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人才何去何从?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tisbianbi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道网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权威门户网站,其精选各类书业信息,汇合产业内外智力资源,借助技术优势构建一个高效的书业信息服务平台。“百道网人才频道”作为百道网新兴的业务版块,一经推出便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大出版社和几千家出版企业纷纷在这里发布最新的编辑出版人才招聘信息,广招行业英才。发展至今,百道网人才频道已经成为出版业内最具权威的图书编辑专业化网络招聘渠道,其发布的信息具有很高的行业影响力,能够反映出我国书业市场的编辑人才需求总体概况。
  本文选取2012年1~7月发布的111条编辑职位招聘信息进行了专项汇总、整理,并进行分项数据分析,希望以此案例研究反映我国图书出版行业最新的编辑人才需求走向,为我国出版单位的编辑人才招聘、高校编辑人才培养体系的改进以及广大图书编辑岗位求职者们的应聘提供参考。
  一、招聘机构类型及工作地分析
  表1是依据2012年1~7月百道网人才频道的编辑职位招聘信息所作的用人单位机构类型分析表。由表可知,共有18家出版集团和出版社发布了78个编辑岗位相关的招聘信息,机构总数占到总体的56.24%,提供的职位总数更占到总体的70.27%。可见,当前百道网编辑人才招聘的需求大户是较大型出版集团或出版社,它们掌握着我国图书编辑人才市场需求取向的发言权。另外,以民营企业为主的12家文化出版公司也是其编辑人才招聘的重要力量,共提供了31个职位,占比27.93%。
  表2是百道网人才频道编辑招聘的工作地分析表,从中可知2012年1~7月百道网网上招聘编辑的单位中共有92家在北京,占到总体的82.88%;有14家工作地在上海,占总体的12.61%;其余5家单位的工作地则分别在浙江杭州、河北石家庄、湖北武汉和广西桂林。北京作为首都和文化中心,是我国图书编辑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地区。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文化实力雄厚,是我国的次级出版中心。全国其他图书出版单位则主要集中于各大省会城市或直辖市。
  二、出版物载体类型和编辑岗位类型分析
  表3是基于百道网人才频道2012年1~7月的编辑招聘信息所作的出版物载体类型分析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百道网上出版单位招聘编辑所面向的出版物载体类型主要是图书,共有98个职位信息,占到总体的88.29%,其他期刊、网站和未作具体限定的综合性编辑职位总计只有13个。百道网作为我国权威出版门户网站,其编辑招聘的对象主要是图书编辑,反映的正是我国图书编辑人才市场的总体需求情况。
  对招聘单位的编辑岗位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图书出版行业各类型编辑职位的总体需求情况。表4是对百道网人才频道数据分析后得出的各类型编辑需求分析表。其中,策划编辑需求量最大,共有62个相关职位信息,占总体的45.93%。其次需求量较大的是文字编辑,共38个职位,占比达28.15%。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职位数加起来,大概占总职位数的74.00%。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要求编辑既能做策划编辑又能做文字编辑。可以说,策划能力和文字能力是图书编辑招聘时考察的两大能力,而相对来说出版单位最看重的还是编辑的策划能力。
  三、专业、学历及工作经验要求分析
  对百道网人才频道编辑招聘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后得到编辑招聘职位的专业要求分析表,详见表5。图书出版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各类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到编辑队伍中。表5中,图书出版单位招聘的文科专业背景的编辑数占总体60.54%,其中中文、外语(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管理学、经济学、历史相关专业的编辑需求量较大,新闻出版专业的编辑需求量只占到总体的5.50%。理科专业背景的编辑招聘量占到总体的39.43%,其中需求较多的有电子通信、计算机、医学、数学、电气工程、机械、食品相关专业。除此之外,不少单位会在岗位要求中提到有学科交叉专业背景者优先录取。
  图书出版单位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企业,其对编辑人才学历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表6是百道网人才频道2012年1~7月编辑招聘的学历要求分析表。从中可见,图书出版单位招聘的编辑人员,基本都要求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体的82.89%,其中要求应聘者有硕士学历及以上的职位数占37.84%。进一步分析发现,出版集团或出版社相对更看重编辑的学历水平,单位新进编辑至少要求达到本科文化水平,少数出版单位还要求应聘编辑必须毕业于“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文化出版公司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相对较低,部分单位甚至不限学历,而是更看重编辑的实际业务能力,一些单位明确说明能力突出者学历、年龄要求可适当放宽。
