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处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也需要进行创新改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新技术的支持,本文先就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互联网应用的优势加以阐述,然后就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应用模式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中政治;“互联网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121-1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不是新鲜事物,高中政治课堂中互联网教学技术的应用,成为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促进力量,也是改善学生学习现状的重要举措。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互联网应用的优势
  1.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教学中,由于政治科目的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缺乏动力和兴趣。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涉及到的领域也比较广,有政治,文化,经济,哲学等知识内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如果不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势必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1]。但从实际的教学现状能发现,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这就必然会影响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
  另外,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能发现,教学当中依然存在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现象,对学生灌输政治知识,学生被动的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2]。
  2.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互联网应用的优势
  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的质量,就要充分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处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技术和政治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有助于带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将互联网技术和政治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发挥其积极优势,主要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上。互联网的应用能够对学生主动的学习和实践提供途径,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思想政治知识内容。
  再者,政治课堂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能发挥积极作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为学生呈现出丰富的知识内容供学生选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也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下基础。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应用,能够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熟悉的基础上学习探究,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互联网应用模式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互联网技术与之相融合,就能创新政治教学课堂模式,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从以下几点能够看到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第一,互联网和传统方式的结合应用模式。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完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这就需要创新教学的方法,将互联网技术和政治课堂结合后,就能创新教学的模式,为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带来新鲜感。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3]。板书能体现知识框架和教学环节紧凑的优势,互联网技术应用能为学生呈现丰富的知识素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例如:高中的政治教学过程中,讲述到经济全球化知识点的时候,就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呈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让学生边观看视频边进行思考和回答视频中所呈现的经济全球化的体现,重点的内容环节暂停,然后通过板书对学生进行引导。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为生产全球化以及资本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通过板书的书写,就能有条理的将重点知识展现给学生,加强了学生的印象。能弥补视频播放快影响学生记忆的缺陷。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应用,就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和效率。
  第二,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应用要点。高中政治教学中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应用,要从几个方面加强重视,将“互联网 ”的思维以及模式和政治课堂教学有机的融合起来,不能生硬的将互联网在课堂中应用,脱离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通过将互联网开放和融合以及互动的思维模式在课堂中能够充分的呈现出来,将政治教学课堂活跃起来,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政治教学中不能对互联网技术有过度的依赖,要能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科学的应用,发挥互联網技术的应用优势。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转变教学的观念,将互联网的平等互动和交流的特征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出来,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
  综上,高中的政治课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课程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为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就要能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契合,采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内容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文中对“互联网 ”思维和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相应探讨,希望能对实际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武.巧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政治教学效率[J]. 中国报业, 2018(08):52-53.
  [2]旦正才让.“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创新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8(03):65-66.
  [3]施琼.巧借互联网技术 演绎高效教学——谈“互联网 参与式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实践[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5):41-42.
  [4]周东明.基于“互联网 ”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J]. 试题与研究, 2018(25):69-70.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化学相关的科学史,能让学生跟着知识的认知结构,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较为贴近学生的元认知,助学生建构科学严谨的化学观点和知识架构、思维结构。  关键词:科学史;质量守恒定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4-070-2      學生在认知一个概念或规律的时候,如何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构建出这个概念
摘要: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地球。而新课程的“生成”同样需要“支点”。正因为有了这些支点,课堂上才能实现自然、合理、有效的“生成”。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由传统僵化的“灌输式教学”变为“生成性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成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074-1  一、对话型的教学是“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核心素养一词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当中,当代的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必修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培养相应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是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讨论教师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创新教学理念改善当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根据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摘 要:“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探究性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前者是具体的内容指向,后者是方法指导,有效地将两者融合符合现代教育深化改革目标的需要。本文旨在探讨在良好的“导学案”设计下,促进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
摘要: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应试教育,导致德育流于形式。小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接班人,德育教育应该摆在重要位置。但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开展并不理想,还存在教育思想上重智轻德的现象,因此,研究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在教学期间,情境创设属于一种铺垫,同时也是背景设计,而且还是为对学生情感以及思维进行激发所做的相应准备,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学生进入到一种特定的学习状态,便于教师对学生注意力进行吸引,有利于對学生兴趣进行激发。本文旨在对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当中情境创设的策略加以探究,希望能给实际教学提供相应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创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
摘要: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开始重视教师的书法学习,在学生们的眼中,他们认为教师是他们的学习表率,在各个方面学生都会去模仿教师,由此,在学习书法上教师就成了学生学习模仿的楷模,这样一来,在教育中就更加重视教师的书法培训。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更有能力的教师队伍,学校就会对教师进行书法培训,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书法水平和书写指导能力。下面本文就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思考进行
摘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优化阅读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它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探究的主题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时把教材文本与同一主题的课外文本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扩大学生阅读量;帮助学生积累相关话题的词汇;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105-1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和载体。写好中国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段写字教学明确提出了要求:第一培养学生有主动写字的愿望;第二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练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摘要: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言语的阅读活动,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言语的再创造活动。朗读可以增强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语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思维,是小学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本文就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教学提出了明确朗读目的、保证朗读时间、丰富朗读形式、培养朗读情感和养成朗读习惯等五条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