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思维视角的英汉翻译传递有效性分析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0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语言逻辑习惯的角度探讨原著者、译者与读者三者之间的逻辑思维,分析译者翻译传递功能的有效性,旨在说明译者在翻译时逻辑思维的转换以及掌握语言逻辑习惯对于译者传递原著者意图和意义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言逻辑 思维 翻译 传递
  一、引言
  中国著名教育评论和教育管理专家陈玉琨认为:中国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而忽视了对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虽然考试成绩十分优异,但实际能力令人担忧。翻译教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能力的开发培养,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译者缩小由于不同地域形成的思维差异,帮助译者更好地传递原作的意图。
  二、语言思维的基本概念
  语言是人类表达内心思想的重要手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人类借助于语言的帮助来阐释内心的思维,并通过语言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就应该是能使思维合乎逻辑的工具。
  匈牙利翻译家拉多·久尔吉博士指出:“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1]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逻辑活动,其基本出发点在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即人类共同的思维能力和思维规律使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人群对相同的事物可取得共同的认识。但人类思维也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也有差异。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不同,对于同一思维对象或内容,不同民族的思维角度可能不尽一致,从而在表达上会采用不同的语言。这样,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就需要翻译[2]。
  三、英汉的语言思维差异分析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是人类思维的主要表达形式,通过语言思维得以阐释,通过思维语言得以传承,总之语言与思维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3]。就翻译活动而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一种表里关系。在进行翻译这一交际活动时,人们使用的是一种外部言语,而翻译思维活动的工具则是一种内部言语;语言是人们进行翻译的外部实践活动,思维是人们进行翻译的内部认识活动。因此,翻译要做到忠实,贴切,译者必须合理地运用逻辑思维的形式和方法[2]。同时,翻译是语言的转换,也是逻辑思维的转换,也是跨越思维差异的过程。魏晓亮[4]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这场交际活动过程中,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注重不同的语言思维方式,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国内外很多学者充分认识到以中国人和英国人为代表的东西方民族思维的差异,并就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如孙致礼[5]认为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在思维表达的形式结构上仍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最基本的表现就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窦强[6]、曾素英和陈妮[3]认为汉语的思维和英语的思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整体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主体型思维和客体型思维以及直觉型思维和逻辑型思维四个方面;换言之,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直觉性和逻辑性。英语民族崇尚天人对立,征服自然,侧重向外寻求,强调由一到多,部分优先,注重人与物的关系,形成了分析型思维[7]。这种思维使英语成为一种逻辑性极强的语言。汉语民族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归一,注重人际关系”,形成了综合性思维。这种思维使汉语成为一种注重“模糊、直观美”的语言。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可知,英汉间的语言思维逻辑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等因素造成。
  英汉语言间的思维逻辑的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一点给译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汉译英的难点在于将汉语的形象思维转化为英语的抽象思维,即需要译者将原文著者想象的事物译成具有逻辑关联的思维,并且保持原文著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英译汉的重点在于将英语的抽象思维转化为汉语的形象思维,即需要译者将具有完整逻辑关系的事物转化为具有想象空间的事物,保持汉语思维逻辑中总体上对事物描述和概括的原则,且不能累述。这种困扰给译者传递原著文化内涵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
  三、语言思维差异下的英汉翻译传递有效性分析
  英语和汉语作为不同民族的族际语言,它承载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是表达不同民族思维的工具。译者需穿梭于两种逻辑思维间,不断进行逻辑思维转换。很多学者指出翻译离不开对双向语言逻辑思维的掌握,如杨贤玉,彭家玉[8]指出:翻译的全过程,如理解原文、结构分析、准确表达、译文检查等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思维逻辑。逻辑思维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英语学习的主要难点就是学习者对其“习惯表达”的生疏,而产生生疏的原因就是思维逻辑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就会造成很多译者目前面临的问题:如何很好地传递源语著作的意图,让读者手不离“卷”;如何告别累赘或无味,选择合适的文字让读者爱不释手。例如:
  (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译为:As you sow, so will you reap.