  图书出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出版单位在招聘编辑时十分注重编辑的相关行业工作经验。据表7可知,图书编辑招聘单位普遍对编辑职位有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要求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和有经验者优先的出版单位占到总体的76.58%,不限工作经验的单位只有23.42%。此外,除了优先录取有传统图书出版单位工作经验或曾经策划过优秀图书选题的求职者,一些出版单位还优先考虑具有科研院所、高校教学、数字出版工作经验的求职者。
  四、其他综合分析
  除以上几个方面,百道网人才招聘频道2012年1~7月的用人单位编辑职位招聘还透露出以下信息:
  在年龄要求方面,出版单位一般不做硬性要求。在百道网人才频道32家发布编辑招聘信息的出版单位中,大部分对求职者没有具体年龄限制,作出限制的单位一般要求应聘者在35周岁以下即可,对于编辑部主任级别的岗位其年龄限制还会放宽到40周岁,甚至45周岁以下。在编辑职位的薪酬方面,大部分单位都是和求职者面议,一部分明确薪酬的单位分别给出3000~29999元不等的月工资,一些单位为编辑开出10万~20万元的年薪。在求职者的性别方面,用人企业未做具体限制,只有一家单位申明“男士优先”。
  在编辑出版专业资格证书方面,不少出版单位要求应聘者取得编辑出版中级资格证书,或者是优先录取中级证书获得者。在编辑职称方面,大部分单位未作要求,但对编辑部主任级别的职位,往往要求取得中级职称三年以上,甚至要求具有副编审及以上职称。在户口方面,出版单位基本未作强制要求,只有一家单位要求求职者拥有北京户口。另外,除了“优秀的选题策划能力、熟练的文字处理能力、敏锐的市场分析能力、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等职业能力要求,用人单位往往还有“热爱出版、积极主动、踏实勤奋、认真负责、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等之类的内在素质要求。   五、对出版业编辑人才培养的建议
  编辑岗位一般要求求职者学历是本科及以上,可见本科层次以上的高校是我国编辑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表7显示,大部分出版单位对编辑岗位求职者都有2年及以上行业工作经验的要求,部分重要岗位甚至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验。而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实际情况却是,本专业的本科生和学术型硕士往往为应届生,行业经验十分欠缺。另从表5可见,行业招聘编辑的学科背景要求非常多元化,新闻出版专业的编辑需求量只占到图书编辑总体需求量的5.50%。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较为稳妥的应对措施是压缩编辑出版专业本科和学术型硕士的办学规模,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型硕士、博士的培养力度,积极从各大出版单位中招收“编辑型”学生。首先,行业内大量从业人员有专业深造的强烈愿望,这保证了高校办学的生源。其次,行业内编辑人员本身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其深造毕业后还可选择回到原单位,保证了学生的就业率。再次,出版单位的编辑人员本身就是通过市场筛选进入出版行业的各学科背景人才,这满足了图书出版对编辑本身专业的多样化需求。
  在积极培养专业型硕士、博士的同时,原有编辑出版的本科和学术型硕士的办学也不能偏废。在对这些学生的人才培养上可以考虑采取中文、信息管理、新闻、计算机、历史、外语等多个院系联合办学的模式,以一个院系课程为主,其他院系课程为辅,从而培养出“一专多能”的编辑人才。对于出版单位需要的冷门专业编辑,高校可以采取和用人单位签约的定向培养模式,让学生入学一开始便学习特定专业的知识,毕业后直接进入相关单位工作。
  本文基于出版业门户百道网第一手的网站数据,采用案例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编辑人才需求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我国出版单位编辑人才招聘的大体情况,总结出了行业招聘的一般特点,并在最后对我国高校编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虽然百道网的招聘数据,不能体现我国出版业编辑人才招聘的全部细节,但却可以反映出市场的总体性特征。而对编辑人才市场的更深入分析,还有待更多业界人士的共同探讨。
  [1] 张志强.现代出版学[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2] 华薇娜.信息检索“教”与“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朱庆华.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黄先蓉,罗紫初.数字出版与出版教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庄艺真,陈炎铭.出版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0(1).
  [6] 李文邦.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综述[J] .出版与印刷,2008(2).
  [7] 滕跃民.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 .编辑学刊,2006(5).
  [8] 陈颖.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初探[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S1).
  [9] 文冀.出版业人才需求近期新变化[N] .中国图书商报,2008-03-11.
  [10] 裘贤. 出版业人才需求为何如此强劲[EB/OL] .新华网读书频道,2011-09-26.
