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课”建设为抓手的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zhen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在认真分析民办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借鉴教育部2014年提出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方案,提出适合于民办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渠道的“优课”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教师对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等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期对民办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能力;优课;民办院校
  一、 引言
  民办高校合格评估后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建设一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内容能够落实到课程、课堂和学生学习中。大多数民办高校采取广泛培训和专家听课反馈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但实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通过培训学习到自身课堂教学之间缺少有效的实践环节,并最终影响了教师培训目标的实现,这种实践过程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尤为重要。
  二、 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1. 主观认识上重科研、轻教学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把科研项目及成果的数量与质量逐渐成为衡量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而民办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职称晋升的压力导致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科学研究,撰写论文、申报获奖等科研项目上,真正投入到教学中的精力相对偏少。
  2. 教师培训效果不明显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常设机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也就成了该部门的主营业务工作,在每个学期末开展专题性质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被大多数高校形成惯例,但这种集中式培训虽传递出了很多很好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但是对于大多数教师产生的触动很小,大部分教师的思维完全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及时的实践过程,达不到教师培训预想的效果。
  3. 课堂教学经验明显不足
  教学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提升,再总结、如此往复循环,通过以学期为单位的优化,实现学年标准的积累,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实现了教学能力的提升。在这种规律下,民办院校教师由于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方面明显不足,教学能力提升难度较大。
  4. 开展信息化教学积极性不高
  在“互联网 ”时代,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翻转课堂、微课教学、MO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强大冲击,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危机,但在这个问题上教师主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是关键因素,多数教师缺乏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勇气,甚至对信息化教学不认可甚至抵触。
  三、 依托“一师一优课”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西京学院提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师一优课”项目建设,以每位教师做好一门基于信息化手段和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资源,以课程资源的“建、用、讲”的实践过程锻炼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调控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方法手段运用能力,并最终实现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1. 明确“一师一优课”建设目标,提升教师改革创新意识
  学院所提出的“一师一优课”建设是为了通过课程建设与改革,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通过“一师一优课”建设,在开展教师培训的基础上,有助于新进教师尽快适应教师岗位,青年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更是实现老教师“传帮带”作用重要抓手。
  2. 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运用能力
  “一师一优课”网络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视频、电子版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教案、练习题、试题库等内容。另外,教师应结合所建课程特点建设符合“一师一优课”标准的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一方面促进教师从多个角度梳理课程教学内容,锻炼了教师的课程认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学辅助视频、微课的录制、教学课件的制作等教学准备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3. 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调控能力
  信息化教学时代,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师一优课”课程建设需要建课教师根据所建课程特点,积极探索以项目化教学模式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积极组织开展启发式、案例式、项目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应用的教学过程,同时利用学校网络课程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模式教学,促进教师教学设计与教学调控能力的提升。
  4. 完善“一师一优课”评课机制,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可持续提升
  通过相关评审指标体系確定评审标准,通过专家听课、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多维度反馈机制评估课程教学效果,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大幅地促进教师对“一师一优课”建课、用课、讲课的教学总结与反思,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与改进,不断完善优化,配合周期性“一师一优课”课程评审制度,实现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良性循环管理机制。
  四、 结语
  “一师一优课”建设,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资源,重视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加强对已建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实现“教师建课——教师讲课——学生用课”的三个环节的有效结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占元.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为实现“十三五”教育信息化良好开局做出贡献.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国家级培训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6(6):1-6.
  [2]任华,刘辉.新建本科院校民办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4):48-48.
  [3]穆晓央,梅巧萍.浅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145转157.
  [4]王宏.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J].高教论坛,2015(9):76-77.
  [5]郑庆华,张健,鲍崇高等.抓好基础课程质量建设促进基础课程教师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87-91.
  作者简介:杨彦柱,陕西省西安市,西京学院教务处。
其他文献
基于逐步增加首失效截尾试验.研究BurrXII分布的参数及可靠性指标的Bayes估计问题.在均方损失和Linex损失下,获得了未知参数θ及可靠性指标的Bayes估计的表达式.并且利用生存
摘要: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发的经国务院批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都明确指出,要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涉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要使地方课程开发符合本地特色,就需要我们在地方课程的开发中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进行实践和开发地方课程,使地方课程的开发符合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地方特色。我们白银地区地处
摘要: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观,将教与学统一起来,将做人与做学问统一起来,做学问在于求真,道德追求在于向善,美的追求离不开真与善。将爱国、爱家的情怀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联系起来,愿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乃至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关键词:师德;教师;学生  师德的培养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师德不仅要求教师要明白大是大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
摘要:研究教育心理学在我们国家大约有10多年的时间了,也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也使教育心理学体系更加的完善。随着不断完善教育心理学,对国内的教育改革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教育心理学能够建立素质教育理论,并且,研究教育心理学也为国内的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学基础;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教育心理学能够准确指导国内的教育实践工作。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改革  随着国内教育心理学
摘要: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的手段。要立足学校实际,开拓创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为实现学校的长久发展注入活力。  关键词:高校;数字化;建设  一、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涵  高校数字化建设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化教育改革创新工程,提高院校的信息化能力。院校通过校园网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打造一个集教研、管理、交流、生活于一体
今年初,京津地区经历了50年来罕见的低温天气,最低气温达到-16℃。然而,我贮存的京新3号大白菜,一点都没受冻,鲜绿得还跟刚收获时一样。先将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Earlier thi
为了解决小学生写作过程中觉得不知写什么、不会写等问题,需要通过读书积累和多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生活素材积累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多为他们推荐优秀的阅读
摘要: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如果不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将来他们将没法在社会立足。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问题是智障儿童的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为特校教育提出新的课题。文章主要结合新课标,论述特校学习教育教学中,创新教育方法和理念,引领智障儿童适应社会能力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特效教育;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策略  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快速推动特校教育的发展,提升特殊教育
期刊
摘要:新课改要求将学生素质培养放在首要的位置,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是主体,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最重要的便是学生能不能在学习的时候获得好的学习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针对上述情况,就本人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应在课堂上多花心思,用多种教学法打造精彩的课堂,让学生感觉每一节课都是不一样的,每一节课都有新鲜的感觉,让学生无法阻挡地喜欢上通用技术课,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