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泥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p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是我从事教育工作的头一年。正值秋季,是栽种油菜时节,我想父亲一定会在田间忙碌,因此,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奔自家责任田。
   穿过一窝窝深深的田垄,再越梯形田坎层层上爬,步入曲弯而行的田埂,父亲的背影嵌入眼帘。我眨了眨眼,突然发现父亲是跪在泥土上的。哎呀,莫非父亲的腰疾?他穿着那件已被汗水浸染泛黄的白色短袖汗衫,低着头,躬着腰,佝偻着瘦小的身子,似乎缩成了一团。屁股是坐在双脚后跟上的,双脚背和膝盖紧紧贴在泥土上。身子的重量几乎落在膝盖和后跟上了。他非常认真,右手扬起一把短小的锄头,左手握着一株油菜苗,用力挖一锄下去将土坯翻转来,再用锄锋反复将泥土扎碎推散,又细心地将油菜苗的根理直摆清,种进细末的泥土里。还要用双手手指合拢在油菜苗的根脚处将泥土轻轻按紧,用锄头轻轻敲打两下,这样才算种好了一株。父亲的身子随著右手举锄的用力微微起伏,扬起来又弯下去,弯下去又扬起来。看样子实在有些累了,他又用右手的小锄头抵住泥土停一停,紧握锄把,直起手臂,撑起腰杆歇口气,又埋头继续了。眼前的这个身影,单薄而执拗,瘦弱而坚韧,如一颗闪烁的火苗,在阵阵的秋风里颤抖。我双目灼热,泪盈满眶……
   又一个春季的周末,天未亮,母亲就叫醒了我,说:“楚儿啊,爹已经去秧田扯秧了,今天要栽那丘大田,爹想让你多睡会儿,就先去了。”
   “哎呀!爹不是腰痛吗?怎么不叫我一声?”
   “你爹是腰痛,可他那蛮劲谁拦得住?还不是忍痛啊!”母亲流露出一丝心痛。
   去往秧田的路上,我抬头望天,一轮满月把整个小小的山村映照得透明。秧苗起伏的夜色中,正闪动着父亲的背影,眼前的情景又一次使我惊呆了。
   父亲的背后,已扯好了一长串的秧朵,都是用稻草扎紧的一条一条的秧朵,秧朵由四拍秧苗组成的。扯秧的时候,双手同时下水,用五指紧贴泥土,摸着秧苗的根和泥托出,待双手握满了秧苗,再托出水面,洗去泥土。如此,一手一拍,待扯满四拍便合成一条秧朵。此时,我数了数父亲背后已扯好了五十多条秧朵了。按农人扯秧的一般时间来说,最快也要四五分钟一条,可父亲扯秧最长的时间也只需两分钟一条,可见父亲扯秧的速度要超出常人的一半多。父亲是双膝跪在秧田里的,屁股坐在双脚的后跟上,身子随着双手扯秧的动作微微起伏,低着头,躬着腰,如一团紧缩的泥土凸在田间,又如一块圆圆的石头半淹水中,整个下身全被泥水淹没。一会儿又抽出半只脚,用膝盖顶住胸部,似乎缓过一口气,又似乎轻松一下曲弯的腰杆,一会儿又从泥水中抽出另外半只脚,膝盖仍是顶住胸部。就这样双脚换过去,又换过来,跪下去又抽出来,抽出来又跪下去,但从未听到父亲的半声呻吟。我亲睹着父亲的背影,忍不住双泪俱下……
   父亲常对村民说:“泥土是需要跪拜的,只有跪拜泥土,才能获得泥土的养育。”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生产队保管员李富正专心致志地对付一只肥猪头,烧红的火钳在那些旮旯缝隙里来回烙烫,猪头“滋啦啦”直冒青烟,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肉香味……   彼时,是1968年除夕日,午时。   一个背背篓的小个子妇女,踟蹰在李富家院坝边上,身体瘦弱、面容憔悴的她,唯有那条粗麻花辫和一身缀满补丁的干净衣服,透射出主人的格调与境况。   李富家的狗早招呼上了,龇牙咧嘴一纵一纵地扑着她咬。小个子妇女把背篓挡在前面,
期刊
陈正宏开的《史记》课,在复旦是出了名的“变态”。在这门课上,没有PPT,没有讲授,没有教材。所有学生面前,只有一部《史记》:繁体、竖排、无标点。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你要给这部《史记》加标点:逗号、句号、逗号、句号……这是一门研究生课程,面向古汉语天赋较高的学生。   这门《史记》课,成功地让他的学生铭记——“你过去读的《史记》,不是《史记》;你过去拥有的才学,也不算才学。”   33年前,陈
期刊
