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生活里的虎丘纪事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b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崭新的楼房醒来,遥望熟悉的虎丘塔。吃过早饭,步行去附近的农贸市场逛一逛。回家做上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午饭,一家三代其乐融融享受美食。饭后的下午去山塘街走走,和老朋友聊聊从前的事。这样悠然的生活,正是家住虎丘街道的老苏州们的日常。
  虎丘山边与山塘河畔,不只有千年的风雅,也有着最真实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而在金秋即将来临的日子里,这里的居民正在讲述着属于自己的小康纪事。
  从山塘旧房的“倒西太阳”,
  到新式小区的 “四季如春”
  家住嘉业阳光城的徐文高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山塘”。山塘西段那间祖祖辈辈居住的老房子,留下了他大半辈子的回忆。幼儿园在虎丘的西山庙,小学地处李氏祠堂,初中在李鸿章祠堂,下乡前往虎丘大队种茶花,工作在南社纪念馆重修前的香料厂……被大家称为“山塘活地图”的他,亲眼见证了山塘街的变化,生活的变化。
  “以前城里人喝井水,山塘街西段的居民喝河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山塘街上装了公共自来水龙头,有阿姨定点‘看守’,一分钱可以灌两桶水。之后就都装上了自来水。”回忆曾经的生活细节,徐文高首先想到了上世纪颇有山塘特色的饮水方式。
  但相比打水,买菜做饭更加辛苦。那时买菜要步行去虎丘,做饭则需自己生煤炉,直到上世纪90年代换上了钢瓶煤气。“生煤炉很麻烦,整条街都烟雾腾腾。而且以前老房子的灶间里,油烟能把窗和墙都熏黑,潮湿的天气还会飞出白蚂蚁,想想挺吓人。”徐文高回忆说。
  老房子往往问题多。山塘街朝着西北方向延伸,所以街上的民居大门都朝着西南。夏天时“倒西太阳”照射进来,热得不得了。晚上实在没办法,家家户户拿出竹塌在露天睡觉,景象十分壮观。“后来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老房子墙体都有些空,又不是平顶,装空调也不合适。”他感叹说。室内睡觉,也有“惊吓”,有时晚上还能听到猫在屋顶打架,把屋顶弄坏。徐文高就得爬上屋顶,用特殊的“步伐”把瓦片补上。
  2005年,徐文高住进了西环路边的嘉业阳光城。在环境优美、设施便捷的现代小区里,生活方便了很多。住在公寓里再也不怕夏天的大太阳,甚至可以说室内一年四季保持冬暖夏凉。“尽管对山塘的老房子很有感情,但是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山塘街也越来越美,心里真的很高兴。”他笑着说。
  从虎丘村边的小板车,
  到都市里的轨道交通
  而在虎丘山下,居民们也同样真切感受到了从安居到乐业的幸福。
  1954年6月,平龙根出生于苏州郊区的虎丘乡虎丘村。在他的回忆里,那时的虎丘村边没有虎阜大桥,更没有312国道和清塘路。一条山塘河及十字洋河阻隔了虎丘村与外界的联系,水泥船、小板车就成为了主要交通工具,去城里办事费时费力。
  1976年,横跨在山塘河上的虎阜大桥建成。“交通方便了,生活变好了。” 平龙根说。改革开放之后,虎丘村先后建起了虎丘汽水厂、虎丘塑料厂、龙凤食品厂等村办或合资、合作企业,之后还成立了虎丘实业总公司。更有不少村民下海经商,投资办厂。大家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绝大多数村民都拥有了住宅楼房。“那个时候三花一村、三花二村陆续建成了,日子已经变得不一样了。”他说,“但没想到之后的生活更幸福。”
  2010年,清塘路拓宽工程延伸到虎丘村。当时实行“原地回迁”政策,虎丘村有几百户村民搬入了虎阜花园住宅小区。虎丘地区综改项目启动不久,虎丘村又于2014年整体纳入虎丘综改征收范围。村民们闻讯后奔走相告。平龙根还记得正式启动征收登记那天,现场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
  这些村民多数被安置在位于虎丘风景区西北侧的和泰家园、虎池苑居住小区。新的小区周边有虎阜实验幼儿园、虎丘实验小学校、白洋湾生态公园等配套设施。公共交通更是便捷,未来还有轨交6号线和轨交8号线通过。
  平龙根说,他的岳母今年88岁,这位劳作一生的生产队妇女队长如今住着和泰家园的电梯楼房,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子女轮流陪伴在侧。老太太常常情不自禁地说:“是党的好政策圆了我们几代人的‘安居梦’。”
  从“老虎丘”人的生动回忆,
  到“小虎丘”人的幸福传递
  “老虎丘”在对比中体验到小康的幸福,“小虎丘”则在长辈的讲述中感受着生活的变化。而这也是今年暑假里,发生在虎丘街道各个社区中的温馨场景。
  不久前,在山塘社区党委、团委联合关工委举办的暑期班结业典礼上,徐文高为孩子们講解了山塘街的由来、变迁等历史小故事。小朋友们则按照参赛顺序纷纷上台表演。中国小故事、儿歌、苏式童谣等齐上阵。他们用自己的风采,讲述了新时代的苏州人家的小康故事。社区还举办了为期近20天的“山塘阅读节”。从读书读报丰富知识到实地参观拓宽视野,“阅读节”为辖区老少朋友捧上一股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让现在的生活更闲适、更小康。
  同样是暑假期间,虎阜社区茶文化科普馆“凝心茶社”里,评弹艺人一手拿着醒木,一手摇着扇子,声调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表演吸引了孩子们的关注。
  而在清塘社区举办的“记录小康生活”居民摄影展上,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洪祖仁拍摄的近百幅虎丘山下新面貌的个人摄影作品,吸引了众多居民和青少年前来观看。他的镜头给了孩子们最直观、最直抵人心的感受。
  虎丘山下,山塘河边,小康生活带来的快乐笑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其他文献
