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l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追求有生命力的课堂,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教师的恰当、及时地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偏重于教师主导,漠视或淡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前历史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要抛弃落后的旧教学观念,“以学为主”取代“以讲为主”。叶圣陶曾说“老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实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于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明确重点、发现疑点、较好地与教师教学相配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作者在教学中主要会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归纳出预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列出书面预习提纲,作为上课评议的依据。
  (2)教师根据新课的重点、难点,把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在导学案中展现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从而加深重难点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3)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对新知识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通过上课认真听讲来解决;对有异议的内容做好眉批,上课发言时提出来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二、课堂学习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场所。“新课程的课堂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成为挤压与消磨学生个性的场所,老师应学会发现和欣赏学生的缺点,选择其带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部分,成为学生的个性,并充分的呵护与培养。”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中,除教师精讲外,作者还采取了一些办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评议预习提纲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后,请学生展示预习提纲,并阐述自己如此概括的理由。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发言给予评价。整个评议提纲的过程,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同时学生在比较鉴别之中提高了自身的分辨力,加深了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不易遗忘。
  (二)开展课堂讨论
  課堂讨论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较好地开展它,对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新教材增加了“学习思考”、“史学争鸣”等栏目,既提供了讨论素材,又围绕所学知识进行讨论,有明确的针对性。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因此,课堂讨论的形式要多种多样,讨论的主体是全班学生,要让所有学生参与。不仅可以开展同桌间的,还可以开展前后排的或小组间的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有意识避免只是优生介入,差生旁观的现象。
  (三)学生提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是教师工作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在课堂中,新课讲授完毕,教师要留出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度通过铺路搭桥,由学生自答,或指定某个学生回答,或由教师回答。通过提问发散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在自己提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三、课后活动
  恰当安排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后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对巩固知识、深化能力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增强历史的吸引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针对具体的情况,分别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构建知识体系,设计课后习题
  在学生学习与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课外自己去建立每节的知识结构和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增强对历史事物整体认识的意识,同时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发动学生独立编写设计各种类型的题目,然后进行汇总和筛选,提取富有创意的题目。这一环节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创造的尝试,获取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
  引导学生写历史小论文、小评论等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归纳推理能力以达成历史学习目的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途径。通过教学实践,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历史课外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和培育学生思考、归纳思维能力。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发学生去主动学习。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当地一些历史文物、创办历史园地小报。这些活动既拉进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以上是作者在历史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所做的探索。当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式和手段采用都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在未来教学中作者将继续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对于历史课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历史课教学实效。
  作者简介:陈志海,福建省漳浦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如何深入而严谨地探究、审视和解读文化物品可能具有的意义,以及它们可能会激发的新思想,
结合工作实际,对比新旧规范中商业服务网点的消防设置相关规定,从建筑分隔、安全疏散、消防给水、防排烟和电气防火等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商业服务网点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然而,我国城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整体偏低,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  语文是每一个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的课程;语文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
摘 要:21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以新课程为载体,以加强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班主任专业化素质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只有把班主任个体素质的要求提高到專业化的标准来评价,只有把班主任工作提升到专业化的高度来建设,班主任工作才能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班主任;专业化;追求;困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重要。合理的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质变性影响。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本文简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情景课堂的创设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课堂;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情境课堂教学措施,其属于一种高度重视学生兴趣,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不断转变和优化的一种全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化学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文中指出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化学实验的必要性,通过直观地演示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以及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与知识点。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来培养学习的兴趣,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引导和督促学生掌握知识、注重实验安全和实验步骤。笔者提出运用化学实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旨在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
在一些公众眼里,博物馆是一座特殊的建筑,它里边盛满了宝物,而在我们这些从业者的眼中,这些物乃是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的物证,总之称得上是琳琅满目。但博物馆不完全是藏宝楼,博物馆也
中医药产业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最具有竞争力的朝阳产业,而影响该产业人力资源因素却很少有人进行研究,本文从中医药学科特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市场供需双方、社会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教育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养分,并结合本国实际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十九大以来,全面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已被提上日程,从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有益经验服务于当代教育已是现实所趋。  关键词:抗日战争;教育思想;毛泽东教育思想  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九一八事变以后,国际局势瞬息万变,西方国家与苏联的态度
摘 要: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探究目前教师心理健康存问题的成因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教师;身心健康;社会期望;风险责任  从身体健康角度看,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教师群体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心血管意外危险占47.6%,脑血管意外危险占48.9%,另外,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