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逻辑及其反思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_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反映了当时中国特殊的思想状况,其强大的文化逻辑在整个文化界都引起广泛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和反思当时盛行的文化背后逻辑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本文将从其起点——重构与错位的“五四”传统、过程——欲“破”当“立”的文学合法化追求以及终点——当代启蒙的困境三个方面来反思80年代的文化逻辑。
  反思一:起点——重构与错位的“五四传统”
  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文化及思想状况与“五四传统”之间有密切关系,是一个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的观点,没有人会怀疑其中的关联性。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在80年代开端的时刻,在思想解放运动大潮下,20世纪70到80年代的转折期被认为是重新高扬“五四”民主与科学的新时期。在后期,整个80年代都以“五四传统”作为新的文学观发展的理论基础。人们是在对“五四”的重新想象中建构属于80年代新的文化逻辑。
  李泽厚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是80年代重要的文论,这篇文论的观点基本上构成了80年代思想路线的文化主流,他认为“彻底改造社会的革命性的政治”压倒了“以道德革命和文学革命为内容和口号”的启蒙运动,而这种革命性的政治实际上是中国现实斗争的需要,是实用理性,并非是真正的学理上的选择。处于70到80年代转折期的人们,迅速接受了李泽厚的这一观点,并认为80年代是新时期的开始,要恢复“五四传统”、重新宣扬五四民主与科学精神。无疑,此时的“五四精神”与1919年的“五四精神”已不是同一概念,“五四传统”被重构和错位到了80年代。
  其次,现代中国对于“五四传统”的讲述从来都是不一样的,除了20世纪初“五四传统”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外,每个阶段的人们在讲述“五四传统”时都是在选取其中部分资源来利用,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80年代也不例外,80年代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种特定的视角、特定的讲述方式就已经说明此时的“五四传统”不同于20世纪初的“五四传统”。“五四时期”的反对对象是具体的孔教、儒家、家族制度等,是与儒家之外的诸子学说分开的,与现代民族国家相关的“国故”也是分开的,但80年代的文化逻辑却把整个中国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以传统与现代这一对偶的结构来待之。
  20世纪80年代的“五四传统”固然带有本质化的特征,但此时的“五四”不是历史的“五四”,更不是20世纪初期的“五四”,因为这里的“五四传统”肩负着对新时期文学定位的使命,也就是说80年代的“五四传统”是一种被重构和寓言化的“五四传统”。
  反思二:过程——欲“破”当“立”的文学合法化追求
  80年代的文学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新概念,那个年代对文学经典颠覆与再建的频率、动作,在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中都是罕见的。这时期的创作可以被誉为是欲“破”当“立”的文学合法化追求,在破除革命、政治话语的基础上再造属于80年代的审美、人性的新启蒙话语系统。
  在70年代末期,第一个被预设的成规就是“伤痕文学”,“伤痕文学”的述说对象主要是那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间受到身体和精神上伤害的各阶层人员,而其中最主要的对象是老干部和知识分子。所以在当时,对“伤痕”的展示、诉说和批判,便成为全国上下尤其是知识分子“历史叙事”中最常见和最醒目的形态之一。此时的“伤痕文学”还隐藏着对新文学合法性的追求,新时期、新人物、新主题的出现都是建立在与旧时期、旧人物、旧主题的对立上。在“伤痕文学”中,有着对“政治一体化”的极大痛诉,这种情感宣泄迅速得到读者们的接受。
  到了“寻根”文学时期,重树的经典迅速终结了以“伤痕文学”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此时的经典定位是以中國传统文化为根基的,韩少功提出作家有责任“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但这种民族传统的激发是在以西方现代文明为参照物下进行的,“寻根”意识的产生是“乡村”与“中国”的耦合。可以说,正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流行,激发出中国作家的主体意识,从而产生出“寻根”的诉求。另一方面,拉美文学作品《百年孤独》的获奖,使中国作家找到一种超越模仿而又能进入现代世界的途径,那就是“寻根”路径。
  就在“寻根文学”风头正健时,又一个文坛神话——“先锋文学”出现。它是以抗拒现实的东西来表明其先进立场的。可以说,“先锋文学”是典型以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模仿来争夺自己在80年代文学中话语权的文学类型。形式与虚构成了“先锋文学”的总体特征,语言、叙事这些传统的写作手法在“先锋”作家笔下都成了实验,是对抗“现实”的实验。这种实验显然是为了与之前的现实主义写作划分界限。但是一旦抽离了“先锋”写作的“形式”,剩下的则变得支离破碎。这也是“先锋”写作始终与大众读者有巨大隔离感的原因。
  80现代的文学实践,都是在欲“破”当“立”的逻辑上来否定前者、建构自身。无论是 “伤痕文学”“寻根”文学,还是“先锋文学”,都是相继终结前者,奠定自己的经典地位,虽然这种热潮盛行一时,但终究沉寂下去。
  反思三:终点——当代启蒙的困境
  启蒙在当下所面临的重重困境是能成为反思80年代文化逻辑的最佳理由,在当下甚至有“启蒙终结论”的说法,而且这种力量不断冲击启蒙文学史观。总的来说,当代启蒙所面临的困境是“中国崛起”的模式下对80年代建立起的以西方为中心的普世价值的冲击。80年代呼唤的中华民族复兴是以“个人”为基础,甚至是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这种价值模式是放在世界标准之上,架空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而进入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全球化之后,西方普世价值观开始出现人性僵化、恐怖主义、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弊端,而停滞不前的启蒙主义无法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国家主义的价值开始凸显。
  就当下中国现状来说,启蒙的发展面临着三股思潮的瓦解。首先是国家主义的冲击,启蒙宣扬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国家,但自从中国经济发展壮大,以独立国家身份开始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后,国人们开始有了强大的国家荣誉感。其次是古典主义的冲击,以奥·斯特劳斯为主的西方学者掀起古希腊的经典热,提倡自然正义。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在新的时代重新发挥价值,全国上下都兴起国学热。最后是多元现代性的冲击,最先从日本引入东亚现代性的概念,肯定了作为轴心文明国家之一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其实,这所有的冲击潮流都是以“中国崛起”为核心诉求的另类现代性的表现,即中国特色、中国本位、中国立场。
  早在西方,启蒙就遭遇了虚无主义危机的影响。但西方在启蒙出现危机的时候,中国国内却在大肆宣扬西方的现代性精神,无疑这是一种中西语境的错位。其实,很多知识分子在经历了80年代到90年代的转变后,自身对启蒙的意义也产生了怀疑,开始怀疑当初所坚持的启蒙是否能真正产生价值,是否就是最好的价值观,为什么在面临新的问题时,启蒙无法解决。
