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她听我的话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脾气。他对待我从无疾言厉色,更不会动手打我。
  父亲喜欢孩子,爱和孩子玩。在我出生前,他经常骑着自行车捎上他堂姐的女兒去郊外游玩,看京杭大运河……
  我出生后,睡在摇篮里,他饶有兴致地趴在栏杆外,凝视着这个尚在梦中、粉雕玉琢的小人儿。保姆阿婆不止一次提醒他:小孩子睡着的时候,灵魂会出窍,你盯着她看,她长大后要不听你的话。父亲说:我不要她听我的话,我要和她做好朋友。
  父亲果真和我成了好朋友。在我七八岁时,父亲还让我站立在他的肚皮上玩耍;我迷上武侠剧里的大侠,吵着嚷着要骑马,他趴在地板上,嘴里衔着一根长布条,让我用手扯着当马辔头,还用木头削了一把剑让我耍;我爱玩过山车,父亲患有高血压,几圈下来,他两眼发黑、脚底发软,仍坚持陪我坐过山车;我和父亲闹脾气,连着几天不理他,他买了我心心念念的全套七个“特种兵”,晚上悄悄地挂在我的床头;父亲教我下围棋,我一输就拿棋子砸棋盘,父亲一点儿也不生气。
  在我读书时,父亲从不强求我考第几名,只要考及格、不留级就行;我英语学得极差,勉强过分数线,他也不责怪发火。每次母亲看我成绩不佳,拿隔壁家学霸来激励我,父亲总会制止:你不要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比,多伤孩子自尊心。再说,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各人自有各人的造化。
  父亲经常鼓励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尽管我有“三分钟热度”的毛病,可只要我想做什么,父亲都不遗余力支持。比如,我迷上了书法,他买了湖州的笔、徽州的墨、宣城的纸、歙县的砚和入门级字帖——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我爱集邮,为了凑齐“十二生肖”套票,父亲从邮政局到文庙市场,差点没跑断腿。
  我从小爱听故事,父亲干脆给我来个“一千零一夜”,从三国说到水浒,从西游说到隋唐……印象颇深的是《水浒传》里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都头血溅鸳鸯楼。父亲说完故事,不忘归纳总结,比如林冲虽然本领高强,但为人逆来顺受,做事瞻前顾后,远不及武松快意恩仇来得痛快。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喜欢侠肝义胆的武松,认定的事一定坚持去做。
  父亲的无心插柳之举,为我开启了走向文学殿堂的大门,我从听故事到读故事,从读故事到写故事……追根溯源,父亲才是我文学路上的启蒙老师。大学填报专业的时候,父亲让我不要为了就业而去填报所谓的热门专业,想清楚了,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再去填报,只有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
  我的同学、闺密的父亲大多为“中国式严父”形象,让人敬而生畏,她们很是羡慕我和父亲这种好朋友式父女关系。父亲说,他最不喜欢一本正经端长辈架子,更不能理解“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那些专制严厉的父母,虽然叫人敬畏,却不受孩子喜欢,这样的家庭是最没有人情味的。父亲说,子女不是父母的替代品,他们的现在、未来,都应该由自己去做主,父母无权过多干涉。一个想用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塑造孩子的父亲,简直愚蠢至极,更是荒唐透顶。为人父母,理应保持一份童心,和孩子做朋友。
  其实,这种开明的教育理念源于我的先祖申时行。他在朝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在家却是一个和蔼可亲、毫无架子的老头儿,他对儿孙的教育开明宽松。他的儿子申用嘉为人恭敬、节俭、廉洁、仁义,勤于政务,在贵州按察司副使任上,任用儒师,教化百姓,所有费用都是自己捐献筹集,不向百姓索取。一年之后,贵州文教武备,迅速发展,皆有可观之处。除申用嘉外,申氏后人顶尖人才辈出,从科学家到人文学者都有。诚然,一个家族能延续百年兴旺发达,绝不是无缘无故的。
  编辑 东篱
其他文献
没人告诉我,  也没人知道:  风从哪儿来,  风往哪儿跑。  风从一个地方来,  飞得快,飞得急,  我跟不上风的步子,  跑也来不及。  可要是我不再抓住  风筝的一根线,  风筝就随风飘去,  飘一天,飘一晚。  无论风筝飘哪儿,  只要我找得见,  我知道风一定  也到了那边。  我就能告诉人们  风往哪儿跑。  可风从哪儿来,  谁也不知道。  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1882年—195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中国文坛,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将民间的生命个体从演绎社会历史规律的宏大叙事中抽离,放在一个全新的人学坐标上进行审视,形成了当代文学中民间人性叙事的一朵艳丽的奇葩。本文从孤独的世界、迷惘的寻找两方面对《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审美内蕴进行解读。  关键词:刘震云 精神孤独 话语沟通  如何认知和表现中国底层百姓的行为方式和内心状态,是中国现当代乡土叙事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这是因为底