为了让居民切实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长青社区开启了变废为宝系列活动,将身边废旧物品重新转化为有用物品的同时,更多居民在观察和思索的过程中,不但更深入地了解了分类思路,在日常生活中也受到启发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将“缠花” 的艺术之美带入生活  在之前的清掃行动中发现,草丛内扔有衣服吊牌、扑克牌、儿童卡牌等废弃物,清理起来麻烦不说,特别影响环境。但受此启发,社区手工爱好者们想起汉服文化流
期刊
物质的进步有时使人作茧自缚。  而简单,是一种可以拯救我们的生活哲学。  梭罗说过:"大多数豪华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于豪华和舒适,有识之士更愿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  简单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撥开物质世界的层层裹缚,多做减法,多探索内心,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遵循内心,尽量让自己过得悠闲、舒适,活得通透明白,只
期刊
活的法则,无非就是简单的快乐。看历史、文学,要看两个人,一个是屈原,一个是陶渊明。这两人,确实是触动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完美人格的向往,都好像是寄托在这两人身上。  有时,我们拥有越多,就越没时间做自己,在物质的重压和驱使下,几乎忘了关照自己的内心。而那种“简朴”的快乐其实离开我们太久了。  《论语·述而第七》中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着简单的饭
期刊
烈日炎炎里,各色冷饮轮番登场,而对于苏州人来说,在“秋老虎”的日子喝一碗苏式绿豆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老苏州们说,现在的吃货可幸福多了,绿豆汤料丰富,味道足。不像从前,大家把绿豆装在饭盒里,在厂里的食堂蒸烂,冲点“冰冻水”就是一杯防暑饮品了。  而如今流行在苏州大街小巷的苏式绿豆汤里,绿豆甚至成了“篇幅”不多的主角。一杯杯绿豆汤,何止料多,简直好看到真正“弹眼落睛”。  苏式绿豆汤,  吃的就是一
期刊
雪菜肉丝、雪菜炒年糕、萝卜干炒毛豆、咸菜烧小鲫鱼……想想直流口水。如今,自己动手腌菜的人少之又少,大家图方便,就去菜场买一些来尝鲜。不过,也有老人依旧习惯在家自己腌几缸,将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延续着。  吴门桥街道福星社区有一位无人不晓的“咸菜奶奶”,她一年四季都腌咸菜,且热心送给左邻右舍们吃,大家都夸奶奶腌的菜地道,吃了还想吃。  忆苦思甜 感恩于心  很多人说,一碗面透出了苏州人精致的生活态度。
期刊
“大家好啊,我今朝又来哉。”住在南环新村的曹阿兔是吴门桥街道新时代实践所健身馆的常客了。曹师傅平常喜欢打乒乓,每周要来这里运动好几次。每次来还能认识老伙伴,他感觉挺好。  今年,吴门桥街道将锦南巷66号的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和街道志愿者服务团队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所对辖区居民来说,简直是超赞的福利,约4300平方的空间内,囊括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
期刊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在农耕文化的基因里,田园就是诗和远方,我们打造的诗酒田园就是中国文人的终极梦想——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它是当代人精神生活的一个社区。”义金烧诗酒田园项目的运营者王俊清接受采访时说。  古桥流水,丝竹于耳,戏台听曲,工坊劳作。一席茶,一壶酒,熏香迟暮,花馔青灯。  这样的生活在义金烧诗酒田园的院中可寻得。“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很多人心中追寻的
期刊
“今日气温高,出门需戴帽撑伞注意防暑。”一大早,家住南环新村16幢的老党员张德荣在楼道内的小黑板上写下了当日的天气信息,友情提醒邻居们出行的注意点。这仅仅是吴门桥街道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是每一个苏州人的心愿和追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吴门桥街道广泛动员、细致部署、全力攻坚,确保每个人都深刻理解“为什么做”、“做什么”以及“怎么做”。通过创立“333”
期刊
身处闹市的人们,总是会向往宁静洒脱的生活。很多人通过寄托于闲逸潇洒的林泉野径来达到心灵休憩的彼岸。在探寻与自然相处方式的过程中,充满原汁原味自然气息的民宿便成了很好的落脚处。  在苏州一处隐世小村——树山村,有一处空间,它面朝一大片翠冠梨的梨园,背靠鸡笼山,还带有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小院。清晨可见山头雾蔼萦绕,夜间有蛙虫鸣叫伴眠。它,就是“这里·树山”民宿。  这里,独享一方宁静   沿着树山村的道路
期刊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人的衣物、包袋都是手工制作的,一把剪刀、一台脚踩式缝纫机,“嗒嗒嗒”的声音里藏着很多人的童年时光。如今,布艺更像是一种消失已久的老行当,鲜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东桥中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名为“爱布释手”的布艺社团,学生们在社团里通过穿针引线来缝纫自己的青春梦。这个社团的指导老师是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她曾两次受邀参与苏州美术馆的手工公益课程活动,担任手工布艺老师。她的手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