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上睑下垂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对30例(35眼)平均年龄15.5岁的上睑下垂施行上睑提肌折叠联合上横韧带前徙术。此改进的术式与常规术式不同之处在于将上睑提肌缩短术与上横韧带悬吊术两种手术相结合。结果 术后随访6月~2.5年,平均1.7年。治愈34眼,治愈率96 %,效果满意。结论 上睑提肌缩短联合上横韧带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效果肯定,在改善功能和美学方面优势明显。
关键词: 上睑下垂上睑提肌上横韧带联合手术
The procedure of levator muscleshortening and superiortransverseligamentsuspension ptosis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ozuo Jiaozuo Henan 454002
Correspondence to:Xuchao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ozuoXuchao xchryl@sohu.com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ptosis. Methods 30cases(35eyes) with ptosis were received modified levator muscle shortness and superior transverse ligament suspension.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is 15.5 years ol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improve surgery and the routine surgery is that combine levator muscle shortness and superior transverse ligament suspension. Results After followed-up 0.5~2.5 years ,average 1.7years, 48eyes (96%) obtained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ect . Conclusion Modified levator muscle shortness combine superior transverse ligament suspension not only has positive effect but also has advantages of functional and a esthetics correcting effect .
Key words : ptosis ; levator muscle ;superior transverse ligament; combined surgery
中图分类号:R6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090-03
上睑下垂一般以上睑缘在正常位置(位于瞳孔上缘与角膜上缘之间的中间水平线上)以下2mm内为轻度; 正常位置下 2~4mm为中度; 正常位置下大于4mm为重度[1]。林茂昌报道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人群发病率为 0.12%(包括轻、中、重度),单侧约75%,双侧约 25%[2]。临床上已经有不少矫正方法, 目前矫正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依其原理大致分为三类 缩短或增强提上睑肌力量的手术 如提上睑肌缩短术 借用额肌力量的手术 如额肌瓣悬吊术 借用其他力量的手术 如上横韧带前徙术等 比较理想并且符合生理要求的手术方法是缩短或加强提上睑肌 但对于提上睑肌菲薄肌力较弱的重度上睑下垂 效果常常不满意 近几年来 我们应用提上睑肌折叠联合上横韧带前徙矫正上睑下垂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先天性上睑下垂 30例 35眼,年龄 14~42岁;单眼25例 ,双眼5例。随访时间为3~24个月。下垂量分级 ,根据正常平视时上睑缘仅遮盖上方角膜 2mm左右 ,低于此位置的毫米数为下垂量[3]。上睑下垂分3个等级:轻度下垂 ( 1~2mm) 6眼 ,中度下垂 ( 3~4mm) 9眼,重度下垂 ( > 4mm) 20眼。术前观测上睑缘位置 ,术后半年以上观测上睑缘位置矫正情况。所有患者术前检查视力、 提上睑肌肌力、 睑裂高度、 Bell现象、 眼球运动及眼部常规检查 ,并排除全身疾病所致的上睑下垂及小睑裂并发症。
1. 2手术方法
1.2.1准备术前用龙胆紫于上睑缘上 5 mm~7 mm 处画出术眼的上睑皱襞, 对侧健眼重睑的参照双重睑的高度和弧度。
1.2.2麻醉 2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1 %丁卡因结膜囊点滴年幼的儿童采用氯胺酮全麻加局部浸润麻醉。
2.3手术方法①顺上睑缘划线平行上睑缘作眼睑全长皮肤口,分离其下眼轮匝肌, 并切除部分眼轮匝肌, 暴露上睑板及睑板上缘。②依常规解剖分离出上睑提肌长 20~24mm ,沿上睑提肌腱膜向后上方充分暴露上横韧带。用3-0丝线缝合上横韧带及要缩短的上睑提肌肌腹,做3对等距离褥式缝线,再分别缝到睑板中上1/ 3相应处,中央缝线一定要对准瞳孔,观察上睑缘的位置。③固定3个褥式缝线使睑裂大小符合预期要求(一般上睑缘落于角膜上缘理想位置, 因术后随眼睑消肿和向下重力会自然下垂 1mm~2 mm ) ; 最后将皮肤固定缝合于睑板上形成双重睑。
2 结果