期刊
牯岭路上的公园  一退休就决定去南京女儿家住,外孙女秋秋刚两岁,正需要人照顾。这是件两全其美的事。  那时的火车慢,从南昌到南京,下午一点钟动身要第二天早晨才能到。清早火车抵达南京,女婿女儿把我们接到西康新村的家里。我轻手轻脚走到床边,是那么迫切地想看到外孙女秋秋,她还在熟睡,红扑扑的小脸蛋十分好看。  我们吃过饭,秋秋醒了,女儿抱着她来和我们认识。这小家伙原本是不喜欢和生人打交道的,看到我们却自
期刊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亲子陪伴,就是带孩子拥抱大自然,把星空、月光、野花、大树、青草、湖水映入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养成温柔敦厚的心灵。1  那一年,之所以决定在这里买房子,是因为离家不远处,有一大片茂盛的杂木林。  这片杂木林是森林公园的一部分。  穿过这片林子,是一个平缓的山坡。山坡下面,横着几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湖泊边上立着几个又高又瘦的铁人,他们的姿势互相回应,憨态可掬。沿着一条小溪流,可以走到一片
期刊
摘 要:乔伊斯的《一朵浮云》与池莉的《烦恼人生》主要都描写了主人公当下的生存困境,以及他们在一种偶然的机遇中,对自身生活的反省和对“另一种生活”的想象。然而其相似的遭遇却引出完全不一样的反思,其根由在于两人所呈现出的人格心理的差异。小钱德勒与印家厚迥异的人生观正源于他们人格上的差异,对这种人格差异细做比较,也许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自己。  关键词:生存困境 人格差异 《一朵浮云》 《烦恼人生》 
期刊
摘 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文化实践,反映了女性主义思潮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带来的文学研究领域女性主体的自觉。自19世纪末以来,其基本批评范式在经历了几次浪潮洗礼之后愈发走向成熟。《小城之恋》直面两性世界,真切展示了一个女孩到女人再到母亲的蜕变过程,在解构男性世界的同时,也完满地重构了女性世界,并由之为女性成长找到一条母性皈依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小城之恋》 女孩
期刊
摘 要:《金色笔记》是一部探索小说本身的小说,其中充满着关于小说叙事本身的叙述,本文即着力探讨其对“戏仿”技法的阐述和运用、小说中出现的失败的戏仿实践、作者把戏仿当作“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写作障碍的解决手段,并在互文性的视阈下,从基督传统、希腊神话、自由女性三个方面分析《金色笔记》中的“戏仿”,探究小说主人公安娜如何以一种游戏的方式告别分裂,走向人格完整。  关键词:戏仿 互文性 《金色笔记》 
期刊
“你知道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吗?”有一天晚上,我与母亲视频聊天,她突然这样问我。  “你有我这般优秀的女儿,还有什么后悔的?”我打趣道。  “你小时候,我给予你的陪伴太少了。”说着,母亲无奈地笑了笑。  晚上,我静静躺在床上,阵阵夏风吹过,带来一丝清凉。我想起了幼时,鸟语蝉鸣之季,一定会与父母在阳台看日落,还有明月下的大蒲扇和冰西瓜。更难以忘怀的是每天晚上,我都能得到一个睡前故事。  这夏风勾
期刊
摘 要:在空间视域下解读新感觉派小说,上海的都市景观被赋予了多重层次的文化特征。在新感觉派作家笔下众多的地理景观中,“街道”的书写具体而完整地承载了上海在感观、消费、情欲及文化批判四个维度上的城市风貌与精神内核。  关键词:空间 城市 上海 “街道”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文化思想界发生的空间理论转向,将空间问题的反思从文化地理学逐渐蔓延到文学研究中来。空间视域下的解读导致有关城市文学的研究与日
期刊
妈妈因公到辽宁出差,文文和爸爸、姥姥、姥爷在家。这次出差近半个月,又赶上夏秋换季时节,妈妈很是担心文文会生病。妈妈的担心成了现实,没过三天,文文咳嗽、喉咙发炎引起高烧。虽说爸爸、姥姥、姥爷全力照料文文,但小孩子生病时最想和妈妈在一起,千里之外的妈妈十分担心。  文文病情较重,爸爸找中医开了汤药。妈妈担心文文不愿意喝中药汤,就通过视频看看情况。  “妈妈,我喝中药很勇敢,我不哭闹。”“妈妈明天我再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