐房西路宽敞的公路上,集结了各种执法车辆和吊车、大型运输车,放眼望去,停满了长长的一条大街。
  由侦查取证分队引领,人员分别进入五个大车店。最远处的编为5号,按距离依次編号,进入时保持5、4、3、2、1的梯次顺序,撤离时也需要按这个顺序。这是为了防止店主、村民和马车夫他们堵截村口,造成执法人员被围困。各执法队分片到位后,所有执法人员,统一使用对讲机报告和接受总指挥的指令。人员部署到位,行动即将开始。5号院距离最远,最容易出问题。特地派经验丰富的副队长王国伟领队。
  行动一开始,就惊动了睡梦中的马车商贩,他们冲出屋子吵吵嚷嚷直奔马车,想阻拦执法人员的行动。副队长王国伟利用我们人多的优势,迅速招呼队员挽起手臂站成人墙,隔离了马车商贩,护卫着推车组撤出。我们采取的是先制服、后便衣、公安断后的工作方案。因为有警察们的配合,马车商贩们就没有过激行为的发生。
  5号院是非法车辆最多的一个院子,当五辆马车被推出院子以后,警察掩护城管队员安全离开,并迅速关闭了大铁门。
  终于,所有执法人员安全离开了村庄。吊车把马车全部吊上了大型运输平板车。当槐房村的人们还在熟睡的时候,我们集中整治马车的行动已经结束。
  (林金中薦自《中外书摘》)
  责编:Ester
其他文献
中印边境“对峙”持续一个多月,双方在实地和外交层面的隔空对战不断升级。对于印度防长那句“印度早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外交部的回应则是“没错,2017年的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了”。为什么印度人如此在意1962这个年份?他们又是如何看待那场印度的惨败的?  将中国塑造成背后插刀者  1962年到现在已过55年了。但印度人仍生活在那一年的阴影中,没有走出来。  1962年10月,中印战争爆发,
期刊
苏东坡说他特别欣赏小老弟黄庭坚的一句话: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如今,一些粗鄙的语汇日渐爬满我们的手机屏幕,被自然而然挂在嘴边,甚至,堂而皇之印在书上,共同构成了时代精神的低俗气质。其实,时代的性质能塑造词语的面目,反过来,词语的流行也将改写时代的风貌,甚至会支配时代史的书写,比如,读古诗。  读古诗,未必对现实生活有直接影响,但至少可以让我们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这种“开放
期刊
不知道谁这么恶毒,说世界上最薄的两本书,一本是英国人的食谱,另一本就是德国人的笑话集。  关于第一点,我曾旁敲侧击跟我认识的英国人求证:“快跟我说说,你们那儿有什么好吃的?”碰到这个问题,这些平时口若悬河、英文辞藻华丽的大不列颠人民基本上都不正面回答。他们有的很礼貌地说:“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但是答案可能你不喜欢。”或者反问我:“你是想告诉我中国有多少美食吗?”看来英国食物乏善可陈这个说法确实……可
期刊
男人不会明白,一次草率的求婚,会带来多少后遗症。  结婚四年了,妻子还时常说起当初的求婚,没有鲜花,没有蜡烛,连惊喜都没有,两个人去长辈家吃饭,丈夫就在饭桌上问她:“你愿意嫁给我吗?”  那样的场合,她一个羞涩的女人,压根不懂怎么接话,只能稀里糊涂地点头了。在往后的岁月里,每回想起那个瞬间,她就要找丈夫吵上一架。  这次的导火索是孩子的入园仪式。  “上个学,还要搞什么仪式。”男人坐在沙发上抱怨。
期刊
笔者有一个朋友,20世纪90年代初去从化市一个大队下基层体验生活,当地的老农也得知省城里来了干部“蹲点”。一天,笔者的朋友骑着自行车下乡,有一老农向他招手打招呼,朋友立即刹车,停在路边向老农问好。老农亲切地说:“同志啊,如果上北京见到朱德同志和国家领导,请代向他们问好啊,也请他们有空下乡到这里。”笔者朋友一听,差一点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他仔细地打量一下老农的神情,的确没有任何造作,也没有任何痴呆的表
期刊
从被国会弹劾幽居青瓦台,到被宪法法院宣判弹劾罢免,再到人身自由被剥夺;从青瓦台返回年久失修的三成洞私宅,再到12平方米的牢房,朴槿惠,几乎刹那间沦为囚徒。  韩国大选结束后,法院正式开庭受理朴槿惠案。据悉法院将加快审理速度,以在10月中旬前定论。但朴槿惠的牢房生涯其实早已展开。  2017年3月31日,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被批捕后,乘车前往位于京畿道义王市的看守所。媒体捕捉到了那一刻她坐在车内的画面:
期刊
张春华,司马懿老婆,小时候即以聪慧过人而知名。作为成功男人背后的那个女人,她做得非常出色。  不过,真正权倾天下后,司马懿的脸马上就变了。尽管仍住在同一所宅子里,张春华却连看到自己丈夫的机会都少得可怜,更别说耳鬓厮磨恩恩爱爱了。最令人伤心的是,有一次司马懿卧病,人老珠黄的张氏前去看望他。司马懿不仅不领情,反而当着张氏的面说:“老物可憎,何烦出也!”这话就好比现如今,某男对一丑女说:“你真恶心,长这
期刊
小区一楼住着一对夫妇,生活极有规律。晨起锻炼身体,晚上去广场散步,生活简单随意。因为房屋临街,夫妻俩喜欢敞开房门,坐在那里看书、品茶,或是悠闲地看着过往行人。  每当屋子里飘出美食的味道,就能猜出他们的儿子回来了。那男孩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平时极少回来。儿子回来的时候,也是夫妻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往返于菜市场和家之间,仿佛要把世间美味全部做给儿子吃。  小小的房子里,总是传出香喷喷的味道。有
期刊
赞!六旬老人花20年  将后花园打造成雨林  英国利兹市61岁的老人尼克·威尔逊花费近20年的时间将他家的后花园改造成了一片满目绿意的“热带雨林”,耗资约13万元。其近期举办的花园开放日吸引了500名访客前去参观,而参观所得的全部收益將捐给慈善机构。  20世纪90年代,尼克跟家人在康沃尔郡度假时迷上了大型植物,之后便产生了改造自家花园的念头。他的“雨林”大改造行动始于1998年,并于6年前完工。
期刊
笔者有一个朋友,20世纪90年代初去从化市一个大队下基层体验生活,当地的老农也得知省城里来了干部“蹲点”。一天,笔者的朋友骑着自行车下乡,有一老农向他招手打招呼,朋友立即刹车,停在路边向老农问好。老农亲切地说:“同志啊,如果上北京见到朱德同志和国家领导,请代向他们问好啊,也请他们有空下乡到这里。”笔者朋友一听,差一点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他仔细地打量一下老农的神情,的确没有任何造作,也没有任何痴呆的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