其他文献
一、家教类图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三、四线城市(一般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城)的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模式转化的初期,中国经济将摆脱对出口和政府主导投资的严重依赖,消费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度将稳步上升。  目前,网络书店对地面店的影响非常大,地面店现状并不乐观,特别是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图书消费者如需要纸质图
期刊
苹果公司的iPad面世以来风行全球,受到无数关注,其新颖独特的外观设计、强大的功能、简便的操作方式、独特的用户体验,获得好评如潮。除了上网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绘制图表、电子游戏、音频和视频等功能,iPad具备丰富的电子阅读功能,为平板电子阅读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产品演进、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媒介载体的转换拓展了文化消费的空间,给新闻出版业、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应用程序开发者搭
期刊
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设立“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对于我这样一个作者来说,表达的是我对文学编辑们深深的真诚的敬重。白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吉祥的象征和符号。“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寄予着我们对文学事业共同的期盼。  ——《白鹿原》作者 陈忠实  在《白鹿原》出版以来的二十多年中,陈忠实先生始终将最大的信任和支持给予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天,“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的设立和颁发,是一位作家对人文社编辑
期刊
有的人是为制造财富而活的,有的人是为了权力而活的,有的人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活的。而我,活着就是为了写这些字,通过这些字来表达我的想法。  我写历史文化随笔,起于20世纪末。那时候刚落脚北京,一文不名,也百无聊赖。以前在黑龙江的时候,就喜欢《读书》杂志,于是就试着给它投稿,没想到居然被采用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越写越多。渐渐地,别的杂志也来约稿,稿费也逐渐高了起来。反正平时没事总要看书,看到有意思的地
期刊
模糊语法学的研究落后于人类在智能领域的研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人类没有对语言现象进行更深层的探索,其次就是没有抓住模糊语法学的根本属性,因而止步于表面研究。  人类所运用的语言都具有模糊性,所谓的语言模糊性(又称模糊语言)就是对于自己表达的意思没有精确性,只是表达出了你所要表达意思的边缘。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事物的模糊认知反映到人类所运用的语言当中就形成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期刊
成功的旅游书,要在个性化的经历中映射更多的共性,使私人化的故事成为大众潜意识里的向往。  2003年,一本名为《3000美金,我周游了世界》的书让人耳目一新。这本书与当时常见的旅游资讯类和旅游文化类图书都不尽相同,它在旅行方式这一层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站在2013年的时间点回望,诸如此类个性化、私人化、深度化的旅游图书在这十年中不断涌现,许多作品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深入挖掘此类图
期刊
尽管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举世公认,但是当代华文出版还远远未能把这种传统文明转型为针对全球的出版文化影响力,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交流中谋求发展,充分发挥好优势,才能增强华文出版的国际实力,才能以国际性视野面向华文出版的未来。  华文出版,主要指的是承载中华文化,并以中华民族的任一民族语言文字作为出版语言的出版。如今我们所说华文出版,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文化风格——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精髓。《传家》一书出
期刊
对出版单位而言,充分利用微博这个新的营销平台,开展图书营销,提升营销业绩,不仅具有实践意义,同时对拓展图书的现代营销渠道,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的意义。  微博综合了博客、即时通讯、手机的传播优势,是最能代表自媒体发展的典型表现形式,它秉承着自由、开放、平等和共享的网络精神,与以往的传统媒介形式相比,前所未有地赋予了每一个拥有微博的主体自由表达和交流的渠道、平台,微博的信息传播特征凸显了自媒体时代的
期刊
阅读这美妙篇章的同时,些许迷惑又在我心中渐渐涌起。面对残酷的现实,这样纯真美好的文字细细品味起来,又觉得有些清浅——现实中的情感、世相纷繁复杂,冰辉的文字则滤掉了这纷杂的尘沙,留下“有点儿甜”的山泉水。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文学向来被喻为“不朽之盛事”,一说起文学,总会有种正经端坐的敬意油然而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些许的疏离感。日常生活中的文学意趣,则与作者的生活趣味有关,如苏辙在黄州快哉亭
期刊
纵然生活中,脚步再匆忙,也请每天都留一些时间,品味改变人类世界、关于幸福的第四只“苹果”。  微博上有个著名的段子,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还有一个掌握在乔布斯的手中。象征着欲望、知识和激情的苹果,为人类开启了一扇扇通向未知世界的门。  事实上,改变世界并让我们内心不断丰盈、有所增益的第四只“苹果”,始终在我们的心中,形影相随。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给自己的新书《非名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