2 . 1 手术效果评定 平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 1~2 mm为矫正良好; 3~4mm为基本矫正; ≥4mm为矫正不足;上睑缘位置角膜缘上1 mm以上为过矫。
2 . 2术后疗效判定: (以术后 7 d~ 15 d 为标准时间, 根据上睑缘位置判断手术效果)。本组30例35眼中 ,矫正良好21例25眼 ,基本矫正8例9眼 ,矫正不足1例1眼。
2 . 3 远期效果观察追踪随访 6~30个月 ,平均 11个月。术
眼睑裂高度与术后早期测量数据对照无回退现象 ,上睑弧度顺畅自然 ,睑球贴合正常 ,睑闭合不全较轻 ,上睑迟滞亦不明显。
3 讨论
由于上睑下垂的原因及具体情况各异,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完全适合矫正所有上睑下垂的一种手术方式。提上睑肌是提举上睑的主要肌肉通过提上睑肌缩短、徙前等方法来增强提上睑肌的力量,无论从解剖或生理角度分析都是合乎生理要求的。但其适用范围是提上睑肌仍有部分功能的轻中度患者,对于重度上睑下垂效果一般不理想。术后容易发生矫正不足,结膜脱垂,严重睑闭合不全,复视等并发症[4] 利用额肌力量抬高眼睑, 对3岁以下的患者 ,因眼睑周围组织尚未发育成熟 ,不宜过早作提上睑肌缩短术及对于其他手术未能矫正的上睑下垂患者 ,可行此手术 ,且可根据需要重复手术 ,术后易形成上睑停滞形象 ,重睑弧度僵硬 ,睑板前臃肿 ,不美观 ,且远期矫正上睑下垂作用有下降趋势,美容效果不如提上睑肌缩短术。
上横韧带是由提上睑肌肌鞘增厚所形成的一束横行肌腱膜 ,位于眶隔后提上睑肌的前方 ,距睑板上缘约 22mm处[5],上横韧带虽在提上睑肌腱膜之上 ,但与提上睑肌有纤维组织相连 ,对提上睑肌收缩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在传统的提上睑肌缩短或折叠的基础上 ,再利用上横韧带的强度、 高度和弹性,可起到双重牵引上睑的作用[6]。提上睑肌缩短或折叠术虽然不改变局部解剖关系 ,但由于提上睑肌肌力先天不足 ,术中又破坏了提上睑肌与上横韧带的相互关系 ,对治疗重症上睑下垂往往效果不好 ,本文所采取的术式完全保留了提上睑肌缩短术的优点 ,上睑开启符合生理状态 ,并利用上横韧带缝合加强提上睑肌肌力 ,重建两者的相互关系 ,起到一定的悬吊作用 ,加大自然睁目状态下睑裂开大程度 ,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本文病例睑裂矫正满意 ,近期平视时睑裂 6~9mm,不遮挡瞳孔 ,远期回退少 ,且在双眼对称性、 睑裂位置及形态上均取得较好的美容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涤生主编.整复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69~326.
[2] 林茂昌 现代眼部整形美容学[M]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7:245
[3] 宋琛.手术学全集(眼科卷)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1994: 1851.
[4] 李绍珍,主编.眼科手术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0
[5] 张晓梅 ,孟祥成.上横韧带徙前术矫治上睑下垂 [J].实用眼科杂志, 1992,10(12):743~744 .
[6] 倪倬.眼的应用解剖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2: 325~326 .
关键词: 上睑下垂上睑提肌上横韧带联合手术
The procedure of levator muscleshortening and superiortransverseligamentsuspension ptosis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ozuo Jiaozuo Henan 454002
Correspondence to:Xuchao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ozuoXuchao xchryl@sohu.com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ptosis. Methods 30cases(35eyes) with ptosis were received modified levator muscle shortness and superior transverse ligament suspension.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is 15.5 years ol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improve surgery and the routine surgery is that combine levator muscle shortness and superior transverse ligament suspension. Results After followed-up 0.5~2.5 years ,average 1.7years, 48eyes (96%) obtained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ect . Conclusion Modified levator muscle shortness combine superior transverse ligament suspension not only has positive effect but also has advantages of functional and a esthetics correcting effect .