我读书很杂。大概十来岁,学校从公社领回来一大堆书,我拿了一本《矿山风云》,书很厚,写煤矿工人的事,后来才知道那是长篇小说,故事情节不记得了,作者是谁也没记下,但里面的故事人物还是让我很激动。从那时起,我便对课本以外的书感兴趣。上初中后,学校有图书馆,我办了一个借书证,每周借一本小说出来,彻夜在油灯下读。那时的小说,都是体现正能量的革命故事,英雄人物的形象渗入我骨子里,至今难忘。   古人云:读万
期刊
手捧着一条陈旧的项链,忽然想起,已经很久没有人呼唤我的乳名了。想到乳名,母亲给我讲的那些往事就会浮现在眼前。   我的父母都是旧社会过来的人。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年中,母亲一连生下三个姑娘,好胜心很强的母亲,在这个留存着封建思想残余影响的家族中,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于是,几个姐姐便都被取了招弟、有弟之类的名字,以期盼个好兆头。   桂花飘香的那年,我出生了。吕家生了个儿子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亲朋好友和
期刊
风烟一晃入仲秋,山野间的谷物一片金黄,顶着穗子的腰杆似乎顶着了千钧重担,被压得弯曲,无法直起来。   老农们拿着镰刀,进入谷地,把一穗穗谷子切下,用驴车拉回,在自家窑顶的打谷场上,使唤骡子和驴子拉着碾子,碾碎谷穗,再用簸箕簸出谷秸,留下谷子,再去脱谷机上脱去谷皮,留下金黄色的颗粒,那就是小米。   像这样的小米,在潞城处处可见。倘若你去了潞城合室乡,问起小米,老乡或许会和你说道说道关于小米鲜气
期刊
父亲虚岁八十四了。两年前摔了一跤,轻度中风,要强的他需要依靠拐杖蹒跚挪动,看着让人心疼。   父亲年轻时很能干,记忆中没有他做不来的事。作为农民,农活他样样在行,作为生产队干部,他是农村带头人。可再能干,一个人要养活老老少少十口人,家里还是入不敷出,常常要向生产队、供销社借粮、赊账过日子。为了养家,父亲是较早兼做小买卖的农民。一部单车,他把从村里收上来的稻谷、花生、番薯运到墟里卖,又從墟里拉回海
期刊
不经意间,舅舅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我又想他了。   我家在村西头,舅舅家在村东头。从西往东,母亲走得多;从东往西,舅舅来得少。外婆生育了7个孩子,只有母亲和舅舅姐弟俩命硬活了下来。舅舅比母亲小7岁,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外公外婆相继走了,孤孤单单的舅舅唯有依靠我的母亲了,母亲为了舅舅操了不少心,劳了不少神。她照看舅舅长大,辅助舅舅成家,只要有自己吃的一口就不会少了舅舅的那一份。分田到户头一年,母
期刊
1977年,我7岁,开始上学了。父亲在县城上班,放假后,父亲叫我到他身边去使嘴跑腿。有一天,他带我上街,经过新华书店时,我跑了进去,看到一本《红岩》放在玻璃柜里,就对父亲说,我想买本《红岩》。   父亲让卖书的阿姨拿出一看,定价一元两角,父亲有些吃惊:“太贵了!”父亲一月的工资四十六元,猪肉七角五分一斤。   回到老家山上,母亲带我去供销社,称了十斤盐巴,还给我买了两支铅笔:一支一分钱,另一支
期刊
是的,尤加利就是桉树。   尤加利,别名桉树,主要产于澳洲。较两个名字而言,我更喜欢称尤加利这个洋名字,但与崇洋媚外没有关系,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人对尤加利树没有好感,就如我,起初对它也有着很深的误解。网络上流传说只要有尤加利树生长过的地方,其他植被均不能生长,另外,它们对水分的需求量特别大,于是,尤加利树就有了“抽水机”的外号,更有甚者,还称其为“缺德树”。可见,尤加利树是多么不受人欢迎呀!  
期刊
每年,我们都要赴翔顺飞天蚕度假区象窝茶园举行登高、书法挥毫采风联谊活动。嫩绿的茶叶,漫山的碧青,蜿蜒的观光山路,清澈的湖水,无边的蓝天白云,在建的酒店别墅,采茶者的身影,喜悦的游客……象窝茶园宛如一串串绿色翡翠,镶嵌着五彩缤纷。   我与象窝禅茶结缘,在更早的上世纪80年代。我和同样爱好禅茶的同事,年年都登上象窝茶园,欣赏飞天蚕、双石顶的自然风光,品尝“佛地金龙”象窝禅茶。那时象窝茶园的规模比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