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知识深度对中亚留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ma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词汇专家Nation建立的词汇知识框架(1990)为理论基础,旨在探讨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环境下,中亚留学生词汇知识深度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受试者是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50名中亚留学生。研究发现:词汇知识深度和阅读理解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 词汇知识深度 阅读能力 中亚留学生1.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为了探究词汇知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国内外很多研究学者展开了相关实证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往往只关注词汇知识的广度和阅读理解的关系,很少涉及词汇知识深度和阅读理解的关系。我们认识到词汇知识深度涵盖的内容远远多于一个词的表面意义,学习者是否能够真正掌握一个词的用法不是仅了解它的意义和形式(Nation 1990)。以往研究已经证明了词汇知识与阅读能力的关系密切。然而,以往调查对象多以英语为母语或东亚有汉语环境的留学生为主,针对中亚以俄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
  2.关于词汇知识深度的研究
  对词汇知识的界定,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都有一个共性:词汇知识是复杂的多维度的。Nation(1990)提出掌握一个单词须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读音、拼写、语法表现、搭配、频率、语域、涵义和联想。Nation(2001)认为词汇知识深度的构成涵盖了词的概念意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语法形式及词语的使用频率和得体性,与其他词的搭配和联想等八个方面,掌握一个外语词远非仅仅了解“符号和意义”那种一对一的简单过程,而是涉及对一个词全部特征的了解、熟悉和掌握。
  3.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
  3.1.1词汇知识深度与中亚留学生阅读理解水平是否相关?
  3.1.2词汇知识深度的三方面(词的形式、词义和词汇搭配)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高级班和中级班有何不同?
  3.1.3.根据研究结果,如何通过增加词汇知识深度提高中亚留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50名中亚留学生,其中26名高级班学生,24名中级班学生。中级班学习汉语时间在一年左右,高级班则在两年左右。
  3.3研究数据
  词汇知识深度测试考查的是二语学习者对目的语词汇掌握的质量或者说对词汇知识的多维度了解程度。该测试包括八个题型,总分100分,测试时间30分钟。阅读理解测试试卷选取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中级试题中阅读理解部分的3篇材料,主要检测中亚留学生高级班和中级班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异。本项测试共20题,每小题5分,总分100分,测试时间25分钟。
  3.4研究过程
  问卷采用记名、课堂即时完成的方法在两个班进行。被试者均是中亚的留学生。测试均有笔者监考,确保被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0份。
  4.分析与讨论
  4.1数据分析
  4.1.1词汇知识深度调查
  (1)拼写部分,高级班和中级班存在显著性差异。
  (2)词义部分,高级班在词义部分成绩明显好于中级班,而且词义部分的差距要大于二者在词的拼写方面的差距。
  从个人情况看,主要错误在于不能正确理解单词的意思,对深层含义掌握不多,拼写错误多;词性模糊。词义不理解,单词的用法搭配不准确,尤其成绩较差的学生,知识点混乱,掌握不了要领。
  4.1.2阅读能力情况调查
  高级班和中级班的阅读理解能力存在显著差距,高级班的阅读理解能力明显好于中级班,而且集中体现在两个班的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差距上。从学生本人情况分析,细节题上的得分率最高,因为在文章中可找到相应答案,而推理判断题得分率最低,原因在于学生对文章在深层次的理解把握上有困难,尤其遇到个别陌生短语,可能导致对文章整体理解产生很大偏差,其中主要是单词搭配、单词深层含义。
  4.2讨论
  从整体看,两个班词汇深度方面的差距不大,主要差距集中在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成绩上,两极分化严重。在阅读理解方面,高级班的两极分化比中级班更严重。词汇知识深度优等生和后进生在阅读存在一定差异。根据附录三,词汇知识深度的调查成绩和阅读理解测试成绩明显可以看出,高分人群和低分人群都比较集中,说明测试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两个班级数据的相同之处是,无论是基础较好的班级还是基础差的班级,他们阅读理解能力与词汇深度知识间的关系都显著正相关。
  5.结语
  5.1对教学的启示
  5.1.1重点学习拼写、词汇、语法,使汉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更加容易。
  5.1.2让学生对汉语感兴趣,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1.3选择合适工具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
  5.2局限性及进一步的建议
  5.2.1测试对象窄,今后研究应扩大样本调查面,使其更具代表性。
  5.2.2分析层面有限,由于时间及操作困难等原因,本文就三个方面(意义、搭配和形式)进行调查。应尽量内容全面,使词汇知识深度调查更完整。
  5.2.3汉语词汇知识深度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还比较少,我们要在教学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白丽梅,陈艳玲.英语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J].河西学院学报,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职业院校面临的挑战,认识到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实施国学经典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学经典 教育途径高职院校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输入了大批人才,较大程度地优化了社会的人才结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关注越
摘 要: 高职院校档案资源是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历史资料,对于真实反映高职院校办学进展和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应不断创新和改进档案管理工作理念、模式、方法,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办学及管理工作服务。本文对创新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实施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期望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提供可行参
摘 要: 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基层教学事务,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高校教学秘书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中枢,其工作任务繁重,头绪众多。本文从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进一步认识教学秘书应具备的必要素质,并结合实际提出加强和改进教学秘书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教学秘书 现状 对策对于一所高等院校而言,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性人
音乐素质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音乐鉴赏为手段,以文化文明为依托,寻求审美主体综合素质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审美为核心的美学意识,突出体现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在获得音乐人文关怀的同时,有效汲取音乐中充满个性色彩、自由创造的创新精神。本文从素质教育与大学音乐教育的联系入手,指出当前大学音乐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素质教育和大学
摘 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与社会需求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根本存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要建立相关保障机制,信息畅通机制,职业规划指导机制,提高大学生的可持续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竞争力 职业规划近年来,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优化人才资源,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是摆在教育工作面前
摘 要: 实训仪器设备是学校进行教学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具有使用周期长、使用人员多、协调性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本文从实训仪器设备的管理现状出发,探索存在的问题,围绕完善管理体系探讨适应实训教学需要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 实训仪器设备 管理 问题与对策护理实训室是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基地,更是培养学生护理操作水平和临床应变能力的重要基地。仪器设备是实训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实训室科研水
目前,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完善与进步,开放课实现课程知识资源的共享,且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并且学习者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对于怎样在大量资源中
摘 要: 通过网络问卷、实地走访、询问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对部分农村文化现状和在校大学生假期活动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结合现阶段乡镇大学生协会,分析此学生协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从而帮助乡镇大学生协会更好地完善组织,为其进一步推广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农村文化现状 大学生协会 社会实践 完善与推广乡镇大学生协会指由乡镇政府领导,返乡大学生组织,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新农村建设
摘 要: 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如形式主义、师资不齐、课程不科学等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就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求大学生获得良好、科学的就业教育,切实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  关键词: 就业教育 高校教育 就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及高等学校扩招力度加大,导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对
摘 要: 本文分析独立学院文学教育本质特性和人才培养特点,发现文学层面的精神探索与现实层面的职业规划之间的断裂,提出审美实践的教学模式,回归文学本身,减少功利性教学,以审美为教学目标,以求更好地培养文学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关键词: 文学教育 审美实践 教学模式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的一种几乎无功利的、形象的、情感的关系状态,是审美主体以感性观照方式对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