  我们可以发现:在汉译英时,译者把汉语里的隐性连贯方式显现出来。译文的处理相信操英语的人们一下子便可掌握其内涵。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为: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顯良译)   汉语连续用了九个名词,生动形象地营造了萧瑟凄凉之景、空旷冷落之感。翁显良先生的译文根据英语句法结构,把原句中的九个名词改换成了三个完整的逻辑语句,句式工整,词义贴切对应,这既是英语遣词造句的语法要求,更是由于严密的抽象逻辑思维表达形式的需求。只有这样才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3) 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mouse that ate the cake that was put on the table that is standing in the kitchen that is at the back of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译为:猫捕杀了只老鼠,老鼠偷吃了放在厨房桌子上的蛋糕,厨房位于房子的后部,房子是杰克盖的。
  英文是典型的“句子套句子”,如果我们在翻译的时候,顺句驱动译为“这就是那只捕杀了偷吃了放在杰克盖的房子后部厨房的桌子上的蛋糕的老鼠的貓”,读者可能一时间无法理清句子的关系。虽然意思与原文并无出入,但这样的表达显然不符合中文表达的逻辑习惯。中文讲求“一切尽在不言中”,只要看得懂就可以,讲究简洁,不会深究是否符合形式逻辑。译文流泻铺排,形散神聚,呈典型的流散形式句。
  (4)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J.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译为: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个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西方民族“由一到多”的思维方式往往将句子的语义重心放在的开头,而相反地,东方民族“从众归一”的思维方式往往将句子的次要语义部分放在句首,而将重心放在句子的末尾,以示强调。
  我们可以从以上四个例子中发现:中英思维逻辑方式存在差异,因而在英汉互译时应考虑诸多因素,尽可能使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达到通顺、自然,符合目标语的行文习惯。
  四、结论与建议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国人英语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减少因相互不了解而造成的矛盾。中国直到最近才有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莫言的文学功底有多么深厚,著作有多么的具有内涵,这些都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必要条件,但是笔者相信中国不仅仅只有一个学者具有莫言这样的文学修养和功底,而是由于莫言著作的翻译者具有很好的中文功底,能够将莫言讲述的故事、描述的情节、述说的人物完全转化为西方人能够理解和接纳,继而深深吸引的人和事,并且还传递莫言先生在著作中所有想告诉世人的警戒与启迪。
  从中国教育的课本来看,并没有强调思维逻辑的重要性,很多学者即使在国内有较好的英语成绩,但与他人交流却是失败的。因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英语教育中,应该从语言思维开始导入,首先教授学生英语的思维逻辑,特别是翻译专业的学生,需要着重培养其在翻译时重逻辑、重分析的思维习惯,保障中华优秀文化得到更好的传递,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同时,笔者认为译者是两种思维的传递者,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译者汉语思维教育,首先让译者成为汉语思维的传承者,再培育其成为汉语与英语思维的传递者。
  [参考文献]
  [1]王德伦.也谈误译[J].外语教学,2001(1)
  [2]陈少敏,曾海苹.论翻译与逻辑的关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
  [3]曾素英,陈妮.中西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4]魏晓亮.从翻译的角度看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思维方式对比[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
  [5]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3:73
  [6]窦强.从语言逻辑角度看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J].大众商务,2009
  [7]施志贤,陈德民.从学生误译看翻译中逻辑思维转换的意义[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I):87-92
  [9]杨贤玉,彭家玉.论逻辑与翻译的关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云南昆明)
其他文献
[摘要]新视野下的体育教学,在继续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基础上,以贯穿“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宗旨。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创造意识、运动习惯为主线,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与运动技能,以实现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探讨如何构建与体育学科建设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体系。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理念  理念是经过长期实践和理性思考所形成的思想观念。[1
期刊
[摘要]灵敏度分析主要解决的线性规划问题为:系数在什么范围之内变化时,不会影响原先已经获得的最优基(也即最优解或最优解结构不变)。以及如果系数的变化超出以上范围,如何再次利用最简便的方法在原来最优解的基础上求出新的最优解。还有当线性规划问题增加一个新的变量或新的约束条件的时候,如何在原来最优解的基础上求出新的最优解。本文将先介绍灵敏度分析各种分类,然后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加以分析以研究灵敏度分析的
期刊
[摘要]英语谚语结构简洁,音韵优美,内涵丰富,是英语教学中很好的语言材料。本文通过英语谚语的教学实验,采用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式,探讨了谚语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为大学英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实行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支持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英语谚语 谚语教学 语言输入 英美文化  引言  和汉语一样,英语语言中也有着丰富的谚语。英语谚语言简意赅,富含文化哲理,是英语文化中的瑰宝,也是
期刊
[摘要]学风即学生学习的风气、氛围,是高等学府永恒的主旋律。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学风,逐渐的成形和固化,进而演变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学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探讨切实有效的改善学风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风建设 教育环境 监督管理举措  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一次凸显。媒体戏称,2013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毕业生们感叹: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对教学方法改革的需求的前提下,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教学方法的形式及优点。并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及遇到的困难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外贸英语函电 教学方法  一、《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特点对教学方法改革的需求  (一)《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特点  《外贸英语函电》是一门融国际贸易业务知识与英语知识
期刊
[摘要]中加两国有很大的差别,文化冲突的事例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这大多是由于两国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使交流能顺利进行。本文浅论了中加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了导致中加文化差异的渊源。旨在说明:了解中加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容忍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儒家思想  引言  我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了原理分析型三维动画课件设计相关理论,设计良好的这类课件在帮助学生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老师的教学工具。要使原理分析型三维动画课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课件进行科学的设计。  首先,要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作指导;其次,要有良好的教学设计和课件结构设计。再次,动画的过程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因果规律,培养学习者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过程。  本文以高中二年级物理课中“交
期刊
[摘要]纵观中国服装模特的发展历程,发现:我国服装表演行业发展较晚,较为完善的系统理论较少。我国的服装表演发展时间短,没有形成完好并适合高等教育培养的教学体系,只是一些教师在不断摸索中进行教学。本专业所开设的舞蹈课程是一项专业基础课程,授课的教师大多来自专业院校毕业,学习多年舞蹈专业的人士。通过本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希望能找到了适合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学习的舞蹈课程,改变了由高等院校舞蹈专业
期刊
[摘要]近年来,社会各界和家长对教师的高期望值,幼儿园繁重的教学任务,来自职业竞争、两点一线的生活、身体健康等诸多因素,使老师的生理、心理过度疲劳,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逐渐产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多且过的倦怠情绪,教师的知识、技能、能力发展处于相对停顿的状态。教师在走向专业成熟的同时,也遭遇到专业成长的瓶颈期  [关键词]“教师” “管理” “策略”  近年来,社会各界和家长对教师的高期望值,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Matlab仿真产生模拟的可用于线性与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的输入输出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设计程序生成建模所需的数据矩阵。同时给出了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计、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建模的样例程序。为学生熟悉、比较及应用各种线性与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方法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动态系统建模 仿真 人工神经网络  在讲授完线性与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方法基本理论以后,需要让学生进行上机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