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扬琴即兴伴奏教学创新探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7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是适应当下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教学活动,在高校扬琴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当下高校的扬琴即兴伴奏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即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手段与方法较为落后、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学内容编排的实践性不足四个问题;其次根据目前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教育”理念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能够借助互联网获得新发展动力。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创新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高校扬琴演奏中的即兴伴奏的教学路径研究”(GS〔2020〕GHB4713)研究成果。
  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民族乐器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被誉为“东方钢琴”的扬琴。在音乐表演专业开设扬琴教学的高校越来越多,相关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的思想融入了各学科教学,在此背景下,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迎来了创新机遇。
  一、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遭遇瓶颈,
  亟待创新
  在高校传统的扬琴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授方向主要为演奏的技巧等一系列的專业技术。然而社会在不断发展,市场环境对扬琴演奏者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有专业的弹奏技巧,还需要有较高的即兴伴奏能力[1]。在这种社会需求下,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实际已经与时代不相符,暴露出一系列的落后性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
  (一)教学理念不明,教学手法落后
  针对音乐表演专业的扬琴教学,高校对该专业学生通常要求的是“高、精、尖”,即扬琴专业技术优越。然而,这样的专业定位忽视了扬琴专业学生的综合音乐水平。一味地重复性进行扬琴技能培训,不开设实践教学部分,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的舞台适应力较弱,同时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风格[2]。如果高校扬琴教学只关注扬琴技能,会导致学生无法及时适应技能应用环境,空有技能而无法良好地发挥。长此以往,高校将难以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扬琴演奏者,不利于扬琴专业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提升,也限制了高校扬琴专业的自我发展。此外,我国现阶段各高校普遍采用的训练方法为师承法,即“口传身授”,也就是老师上课教授理论,然后再进行实践训练以巩固教学。然而这种训练方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训练思维模式,而相关的拓展训练比较少。这种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课上学习、课下忘记,强调被动学习、忽视自主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对即兴伴奏艺术的追求将会原地踏步,难以提升扬琴艺术素养。总之,人才培养和教学理念的不明晰,教学手法的落后,都让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难以真正地落到实处,也不利于学生对扬琴即兴伴奏。
  (二)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器乐教学过程是较为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用足够的理论教材,配合科学的讲解和实践行动将抽象的内在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尽可能理解并且掌握。
  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中,扬琴作为音乐艺考的科目之一,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而在高校的扬琴教学活动中,这种差异性加大了扬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难度,因此,扬琴即兴伴奏教学要求指导教师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思想确实能推动学生的整体平衡性发展,不过,因材施教也大大增加了教学资源的需求[3]。比如,高校器乐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专业程度、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材和曲目进行分级分类教学,这就使得扬琴即兴伴奏教学对教材资源的需求大大提升。此外,为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比如不同的器乐伴奏、理论编配等等,这一系列的教学措施都会增加对教学资源的需求。然而,部分高校的扬琴即兴伴奏教学可用优质资源并不多,难以真正发挥教学作用。
  (三)教学内容编排的实践性不足
  扬琴即兴伴奏的学习离不开理论基础,更离不开实践活动。扬琴即兴伴奏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舞台上能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弹奏技巧将自己的琴声融入整体的音乐表演环境中,从而满足社会对扬琴伴奏的需求。因此,仅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是不足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的。在进行扬琴即兴伴奏教学时,部分教师接受了多元化的教学思想,也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方式,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对知识理解,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忽视实践的重要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组织合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难以积累舞台表演经验[4]。即使学生在上课期间或者是训练期间表现良好,也不能代表其在舞台上能够正常发挥,缺少舞台实践经验的学生可能会因为不良的心理因素导致弹奏出错,甚至干扰到其他乐器表演。
  二、“互联网+”理念下的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创新路径
  (一)正视网络时代,转变教学理念
  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创新的第一步,是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深化改革。在网络时代,观众的审美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原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让学生呈现更好的表演效果,也无法让学生的扬琴即兴伴奏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扬琴的即兴伴奏说到底是一种艺术表演,所以高校的扬琴即兴伴奏教学理念应该为“表演”而不是“学习”[5]。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活动中的院校主体和教师都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转变原本的落后观念,放弃传统的技能培训思想,重视网络教学活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院校方面可以展开专业会议,聚齐扬琴教师,共同探讨网络教学的重要性,让领导班子和教师重视网络教学。只有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契合互联网应用潮流,转变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的理念,才能让教学活动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时代性。
  (二)利用网络环境,扩充教学资源
  开展任何教学都需要足够的教学资源做支撑,因此,高校和教师在开展扬琴即兴教学时,还要积极开辟资源扩充的路径。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为资源的有效扩充提供了方便。高校扬琴教师可以将信息网络技术运用到即兴伴奏教学中,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扩充教学资源。比如,在网络上下载优质的课程视频并提供给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分享名曲影像资料,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选择性地向其分享网络资源。让信息技术与扬琴即兴伴奏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实现扬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有效开展。此外,院校也要为扬琴即兴伴奏教学出力,适当地增加资金投入,更新原有的网络教学设备,提升网络教学设备的质量[6]。在提升扬琴教学设备质量的基础上,还要补充多样的扬琴教学设施,比如不同作用的多媒体练琴房、具有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的录音室等。高校扬琴教学只有具备足够的、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才能保证即兴伴奏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选择网络平台,展开网络教学
  高校扬琴专业应该聘请专业的网络平台架构程序员,搭建一个属于自己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可以挂靠校园网,也可以挂靠学生自己的智能终端[7]。挂靠校园网的教学平台一般是较为大型的,需要专业的程序员进行搭建。这类大型的教学平台需要具备两个基本功能:一个是网络教学功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直播、视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扬琴即兴伴奏的线上训练;另一个是教学信息的交流功能,学生和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传递信息,比如课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弹奏视频及时地通过网络发送给教师。挂靠智能终端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小型的,它主要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现在高校学生普遍拥有智能手机,院校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来构建扬琴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并负责公众号的运营,推送一些扬琴即兴弹奏相关的内容与信息,指导学生通过公众号进行线下的即兴伴奏训练。除了学院专属的网络平台外,也可以选择使用市面上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互动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沈颖颖.扬琴教学方法的探究:以扬琴的轮音技法为例[J].北方音乐,2019(21):102-103.
