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假将至,如山的作业、电子产品、课外辅导班,占据了城市儿童的大部分时间。在这些假日“例牌菜”之外,有什么法子可以让孩子们身心舒展?“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正在尝试,在儿童与自然间建立联系,为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培育改变的种子。
  每逢周六上午9点,昆明植物园便开始喷雾灌水。一片白雾缭绕中,蚂蚁(真名为王愉)和她的伙伴们带着学生们来了。
  十几个10岁左右的孩子,在植物园中找到一块平整的草地,按照自然导师的要求,铺上防潮垫。正准备坐下,突然一个小女孩尖叫起来:“啊,毛毛虫,我害怕!”
  与自然隔绝的童年
  不知道从何时起,孩子们越来越少在户外玩耍了。空调、电视、沙发、电子产品,把他们禁锢在狭小的家中。对城市交通和治安环境的担忧,也固化了家长少让孩子出 门的念头。但一个从小对生命和自然不敏感的人,长大了如何去关心环境和人类的命运呢?蚂蚁将这类孩子统称为—— “自然缺失症儿童”。
  “自然缺失症”一词出自《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这部由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完成的作品,探讨了儿童与自然之间令人惊异的断裂关系,并将这一现象和一些令人担忧的儿童发展趋势联系在一起,比如肥胖率的增加、注意力紊乱和抑郁现象等。
  美国康斯威辛大学环境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的蚂蚁认为,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引起极大的反响,是因为“它首次从儿童身心健康的角度,探讨了孩子与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
  蚂蚁也有一个刚刚上小学的女儿,走在街头,她告诉孩子,这些有高楼和立交桥的地方,以前都是水稻田。小女孩很惊讶:“真的吗?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真正的水稻田?”
  城市发展太快,土地要么变成硬化的路面或高高的建筑,要么成为精心护理不许随便进入的草地。蚂蚁回想自己小时候,虽然也是在城市社区长大,但每天和小伙伴回 家,可以边走边玩,路边的一些野花野草就足以让他们驻足、观察。可这些对女儿来说却成了稀罕事。放学后孩子由家长直接接走,他们跟同龄人的交流、协作变 少。繁重的课业也让独生子女们少有时间玩耍、帮父母做家务。蚂蚁发现,即使是玩耍时,小区里的男孩子们热衷于拿着仿真枪,模仿电子游戏里的场景玩对抗游戏,而不是她小时候玩的跑动的、协作的团队游戏。
  远离了自然的孩子们,也远离了上一辈人所经历的童年生活。
  四名环保达人的聚合
  和蚂蚁有着相似忧虑的一群人,开始琢磨着做点什么去改变现状。以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为宗旨,“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在地”)就这样面世了。
  机构的简介上写着:这是一家小小的社会企业,致力于在云南本地的自然教育实践,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来启发青少年和成人对自然的情感与尊重,同时培养对周围环境的责任心和爱心。
  机构的发起人是四位姑娘,她们因自然而结缘。蚂蚁是主事者之一。早在1997年,她就在云南大学参与创立环保社团“唤青社”。大学期间受自然之友创始者梁从诫先生的一场讲座启发,蚂蚁的人生由此转折,环保、自然与社区成了她生活的关键词。
  2007 年冬天,蚂蚁协助本土环保机构“绿色昆明”,支持大学生志愿者到昆明的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项目。海螺(真名为黄少乐)是其中一员。她时常回想起,在云大 的课室里,一个高瘦、笑盈盈的培训师带着六七个月的身孕,身姿轻盈地教他们做互动游戏,这人就是蚂蚁。那时候蚂蚁刚刚从美国留学回来不久,理想和热情让她 看起来光彩照人、充满活力。
  茉莉(真名为宋文莉)也是志愿者之一。她从2008年起,组织市民自然体验活动,在翠湖公园里制作自然 笔记和绿地图。彼时,榆钱儿(全海燕)还待在一个有社工背景的小剧社里,尝试把戏剧、绘画、音乐等多元元素融入团队活动、社区资源管理、以及人与自然关系 的反思中。
  2012年,榆钱儿辞职,义无反顾去追寻她的理想,受到鼓舞的蚂蚁,开始在昆明组织自然教育互助小组。那一年,海螺的环 境记者生涯因为海南刘福堂事件遭遇挫折,她写了一篇《珍珠换玻璃》后,辞职离开原单位。正值阿拉善SE E生态协会的创绿家资助项目启动,几位姑娘商议创 立一家自然教育专业机构,“在地”应运而生。
  以植物为师