  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逻辑,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每一个此时此地的文化话语的形成都有其特有的观念体系层面以及物质体制层面的原因,不是随意借用和重构就能形成的,80年代的文化逻辑不仅在时间上挪用了“五四”的话语资源,还借用了西方的现代性理论,附加到了中国的语境当中。
  (湖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即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三大特点,从民办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际现状出发,论述了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初步探究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以期对民办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又要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大学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一门主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
期刊
文章从母语危机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大学语文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母语危机下大学语文教学困境,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以期能对大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国家越来越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1995年,国家教委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各高校应重视语文课程教学。1999年,教育部做出了深化教学改革的重大决定,语文学科建设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学界和
期刊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始终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的,受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等的影響,56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融合、交流,创造了多元、多色彩的民间舞蹈文化。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舞蹈学专业大三的学生已学习、掌握了多个民族民间舞蹈技法,就可以运用引导式、对比式、发散式的思维方法从民族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语言系属、风俗礼仪、节庆赛会、宗教信仰等方面,分析民间舞蹈文化这门课程,有助于站在
期刊
长期以来,封建意识影响着整个中国,女性的地位一直是卑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独立意识和反抗意识在不断增强,女性作家作为现代女性的代表,她们站在了女性解放的最前沿,无论是在创作方面还是在文学理论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西方的女作家们大声疾呼,抗议社会歧视,号召女作家写出更能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和作品,这对整个文化界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其中,在她们的笔下,对男性形象的塑造和男性作家相比较而言,具有
期刊
萧山青士沈谦创作的《红楼梦赋》共二十篇,作于嘉道之际,选取了《红楼梦》中二十个经典场景作为描写对象,兼具审美性和抒情性。从文体上看,《红楼梦赋》归属为骈赋,四六句式为主,赋体韵律和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声音的高低和长言相配合,突出诗的意义。因此,韵律不仅不会成为强加给文章的负累,反而会让赋的体志抒情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以赋写小说,在当时实属少见。赋抓住事物的某一方面大肆渲染,踵事
期刊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重的背景之下,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出现心理冲击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一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尚待解决。本文在探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心理状况的同时,提出学生自身心理调适、改变传统的就业认识以及教育教学改革这三方面缓解这一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美术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美术相关专业被多次列入黄牌甚至是红牌专业中。众所周知,学业、就业和失业问题是环环相扣的,解决不好这些问题便将形成恶
期刊
日语的“~つつある”这个动词体和动词持续体有相似之处,这会给日语学习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该动词体的特征以及深层功能来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意义和功能。  一、与动词持续体的相似处  很多日语课本中对“~つつある”的解释和例句都避免不了和动词持续体即“~ている”的相似。比如以下例句。  (1)日本経済は回復しつつある。  (2)中国は発展しつつある。  这些例句替换成“~ている”几乎看不
期刊
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微课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微课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推行,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微课起源于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学习不再仅限于传统的课堂之上,衍生出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的教学模式——微课。微课教学
期刊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改造国民灵魂的总主题和感伤基调一直是20世纪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特征,在这一总主题和感伤基调的影响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他们在小说叙事艺术领域进行全方面探索,成果斐然。20世纪30年代的萧红和同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苏童,就是这些作家之中的典型,二人虽然相隔半个世纪,但在小说的叙事主题上却有诸多值得比较之处。目前学术界对二人的关注度较高,但却鲜有人将二者进行比较,笔者将综合二人的
期刊
本文简单梳理国内外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学术研究成果,指出科学合理的翻译批评模式对推进翻译批评科学化的重要性以及指导翻译过程的实际可行性。  一、翻译质量评估  翻译质量评估,顾名思义,是指参照一定的规范参数去评估译作质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翻译质量评估标准和模式建构的理论观点和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完善,获得了长足发展。国外以德国汉堡大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教授朱莉安·豪斯(Juliane
期刊