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胰腺浸润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yus0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伴胰腺浸润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特点,分析伴胰腺浸润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诊治的NB患儿,随访至2017年3月31日。入组患儿的诊断标准、国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分期(INSS分期)、治疗和疗效评估均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NB方案(BCH-NB-2007方案)。根据危险度分组标准将患儿分为低危(LR)组、中危(MR)组和高危(HR)组,进行分层治疗。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指标包括初诊时原发瘤灶和转移瘤灶部位、肿瘤标志物、临床分期、分组、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过程。

结果

1.伴胰腺浸润NB患儿一般临床特征:共50例患儿入组,男23例,女27例;中位年龄33个月(7~129个月),其中年龄≤18个月10例,>18个月40例。INSS-Ⅲ期3例,INSS-Ⅳ期47例。LR 2例,MR 3例,HR 45例。主要症状包括发热28例,腹部包块27例,腹痛14例,肢体疼痛9例,呕吐5例,腹泻4例,黄疸1例。原发瘤灶位于腹膜后肾上腺区49例,盆腔1例。肿瘤直径≥10 cm 32例。2.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特征:50例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中位值669 U/L(263~6 762 U/L),其中19例>1 000 U/L。80%的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0.15 ng/L。9例初诊时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升高,7例脂肪酶(lipase,LPS)升高,AMY和LPS同时升高5例。初诊肿瘤原发部位B超提示82.0%(41/50例)胰腺浸润,腹部增强CT示91.7%(44/48例)胰腺浸润,腹部增强MRI示100.0%(14/14例)胰腺浸润,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 (18F-FDG-PET/CT)提示41.3%(19/46例)NB胰腺浸润。以上4项影像学检查比较显示:1项阳性7例,占14.0%;2项阳性26例,占52.0%;3项阳性15例,占30.0%;4项阳性2例,占4.0%。3.治疗结果:50例患儿中2例LR组,INSS-Ⅲ,1例完全缓解(CR),另1例维持治疗中,病情稳定。3例MR组INSS-Ⅳ,完全切除瘤灶,1例在维持治疗期间出现颅内转移死亡,另2例处于维持治疗中,目前已达CR。45例HR组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4~53个月),16例患儿(35.6%)出现事件,其中3例停化疗后2、3、18个月复发,12例治疗中出现肿瘤进展,1例并发重症感染,临终放弃。Kaplan-Meier法对50例患儿进行生存率分析,预计全部患儿3年的无事件生存(EFS)率为22.1%,3年总生存(OS)率为38.5%。

结论

90%伴胰腺浸润的NB为Ⅳ期的高危组患儿,且大多数原发瘤灶位于腹膜后区域。病初临床表现隐匿,且无特异性,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判断胰腺转移情况。腹部增强MRI对胰腺转移病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出现胰腺浸润的NB患儿总体预后较差,预计3年EFS率为22.1%,3年OS率为38.5%。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TRM病理分期标准对于残胃上癌变病灶评估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992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1例残胃上癌变(CRS)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根据阳性淋巴结数目与清扫淋巴结数目之比(阳性淋巴结比率)获得R分期,用R分期替换pN分期即获得TRM分期。分别将R分期和N分期纳入预后因素分析模型,并通过对比TRM分期和TNM分期(UICC第7版)系统的生存曲线、
期刊
目的探索经脐单孔加一孔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π形吻合术(SILT-π)治疗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技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10月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行SILT-π手术治疗的5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取绕脐弧形2.5~3.0 cm切口,置入单孔腹腔镜装置,包括5 mm Trocar作为镜头孔、主刀左手操作孔及助手操作孔;于左上腹腋前线肋缘下2 cm作1 cm切口,置入1
期刊
目的比较残胃上的癌(CRS)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的差异,探讨CRS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77年1月至2017年12月40年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6例CRS患者(CRS组)临床病理资料,CRS诊断以日本胃癌协会提出的标准定义,同时选取440例同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所有病例入选标准:(1)均接受胃切除手术治疗;(2)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
期刊
残胃癌最初是指胃或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术后5年以上残胃原发的癌。近年来,随着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比例逐渐减少,以及胃癌检出率和手术率的逐年升高,残胃癌的定义正在逐渐变迁扩展,胃癌术后10年以上残胃再发的原发胃癌也被认为是残胃癌。残胃癌在人群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其流行病学特征也在不断变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情况与消化道重建方式密切相关,BillrothⅡ重建术后患者的致癌风险较高;发生残胃癌
功能性胃肠病是儿科常见的一类疾病,临床上主要依据以症状为基础的罗马标准进行诊断,诊断和治疗均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现以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为核心,阐述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以期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