  [2]徐珂.在扬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评《扬琴演奏技巧教程》[J].高教探索,2019(8):145-146.
  [3]牛濱.互联网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戏剧之家,2020(19):70.
  [4]赛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式[J].艺术评鉴,2020(18):89-91.
  [5]薛文丽.论高校扬琴演奏的实践教学:以扬琴即兴伴奏教学为例[J].中国文艺家,2018(9):227.
  [6]刘玉洁.“互联网+”时代高校声乐“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建构与运用[J].大观(论坛),2020(11):106-107.
  [7]于薇.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215-216.
  作者简介:
  杨易,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扬琴。
  雷建超,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器乐演奏。
  程实,兰州文理学校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理论。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以及进一步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承载着鲜明时代发展特征的群文音乐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在群文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和发展,不但能提升群文音乐的多样性,而且也彰显了我国深厚、悠久的文化内涵。基于此,文章主要就传统文化在群文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和发展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群文音乐;创作;传承;
期刊
摘 要:物的制作过程和最终表现结果一同承载了民族精神和审美。与非物质的文化形态形成、产生相关的物质,比如工具、材料、手工艺品和生产空间,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范畴。物的客观性和实体性决定了其生命长度和功能。文章首先揭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本质是对抗时间和空间,基于此阐释了物质载体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即物质联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实,使空间容纳时间的流逝感,承载着人类记忆,填补文献记录(书
期刊
摘 要:非音乐专业的钢琴课程在设立之初即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求,但由于学情的特殊并不能简单照搬已有的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模式。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非音乐专业钢琴教学可做出的调整和改革,结合具体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的需求。   关键词:职业需求;非音乐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课程的建设发展,基于专业建设的需要,钢琴课程不仅在
期刊
摘 要:当今,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艺术实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越发受到学界关注。声乐艺术实践涉及声乐基础知识、声乐演唱技巧等诸多方面,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舞台控制能力、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研究高校声乐教学对艺术实践的运用,提出高校声乐教学可以从艺术实践与专业教学融合、艺术实践贯穿声乐课堂内外两方面展开。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艺术实践;教学管理  艺术实践与高校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绘画课程是其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此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否能够达到相关标准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实际上,传统的绘画教学方式与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确保充分发挥绘画教学的实际价值,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相关学习目标的落实。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绘画教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是推动教育改革、引领教育创新和驱动教育转型的先导力量。文章立足中高职幼师钢琴教学,客观地探讨信息技术对钢琴教育的影响,同时提出当下信息化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呼吁教师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幼师;钢琴教学  2012年在我国青岛召开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在开幕贺词中指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
期刊
摘 要: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合唱艺术,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开始加入合唱指挥的行列。文章提出合唱指挥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预备拍的表达,因而要做一个优秀的合唱指挥者、学习者,要了解预备拍的含义,熟悉起拍、收拍、速度、力度、节奏和声部的预备拍在指挥过程中的运用,掌握不同预备拍的挥拍方式,并合理运用面部表情将歌曲的风格和情感传达给演唱者,以提高合唱表演的质量。  关键词:预备拍;合唱指
期刊
摘 要:关于艺术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命题在时代推进和社会演变中从未停止过讨论,最著名的观点莫过于马克思在其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然,舞蹈所归属的艺术门类也包含在上层建筑之中,构成了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舞蹈艺术的创新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梳理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经济的具象情况来探究舞蹈所处的生态环境,立足前代是推
期刊
摘 要:歌曲写作与分析是各大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通过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和技巧,学会分析歌曲和创作歌曲,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文章提出在高校歌曲写作与分析的课程内容中加入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内容,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对写作课程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音乐品鉴的能力,提升其专业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完全创作或改编音乐,同时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广西地方师范学校全科生钢琴学习的教学目标,针对钢琴课存在的课程体系安排不全面、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教学内容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基本功和实用技巧训练、选择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加强对教师授课技能的培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师范院校;零基础学生;钢琴教学  注:本文系2019年玉林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广西地方师范院校全科生教学口语表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