Key words : ptosis ; levator muscle ;superior transverse ligament; combined surgery
中图分类号:R6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090-03
上睑下垂一般以上睑缘在正常位置(位于瞳孔上缘与角膜上缘之间的中间水平线上)以下2mm内为轻度; 正常位置下 2~4mm为中度; 正常位置下大于4mm为重度[1]。林茂昌报道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人群发病率为 0.12%(包括轻、中、重度),单侧约75%,双侧约 25%[2]。临床上已经有不少矫正方法, 目前矫正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依其原理大致分为三类 缩短或增强提上睑肌力量的手术 如提上睑肌缩短术 借用额肌力量的手术 如额肌瓣悬吊术 借用其他力量的手术 如上横韧带前徙术等 比较理想并且符合生理要求的手术方法是缩短或加强提上睑肌 但对于提上睑肌菲薄肌力较弱的重度上睑下垂 效果常常不满意 近几年来 我们应用提上睑肌折叠联合上横韧带前徙矫正上睑下垂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先天性上睑下垂 30例 35眼,年龄 14~42岁;单眼25例 ,双眼5例。随访时间为3~24个月。下垂量分级 ,根据正常平视时上睑缘仅遮盖上方角膜 2mm左右 ,低于此位置的毫米数为下垂量[3]。上睑下垂分3个等级:轻度下垂 ( 1~2mm) 6眼 ,中度下垂 ( 3~4mm) 9眼,重度下垂 ( > 4mm) 20眼。术前观测上睑缘位置 ,术后半年以上观测上睑缘位置矫正情况。所有患者术前检查视力、 提上睑肌肌力、 睑裂高度、 Bell现象、 眼球运动及眼部常规检查 ,并排除全身疾病所致的上睑下垂及小睑裂并发症。
1. 2手术方法
1.2.1准备术前用龙胆紫于上睑缘上 5 mm~7 mm 处画出术眼的上睑皱襞, 对侧健眼重睑的参照双重睑的高度和弧度。
1.2.2麻醉 2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1 %丁卡因结膜囊点滴年幼的儿童采用氯胺酮全麻加局部浸润麻醉。
2.3手术方法①顺上睑缘划线平行上睑缘作眼睑全长皮肤口,分离其下眼轮匝肌, 并切除部分眼轮匝肌, 暴露上睑板及睑板上缘。②依常规解剖分离出上睑提肌长 20~24mm ,沿上睑提肌腱膜向后上方充分暴露上横韧带。用3-0丝线缝合上横韧带及要缩短的上睑提肌肌腹,做3对等距离褥式缝线,再分别缝到睑板中上1/ 3相应处,中央缝线一定要对准瞳孔,观察上睑缘的位置。③固定3个褥式缝线使睑裂大小符合预期要求(一般上睑缘落于角膜上缘理想位置, 因术后随眼睑消肿和向下重力会自然下垂 1mm~2 mm ) ; 最后将皮肤固定缝合于睑板上形成双重睑。
2 结果
2 . 1 手术效果评定 平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 1~2 mm为矫正良好; 3~4mm为基本矫正; ≥4mm为矫正不足;上睑缘位置角膜缘上1 mm以上为过矫。
2 . 2术后疗效判定: (以术后 7 d~ 15 d 为标准时间, 根据上睑缘位置判断手术效果)。本组30例35眼中 ,矫正良好21例25眼 ,基本矫正8例9眼 ,矫正不足1例1眼。
2 . 3 远期效果观察追踪随访 6~30个月 ,平均 11个月。术
眼睑裂高度与术后早期测量数据对照无回退现象 ,上睑弧度顺畅自然 ,睑球贴合正常 ,睑闭合不全较轻 ,上睑迟滞亦不明显。
3 讨论
由于上睑下垂的原因及具体情况各异,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完全适合矫正所有上睑下垂的一种手术方式。提上睑肌是提举上睑的主要肌肉通过提上睑肌缩短、徙前等方法来增强提上睑肌的力量,无论从解剖或生理角度分析都是合乎生理要求的。但其适用范围是提上睑肌仍有部分功能的轻中度患者,对于重度上睑下垂效果一般不理想。术后容易发生矫正不足,结膜脱垂,严重睑闭合不全,复视等并发症[4] 利用额肌力量抬高眼睑, 对3岁以下的患者 ,因眼睑周围组织尚未发育成熟 ,不宜过早作提上睑肌缩短术及对于其他手术未能矫正的上睑下垂患者 ,可行此手术 ,且可根据需要重复手术 ,术后易形成上睑停滞形象 ,重睑弧度僵硬 ,睑板前臃肿 ,不美观 ,且远期矫正上睑下垂作用有下降趋势,美容效果不如提上睑肌缩短术。
上横韧带是由提上睑肌肌鞘增厚所形成的一束横行肌腱膜 ,位于眶隔后提上睑肌的前方 ,距睑板上缘约 22mm处[5],上横韧带虽在提上睑肌腱膜之上 ,但与提上睑肌有纤维组织相连 ,对提上睑肌收缩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在传统的提上睑肌缩短或折叠的基础上 ,再利用上横韧带的强度、 高度和弹性,可起到双重牵引上睑的作用[6]。提上睑肌缩短或折叠术虽然不改变局部解剖关系 ,但由于提上睑肌肌力先天不足 ,术中又破坏了提上睑肌与上横韧带的相互关系 ,对治疗重症上睑下垂往往效果不好 ,本文所采取的术式完全保留了提上睑肌缩短术的优点 ,上睑开启符合生理状态 ,并利用上横韧带缝合加强提上睑肌肌力 ,重建两者的相互关系 ,起到一定的悬吊作用 ,加大自然睁目状态下睑裂开大程度 ,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本文病例睑裂矫正满意 ,近期平视时睑裂 6~9mm,不遮挡瞳孔 ,远期回退少 ,且在双眼对称性、 睑裂位置及形态上均取得较好的美容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涤生主编.整复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69~326.
[2] 林茂昌 现代眼部整形美容学[M]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7:245
[3] 宋琛.手术学全集(眼科卷)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1994: 1851.
[4] 李绍珍,主编.眼科手术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0
[5] 张晓梅 ,孟祥成.上横韧带徙前术矫治上睑下垂 [J].实用眼科杂志, 1992,10(12):743~744 .
[6] 倪倬.眼的应用解剖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2: 325~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