  在地自然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开展自然认知课程。目前有三个主题,分别是“以植物为师”、“山野之窗”和“自然笔记”。
  “以植物为师”定点在植物园内进行,根据季节开展不同的活动,它不特别强调知识,更多是带孩子们去体验,打开他们对自然的感受能力。
  这便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在这一期的活动中,她们把孩子分成几组,让他们把手放在身后,辨识分发到手中的种子有什么特征。茉莉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自然中发生的事情。
  蚂蚁说,如果孩子看到成年人用友善的方式对待他平时很怕的东西,比如毛毛虫,他也会慢慢消除恐惧。但患有“自然缺失症”的不仅仅是孩子,有的家长看到毛毛虫,都会大叫:“啊,玛拉丁(方言,指一种会让孩子皮肤红痒的毛虫)!”这样,孩子自然也惧怕毛毛虫了。
  “在地”的自然体验教学主要使用“流水学习法”,这是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康奈尔创作的一套户外教育、体验设计理论。它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唤醒热忱、集中注意力、直接体验、分享启发。
  蚊子做过一期“夏天的味道”专题,带孩子们在植物园里品尝不同的味道。味觉是最直接的感官,在丛林里面找吃的,也符合孩子的天性。从中国台湾、日本来昆明交 流的老师们也说,很多城市的孩子没有见过鸡,想象中的鸡,是超市里的一个个鸡腿。孩子虽然在吃食物,但是跟食物的来源没有任何互动。
  “野外觅食”是最受欢迎的一次课程,孩子们都玩疯了。但令导师们无奈的是,活动结束后要叮嘱孩子,这些果实小区里可能也有,但常常会喷药,不能吃。“在想象中,和自然亲密的孩子可以在野外独立生存,可以自己找吃的,但现实的社会环境并不允许。”   “自然笔记”是一门相对安静的课程,要求孩子们用文字和绘图记录自己的自然体验。
  孩子们有一回分到一份种子,他们需要记录植物从种子到破土生长的过程。蚂蚁称,对孩子来说,观察到从种子到植物的完整过程,是一种对生命力量的理解。当孩子心里有一个愿望能变成他手上的行动时,对他的意志力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在自然中,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生物的知识,更多的内容关乎人类本身,学会怎样去爱与尊重。去年的夏令营,他们去到西双版纳,其中有四晚住在原生态的布朗族 村子里。村民住在竹木搭的吊脚楼,一层养猪,二层住人。进村之前,导师还担心家长和孩子们会嫌脏,住不惯村子,花了不少功夫提醒孩子怎么去尊敬别人,以及 村中的禁忌等。
  孩子们接受得很快,一进村,便高声说“好高级!”虽然楼下是猪圈,但他们对地铺的喜爱、对集体生活的热爱,完全超过家长的想象。他们在村子里体验摘茶、揉茶、晒茶,走的时候,每个孩子拿到一小包茶叶,这帮什么都不缺的孩子,对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茶叶宝贝得不行。
  对自然温柔相待
  目前,“在地”的各种自然课程每月的招生人数在120-130人之间,在昆明大受欢迎,经常一开课就爆满了。
  一个58岁的阿姨,给蚂蚁打过三次电话,硬要参加“在地”的活动。
  蚂蚁答复,这可是儿童的活动。
  阿姨仍不死心:“我走南闯北,去过西藏,跑过马拉松,身体绝对好。”
  “但我们活动设计是偏向小孩子的。”
  “没准我兴趣比孩子还高。”
  “在地”创办两年,遇到不少对课程感兴趣的成年人。患上自然缺失症的,不仅仅是孩子。据蚂蚁多年的观察,从2013年开始,自然教育在国内突然风生水起,几乎 每个城市都有至少一家以上的专业机构。去年8月底,她们参与筹办了在厦门的首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应者云集。
  “我们做社会企业,不注册为NGO,是希望直接面对我们的服务对象,由孩子和家长来评估和选择。”蚂蚁这样设计机构的未来。她认为,面对环境问题,一味直面抗争未必能解决问题,通过对儿童、对公众的教育,更能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曾有人指出,美国“婴儿潮”年代出生的人,并不缺乏自然体验,现在却成为全球最大的污染破坏者。“在地”的几名发起人却坚信,能在环境问题中站出来的,肯定是有很深的自然体验的人。
  《林间最后的小孩》讲到,帮助孩子回到自然非常容易,但假如没有系统性地改变文化,(之前的努力)却微不足道。这也是令自然教育者觉得悲哀的地方。人与自然关系的确立,并不是课程化的自然教育能实现的。蚂蚁自认为是一个悲观的行动派,对环境问题时常感到无力,但她突然话锋一转:“谁又知道,我现在带的这帮滚草 坪的孩子,20年后就不会有能改变世界的人?”
  台湾最大的自然教育组织“荒野保护协会”的创始人徐仁修一直在倡议,把孩子们带到自然中去,这样他长大后,自然就懂得保护大自然。“当看到大自然如此美丽动人,我们怎能不温柔相待?”
其他文献
贺永强 和公益理事长,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联合发起人  1月26日,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与四川省协力公益中心联合主办的首期“安平协力西南公益传播沙龙”在成都举行,来自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的一百余名媒体人、公益人发出倡议,贡献智慧与资源,共同发声,为西南公益事业的发展搭建跨界交流、共识凝聚的平台。  安平发起者、北大教授师曾志致力于媒体研究,她在一次演讲中说道:“现代传播具有去中心化、即时性、互动
期刊
公益批评是近年兴起的评论品种,和其他评论不一样的是,它从一开始就让很多公益界人士备受困扰。短期看公益批评似乎不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更糟糕的是,由于这是一个新生领域,很多民众的立场基本被“报道—评论”这一套话语所控制。他们由此产生对这个行业的观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公益热情。  从道德上指控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事,因为它依赖的是一种惰性思维,比如郭美美事件,已经深陷囹圄的郭美美面对媒体时表示想
期刊
“中国古代传说有种神兽叫貔貅,只吃不拉。现在也能有这么神的重工业基地,日耗几十万吨黄河水而不往外排一滴。你信吗?”  在从银川去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青银高速公路上,当地司机杨某指着前方升腾起的浓密烟雾对本刊记者说:“这就是宁夏‘举全区之力’建设的‘一号工程’,建好后相当于是‘再造一个宁夏’。”语气中还带着些叹为观止的味道。  这里号称将建成“亚洲最大”的煤电化基地,“我们火电厂的大气污染物全部都要
期刊
今天中国人一说起慈善,往往认为中国慈善刚刚起步,需要向美欧发达国家学习,事实上,中国也曾经有深厚的慈善传统和繁荣的历史,只是由于制度路径选择和意识形态的割裂,加之今天研究、发掘、传承不够,让我们误以为当代慈善是站在一片历史的荒漠上。  皇帝的救济诏书早于英国的《济贫法》  1601年的英国济贫法,大家都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慈善法,也是西方现代福利国家政府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源头,该法授权治安法官以
期刊
晚清-民国时期,传统的轿子差不多已被淘汰,机动车又尚未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个时候,几乎所有城市都兴起一种新的代步工具——黄包车。今天在一些旅游景区,还有仿制的黄包车,供游客体验一把浪漫。实际上,看过老舍小说《骆驼祥子》的人都知道,当时黄包车夫的生活绝无浪漫可言,他们活在城市底层,地位卑贱,经济困顿,难以养家糊口。在1930年代的上海,黄包车夫拉车的净收入月均不到9元,而每月的家庭支出需要16元,“竟
期刊
在民国廿四年法币政策实行前,一个拥有三千万块银元的大富翁,如果他是个安分良民,遵守政府法令,将他所有的现款总是放在家里,既不活动图利,亦不注意保持币值,则到了十三年后,所有的钱折合成原来本位银元的话,他便只有一分二厘五毫了!连买一个烧饼都不够……  有朋友收藏了一册1947年9月5日到11月14日的日记,不知作者的姓名,从日记中透露的信息,他是皖南农村的一个青年,姓叶,初中毕业,曾教过四年的小学,
期刊
当Solar City的共同创始人Lyndon和Peter Rive,以及他们的表弟Elon Musk在2007年为他们的太阳能初创企业筹资时,他们只成功吸引了一位外部投资者。其既不是Andressen Horowits(一家著名风投公司),红杉资本或者任何其他表现抢眼的硅谷风投公司,而是一笔由摩根大根管理的7500万美元基金。  基金管理者Nancy Pfund的名字并非家喻户晓。然而在过去十年
期刊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减少能源津贴,这不仅是为了刺激经济,也是为了能减少分配不公,限制碳排放,用更灵活的方式帮助穷人。值得赞扬的是,从印尼到印度,从突尼斯到马来西亚,很多国家最近几个月减少了政府的直接能源补助。  由去年10月开始,马来西亚的能源价格全线上涨。总理纳吉布在宣布减少政府津贴的决定时说:“如果我们出于真诚、愿意牺牲、不期待任何回报,那么真主会给我们更丰厚的奖励。”在埃及,汽油价格到7月止已
期刊
什么是市场化?我比较喜欢维基百科的定义:市场化是指用市场作为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等基础手段的一种状态。它告诉我们:市场化是手段,市场化不专属经济,还用于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到“社会公益组织要加速去行政化”,我认为它等同于要市场化,而且这个市场化不等于社会公益组织以营利为目的。我们分析市场化时一定要做关于组织的环境扫描,也就是要特别关注目前政策的环境。特别是社会治理
期刊
在一条狭窄、破败的土路尽头是一座煤渣砖砌成的建筑,这就是洪都拉斯阿玛帕拉市(Amapala)的市政厅,市长阿尔贝托·克鲁兹(Alberto Cruz)面对着聚集在此的数百名选民,擦了擦他白色棒球帽下的汗水。7月的高温带来一种压迫感,再加上被数百人一直盯着,克鲁兹脸上的汗珠不断地冒出来。他面前的人越来越多,渐渐挤满了小房间并延伸到隔壁,房间外的人透过布满灰尘的金属纱窗凝视着克鲁兹,他们渴望不断地向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